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快速入門互金產品經理,你一定需要先了解的這點知識

2021-01-09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無論你是考慮轉型還是準備入行PM的同學,都可以看看這篇文章。因為我們有pm的基礎技能講授,也有網際網路金融知識的傳遞,讓你產品基礎技能+金融行業知識雙豐收。

最近聽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焦慮。

上班了,職場焦慮;要畢業了,求職的焦慮;有實習名額了,方向選擇焦慮;幹了2年運營,想轉行PM又焦慮。

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適合做金融PM?金融方向的PM需要懂什麼?金融pm每天都在幹嘛,和我的知識儲備一致麼?

不管是正在考慮轉型還是準備入行pm的同學,都十分適合這篇文章。因為我們有pm的基礎技能講授,也有網際網路金融知識的傳遞,讓你產品基礎技能+金融行業知識雙豐收。

內容大綱

第一部分:網際網路金融公司業務體系內的4類產品能力;第二部分:網際網路金融的3大業務;第三部分:想從事網際網路金融行業?收好這些實用建議。

你將獲得:

對網際網路金融業務的大體了解;對想求職或轉型的同學提供後續學習思路。一、你必須了解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4類產品能力

通過對一些基本的概念的詳細講解,輔以舉例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讓大家迅速了解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產品經理需要具備的能力模型。

風控、通道、收銀臺、商戶管理權益是主要構成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的4類產品能力,或者稱為基礎功能,是每個金融人都需要了解的,也是經常被提及的。

1. 風控

顧名思義,就是風險控制,金融平臺最重要的支撐能力。

(1)產品能力

1)堅實的數據支撐

系內豐富數據基礎;帳戶身份信息接入公安網、紅盾網等機構;第三方支付安全合作聯盟成員,共享風險數據。

2)實時風險管控

在線風險監控——用戶登錄即進入保護;離線風險分析——完善實時監控功能;7*24小時風險處理團隊。

3)安全服務輸出

商戶網站安全掃描;防釣魚、木馬、防校驗碼洩露的技術輸出;風險交易聯合攔截。

4)多方外部合作

瀏覽器廠商;殺毒軟體廠商;通信運營商;郵件運營商。

除了金融平臺和銀行外,我們用到的很多產品背後都有一套風控的邏輯,比如:網站帳號體系。

舉個例子:大家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景,在異地、新設備等狀態下登錄網站,會提示存在風險,需要輸入額外的驗證碼;在銀行申請信用卡或白條業務時,雖然信息填寫很完整,但有時仍然會被拒絕,這都是背後的風控系統在進行相關的邏輯處理工作。

那具體風控系統在做哪些事情?

拿銀行來說,一般銀行的風控部門主要在做三件事:

事前防損(事件發生之前進行資產的防損預測);監控止損(事件過程中實施的監控,防止發生異常情況);合規控制。

網際網路金融的風控也在做類似的事情,風控的核心有兩塊:風控規則和模型。

風控架構中重要的產品能力輸出又包括了:堅實數據支撐、實時風險管控、安全服務輸出、多方外部合作4個模塊。這背後依託的是機器學習和大數據的能力,其中機器學習是一個比較複雜的系統。

(註: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ML)是一門多領域交叉學科,涉及概率論、統計學、逼近論、凸分析、算法複雜度理論等多門學科。專門研究計算機怎樣模擬或實現人類的學習行為,以獲取新的知識或技能,重新組織已有的知識結構使之不斷改善自身的性能。)

而每個公司都有一套自己的風控策略,比如:支付寶、微信支付,背後都有龐大的團隊在進行數據厚度和模型的建立。這裡也可以提一下,風控的PM(產品經理)和RD(研發工程師)是一個門檻較高的職位,工作分工較細,同時專業度也很強。

風控作為網際網路金融產品重要的基礎功能之一,在平時的工作中經常在用戶體驗和打擾率的博弈間權衡和前行。簡單比喻風控,就是把有風險的壞人攔在外面,把好人放進來,讓壞人很難受,讓好人很舒服,這是產品想要達到的理想預期。

