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兩年斥60億深圳「搶」地,萬科南方區域的得與失

2020-11-26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 每日經濟新聞,作者:每經記者 吳抒穎,36氪經授權發布。

中午11點拿地籤約,晚上6點開工儀式——這一幕由深圳萬科製造。

這家闊別深圳土地公開市場多年的龍頭房企,憑實力搶了昨日(11月23日)深圳「年內最大規模」土拍的頭條,也成為深圳業界茶餘飯後的談資。

深圳萬科的「心急」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在大本營深圳,其坐穩了十多年的銷售額鐵王座或許將在今年失去,再不積極補倉,深圳萬科或將「無米可炊」。

更為光火的是,這是萬科南方區域失落的一個投射。曾經是萬科最為閃閃發亮的區域,近年來卻不得不面臨銷售額、回款額均表現不佳的窘境。不僅是深圳,在大灣區的龍頭城市廣州、佛山,萬科也黯淡了許多。即便在新帥孫嘉上臺之後,情況一時半會兒也並沒有好轉。

由此,萬科南方區域是一個十分值得觀察的樣本。過去幾年,萬科曾經在「多元化」領域十分激進,南方區域又是之中的急先鋒。隨著萬科進行戰略反思重新提升鞏固基本盤,多元化業務多數消聲,但餘波仍在。當潮水褪去,那些失去的日子,又將如何找回?

深圳萬科拿地軌跡

就算萬科出現在昨日深圳那場堪稱「史詩級」的土拍現場,但其時能夠預料到萬科能夠有所斬獲的業界同行實屬不多。這是因為,過往深圳萬科也常常出現在深圳土地拍賣的現場,但它往往是旁觀者,極少舉牌。

回溯過往,萬科這些年在深圳公開市場拿下的土地僅有2018年可以視作「定向出讓」的現為萬科總部用地的土地;再往前,就要到2013年左右萬科在龍崗拿下的商辦用地了。

過去在深圳市場,萬科通常更依賴收併購或者聯合國企。例如過去兩年受到市場熱捧的「瑧山府」「瑧山道」等豪宅項目,正是收併購而來;而HBC匯德中心、瑧灣匯,則是和深圳地鐵合作的項目。

但近年來,一眾開發商對深圳市場進行一番圍獵之後,萬科的這一優勢在深圳市場已經逐漸失去。

故而,萬科對深圳寶安西鄉尖崗山的這宗宅地,應該是勢在必得。在經過百餘輪的激烈競價後,萬科最終以上限價格59.98億元總價、可售樓面價6.5萬元/平方米拿下該地塊。

今年前10月深圳房企權益銷售額TOP20榜單中已無萬科身影 數據來源:克而瑞

不過,萬科能夠從這宗土地獲得的利潤實在不會太多。這宗土地的限價是8.3萬元/平方米,多名深圳業界人士在測算後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很難算平,不過萬科(融資)成本低,可能好一些」。

尚不清楚萬科是否為此降低IRR的標準,但拿地當日即開工,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萬科為了能夠實現「高周轉」早日入市降低成本所做的努力。

萬科願意搶下這宗利潤不會太優厚的宅地,一方面或許是因為萬科董事會主席鬱亮對於房地產行業「回歸普通行業」的預判,另一個現實的原因則是,深圳萬科已經沒有太多儲備的項目了,即便算上城市更新,萬科在「大本營」領先領跑的優勢也逐漸被同行趕超。

根據克而瑞數據,今年前10月,深圳房企權益銷售額的TOP20榜單中,不見萬科身影——在今年之前很長一段時間,萬科從來都是年度銷冠,但今年它很可能要與這個位置說再見了。

就算萬科最後兩個月發力,它也很難重返第一,畢竟華潤置地、招商蛇口等深耕深圳的企業,今年發展得也十分迅猛。何況華潤置地在年底還有「網紅盤」開盤,留給萬科的超越機會並不多。

