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月夜訪友,這首五律無一句抒懷,卻滲透著悲涼的情思

2020-12-06 品詩賞詞

俗話說,朋友之交淡如水。真正的朋友是患難之交,不僅不會為一點浮名虛利而爭執不休,反而會在危難之時相互扶持。比如中唐的白居易與劉禹錫,不僅都有共同的興趣愛好,也都遭遇了相似的人生經歷,彼此互敬互助,才度過了各種難關。

朋友間就該相互理解,王勃送別朋友時就說,「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王昌齡也深知有意的珍貴,「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朋友間也要相互尊重,有時還要推己及人,才能和諧相處、共同進步。下面介紹的是袁枚月夜訪友,這首五律無一句抒懷,卻滲透著悲涼的情思。

夜過借園見主人坐月下吹笛

清代:袁枚

秋夜訪秋士,先聞水上音。

半天涼月色,一笛酒人心。

響遏碧雲近,香傳紅藕深。

相逢清露下,流影溼衣襟。

袁枚,字子才,號簡齋,曾步入仕途,任過縣令,但因升遷無望等原因,後來就辭官隱居於南京小倉山隨園。作者平時除了著書立說,鑽研詩詞,還經常去拜訪朋友。借園就是一位隱士的居所,其主人月下吹笛,雅興十足,讓詩人也羨慕不已,回來後就有感而發,創作了這首詩。

首聯奠定了全詩的感情基調,「秋夜訪秋士,先聞水上音。」秋士,即暮年不遇者,古人云,春女怨,秋士悲。秋夜悽清冷寂,作者所訪者又是秋士,更暗寓幽怨之意。詩人緩緩步入園中,首先聽到水上音,其中既流露出主人心聲,也寄託了其深沉的情感。

接下來承接首聯,具體描寫笛音,作者先進行氛圍的烘託,「半天涼月色,一笛酒人心。」月色清涼似水,笛音悠揚醉人,微醺的小園主人,借酒消愁之後,似嫌不足,又以笛聲抒其情懷。「酒人」,指喝了酒的主人,他在月下吹笛,不僅自己更感悲愁,也讓客人被這悽楚的笛音打動,想起了仕途坎坷、人生波折。

頸聯深入描繪這涼月下的笛音,「響遏碧雲近,香傳紅藕深。」悠揚的笛音似乎很有穿透性,不僅響遏雲霄,而且遠處池塘的紅藕也飄來陣陣幽香,好像笛聲也有了香氣。作者結合嗅覺和視覺感受,並採用虛實結合的手法,展現出小園主人高超的技藝,也彰顯出詩人早已陶醉在音樂的享受之中。

詩人久久佇立,不願離開,尾聯抒發詩人的感受,「相逢清露下,流影溼衣襟。」一曲聽完,主客二人相對無語,是依然沉浸在美妙的音樂中,還是因為太受感動而一時語塞?作者不說,可是衣襟溼!

