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打水漂餘音不絕,嫦娥五號T1仍在正常飛行!

2020-12-03 烽火瞭望塔

太空打水漂又稱彈跳式再入,通過類似打水漂的方式降低高速再入的過載和受熱,尤其是起到了延長飛行距離的作用,我國已經試驗過太空打水漂了

探月三期工程的再入返回飛行試驗任務已經在2014年11月1日圓滿完成,不過「打水漂」回來的是嫦娥五號T1的返回艙,軌道艙變軌又回到了太空

其實我們看看嫦娥五號T1探測器的真容就明白了,它的軌道艙就是一個東方紅三號平臺衛星,或者說一個不帶專門載荷的嫦娥一號/二號探測器

嫦娥五號T1探測器軌道艙使用相機拍攝了地球的畫面,澳洲大陸清晰可見!

嫦娥五號T1探測器飛掠月球時,還拍攝了地月合影的美圖,讓人流連忘返!

嫦娥五號T1的軌道艙進入月球軌道後,又為嫦娥五號任務打前站,拍攝了嫦娥五號預定採樣區0.97米解析度的圖像,為嫦娥五號採樣返回提供支持

嫦娥五號T1軌道艙拓展飛行不僅獲得了高清月面圖,也驗證了自主管理系統和長期飛行的可靠性。根據國外網友的監聽,2017年10月8日軌道艙仍在繞月飛行,壯哉,太空打水漂餘音三年不絕!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打水漂」返回地球,驗證載人登月,阿波羅不敢玩
    你可能注意到了,嫦娥五號去月球的時候,它的著陸器是直接降落在月面上的,不需要「打水漂」,也沒法打,因為月球表面沒有空氣。另一個原因是,當嫦娥到達月球軌道時,它的速度已經很低了,月球的逃逸速度是2.38公裡/秒,超過這個速度飛船就飛走了。
  • 嫦娥五號返回地球,為何在太空「打水漂」,是錢學森設計的彈道?
    ,將它用力向水面,只要方法得當,石頭就會在水面彈跳著向前飛行。嫦娥五號用的什麼彈道?,它會像水面一樣在飛船底部形成升力和阻力,升力讓飛船彈跳起來飛行一段再重新落回大氣層。但航天飛行是一門科學,它講求的首先是有效可控而不是炫耀,能達到目的就行,所以嫦娥姑娘不會在大氣層邊緣一直蹦蹦跳跳。錢學森彈道主要是在大氣層邊緣滑行,桑格彈道更像是打水漂,但二者的速度都不高,並不適於用嫦娥五號減速的目的。
  • 嫦娥五號太空「打水漂」回家,我們比美帝強在哪?領先至少10年
    中美之間的全面競爭已擴散到太空,無論我們承認不承認,嫦娥五號的登月行動和美國人的異常反應,事實上已拉開了中美太空爭鋒的大幕!不要慌,隨著中國的高速發展,這一天遲早要到來,現在一切才剛剛開始罷了。而這次的嫦娥五號整個登月行動,就體現出了中國多項獨有的航天技術,其中最重要的,是嫦娥五號返回地球時採用的「太空打水漂」技術,這也正是目前美國還未完全掌握的一項尖端科技。
  • 娥五號再入大氣層的「太空打水漂有多難?30多倍音速下返航
    中國軍情 「打水漂」是一種古老而有意思的遊戲,嫦娥五號返回器就是採用這種類似「打水漂」的形式返回地球的,嫦娥五號的返回是我國打出的第二個「太空水漂」,第一個是在嫦娥五號飛行試驗器上實現的,那次任務是為此次任務做的技術探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五院502所是嫦娥五號「太空水漂」技能的「製造」者。那麼它是如何實現的呢?
  • 嫦娥五號即將返回地球,採用打水漂方式著陸,令人疑惑
    12月16日早上9點15分,嫦娥五號已經順利完成地月轉移軌道修正,目前組合體狀態並無異樣!嫦娥五號於今年11月24日升空,現已完成月球採樣並且在返回途中,這期間一共經歷了二十多天,在短暫的二十多天中,中國的嫦娥探月工程也即將收官!
  • 嫦娥五號返航時間確定,採用「打水漂」方式降落,著陸場緊急「備戰」
    文/南風嫦娥五號完成月球任務,即將結束這次「探月之旅」。準備在四子王旗著陸場使用「打水漂」方式降落。當前,中部草原正在緊急準備各項工作。報導稱卞韓城詳細介紹了嫦娥五號返回方式,採用半高速再入軌道技術。也是「打水漂」的方式。打水漂是我們小時候經常玩的一種遊戲,有些厲害的人能夠打出十幾個水漂。這一次返航採用「打水漂」也就是說,讓返回器先進入大氣層,藉助其提供的力量,重新進入地球,順利完成任務。
  • 「嫦五」回家路:太空「打水漂」歸來
    這次,嫦娥五號返回器就是在太空中打了「水漂」之後回來的。  「為什麼要採用這種『打水漂』的形式回家呢?」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總體設計部嫦娥五號探測器總體主任設計師孟佔峰告訴記者,嫦娥五號返回器從月球歸來的速度是高達每秒11.2公裡的第二宇宙速度,而一般從近地軌道返回的太空飛行器速度大多為每秒7.9公裡的第一宇宙速度,可別小看了這每秒3公裡多的差距,太空飛行器如果以過高的速度進入大氣層,摩擦產生的劇烈高溫將帶來極大風險,因此必須解決「減速」問題。
  • 嫦娥五號準備回家,為何「打水漂」試降落?
    北京時間12月6號5點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6點12分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接下來要完成的重要工作就是讓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與上升器分離,進而擇機返回地球。
  • 嫦娥五號「挖土」歸來!一起探訪嫦娥五號月球採樣回家之旅
    &nbsp&nbsp&nbsp&nbsp自從11月24日搭乘「胖五」開始探月旅程以來,嫦娥五號跨越38萬公裡,闖過多個難關,成功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完成了這次意義非凡的太空之旅。&nbsp&nbsp&nbsp&nbsp嫦娥五號回家了,它幹了些啥?返回著陸經歷了什麼?讓我們一起探訪嫦娥五號月球採樣回家之旅。
  • 嫦娥五號成功返航,比預定坐標偏離502米,為何NASA高度緊張?
    12月17日,嫦娥五號成功從月球返回地球,並且還為中國帶回來了月壤。當絕大多數人把目光都放在月球土壤上的時候,只有少數人把目光放在了嫦娥五號返回器降落在預定區域與預定地點的誤差上。根據科學家的介紹,這次嫦娥五號返回器距離預定地點的誤差僅為502米。