萬科南方「得與失」

事實上,不僅是深圳萬科,今年萬科南方區域整體的表現成色都十分有限,市場份額也稍有降低。

以粵港澳大灣區另外幾座核心城市為例,萬科僅在東莞守住了優勢。

廣州萬科雖有廣信資產包加持,但這一資產包情況複雜,解包時間長,在短時間內能夠為萬科所做的貢獻不會太多;今年前10月,萬科在廣州的銷售金額不到百億元,落後於保利、越秀和碧桂園;佛山萬科同樣表現平平,權益金額不敵保利、恆大、碧桂園與時代。

萬科南方區域失落是不爭的事實,今年半年報顯示,萬科南方區域的銷售額佔比為15.3%,排名墊底;在營業收入之上,南方區域佔比為27.07%,四大區域之中僅跑贏北方區域。

資料來源:萬科2020年半年報

在今年9月份萬科南方區域的媒體交流會上,萬科南方區域事業集團執行長孫嘉被問及南方區域發展落後的問題時坦承,南方區域相比10多年前排在前面,現在是落後,這是好產品、好服務做的不夠,所以過去一年基本盤業務裡面做了很多新嘗試。

「另外,過去幾年時間裡,我們在不動產經營和服務領域,包括舊改裡面投入的資源比較多,這方面開發、經營需要更長的時間。不像住宅開發是快作戰,商場、寫字樓是經營到成熟期,再以資本化退出的過程,所以不在於財務報表短期的回款。」

孫嘉說的是實話,萬科南方區域的探索,也可以為同行提供發展的思路。

的確,萬科南方區域過去幾年在非住宅開發領域投入過多。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萬科南方區域在過去一段時間裡,在長租公寓以及大宗資產方面投入巨大,這部分資產一度是南方區域嘗試轉型的樣板之作,萬科南方區域是想嘗試在住宅開發之外,有更多的營收來源以彌合住宅開發領域進入瓶頸之後的缺失。