風控有兩個重要的核心知識點:能力+數據。

先談談能力的部分,更多結合信貸風控的建設來舉例。

(2)核心能力

四項元素驗證;黑名單厚度;信用模型;風控模型;多頭借貸;黑產;催收。

1)四項元素驗證

是用戶實名驗證的基礎,包括: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碼和一些基礎的用戶信息。風控的資料庫裡面有很多類似的欄位和規則,大部分都是主動獲取的,需要端能力來支撐,而且是一個不斷更新的過程。

2)黑名單的厚度

黑名單大家比較好理解,也比較常見,名單有黑名單,有白名單。黑名單是風控中的一種策略,厚度就是數據的豐富度。那麼針對黑名單來講,拿到越多越真實的黑產數據或者異常帳戶的名單,越有利於業務的良性發展。

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會和很多機構一起完善和共建黑名單的生態,同時會進行一些共享合作。這是風控裡雖小但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對厚度這個詞希望大家多多理解。

3)多頭借貸

人是活的、是變化的,同一個人會在很多地方產生行為,有好的、有壞的,這就會產生多頭借貸。這個時候模型就起到了動態調節的作用,模型有兩種:一種是前置模型,一種是後置模型,它們解決不同的問題。

前置模型:解決一部分人信用預判和授信的問題,比如:可以解決無業人員的申請問題;後置模型:更多的是解決後期的反欺詐、後向行為(用戶後續的操作行為,以及交易層面進行的異常交易,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問題並實時攔截)。

根據場景的不同,用到的模型和風控規則也不一樣。

4)黑產

比如說:非法數據的竊取與交易、網絡攻擊與敲詐勒索、網絡詐騙、手機木馬、掛馬與人海戰術、打馬產業等等。黑產其實是一個很討厭的事情,但從事金融的每天都在和錢、和黑產打交道,所以每個平臺也都為此努力著。

5)催收

作為信貸業務,我們把錢放出去,也要把錢及時收回來。所以說讓用戶及時還款、進行催收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

催收方法有很多,從輕到重。大家可以腦補一下,如果我們的信用卡逾期了,或是借了別人的錢以後,後續的一個場景。

具體催收的策略,每個公司都不太一樣,在不同的時間段會採取不同的策略,也會有各種形式。比如:APP、簡訊、人工催收、機構進行提醒等,最終目的就是把錢儘快收回來,因為很多人只是忘了,而不是惡意欠錢。

所以說催收策略要根據情況進行調整,不一定一竿子打死,會採取逐步提醒,最終讓用戶把錢還回來的方式。

小結

在這部分提到,前段時間,國內某家合作機構發生了400次的信貸申請,但卻有700次的套現行為,這時候金融產品的風控異動關聯邏輯就會起到作用。我們會根據資料庫裡面存儲的終端號、用戶的帳號、交易的時間和交易數據進行多維度聯動的判斷,同時我們挖掘出每一個連帶的帳號、每一筆交易,把這些異常的帳號和交易進行一網打盡,這就是一個異動關聯的邏輯。

風控是最複雜的環節,很多時候我們並不能看到它的全貌,它是一個相對封閉的黑盒子,裡面的規則也是最高機密。所以站在用戶角度,一個產品如果在使用過程中感覺不到風控的存在,那麼這個風控系統就是成功的。

2. 通道

通道的建設和完整度是支付公司底層地基能力的體現。

核心能力

收款通道打款通道鑑權綁定銀行卡時驗證信息等直連通道:例如招行轉帳至招行的直連通道跨行清算:從其他銀行繞道進行跨行清算外卡收單通道上線通道維護

從能力上看:通道可以簡單分為收款、打款、鑑權這幾類。

比如:我們在支付平臺完成一次付款需要收款的通道,發起一次餘額的提現需要打款通道,在綁定一張新銀行卡的時候,平臺需要驗證你的基本信息、基本卡要素、判斷卡類型(是信用卡還是借記卡、外地卡),同時進行身份核實,證明「你就是你」,這個時候要用到鑑權的通道。

