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限競房「大撤退」:去化承壓 房企拿地熱情消減

2021-01-09 金融界

來源:時代周報

時代周報記者:劉帥

11月10日,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披露,朝陽區東壩、石景山中關村科技園、石景山區北辛安各有一宗地塊正式掛牌,為2宗宅地、1宗商業用地,總起始價68.74億元,掛牌競價截止時間均為12月14日15點。

此前11月6日,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已掛牌2宗房山區的不限價預申請地塊。

在所有掛牌地塊中,朝陽區東壩之前流拍的611限競房地塊「重新上架」。交易公告中,在地塊的文件中對「70/90」的描述,由「套型建築面積」變成了「套內建築面積」。

此信號一出,業內人士猜測,三道紅線下房企拿地趨于謹慎,對限價地塊熱情衰退,北京限競房時代或將逐步退出市場。

從數據來看,近年來,隨著市場的發展,限競房的市場佔有比率也的確在逐步縮減。貝殼研究院統計,從北京宅地市場來看,2020年1-10月限價宅地成交面積為130萬㎡,同比下滑67%,降幅較大。

11月15日,北京某開發商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限競房自身的條件造成了限競房去化周期長;其次,近年來拿地成本逐步走高,在三道紅線政策下,若沒有特別優良的地塊,公司將不考慮入手限競房地塊。

仍是剛需首選

所謂「限競房」 ,簡單來說就是「限房價,競地價」,讓開發商向上競地價,向下競房價,以這種方式推出的住房就叫「限競房」。

「商品房品質更高,但是價格也高,對於我們這種剛需家庭,還是首選價格優惠的限競房,雖然後續換房會複雜一點,但是,能解決我們眼下的住房需求就很好。」在房山區看房的張新林(化名)這樣告訴記者。

2018年5月,北京市住建委正式發布《關於加強限房價項目銷售管理的通知》,限競房是切實保障限房價項目的住房是用來住的,其中規定限房價項目可售住房銷售限價與評估價比值高於85%的,由開發建設單位面向具備本市購房資格的居民家庭進行銷售,所售住房為商品房,但應取得分戶不動產登記證書或契稅完稅憑證後滿5年方可上市交易;比值不高於85%的,由市保障房中心收購轉化為共有產權住房。設定比例在實施過程中可根據市場變化和銷售情況適當調整。

張新林認為,限競房是定死了價格的,開發商一分錢都不許漲,就算二手房價格漲上天,有限競房兜著,購房者就還是安全的,而且,不少限競房和同區域二手次新房相比,已經具有比較明顯的性價比優勢,價格差不多,但戶型品質樓齡明顯勝出。

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1-10月北京限競房成交面積為261萬㎡,市場佔有率為46%。1-10月北京限競房成交23594套,90平以下成交套數佔比約為77%,限競房成交客戶中至少八成為剛需客戶。

從項目上來看,北京所供應的限競房項目在逐步減量。

據時代周報不完全統計,截至到招商臻瓏府和融創亦莊壹號入市,北京限競房已經開始逐步縮減。目前限競房有昌平區東小口的奧森one、昌平區東小口奧海明月、亦莊河西區港中旅在開發項目、朝陽區東壩金地首開在開發項目、西紅門熙悅宸著和熙紅印、房山區官道中駿雲景臺、通州區馬駒橋金悅郡項目。

從上市之處的到現在,限競房在三年時間裡,從供應上百個項目,到新項目屈指可數可謂走過了一場波浪行情。

市場倒逼下的改變

推動限競房出生的是市場規律,而在市場規律之下,現在的限競房也要做出一些改變。

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北京總成交住宅地塊31宗,其中限競房地塊僅有6宗,純商品房地塊23宗,純商品房地塊已成為北京土拍主流,其餘兩宗則為共有產權房地塊。對比去年上半年出讓的30宗住宅用地中,有8宗純商品房地塊和12塊限競房地塊,限競房地塊所佔比例明顯減少。

6月份,位於北京房山區的首批限競房項目旭輝舒朗苑(推廣案名「旭輝城」)陷入維權風波,與2018年剛開盤時39000元/平方米的銷售價格相比,項目新開樓棟每平方米直降1萬元,部分房源甚至賣到27000元/平方米,引發原有業主極大不滿。

「北京限競房市場已經出現明顯的供大於求現象,2.2萬套庫存量也是歷史最高值。」北京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說,北京入市的限競房項目已經普遍性降價,從成交表現看,除少數項目外,大部分項目都出現了去庫存難題。

