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與普通人區別在哪?愛因斯坦的回答,帶給父母怎樣的啟示

2020-12-04 沛澤媽讀心理

愛因斯坦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人們一直存在著一個疑問:為什麼愛因斯坦為那麼聰明,他的大腦到底神奇在哪裡?

01發散思維與創造力的關係

愛因斯坦去世後,科學家們對他的大腦進行解剖,眾說紛紜,引發了科學家們的爭論。

有的科學家說,愛因斯坦的大腦開發了13%,我們普通人的大腦只開發了10%,所以他聰明;

有的科學家說是因為愛因斯坦的頂葉比正常人大,大腦表層中很多地方沒有凹溝,所以,大腦中的細胞沒有阻攔,大腦思維就很活躍;

也有的科學家說是愛因斯坦大腦中星形膠質細胞較多,星形膠質細胞越多,一個人的思維和感知就很可能越靈敏。

至於愛因斯坦到底為什麼比普通人聰明那麼多,沒有人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不過,曾經有人請教過愛因斯坦,「你和普通人的區別在哪裡呢?」愛因斯坦把普通人的思考比作一隻在籃球表面爬行的甲蟲,他們看到的世界是扁平的,而他的思考則像是一隻飛在空中的蜜蜂,他看到的世界是全方位、立體的。

由此可見,愛因斯坦的思維視野是非常廣闊的,思維呈現出多維發散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發散性思維。

發散性思維又稱為輻射思維、放射思維、擴散思維等,是指大腦在思維時呈現的一種擴散狀態的思維方式。比如孩子在做數學題時,可以一題多解,鍛鍊的其實就是孩子的發散思維。

不少心理學家認為,發散性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最主要的特點,是測定創造力的主要標誌之一。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吉爾福特在研究創新思維的過程中指出,與創造力最相關的思維方式就是發散性思維這或許才是愛因斯坦比普通人更勝一籌的原因吧。

02如何在玩中培養孩子的發散思維

兒童心理學家發現,具備發散性思維的孩子專注力更持久,更聰明,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強。孩子的思維方式在1歲左右基本確立,3歲以內完成,12歲以內可以通過彌補教育改善。也就是說,孩子的發散性思維方式從出生時候就已經開始了。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經歷、經驗越多,思維變得越來越固化,比如我們在黑板上畫一個圓圈,詢問大學生這是什麼,大部分學生都會回答這是數字「0」,若問幼兒園的小朋友,你就會聽到很多有趣的答案,雞蛋、蘋果、泡泡等等。

所以,我們要抓住機會,在孩子的思維還沒有固化之前,有意識地去培養孩子的發散性思維,對於幼兒來說,玩就是最好的學習方式,我們不妨在玩中培養孩子的發散性思維。

和孩子玩頭腦風暴的遊戲

頭腦風暴是很好地鍛鍊孩子發散性思維方式之一,我帶孩子們出去的時候,我經常會問孩子們,「這個像什麼?」昨晚,我帶著快4歲的二寶下樓玩,天上有一彎新月,我問二寶你看天上的月亮像什麼。

我沒有從他口中聽到「小船」這個詞,而是「香蕉」,我又問他還像什麼,他盯著我的臉看了一會兒,告訴我月亮像媽媽的眉毛,我繼續問他,他想了好久之後,又告訴我像草葉。

孩子的答案令我十分欣喜,也感受到了孩子世界裡的美好,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事物,在孩子眼中竟然是那麼美。其實,在大寶小的時候,我就經常和他玩這種頭腦風暴的遊戲,有一年冬天,我指著光禿禿地沒有一片樹葉的大樹問他像什麼,他竟然告訴我像棍子。

雖然這個回答不是那麼美,但我並沒有說出自己的看法,因為孩子看事物的角度與成人不同,我們何必用自己早已經固化了思維去影響孩子呢?