中國的銀行有很多,其中包括很多的商業銀行,金融產品和銀行通道的合作數量、質量,決定了一個平臺綁卡的支持能力和後續服務的擴展情況。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我們接入了一個香港外地卡的通道,那麼用戶就可以在你的平臺上綁定一張香港的卡片,並且進行後續的消費和扣款業務,我們稱為外卡收單,所以支持外卡就需要進行這種通道的合作。

外卡分為:萬事達、VISA等,每家都需要合作,才能支持這種卡組織卡的綁定和後續行為。所以說現在每家平臺支持的卡列表都不太一樣,有的平臺借記卡多一些,有的平臺信用卡多一些。

從屬性上分:通道又可以分為快捷通道、理財通道、大額通道、代扣等很多細分。

那麼從業務模式上來講:不同的通道,只能幹符合自己的事情。在一定情況下,它是不能混用的,因為裡面有合規的要求。

比如說:我們購買理財,可能需要走理財的通道,如果你只有一個快捷的通道,中間是不允許進行這樣的操作的。最近合規比較嚴,有很多實名認證,包括轉帳限額的一些要求,所以最近每家支付公司都在對合規要求進行系統的整改。

每接入一家銀行,通道其實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其中涉及幾個環節,首先是商務談判,清算規則的制定、對帳文件、退款接口、還有訂單關聯的邏輯,包括財務後臺怎麼去進行對帳的驗證,發生異常數據時怎樣進行調帳,這樣的事情都需要前期去談清楚、說明白,並且進行相關的調試和開發,才能完成一個通道的接入。

在整個過程中,通道其實也有維護的情況,我們會遇到臨時維護和某個通道臨時下線,所以說通道是一個不斷動態調整的過程。

比如:A用戶是招商銀行的卡,需要講錢打入另一個招商銀行的帳戶,那麼我們最好用直連通道,就是用招行的通道進行資金的劃撥。如果沒有接入招行的通道,或者招行通道臨時維護,那麼這個時候有一種解決辦法叫做跨行清算,就是通過其他銀行進行繞道清算。

央行「超級網銀」就可以進行跨行的結算,負責這類產品的PM就需要懂很多財務、結算、還有合規的知識,而且他們一般在基礎帳戶組、或者是底層支撐組這樣的體驗線。

3. 收銀臺

聊完了通道,我曾經參與了收銀臺項目的建設,下面說一下收銀臺。

收銀臺是離大家最近的產品,綁一張銀行卡、輸入密碼、消費扣款、收到扣款的簡訊和溫馨提示,這些流程都是在收銀臺內完成的。

收銀臺是整個產品中的一個上層結構,它更多的是完成用戶端的支付能力,然後將錢結算給商戶。同時不同的收銀臺會有很多的形式,會適配不同的商戶和業務來進行接入。

下面是收銀臺的核心知識點,列了部分典型的類型。

核心能力

1)線上支付

SDk收銀臺H5收銀臺PC電腦收銀臺大額支付API半屏收銀臺

2)線下支付

線上收銀臺,種類很多,除了大家熟悉的支付能力外,目前市面上出現了所謂的第四方支付公司,將以上提到的常見支付能力進行集成輸出,打包提供給中小型商戶使用,這樣可以大大的節省成本。中小型商戶只需接入這一家,就可以使用很多四方支付平臺。

線下支付大家日常中用的很多。如:掃碼支付,普及率很高。

除了以上,還有比較新型的銀聯雲閃付、Apple Pay。雲閃付和ApplePay底層的邏輯是一樣的,就是銀聯的閃付pos機,由此可以看出,蘋果支付和銀聯的合作關係還是比較緊密。