供大於求的局面,讓限競房開發商們開始打折出售房源,但「甩賣」的背後也有開發商的無奈。

由於限定了銷售價格並進而壓縮了項目利潤,限競房這一品類並不受房企的歡迎。北京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志認為,拋開品質、區位、價格等表面因素,限競房的遇冷,反映出北京新房供大於求的現實,新房市場將進入買方時代,這也是長期樓市調控的必然結果。

但合碩機構首席分析師郭毅告訴記者,限競房不會馬上退出市場,首先是因為目前市場上還有大量的限競房庫存。其次,北京今年仍舊在出讓限競房土地,只不過在供應結構當中,限競房地塊的所佔比重有所縮小。從長遠來看,限競房已經實現了它施行的最初目標就是保證北京的房價的環比不上漲,當然一個政策也不會完全一成不變的,在完成了一個間斷性的目標之後,這個政策也會隨著市場的情況做出調整和改變。

郭毅表示,其實在限競房供應過程中也出現了一定的問題,比如產品同質化、限競房的供應結構相對單一,對剛需家庭可能並無差異,但是對品質改善型住戶來說可選擇性太小,市場要求其做出改變。

相關焦點

  • 競自持回歸、溢價率提升 房企在京一周拿地360億
    而早在2月14日,綠城就以63.6億元的價格競得北京昌平東小口鎮HC-022、HC-027地塊(限競房用地),溢價率29.8%。  2月份以來,北京出讓的9宗地塊中,綠城佔得三分之一,而363.89億元的總成交額中,綠城拿地金額也佔到四成,成為鼠年北京土拍市場的最大贏家。  「目前來看,北京拿地主體還是以國企為主,綠城雖為民企,但其第一大股東中交集團卻有國企背景。」
  • 進擊的限競房之一:青龍湖的「春天」在哪裡?
    首開、金地、中國鐵建等房企進駐,開發出大湖風華、熙湖悅著、熙悅觀湖和山語瀾廷4個項目。 依體量來看,青龍湖規模不小。金地大湖風華800套、熙悅觀湖586套、中國鐵建·山語瀾廷430套,而熙湖悅著供應高達1996套。這3812套房源的高供應量,總建築面積近56萬㎡,總貨值超過210億。按照過去區域一年20億左右的年去化速度,這不到4000套房需要賣10年左右。
  • 北京限競房是什麼意思?要注意什麼?
    目前北京的樓市,有一類房屋格外引人關注,那就是「限競房」。但是,其實很多人對於「限競房」並不是那麼了解,只是聽別人說限競房不會隨意漲價,其它的就不怎麼了解了。那麼「北京限競房是什麼意思?要注意什麼?」北京限競房是什麼意思?限競房,政策調控時代的產物。限競房顧名思義,就是以「限房價,競地價」的土地出讓方式產生的,開發商買地時,這批新房的較高售價和銷售均價就已經明確規定了。
  • 拿什麼拯救你,限競房維權
    更糟心的是,房都沒有,爛尾了。某閩系房企限競房改善項目,去年還在熱熱鬧鬧的搶收,今年就被曝業主房款打水漂、無法網籤。弔詭的是,業主維權的最大訴求是與房企共度危機,希望工地能儘快開工,按時交付,總比房子都拿不到好。這時候業主的「貼心」,怎麼看都透著一股辛酸。02.
  • 北京1萬套四居限競房「神戶型」PK榜!
    數據很清楚,基本說清楚了北京樓市未來幾年的趨勢: 今天繼續聊聊北京限競房的改善房戶型大戰!限競房因為限定了價格,對於市場來說,開發商用不用心最關鍵的一點,當然就是戶型。
  • 上半年拿地金額前20房企耗資超7000億元 一二線城市為重點角力場
    20房企耗資超7000億元 一二線城市為重點角力場  人民網北京7月2日電 (孔海麗)伴隨房地產市場調控的深入,規模化成為撇不開的情結,房企在業績競賽中加速奔跑,與此同時,房企土地儲備規模與結構對業績的影響越來越大。
  • 北京商品房出清速度加快 周期降至20個月以下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從首批入市以來,北京限競房合計入市90個項目,總體供應住宅7.79萬套,目前合計成交約3.8萬套,尚未入市的限競房項目接近4萬套。今年以來,限競房入市項目整體節奏放緩,優質入市項目增多。