提醒大家一點,平時大家和孩子玩頭腦風暴的遊戲時,不要幹涉孩子,讓孩子盡情地去想像、去思考,不管他說得對不對,都不要打斷他。除了讓孩子去想像某物像什麼,我們還可以給孩子提出一些解決問題的題目,如從我們家去公園,可以有幾種路線等。

七巧板是培養發散思維的最佳玩具

七巧板是中國古老的智力遊戲,其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紀,18世紀的時候傳到國外,就連拿破崙、安徒生都愛玩七巧板,可見它是多麼的有魔力。

別看七巧板只有7塊板組成,完整圖案為一個正方形,可你知道它能變幻出多少種不同的圖案嗎?

別看它只有7塊板組成,完整圖案為一個正方形,用七巧板可以拼出1600種以上的圖案,如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不規則多邊形、也可以把它拼成各種人物、形象、動物、橋、房、塔等等,亦可是一些中、英文字母。

幼兒玩七巧板的最大好處在於他可以異想天開、天馬行動、無拘無束,可以拼出很多成年人都拼不出來的圖形,這對培養孩子的發散性思維的好處不言而喻。

另外,孩子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還培養、增強了孩子的形狀概念、視覺分辨能力、視覺記憶能力、認知技巧,有利於手眼協調,幫助孩子提升觀察力、想像力、邏輯關係等。

玩是幼兒最好的學習方式,也是最有效的學習方法,你給孩子玩對了嗎?