他們的身影沉浸在流瀉的月光下,顯得格外寧靜,內心的波濤卻洶湧澎湃。彼此都是「秋士」,心心相印,精神上高度契合,才會被笛音感動。

縱觀袁枚的這首詩,全文通俗易懂,更無晦澀的典故,句句抒情,又含而不露。作者巧妙地運用了涼月、清影以及笛音、藕香等意象,構造了一幅諧美的秋夜圖。

兩位秋士相逢在如此悽楚的月夜,相對無言,卻勝過千言萬語;默默相對,卻精神契合。讀完全篇,如有一股感情之泉流入心中,立刻就感到了一種強烈的共鳴。

相關焦點

  • 白居易的這首月夜清江圖,奇麗唯美,不輸《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這是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這首詩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一千多年來使無數讀者為之傾倒,也因為這一首詩,「孤篇橫絕,竟為大家」。而我們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則是白居易的這首《暮江吟》。
  • 月夜憶舍弟
    月夜憶舍弟賞析  在古典詩歌中,思親懷友是常見的題材,這類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單憑作者生活體驗是不夠的,還必須在表現手法上匠心獨運。杜甫正是在對這類常見題材的處理中,顯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詩一起即突兀不平。
  • 月夜詩句_描寫月夜的50首古詩
    十二月十五夜 - 清代·袁枚沉沉更鼓急,漸漸人聲絕。吹燈窗更明,月照一天雪。靈隱寺月夜 - 清代·厲鶚夜寒香界白,澗曲寺門通。月在眾峰頂,泉流亂葉中。一燈群動息,孤磬四天空。歸路畏逢虎,況聞巖下風。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 宋代·蘇軾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 袁枚的兩首小詩,清新可喜,更表達了一種自強不息的精神
    清代一位著名詩人也曾思考過這個問題,袁枚自號隨園老人,少年得志、中年隱居,久居金陵、交遊廣泛。詩人心胸坦蕩,直言好論,所以他感到難於被朝堂容納,不如做一介草民,悠然快樂。下面介紹袁枚的兩首小詩,清新可喜,更表達了一種自強不息的精神。苔(其一)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 此古詩是唐詩的頂峰,唐朝最美的古典詩詞,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賞析,附...
    聞一多評價這首詩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春江花月夜》在藝術上的成就達到了同類詩中的最高水平。整首詩的意境美到窒息。在這靜寞幽深的春江花月夜裡,有多少人天各一方,依託著月光遙寄思情,而落月的餘輝只能是無可奈何地帶著不能寧靜的情思,把樹影灑滿了漫漫無盡的江邊。原文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 王建中秋望月,這首七絕技法高超,最後7字更是無理而妙
    下面介紹的是王建中秋望月,這首七絕技法高超,最後7字更是無理而妙。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代:王建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詩人從對方那裡打聽到了很多外界不知情的宮廷生活情況,並以此為素材,創作了一百首宮詞。詩人勤於筆耕,寫作水平也越來越高,有時信手拈來就是一篇佳作。此詩是王建在中秋佳節與朋友相聚時所作,詩人望月思遠,寄託深情,並寄贈給遠方的友人杜元穎。全詩短短二十八字,抒寫中秋月色和望月懷人的心情,展現了一幅寂寥、冷清的月夜圖畫。
  • 《月夜憶舍弟》學習要點
    這首詩寫於唐肅宗乾元二年秋天,當時仍處於安史之亂中,詩人客居秦州,只有最小的弟弟在他身邊,其餘之人散處河南、山東等地。由於戰事阻隔、音信不通,他產生了強烈的憂慮和思念之情。這首詩就是他當時思想感情的真是記錄。3.詩歌賞析:①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②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③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④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 劉方平 月夜
    劉方平 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鬥闌幹南鬥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前兩句著重描寫了月夜的靜謐,給人一種詩情畫意的感覺。
  •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袁枚:辭官後,我過上了想要的生活
    袁枚的一生,正如他的這首詩一樣,以苔花的姿態活成了牡丹。幼年的袁枚家境貧困,好在他聰明好學,沒有辜負家人的殷切希望。於乾隆四年,他便中了進士,入了翰林院。乾隆七年,做過溧水、江浦、沭陽、江寧等地的知縣。輾轉幾年,他的仕途之路走得並不順暢。
  • 杜甫 月夜憶舍弟
    杜甫 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 關於「黃昏」最優美的兩首詩,一個輝煌燦爛,一個蕭瑟悲涼!
    今天我們聊聊黃昏時分最優美的兩首詩,不知網友們心中最優美的黃昏詩歌是哪一首?小編以為是下面兩首。我們先看看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白日依山盡」是這首詩的時間背景,這是太陽快要落山的黃昏時候的景色。眺望西方,太陽快要落山了;眺望東方,奔流不息的黃河浩浩蕩蕩流入大海。前兩句的空間跨度很大,「尺幅千裡」的畫面感很強烈。
  • 月夜觀海
    在月光下等待,勤勞的漁人終會打撈起深藏海底的那顆躁動的心。可還來不及細細翻閱,過往就似挺在網上被風吹乾的魚,嶙峋如柴。一些所謂刻骨銘心的人和事在努力的忘卻中,竟真的漸漸忘卻了。這世上還有永恆的存在麼?抑或永恆只意味著空,沒有開始,哪裡會有接下來滿眼桃花中「人面不知何處去」的悲涼?那壇黃藥師手中的「醉生夢死」酒,你可曾爽快地接下仰脖痛飲?
  • 李清照的這首詞,略顯稚氣,甚至忘情地批評屈原
    她前期的詞,知名度相對較小一些,但不乏佳作,比如《如夢令》二首、《一剪梅》、《醉花陰》等詞都是清麗脫俗之作。今天我們來看看她的這首《鷓鴣天·桂花》: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 《枕上書》最好聽的5首劇情歌,東鳳的唯美,曄蘭的太悲涼!
    《枕上書》最好聽的5首劇情歌,東鳳的唯美,曄蘭的太悲涼! 董貞——《枕上書》(東華鳳九篇),這首歌是唐七公子親自作詞的,加上董貞的編曲和演唱,詞美曲美聲美。在《三生三世十裡桃花》裡東鳳的那首《繁花》也是董貞演唱的。
  • 必背古詩文40首,你會幾首?(附簡析)
    《短歌行二首》是漢末政治家、文學家曹操以樂府古題創作的兩首詩。其中第一首詩通過宴會的歌唱,以沉穩頓挫的筆調抒寫了詩人求賢如渴的思想和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第二首詩表明作者在有生之年只效法周文王姬昌,絕不作晉文公重耳,向內外臣僚及天下表明心跡,使他的內外政敵都無懈可擊。這兩首詩是政治性很強的作品,而其政治內容和意義完全熔鑄在濃鬱的抒情意境中。
  • 《月夜狂想曲》人物誌:裡希特 貝爾蒙特家族的後裔
    盛趣遊戲研發出品的Castlevania(日文名:悪魔城ドラキュラ)正版授權手遊《月夜狂想曲》目前已開放預約。上次,我們介紹了德古拉之子阿魯卡多,今天讓我們繼續認識下遊戲中的另外一位角色:裡希特·貝爾蒙特。
  • 被李白寫「吾愛孟夫子」的孟浩然,所寫兩句古詩,媲美春江花月夜
    唐詩唐詩當中,有一篇被譽為孤篇壓全唐的《春江花月夜》,為很多人所喜歡。這首詩的意境太美了。雖然思想主旨和一般的詩文相比,並沒有太大的差別,然而這篇長詩所勾勒的場景、所塑造的意境真的是太美了!春江花月夜雖然《春江花月夜》是唐詩中的經典之作,但是並不是唯一的作品。在我們看來,有很多的山水詩也完全可以達到《春江花月夜》的高度,在唐詩當中爭相出彩。
  • 七句詩詞說盡人生滄桑,字字戳心,句句悲涼!
    人生於世,伴隨著快樂、喜悅和相聚,也伴隨著悲傷、痛苦和分離,當友人遠去,當時間流逝,在歲月中,詩人們感悟著人生的悲歡離合,他們用筆寫下此時的心情,俱是悲涼,字字戳心!一、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此詞抒發人生感喟,充滿了悲涼情調,大概作於蘇軾被貶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