  • 房企拿地熱情高漲 招商問鼎南京龍湖金茂分食蘇州
    當天參與G98地塊競價的共有9家房企,中信泰富正是其中之一,但此外還有招商、萬科、碧桂園、華發、中海、銀城、安居、泰禾等參與其中,這也使得競爭極為激烈。 在兩家房企僵持不下的角逐中,該地塊足足競拍了4個小時,舉牌395輪,叫價也達到了最高限價98億元,最終進入搖號流程用以確定地塊歸屬,這也使得中信泰富拿地充滿變數。
  • 土地市場現低潮,「三道紅線」下房企拿地分化
    11月23日,在這場共吸引了25家房企的競賽中,電建以上限24.44億元、45.04%的溢價率拿下了光明區一宗宅地;月初時,電建地產則聯合另外三家開發商,經過超百輪競價,斥資82億元奪下前海一宗宅地。 不過,電建地產納儲的積極和深圳土拍市場的火熱並不具有普遍性。
  • 2020年川蓉房地產企業銷售拿地排行榜
    開發商拿地意願積極 從土地端來看,成都土拍市場目前已經形成「限地價+競無償移交」這一主流模式,同時在試點「限地價+限清水房價」模式。
  • 兩站直達西二旗,直通「新宇宙中心」的雙地鐵限競房,二期來了!
    今年上半年北邊兒最火的限競房萬橡悅府,就跟「宇宙中心」有關,門口雙地鐵,到新老兩任"宇宙中心"的時間都很近,尤其是價格親民,單價5萬+,性價比非常高。目前一期售罄,二期開售,給大家說說最新的情況。最大的亮點首先就是地鐵,目前現成的就有2條,一條是地鐵8號線,是8號線北端的首站,向南走北京的中軸線,經過清河、奧林匹克公園、鼓樓、什剎海、王府井,一路南下,能一直到南五環...
  • 望京這個限競房憑什麼這麼貴?
    在北京限競房市場上,有一個盤以貴著稱:華樾北京。限均價78148元/平的華樾北京,最高銷售均價不得超過82055元/平,是朝陽7個限競房中最貴的,也是北京已有限競房第4貴。比二環的佑安府79359元/平,只便宜了1211元。
  • 透視四環限競「神盤」,三點價值成就的豪宅體驗感
    在歷經三年限競房的市場洗禮後,北京樓市又一步邁入了全面豪宅化的時代,8萬12萬的定價區間,也刻度精準地標示出北京房價的走向高度。回歸價值層面,利潤空間有限的限競房紅海,過去三年具備高品質特徵的項目本就不多,具備豪宅質感的限競房更是鳳毛麟角。
  • 上周重點監測房企共拿地63宗 融資14筆
    上周重點監測房企共拿地63宗,總出讓金約483.81億元,拿地金額較前一周小幅上升;品牌房企共融資14筆,融資額為232.26億元。上周重點監測房企共拿地63宗,總出讓金約483.81億元,拿地金額較前一周小幅上升。
  • 剛剛,約50家房企瘋狂廝殺!
    4、正榮連拿兩幅地塊,紫東G31總價13.8億元+人才房6000㎡;江浦G32地塊,成交總價25億元+人才房3600㎡。今年6月23日,彰泰集團斥資13.9億元競得無錫市錫東新城70畝優質地塊,首個全國化項目落地華東。
  • 2019上半年阜陽房企拿地排行榜出爐 本地與外地房企的較量
    拿地總金額方面:祥源地產作為安徽一家旅遊地產房企,在阜陽目前已經先後開發祥源文旅城、祥源生態城,在城西創造了一片「城的神話」。今年將目標對準城南新區,拿下配建海洋館項目以及泉北一地塊,成為上半年拿地總金額與拿地總面積最高的房企。
  • 梳理了40多個限競房板塊後,我發現的買房邏輯
    人往哪裡去,錢就往哪裡去,產業就往哪裡去。 限競房土地出讓的數量,就是北京規劃的實際驗證—— 北京「去中心」依然在加速發展,如果想要尋找最具升值潛力的板塊,他們不是在傳統被看好的老城區,而是五環外,以及郊區的新城。
  • 重點監測房企共拿地51宗 品牌房企融資33筆
    ,上周重點監測房企共拿地51宗,出讓金約588.06億元。從房企投融資方面看,上周品牌房企共融資33筆,融資額為325.74億元。(本文來源:《中國房地產企業資訊監測報告(2017.11.13-11.19)》)中指觀點上周重點監測房企共拿地51宗,出讓金約588.0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