相關焦點

  • 13則關於愛因斯坦的幽默小故事
    可是,愛因斯坦的父母用賞識的眼光發現了他超人的音樂天賦,發現了他可貴的探索精神,從此為他打開了通向廣闊人生的大門。 1.【談笑對批判】 1930年,德國出版了一本批判相對論的書,書名叫做《一百位教授出面證明愛因斯坦錯了》。 愛因斯坦聞訊後,聳聳肩道:「100位?
  • 從音樂中得到重大啟示的科學家愛因斯坦
    這簡直是傳奇式的說法:科學家愛因斯坦從音樂的啟示中發現了相對論的真理!據說那是一九一二年夏天的一個早晨。當然很難證明這一說法是否真實。即使確有其事,愛因斯坦當時演奏的是什麼音符、什麼和弦也只有天曉得了。誰都知道音樂本身與科學發現並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
  • 愛因斯坦的大腦和普通人有什麼區別?大腦被切成240塊得到了答案
    所以愛因斯坦最後的遺言是什麼?這始終是個未解之謎。就在去世後7個小時,愛因斯坦的大腦被偷走了。偷走愛因斯坦大腦的人就是普林斯頓醫院的醫生託馬斯·哈維博士,他被授權對愛因斯坦進行屍檢,鋸開顱骨,取出大腦來檢驗是屍檢的例行程序。但這次,他將大腦取了出來,用棉花填充了顱腔。
  • 他給愛因斯坦做屍檢,偷走「愛因斯坦大腦」,最後研究出了什麼?
    在世界上,即便是在今天仍然有著眾多愛因斯坦狂熱的粉絲。很多人都想研究愛因斯坦大腦的構造,看看它的大腦和普通人是否有著什麼不一樣,甚至有傳言愛因斯坦的智商非常高。確實看愛因斯坦的一些貢獻,能夠看出愛因斯坦是一個善於思考,並且有著縝密邏輯的人。在愛因斯坦去世之後,有很多的醫生們紛紛向他們的家人提出的請求,想要解剖愛因斯坦的屍體,看一看愛因斯坦的大腦是否有什麼不一樣?
  • 科學家愛因斯坦也曾炒股 愛因斯坦炒股啟示
    生活中的愛因斯坦,比較喜歡音樂,這個愛好是他中學時候就養成的,音樂對愛因斯坦科學靈感的培養和人格情操的陶冶,都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現實生活中的愛因斯坦是不太注重金錢的,用中國古人的話來說,他認為金錢不過是身外之物。他把畢生的精力都奉獻給了物理研究和教學等工作,這一精神不能不值得後人學習。
  • 《愛因斯坦自述》多次提閱讀:帶給自己巨大影響
    《愛因斯坦自述》多次提閱讀:帶給自己巨大影響   蘇北(北京)·過眼錄  愛因斯坦享年七十六歲。  對一般讀者,愛因斯坦其人大致可以和相對論畫等號。能懂得相對論的人,據說「全世界只有兩個半」。不懂相對論,難懂愛因斯坦。不懂愛因斯坦,難以準確描述其人。愛因斯坦自述文字的重要性,在於出自世界上最了解愛因斯坦的心靈,世人很難指望還有更準確地對這位天才的經歷記錄和心理描述。  愛因斯坦自述中多次說到閱讀帶給他的巨大影響。
  • 愛因斯坦的回答不同!
    愛因斯坦的回答與眾不同!愛因斯坦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在他的一生當中提出了很多問題,讓很多人都難以理解,甚至還被稱為世外解之謎,其中有一個問題是這樣的,如果全世界只剩下你一個人得外傳來敲門聲,你該如何選擇呢?對於普通人來說可能這個問題的答案只有兩種,開門或者是不開門,而愛因斯坦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卻做出了多種解答,那麼愛因斯坦到底說了些什麼呢?
  • 為什麼愛因斯坦的後代沒有繼承愛因斯坦的智商?
    愛因斯坦極其聰明,這一點毋庸置疑,曾有數據顯示愛因斯坦的智商高達160,而普通人大約在100左右,其中的差距簡直是指數級。我們知道,聰明的人,他的後代一般都會繼承他的睿智,哪怕不是全部,也會有一部分,但是為什麼愛因斯坦的後代沒有繼承愛因斯坦的智商?
  • 為什麼愛因斯坦不會被忘記
    愛因斯坦是能夠把科學、技術和創新貫穿和結合起來的人。他既是發現者,又是發明者,既理解和發現物質世界是怎麼運行的,又把這些原理和改進人們的日常生活聯繫起來,這是非常不容易的。科學和技術之間的差別,在於目的性不同科技是大家常用的一個詞,而事實上,科學和技術之間既有相同,也有區別,最大的差別在於目的性不同。
  • 深度乾貨,愛因斯坦的司機,比笨可怕的是自以為聰明
    愛因斯坦於1879年出生於德國烏爾姆市的一個猶太人家庭(父母均為猶太人),1900年畢業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入瑞士國籍。1905年,獲蘇黎世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愛因斯坦畢業後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因此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獎。
  • 愛因斯坦做出回答!