4. 商戶管理權益

談完這些能力,談談下面的部分,作為一個完整的金融生態閉環,商戶管理系統是重要的後臺能力。

這個後臺包括很多的子模塊,比如說:資質的申請、認證、訂單的管理、帳戶的管理、資金流的管理、還有子商戶的管理等,每個模塊需要互相配合,完成各自專業的事情。

大家知道商戶現在不是單純地只需要一個基礎管理體系,它也很在乎用戶體驗,也需要更多的營銷能力來進行支撐。權益管理和營銷管理的能力已成為各個平臺爭奪的資源,讓商戶資源、平臺資源最大化的利用、共贏。

那麼如何利用這些營銷工具更好的獲客和促成轉化的留存?也是需要一套完整的能力和一套系統去支撐。

小結

每個產品能力都是一個獨立的團隊在負責,PM日常工作會思考如何取捨功能、找到核心功能點、將功能進行優先級的排序來逐步的滿足用戶和商戶的需求,同時需要進行漏鬥的分析,看哪個功能對用戶是最有用的、用戶在哪兒個緩解流失最多。

二、網際網路金融的3大業務——支付、理財、信貸

在市面上每類業務都有獨立的公司和app的存在,也有這樣的綜合體的公司/APP,比如說:支付寶、京東金融和百度金融,這三大業務其實都有涉獵。這3大業務的支撐作為一個底層的能力,相互依託,相互獲客。

支付是最底層的一個能力,在用戶進行理財和信貸借款時,都需要用到收銀臺和支付這樣的能力進行支撐,同時三者又是一個互相耦合的關係,會進行互相的促進。

三、想從事網際網路金融行業?收好這些實用建議

當你在一個類金融公司入職,或者最開始選擇產品方向的時候,3大業務能力差異和知識結構差異還是挺大的,後兩者需要更多的是知識的沉澱和知識背景,才可以做的更好。

談談下面幾個場景:

(1)比如說:理財和基金需要很多專業的知識,信貸業務也是一個相對垂直的領域。當然,如果你只是一個執行層面、負責其中的一個模塊的話,你可能不需要了解很全面,專注一個點去深扎即可,這也是大部分產品經理目前的一個工作狀態。

(2)如果說你去了一個理財方向的公司,恰巧面試的也是一個理財方向的產品經理,又恰恰是偏前端或者說是偏業務的一個產品,那你可能需要了解一些詞。比如說:安全性、收益性、流動性、時間性等這些都是什麼意思?同時還需要明白活期、定期、保險、轉讓、眾籌等這些理財產品,每一種產品的特性和差異點。

(3)那麼,如果你面試的是一個支付方向的產品,那麼你可能需要了解這些知識:什麼叫非銀行支付機構?什麼叫合規?一類帳戶、二類帳戶、三類帳戶分別是什麼意思?同時,你可能還會了解到收銀臺,收銀臺有哪些形式?每種形式大致的流程和競品的情況?收銀臺裡邊的一些基本的功能?還有它本身背後存在的一些邏輯?

小結

我在最後總結到,大家應該也發現了,每種業務需要了解的知識點和方向,其實還是不太一樣。了解了這些路,才能更好的看準坑去跳,跳之前也要掌握必備的技能,了解基礎的知識,而不是什麼都看,什麼都不精。

 