事後證明,住宅開發在短時間內是很難被取代的。同樣鬱亮在那場媒體會上也直言,孫嘉「做得不夠好,但非常努力」。

所幸,萬科南方區域回頭為時仍不晚。據了解,從去年開始,萬科南方區域就逐漸嘗試出清一些變現能力較差的重資產項目,深圳、佛山等曾經的「明星」項目赫然在列。

此次萬科重回深圳土地公開市場,是一個積極的信號,進取的萬科南方區域又回來啦。

相關焦點

  • 萬科事業合伙人又出手了,時隔3年大宗交易接盤16億,誰在賣?
    來源:e公司3月31日,萬科出現49筆大宗交易,賣出席位均為機構專用,總成交數量2.45億股,總成交金額61.3億元,成交價格均為25元/股,較當日收盤價折價2.53%。到底是誰在買,又是誰在賣?這11次的增持中,盈安合夥均通過券商集合計劃,一部分資金來自事業合伙人集體委託管理的經濟利潤獎金集體獎金帳戶,剩餘為引入融資槓桿而融得的資金。至2015年1月27日,盈安合夥共通過券商集合計劃(金鵬1號、金鵬2號)持有萬科4.94億股,佔當時總股本的4.48%。直到今年3月31日之前,萬科再無事業合伙人購買公司股票的公告。
  • 深圳樓市又瘋了!一天賣地狂賺281億,開發商興奮到現場放鞭炮……
    未來十五年,深圳要做到33條地鐵聯通,這麼大的工程量,不拿幾塊地蓋樓換錢,深鐵這樣的巨無霸也難以吃得消。灣叔估計,未來一段時間,深鐵拿地要越來越勤,深圳開發商們,又要迎來一個難纏的對手了。大浪算是個很有前景的地方,但跟下面這個地方比,還差點意思。
  • 如果地產行業發生系統性風險,萬科會是最後一個倒下的公司
    @木文田:我大概算了一下,大概隱藏了60億利潤,而且萬科的財務最安全,利息資本化的才佔比 5%,所以在地產中享受最高的估值。應該是留一點給2020年,這樣業績能平穩點。雪球用戶@小牛8891:你好,我查詢了萬科17-19年的年報,披露信息中有一項是項目跟投資金情況。
  • 上證報:深圳地鐵集團擬受讓恆大所持有的萬科股權
    據記者獲悉,深圳地鐵集團此番應是受讓恆大所持有的萬科股權。事實上,深圳地鐵集團早在今年3月份便已與恆大確定了「盟友」關係。彼時,深圳地鐵集團與中國恆大集團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同時與恆大下屬企業籤署了《委託協議》,約定在《框架協議》生效之日起一年內,恆大下屬企業將持有的萬科股份(佔總股本的14.07%)的表決權、提案權及參加股東大會的權利不可撤銷地委託給深圳地鐵集團,由後者自行決定前述特定股東權利的行使。基於這一背景,雙方此次再度籌謀(更為直接的)股權交易亦在情理之中。
  • 有屋獲評萬科採築產業辦公生態合作夥伴
    近日,萬科採築平臺第三次聯合者大會在深圳舉行,青島有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有屋」)受邀參加,並獲評「採築產業辦公生態合作夥伴」。萬科採築平臺是萬科、中城投資、中天集團等發起成立的建材B2B第三方採購交易平臺。歷經三年發展,採築平臺已經吸引了800餘家採購單位、3000餘家優質供應商加入,年交易額超1000億。
  • 萬科薪資大調整突出績效 有員工底薪下降40%
    由於序列變化,薪資結構也發生調整,薪資採用低底薪,高績效工資,目前該職級調整在萬科各個區域落地。「萬科這次職級調整是從去年年底開始啟動,到了今年9月份開始在各個區域執行,主要是把基本的薪資下調了很多,並把這塊放在績效裡面去。」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
  • 萬科的景觀配置標準
    應用到標準化中來,萬科通過對不用產品品類的景觀需求面積,按比例劃分,測算其成本,形成景觀成本比例標準。 通過這個標準來控制景觀的成本預算,以達到在一定的成本預算內,最大程度地滿足客戶的景觀品質需求。 那萬科的成本預算具體是怎麼做的呢?
  • 萬科擬設立類REITs融資12億
    來源: 觀點地產網12月3日,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披露了有關長安萬科廣場發起設立類REITs相關關聯交易情況。為盤活及提升公司自持商用物業的周轉效率,打造可持續的商業地產業務模式,萬科子公司東莞市萬科房地產有限公司以下屬子公司東莞市長萬投資有限公司,以所持有的東莞長安萬科廣場作為底層資產,設立「長安萬科廣場資產支持專項計劃」。
  • 不是每一座TOD都叫萬科天空之城
    ·未來天空之城(效果圖)整個項目,住宅比例只有60%,其餘4成,還給生活。每一座萬科天空之城,都有一顆「跟城市對接」的雄心,保持開放,是為了更好地接納城市居住者的生活嚮往。不負盛名丨與灣區共未來萬科天空之城,從來不是一個簡單的樓盤,而是讓生活更理想的綜合社區。
  • 南方科技大學還是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分校,誰才是深圳最好的大學?