    愛因斯坦做出回答!愛因斯坦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了,成為了後世科學家所標榜的楷模,他提出的很多理論顛覆了科學家對所有科學理論的認知,塑造了完整的量子理論體系,成為了現代世界物理學理論的基礎。他有著異於常人的高智商和超前的眼界,所以在100年前愛因斯坦提出的很多問題,讓很多人都摸不到頭腦,這也從一方面證明了愛因斯坦不僅僅是一位科學家,更是一個享譽世界的哲學家,對某些事物的認知,愛因斯坦總是有獨特的見解。
  • 宋志平談愛因斯坦,好奇心出創新人才
    科學和技術之間的差別,在於目的性不同科技是一個大家常用的詞彙,而事實上,科學和技術之間既有相同,也有區別,最大的差別在於目的性不同。科學是為了認識世界,主要是探究未知的東西;技術是為了改造世界、服務人類,主要是解決我們應用的問題。驅動技術發展的,是市場的需求和資本的欲望;而驅動科學發展的,是科學家的興趣和人類的好奇心。
  • 愛因斯坦死後,瘋狂科學家偷走「愛因斯坦大腦」,他研究出了什麼
    有人認為普通人與天才的大腦構造基本上是一樣的,二者的差距在於大腦的被開發程度不同,著名天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就被發現大腦的被開發程度異於常人。愛因斯坦去世後,一個瘋狂的科學家不惜違反法律規定,冒險偷走了「愛因斯坦大腦」,他就是想知道天才是怎樣形成的,他的大腦結構究竟有什麼和其他人不同的地方,最後他研究出了什麼呢?
  • 愛因斯坦去世後,一科學家偷走「愛因斯坦大腦」,他研究出了什麼
    有人認為普通人與天才的大腦構造基本上是一樣的,二者的差距在於大腦的被開發程度不同,著名天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就被發現大腦的被開發程度異於常人。愛因斯坦去世後,一個瘋狂的科學家不惜違反法律規定,冒險偷走了「愛因斯坦大腦」,他就是想知道天才是怎樣形成的,他的大腦結構究竟有什麼和其他人不同的地方,最後他研究出了什麼呢?
  • 世紀偉人:傳奇大腦愛因斯坦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德語/英語: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出生於德國巴登-符騰堡州烏爾姆市的一個猶太人家庭(父母均為猶太人),畢業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現代物理學家。
  • 愛因斯坦的初戀
    青年時代的愛因斯坦並不是一個沒有叛逆心的孩子,跟父母之間有著普通叛逆期小孩與父母之間的那種「距離」,但他給溫特勒夫人的信充滿了感情,且常常親暱而毫無保留地「匯報」自己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及喜怒哀樂。如上文所述,1895年的聖誕和新年,愛因斯坦都跟溫特勒一家共度,愛因斯坦父母則於12月30日分别致信溫特勒家,這其中愛因斯坦母親在信中寫了這樣一小段話:親愛的瑪麗小姐,你可愛的來信帶給我巨大的快樂,我很快就會給你寫信,在此先致上親切的問候。我們於今天早晨收到了你和阿爾伯特的簡訊。
  • 為什麼愛因斯坦是天才,而他的兩個孩子卻是瘋子?
    就比方說你們的父母非常優秀,那麼孩子可能就是在從小學習就不好,天天受到別人的欺負,長大之後更是如此所以說,老天爺在這方面一定是公平的。再比方說,父母這一輩非常的貧窮,但是到了你這一代人,你從小就遺傳了一種天賦是父母都沒有了這種天賦,那麼你平這種天賦改變了你這一代的命運,那麼可以說老天爺同樣也是公平的。
  • 愛因斯坦:小提琴伴隨他一生
  • 愛因斯坦天才是「天生」的?大腦與常人有別
    發現科學家的大腦與普通人的區別,從而揭示擁有什麼樣的大腦的人能夠成為科學家?是大多數科學家研究愛因斯坦大腦的想法之一。「科學家也許在某些方面有超出普通人的地方,比如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像能力或推理能力等。但是同時科學家也有可能在某些方面不如常人,我覺得使得科學家作出對人類發展有巨大貢獻的科學發現或發明的並不是這些能力,而是對未知世界的強烈的好奇和探索的熱情。」北京大學腦科學與認知科學中心博士生魏萍說。   想像力是科學家的另一特質嗎?
  • 愛因斯坦的初戀|昌海一述
    青年時代的愛因斯坦並不是一個沒有叛逆心的孩子,跟父母之間有著普通叛逆期小孩與父母之間的那種「距離」,但他給溫特勒夫人的信充滿了感情,且常常親暱而毫無保留地「匯報」自己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及喜怒哀樂。如上文所述,1895年的聖誕和新年,愛因斯坦都跟溫特勒一家共度,愛因斯坦父母則於12月30日分别致信溫特勒家,這其中愛因斯坦母親在信中寫了這樣一小段話:親愛的瑪麗小姐,你可愛的來信帶給我巨大的快樂,我很快就會給你寫信,在此先致上親切的問候。我們於今天早晨收到了你和阿爾伯特的簡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