作者:降峰-小山,微信號:小山學堂

本文由 @降峰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O協議

相關焦點

  • 關於AI學習方法的思考——產品經理入門人工智慧
    現在AI越來越熱門,很多產品經理都想抓住這個機會窗口,進入AI領域成為AI產品經理。也許你經歷過了媒體上各種AI遠景的洗腦、趨勢文章的衝擊以及技術文章的打擊,現在的你,是不是發現自己已經完全蒙圈了?也許你已經嘗試的找過書籍資料、網上課程或培訓機構,是不是並沒有發現成熟的AI產品經理入門學習方法?
  • 入門公開課 | 產品經理的宏觀能力、中觀套路、微觀體感是什麼? |...
    當你開始著手入門一個新領域的時候,一定要先給自己畫一個知識地圖但據我們觀察,80%的人在入門產品的時候沒有清晰的學習規劃,往往都是學到哪算哪,撿到啥學啥。如果你明白產品經理的能力分為三個層級:宏觀能力、中觀套路、微觀體感,那麼你入門時的方向感和規劃性就會強許多。1.什麼是宏觀能力?假設你是二零一幾年的程維,你如何帶領滴滴走向出行領域的獨角獸?
  • 創業公司產品經理浮沉圖鑑
    雖然老闆經常畫餅,動不動就說「要用小本本記住我們這個老員工,要分期權」或者是說「做大想上市,再不行被騰訊收購也好」,不過,自己其實也見證了老闆的艱辛與不易。作為一個憧憬並期待醫療行業發展的人來說,我相信網際網路醫療肯定會越來越好的。鄭州 Peter Pan 網際網路金融 3歲產品經理做互金產品經理三年,以前想過做出獨角獸產品,現在覺得我的產品不死就行。
  • 攝影想快速入門,這些實用的知識你一定要知道
    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些實用的攝影知識和技巧,幫助大家更快的入門攝影。1.如何讓相機更省電,續航時間更長要想一塊相機電池拍更多的照片,我們就要想辦法讓相機更加省電,這樣續航時間才能更長。那怎麼去做呢?3.場景大小和光圈大小要留有餘地我們在拍攝照片時,特別是藝術創作的照片,往往需要進行後期處理,所有我們拍攝時不要將場景畫面調整到剛剛好的區域,畫面一定要留有餘地,方便後期調整裁切。
  • 產品經理的進階之路(2):如何搭建產品經理的知識體系?
    明確自己職業規劃我們需要在搭建知識體系之前明確自己職業規劃,才能夠去建立知識體系的框架,還記得剛進入產品經理這個行業時,看到的一張產品經理成長方向的圖,他分為了4條線:產品經理到產品專家(技術線),在這條線上,產品經理需要側重產品側知識體系,包括用戶本質訴求的洞察能力
  • AI產品經理的入門必修課(4)——知識圖譜
    編輯導語:通過知識圖譜,不僅可以將網際網路的信息表達成更接近人類認知世界的形式,而且提供了一種更好的組織、管理和利用海量信息的方式;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AI產品經理的知識圖譜簡介以及利用,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電腦的基本操作知識快速入門了解
    打開APP 電腦的基本操作知識快速入門了解 電腦印表機監控安 發表於 2020-02-13 12:04:07 1、首先需要掌握電腦開
  • 產品經理與用戶的關係,是我懂你
    以前是拉核心用戶群,QQ群、微信群,或是產品論壇、公眾號、微博去聯繫用戶,但那不是最直接的,讓用戶在產品裡就能聯繫到產品經理才是最直接的。而從0.1到1的過程需要快速迭代,迭代的依據來源於用戶的反饋。我們的產品精神是必須堅持跟用戶建立聯繫,把你的產品理念講給用戶,同時也要用心聆聽用戶的心聲。
  • 產品經理是否需要懂資料庫
    產品經理是否需要懂資料庫?如果需要,那麼可以通過哪些途徑學習?需要懂到什麼程度?產品經理確實應該懂些資料庫的知識。資料庫SQL語句個人覺得是性價比最高的一項技能,如果腦袋還算開竅,學習基本上沒有門檻,基本上最多1周時間就可以學會日常需要中的大部分SQL查詢語句。應該了解哪些資料庫知識?了解關係型資料庫、非關係型資料庫的關係、區別、優劣等,哪些資料庫屬於關係型資料庫,哪些資料庫又屬於非關係型。
  • AI產品經理需要了解的數據知識:餘弦相似度
    本文概括介紹了餘弦相似度是什麼、如何應用以及案例說明,目的是希望我們產品經理在設計相關跟相似度功能或是利用相似性功能解決某一業務的場景時能利用上餘弦相似度,並希望您讀完對自己在設計相關推薦業務、搜索業務、識別業務時能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 0經驗大學生,快速拿下產品offer套路詳解
