1,薛磊團隊揭示BDNF在興奮性突觸傳遞中的逆向調控機制
來源:BioArt
在中樞神經系統中,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是神經營養因子家族中研究最多、分布最廣的成員,它能夠促進神經元的生長、發育和分化,維持神經元的存活,並且和阿爾茲海默症(AD)、帕金森症(PD)和亨廷頓症(HD)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
10月14日,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醫學神經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薛磊課題組在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發表了題為BDNF activates postsynaptic TrkB receptors to induce endocannabinoid release and inhibit presynaptic calcium influx at a calyx-type synapse的研究論文,揭示了在大鼠腦幹聽覺通路的花萼狀突觸(Calyx of Held)中,BDNF通過激活突觸後TrkB受體誘導內源性大麻素(eCB)釋放,逆向與突觸前大麻素受體(CB1R)結合,進而抑制突觸前鈣信號和囊泡釋放/回收,從而精確調控突觸傳遞的強度。
閱讀連結:
2,周專課題組合作揭示交感神經遞質分泌新機理—細胞膜G蛋白受體的電壓敏感性
來源:腦科學
10月12日,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生物膜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大學麥戈文腦科學研究所周專教授課題組在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在線發表題為「Regulating quantal size of neurotransmitter release through a GPCR voltage sensor」的研究論文。
本文在哺乳動物交感神經系統細胞膜上發現G蛋白偶聯受體(GPCR,包括P2Y12)也具有膜電壓敏感性。交感腎上腺嗜鉻細胞的膜電壓(細胞膜動作電位)調控P2Y12受體從而調控單個囊泡分泌的腎上腺素分子個數。對應基因位點的突變降低配體和GPCR的親和力,抑制P2Y12的激活程度,從而增加了單個囊泡分泌腎上腺素的分子個數 ,從而調節下遊靶器官心血管系統的生理功能。這項發現將膜電壓調控分泌從教科書中的一條通路(離子通道)擴展到二條通路(離子通道和分泌小孔)。該研究提出GPCR對電壓敏感的新功能及其分子機理,拓展了領域對GPCR功能的認知。
閱讀連結:
3,增強型液體活檢:ddPCR可準確監測成人腦瘤基因突變
來源:轉化醫學網
麻省總醫院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增強的液體活檢形式,可以檢測血液中最常見類型的成人腦腫瘤生長的基因突變。通過對比神經膠質瘤患者的血液樣本與腫瘤活檢組織,研究人員發現:他們開創的新型數字液滴聚合酶鏈式反應(ddPCR)血液測試可以準確地檢測和實時監測TERT中C228T和C250T兩個基因突變。
研究最近發表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題為「TERT promoter mutation analysis for blood-based diagnosis and monitoring of gliomas」。
閱讀連結:
4,雙相情感障礙的這一療法優於單獨藥物治療
來源:大話精神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科學家和他們來自其他機構的同事對39項隨機臨床試驗進行了評審,發現在預防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疾病復發方面,將藥物和心理教育療法相結合比單獨使用藥物更有效。在發表在JAMA Psychiatry 上的這篇論文中,研究人員分析了目前正在接受雙相情感障礙藥物治療的成年和青少年患者。
閱讀連結:
5,BMJ Open:懷孕期間嘔吐嚴重?還要警惕抑鬱症來襲
來源:生物通
近日,英國帝國理工學院開展的一項研究發現,近一半患有妊娠劇吐的女性出現產前抑鬱症,而近30%的患者出現產後抑鬱症。如果沒有出現妊娠劇吐這種狀況,則只有6%的女性會患上產前抑鬱症,7%患上產後抑鬱症。這項成果於本周發表在《BMJ Open》雜誌上。
閱讀連結:
6,JAP | 善良的追隨者和不道德的領導者
來源:北師大自我研究組
無數研究已經探究了領導者的行為如何影響其跟隨者。相反,很少有工作探討過追隨者會如何影響他們的領導。最近,發表在《應用心理學雜誌》「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上的一篇新論文有助於用一個令人震驚的發現來填補這一空白:道德良好的追隨者可以創造出更少的道德高尚的領導。拉合爾管理科學大學的M. Ghufran Ahmad及其同事Anthony C. Klotz和Mark C. Bolino對巴基斯坦一家商學院高管培訓課程的參與者進行了關於這一問題的一系列研究。
閱讀連結:
7,都給我開口說話!MakeItTalk的神奇魔法讓你和蒙娜麗莎對話
來源:新智元
最近,麻省大學Amherst分校的Yang Zhou博士和他的團隊提出了一種具有深度結構的新方法「MakeItTalk」。給定一個音頻語音信號和一個人像圖像作為輸入,模型便會生成說話人感知的有聲動畫圖。
閱讀連結:
8,可參與人類談判的虛擬代理:連律師都能指導了?
來源:科技工作者
經濟學家、心理學家和計算機學家,紛紛開展研究,試圖更好地理解人類如何開展談判並揭示人類決策動態,從而使機器能對其進行複製。10月15日,美國南加州大學(USC)的研究人員在arXiv預印本網站發文展示了一種基於交互式仲裁指南在線(IAGO)框架的虛擬代理Pilot,它能夠在三輪談判任務中與人類進行談判。Pilot已成功晉級國際人工智慧聯合會議(IJCAI)全球談判挑戰(ANAC)決賽。
研究人員Kushal Chawla在接受Techxplore採訪時說:「研究人員開始意識到:搭建自動化系統與人類進行談判具有潛在應用價值。這些智能助手對於增進現有技術、訓練用戶具備更強社交技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例如,它能教授商科學生如何進行成功的交易談判,或者指導律師如何在訴訟中準確評估結算率。」
閱讀連結: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