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一直對金星充滿好奇心
金星是太陽系的第二顆行星。即便在地球上,在天氣晴空的時候,人們抬頭遠眺,也能通過肉眼清晰可見它的光芒與朦朧的樣子。而在中國古代,太白、啟明、長庚都是金星的代稱。在西方,人們叫它「維納斯」,是羅馬神話中愛與美的女神的名字。由金星的名字可見,中西方都對金星有著美好的期待。自古至今,都有許多人想要知道金星的表面到底是什麼樣。
金星發現磷化氫的事實,再度讓它重新浮現於人類外太空生命探索的重點研究名單對象之一。但最早開始對於金星極度關注的,可並非是美國人,作為昔日的航天大國之一——蘇聯,曾在金星的探索上,立下許多豐碑與偉績。只可惜,時代的滾輪,並沒有給他更多的機會,或者真就差那麼一點堅持,他錯過了生命最美好的篇章故事。
蘇聯,在揭開金星神秘面紗過程中,曾經讓人豎起大拇指的努力
今天,我們一起回顧一下這一段令人唏噓的太空探索歷史!
特別是在冷戰時期,蘇聯人對這位鄰居的興趣,僅次於月球而已。早在1961年,蘇聯開始實行金星計劃,向金星發射探測器。這些探測器中有多個曾抵達或登陸金星地表。
可事實上,探測的結果還是很令人沮喪:金星並沒有古代人想像的那麼美妙,金星濃厚的大氣層中有超過96%都是二氧化碳,其表面的大氣壓力是地球的92倍,金星的地面溫度更是高達460攝氏度,地表周圍還有濃厚的硫酸氣霧。
以至於美國著名科學家卡爾·薩根,就曾經說過:金星是「最像地獄的地方」。

不過,這並沒有阻止蘇聯人探索金星的步伐。
1970年,蘇聯發射了金星7號。金星7號具有標誌性的意義,因為進行7號是第一臺著陸於其他行星的人造探測儀。而且可貴的是,金星7號還成功地從金星向地球傳播了一些科學數據。
1975年,蘇聯發射了金星9號。金星9號是第一臺成功環繞金星、第一臺成功從金星表面傳回科學數據,第一個拍攝金星表面照片並成功傳回的探測器。

1982年,金星13號成功向金星表面放下了著陸器,成功拍攝了第一張金星表面的彩色照片。並且,金星13號著陸器用其搭載的彈簧手臂測量了金星的土壤,得到了科學結果:金星的巖石成分為輝長巖。在極其惡劣的情況下,金星13號共運行了127分鐘,並且成功地將科學數據傳到了地球,可謂是蘇聯的一大成功。

時代變遷,讓一切都化為唏噓
只可惜,這些成果最後還是隨著蘇聯在冷戰時期,慢慢落於下風,再加上九十年代的解體。讓一系列的科研計劃,成為壓箱底的歷史記憶。哪怕繼承了它大部分的航天能力的俄羅斯,也無法重啟昔日這些野望。
直到最近,美國人重新在一些數據整理中,居然發現金星有極大可能存在過厭氧生物的證據。這顆曾經讓人無比著迷的星球再次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而蘇聯在金星探索的努力過去,又再度讓我們唏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