  • 嫦娥五號回家路上玩起「打水漂」
    雖然我們都希望嫦娥五號早點回家,但速度太快會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巨大的動能會轉化為熱能。為了防止嫦娥五號因過熱而再入大氣層失敗,科學家們想了一個辦法,讓嫦娥五號玩起「打水漂」。具體來說,嫦娥五號的返回器會以特殊角度進入大氣層,並在大氣層密度變化的部分產生跳躍,跳出大氣層,隨後二次再入,為的是延長再入時間,避免產熱過快,就像是「打水漂」一樣。
  •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地球!為何嫦娥五號返回時會燃燒?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著陸地球。創造了中國航天的又一裡程碑。嫦娥五號這一路走來,不得不說是困難重重,但我國航天人員克服了重重困難。最終,成功地完成了嫦娥五號月球採樣任務。那麼,同樣是穿越地球大氣層,為什麼嫦娥五號返回時會遭遇溫度升高,表面劇烈燃燒的情況,而升空時卻沒有呢?相比之前的嫦娥系列探測器,嫦娥五號的結構更加複雜,重量也要大得多,嫦娥五號總質量高達8.2噸。
  • 別催了,嫦娥五號第一次月地轉移入射,就剩下找到唯一的回家路了
    嫦娥五號真的快回家了從前幾天嫦娥五號上升器壯烈撞月,嫦娥五號已經好幾天沒消息了,從2020年12月3日,嫦娥五號上升器在月球表面成功起飛,大家就都在盼著嫦娥五號什麼時候能把月土帶回來,很多人不斷的發問嫦娥五號到哪裡了?嫦娥五號沒消息是不是失聯了?
  • 嫦娥五號返回器的秘密:大氣層邊緣再次跳起,打著水漂回地球!
    12月17日凌晨,我國嫦娥五號月球探測返回器攜帶著2公斤月球樣品返回地區,並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圓滿地完成了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結束。嫦娥五號返回地球的程序是:首先裝訂返回的彈道參數,相當於給一枚太空中的洲際飛彈輸入瞄準數據,然後軌道器與返回器在南大西洋海域上空5000公裡處正常解鎖分離,軌道器繼續繞地球飛行。返回器以彈道下落返回地球。在距離地面120公裡時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11.2公裡/秒)高速進入地球大氣層,像一顆彈頭扎入大氣層,隨後進行初次氣動減速。
  • 靜待「嫦娥五號」回家!遠望3號船抵達印度洋任務海域,做好充足準備
    攜帶著約2公斤珍貴「月壤」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即將結束太空之旅,在內蒙古中部草原的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而在著陸場萬裡之外的印度洋上,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所屬的遠望3號船已經抵達測控任務海域,正靜待「嫦娥五號」回家,為其保駕護航。
  • 嫦娥「五妹」即將奔月!帶回月球「伴手禮」還要體驗太空「打水漂」
    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嫦娥」系列之外,還有2014年發射的「嫦娥五號T1」試驗器,以及2018年發射的「鵲橋號」地月中繼衛星等。  在太空「打水漂」是種怎樣的體驗  和「姐姐」們相比,「五妹」的結構複雜得多,足有4個主要部件:上升器、著陸器、再入器和軌道器,而嫦娥一號與嫦娥二號僅是一個軌道器,嫦娥三號與嫦娥四號也只有一個著陸器和一個巡視器。
  • NASA月球探測器拍攝到嫦娥五號 照片可見輪廓
    點火起飛後,上升器經歷垂直上升、姿態調整和軌道射入三個階段,進入預定環月飛行軌道。隨後,上升器將與環月等待的軌返組合體交會對接,將月球樣品轉移到返回器,後者將等待合適的月地入射窗口,做好返回地球的準備。嫦娥五號如何回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探測器將實施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實現中國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最後一步「回」。
  • 嫦娥五號最新消息 嫦娥五號完成月面自動採樣封裝
    給大家分享一下嫦娥五號最新消息;同時也給大家帶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的一些知識,比如嫦娥五號降落月球時間;嫦娥5號帶多少月壤;嫦娥五號怎麼返回等。   現在看到的嫦娥五號最新消息是嫦娥五號完成月面自動採樣封裝,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於 12 月 1 日 23 時許成功著陸月面後,開展了太陽翼展開、機構解鎖等相關準備工作。   12 月 2 日 22 時,經過約 19 小時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
  • 嫦娥五號 挖塊「月亮」帶回來
    來源:河南青年時報·快樂少年 作者:谷爽漪最新一期少先隊隊報,新鮮出爐啦:本期的故事有:嫦娥五號
  • 中國又一個「太空水漂」是如何完成的?
    作者 郭超凱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以「太空打水漂」的形式返回地球,成功著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中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打水漂」是中國一種古老而有意思的遊戲,嫦娥五號的返回是中國打出的第二個「太空水漂」,第一個已在探月三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上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