    如果點開本文進到這裡,證明你有一份成為產品經理的熱情;同時,你正通過各種途徑、各種方式惡補產品知識,投遞產品崗位,期待能收到屬於自己的產品offer。enjoy~
  • AI產品經理需要了解的語音交互評價指標
    2、語音喚醒相關的指標先需要介紹下語音喚醒(Voice Trigger,VT)的相關信息。1、準確率、召回率附上之前文章《AI產品經理需要了解的數據標註工作入門》中,分享過的一段解釋:準確率:識別為正確的樣本數/識別出來的樣本數召回率:識別為正確的樣本數/所有樣本中正確的數舉個慄子:全班一共30
  • 轉職產品經理,最好先獲得本攻略 - 產品預備期的工作
    但對產品經理來說,願景這玩意,最好明確,因為關乎生死,因為這直接關係到你的工作方向。同樣道理,還有這個產品的使命,更新迭代的規律,以及預期實現的目標。這些宏觀的詞彙背後,是你要做什麼、為什麼做、要如何實現以及最終如何考核的實際問題。
  • 產品經理知識體系之產品運營(四)
    很多時候產品的上線後對於種子用戶的獲取不僅取決於產品的定位,同時也決定了產品未來的發展走向。在這裡舉一個幫你的產品快速且準確找到種子用戶的例子,知乎作為國內最大的知識分享平臺在創立早期是不提供對外註冊的。它的首批用戶是由知乎找到的李開復等網際網路行業的意見領袖,並且採用邀請制對其他用戶開放註冊。
  • 「我想養甲蟲」你需要先了解這些
    號稱「昆蟲調色盤」的烏幹達花金龜如果讀完上述三點,還沒有打消你的念頭,那麼就繼續往下讀吧,因為下面要說的便是飼養甲蟲的魅力所在。巨顎叉角鍬形蟲的蛹最後是我總結的對於想認真飼養的蟲友的建議1.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合適的種類,大部分種類需要精細的溫控,如果不能做到還一根筋的想養,選擇與自己居住的城市緯度和海拔相近的種類,這樣可以省去操心溫控的煩惱
  • 《奇葩說》連續7季爆火,產品經理能得到什麼啟示? | 人人都是產品...
    誠如《奇葩說》:作為一款內容產品,想要」活下去「,需要不斷地給人新鮮感,變化是唯一的出路。而產品經理想要獲得更好的發展,不被市場和時代淘汰,也需要不斷地對自己的能力進行升級。你可能會想,我也想努力達到這個要求標準,對自己的能力進行升級啊,但實際上很難做到。不,你可以做到,起碼你現在知道一個如何做到的方法。
  • AI產品經理的入門必修——概念篇
    編輯導語:隨著各行各業的豐富,產品經理的崗位職責也越來越細緻;如今科技發展迅速,AI人工智慧已經開始深入生活中,AI產品經理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能;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AI產品經理的學習概念分享,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經過近幾年來的發展,產品經理的崗位職責劃分的越來越細,對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 音頻行業數據產品經理的點、線、面思考
    編輯導語:在職場中,產品經理扮演者紐帶的職責,對於業務、團隊等都有著很大的作用;產品經理在企業中的定位也要清楚,是如何進行相互的賦能等;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音頻行業數據產品經理的點、線、面思考,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想成為數據產品經理,先掌握這些數據分析方法論(二)
    之前在《想成為數據產品經理,先掌握這些數據分析方法論》一文中,分享了一些基礎的數據分析方法,從業務分析、用戶分析和產品運營三個方面提供了一些分析的切入角度。接下來,進階一步,我們再來看看還有哪些實用的分析工具。一、業務分析:如何做診斷歸因?
  • 數據分析必備——統計學入門基礎知識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語:不論在什麼崗位,都要懂得本崗位的基礎知識,打牢基礎後面才能穩步發展;數據分析也是如此,數據分析必須要掌握統計學的基礎知識;本文是作者分享的關於統計學入門基礎的知識,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要做好數據分析,除了自身技術硬以及數據思維靈活外,還得學會必備的統計學基礎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