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悖論是一種時間旅行的悖論,科幻故事中常見的主題。最先由法國科幻小說作家赫內·巴赫札維勒在他1943年的小說《不小心的旅遊者》中提出。
情景如下:
假如你回到過去,在自己父親出生前把自己的祖父母殺死,但此舉動會產生一矛盾的情況:
你回到過去殺了你年輕的祖父,祖父死了就沒有父親,沒有父親也不會有你,那麼是誰殺了祖父呢? 或者看作:你的存在表示,祖父沒有因你而死,那你何以殺死祖父?
這就是祖父悖論寬矛盾。

說實話,百度來的平行宇宙解釋很無稽,而M理論的回答我看不懂。
我從另一個角度來推。
如果時間可逆,昨天前天的我和現在的我、以後的我將謀面。我將 不再是一個統一的約束性的我,它意味著無數個我存在於同一個特定空間。
我只需要有一點點利我的自私舉動,
哪怕這個特定空間裡只發生我這麼一例特殊情況,你所熟知的任何秩序都將被顛覆。
從而引發類似於蝴蝶效應的超級風暴。你所熟知的一切都將蕩然無存。

這件事並沒有發生。
那麼,唯一的合理解釋就是時間於特定空間內的不可逆延續性是某種保護機制、防禦機制。
與之相輔相成的,就是人類社會中的道德倫理體系建設。
這一推論成立,
那麼我們再來看祖父悖論。
假如單一時刻的我是一個整體,那麼從生到死的我是一個更大的整體,祖父亦如是;則我們在同一個特定空間中,只不過是時間不可逆延續性形成的時間軸將我們分出先後,再以生物遺傳串聯起血緣關係,持續推進著道德倫理秩序體系。
這段話看似漏洞百出。
那麼,這樣說會不會更好理解:
不考慮時間的先後順序,
我此刻在打字,我祖父此刻在打鐵,我們都有點夜貓子,儘管身處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方,我們實際上一直能以某種形式相溝通,我能夠在過去注視著他打鐵的專注,他也能在未來凝視著我打字的專注。只不過不是以「肉體凡胎、凡人之軀"的方式。
除了表象世界中的人,除了表象世界中的祖父和我,因為只有這個世界中的人,無法或者很難被有效溝通,即使這個世界中的人,包括我祖父和我,和深層次世界中的人,深層次世界中的無數個我祖父和無數個我,處於同一空間,然而表象世界被隔絕或以某種屏蔽形式屏蔽了起來。
有些一家之言的哲學解釋中,表象世界中的人是宇宙中千絲萬縷聯繫的一個節點。
說的就是這個。

在特定時空內的每個完整的人,不止是表象世界中智人的那一部分,其實還有被屏蔽著的「宇宙中千絲萬縷聯繫「的非智人那一部分。
從這個角度來說,他或她是本就不用做時間旅行的。
所以,祖父悖論不會發生或很難發生。
因為與其說是時間旅行,不如說是從表象世界進入了深層次世界,而後以入侵的方式重塑了表象世界。這絕對是一種不計行為後果的犯罪舉動,是非常自我毀滅的方式。
穿越者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