    深圳有很多全國的知名企業,華為,騰訊,萬科,平安,比亞迪,大疆,順豐等,深圳的經濟也在2017年躍居全國第三,北上廣深也變成了北上深廣。一個小漁村短短40年,取得了這樣的成就,令人刮目相看。可為什麼還有很多人覺得深圳美中不足呢?原因很簡單,教育和醫療,尤其是教育!
  • 堅守712天後王石「卸甲」萬科開啟「亮時代」
    不過,在市場人士看來,萬科管理層與深圳國資所推選董事的多寡,並不意味著雙方未來有著博弈的空間或可能,從過往萬科管理層力推深圳地鐵集團入主乃至從本次換屆中釋放的信號來看,萬科管理層與深圳地鐵集團在企業未來經營戰略決策中應並不存在分歧。
  • 1小時12億!65萬車位!蘇州2020上半年度十大熱點事件出爐
    02園區奧體地王開盤,一天基本售完6月28日,園區奧體板塊的地王樓盤——上東區PRO低調開盤。並且僅一天時間,項目就已經基本售完!截止下午4點30份,項目僅剩少量底復房源。原文:未賣先火!首開勁銷6.5億!3月21日,吳江蘇州灣中旅名門府,引爆吳江,20分鐘熱銷7.8億!原文:1分鐘5.4億!1小時12億!蘇州人正在報復性買房!
  • 拿地周報|上海土拍3宗攬金59億,萬科37億港元奪香港大埔馬窩路宅地
    長三角上海土拍3宗攬金59億7月29日,上海合計出讓3宗涉宅地塊,總起價56.6億元。陸家嘴集團以49.11億元成功摘得前灘地塊,成交樓板價為5.72萬元/平方米,溢價率為34.58%。禹洲地產以總價9.77億元摘得奉賢區金匯鎮38-04區域地塊,成交樓面價16525元/平方米。
  • 西電東送,南方電網超高壓鑄就深圳特區電力動脈
    深圳經濟特區成立之後,在經濟建設、城市基建、工業發展等方面按下快進鍵,供用電量隨之大幅增加,年供、用電量增幅均在60%以上。電力供應不足,成為鵬城展翅的掣肘因素之一。貴廣二回直流輸電工程作為南方電網「十一五」西電東送骨幹項目,將貴州的電力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深圳,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為深圳經濟社會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 東莞萬科首個健康社區,即將引爆!
    據安居客數據顯示,寮廈站旁的萬達御湖公館,2017年12月二手單價為20758元/㎡,2020年9月二手單價33219元/㎡,其漲幅為60%!圖源東莞中原戰略研究中心時隔7年,直至今年才招拍掛了2宗商住地塊。
  • 南方五省區負荷電量超過節前水平八成
    來源:經濟日報記者從南方電網公司了解到,自2月10日復工以來,南方五省區負荷電量水平持續恢復。3月5日,南方電網最高統調負荷為13386萬千瓦,比2月9日增長33.18%,恢復到節前負荷水平的81.58%。
  • 拿地周報丨今日頭條底價10.82億拿下深圳後海商地
    今日頭條底價10.82億拿下深圳後海商地 6月12日,深圳今日頭條科技有限公司以底價10.82億元拿下深圳後海總部基地一宗商業用地。該地塊編號為宗地T107-0090,位於南山粵海街道,在恆裕深圳灣旁,直面深圳灣人才公園,周邊是中國華潤大廈(春筍)、阿里中心、中鐵南方總部大廈、海信南方大廈等總部大樓,還有在建中的騰訊項目等。
  • 309輪廝殺,5.24億成交!河南「中牟地王」亞新造
    也就是說,時隔半年,鄭州又出了區域地王。地塊位於中牟縣城商都大道南、佔李路西、佔李西路東,宗地面積39968.94平方米(折合59.95畝),土地用途為其他普通商品住房用地,出讓年限70年,容積率大於1並且小於等於3,建築密度小於25%,綠化率大於35%,建築限高小於100米,起始價18885.3242萬元,加價幅度100萬元。
  • 觀承銷售額達60億 構建綜合別墅住區的生活版圖
    這座別墅花園蘊藏的價值遠不止眼前銷售數據的60億,它的生活版圖該是如何?  溫榆河畔 中央別墅區的天賦之地  萬科入京之始,便舉旗落子順義區。從2013年開始,萬科聯合眾多優質名企在溫榆河上遊持續拿地開發,整個地塊容積率低至1.01。  一個別墅區的形成,往往是對城市發展脈絡的一種預測,其背後必然是區域發展的複合產物。
  • 萬科三季報前三季銷售1285億 預計全年ROE維持高位
    前三季度萬科累計實現銷售面積1098.7萬平方米,銷售金額1285.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1.0%和33.4%。  在銷售順暢的同時,萬科項目開發規模相比去年同期明顯增加。1-9月,萬科完成開工面積1362.3萬平方米,竣工面積651.6萬平方米,同比分別增長56.4%和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