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音樂中得到重大啟示的科學家愛因斯坦

2021-01-21 琪琪音樂小知青

這簡直是傳奇式的說法:科學家愛因斯坦從音樂的啟示中發現了相對論的真理!據說那是一九一二年夏天的一個早晨。

當然很難證明這一說法是否真實。即使確有其事,愛因斯坦當時演奏的是什麼音符、什麼和弦也只有天曉得了。誰都知道音樂本身與科學發現並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那幾個「神秘」的音符與和弦如果由其他人彈出,或者愛因斯坦在一九一二年夏天以前彈奏的話,那也僅僅是這幾個音符與和弦而已。

這幾個音符無論從音樂創作,鋼琴演奏的角度來看,都沒有什麼大的意義。但是科學家的思索由此受激發而得出重要結論的時候,應該認為這音響成了他科學創造中的一個環節。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人類有了白熾燈的那個一八七九年的三月十四日生於法國,從二十六歲提出狹義相對論後的半個世紀裡,他對物理學理論作出許多重要貢獻。例如他用量子理論解釋了光電效應、輻射過程和固體的比熱,並且發展了量子統計的方法,而最重要的莫過於建立了狹義相對論(1905)和廣義相對論(1916)的理論。

這使二十世紀的人們能夠戴上新的眼鏡來認識自己的世界。有一位青年對科學家的巨大貢獻表示極大的好奇,希望這位科學家能說出自己成功的秘訣,愛因斯坦當然沒有回答他:是音樂。他用科學家特別喜歡的公式來答覆這個問題:W=X+Y+2

他解釋道:W代表成功, 代表艱苦的勞動,Y代表正確的方法,而乙則代表少說廢話。

在很多人看來,放下自己的算式,坐下來欣賞音樂或者「玩」鋼琴、提琴,與「說廢話」沒有什麼兩樣,反正都是浪費寶貴的精力,可是這種看法並不能代表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是一個很知道愛惜時間,並且很懂得怎樣提高效率的人。

他卻捨得花時間參加音樂沙龍的活動。一次在紐約出席一個慈善家的晚宴後,接著是主人安排的室內音樂會,賓客坐定後,大廳裡響起了巴赫富有哲理性的重奏曲。一曲奏完,愛因斯坦習慣於與人交流一下感受,他轉向鄰座的一個青年:"你喜歡巴赫的作品嗎?"

得到的回答是他沒有預料到的:"很抱歉,我完全是一個外行,我從來沒有聽過任何一位音樂大師的作品。」這位名叫惠特曼的文學青年顯然感到用這樣的話與著名的科學家交談,是甚有歉意的。

愛因斯坦卻比青年想得更多,他並沒有覺得自尊心受到損害,相反,他為青年著想,覺得自己有義務幫助他修正對自己的過於自卑的認識。他把青年帶到一個房間,邊放唱片,邊讓惠特曼模仿,以通俗的流行歌曲開始,一直到歌劇的選段和沒有歌詞的純器樂作品,當惠特曼也能哼唱起神秘莫測的"無標題音樂」的曲調時,愛因斯坦樂不可支,"就這樣,你自己去聽吧!"

他把惠特曼帶回客廳,並且洋洋得意地對主人宣稱:"我和這位年輕的朋友剛剛進行了人類所能做的最偉大的事業-開拓了美的新領域。"看來,欣賞音樂不應當作為一個負數代入愛因斯坦的成功公式中,也許它有時倒有資格以「正Y"的身份站在成功條件的行列中呢!

愛因斯坦六歲的時候學過小提琴,後來沒有因此成名,但是應當公正地說,正是這些看來"半拉子」的學習經歷,培養了他對音樂的愛好,並且象他教會惠特曼聽音樂一樣,為他打開了理解音樂語言的大門。巴赫的復調作品不像一首歌,有一個清晰的曲調,一聽就明白,在缺乏一定音樂修養的人聽來,無異於接受一大堆亂七八糟的音的考驗。可是應當說巴赫的復調作品是一種邏輯性很強的音樂思維,愛因斯坦欣賞它與他能發現重要科學定律的科學思維之間是平衡的、一致的。

講到學習方法,愛因斯坦介紹了自己的體會。事實證明,這種魚類覓食式的方法是完全必要的,沒有這種篩選,人就無法使腦子處於正常的工作狀態。十分有趣的是聽音樂時恰恰也是這樣的,音樂是一種發生不久即消失的時間性藝術,一首樂曲聽完後,你不可能什麼都記住,只是記得那些最有特點的東西。

經過認真地欣賞運動之後,好象作了體育鍛鍊一樣,思維的各部分得到充分的活動和梳理,得到了一點、兩點使你興奮的東西,而其他的都忘記了。恐怕這正是愛因斯坦喜歡欣賞音樂的原因。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愛因斯坦也曾炒股 愛因斯坦炒股啟示
    生活中的愛因斯坦,比較喜歡音樂,這個愛好是他中學時候就養成的,音樂對愛因斯坦科學靈感的培養和人格情操的陶冶,都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現實生活中的愛因斯坦是不太注重金錢的,用中國古人的話來說,他認為金錢不過是身外之物。他把畢生的精力都奉獻給了物理研究和教學等工作,這一精神不能不值得後人學習。
  • 愛因斯坦智慧的大門是如何開啟的,我們的孩子又能得到什麼啟示?
    在愛因斯坦的成長階段,有三件事情開啟了他智慧的大門,對他日後成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以至於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在人生的最後幾年,還不止一次地提到它們。少年時的愛因斯坦第一件事情發生在他的童年時代。有一天,愛因斯坦從父親那裡得到一個指南針,他拿在手裡把它轉來轉去,發現無論怎樣轉動指南針,裡面的小紅箭頭始終指向一個固定的方向。對此,他感到十分不解。
  • 愛因斯坦「時間扭曲」現象得到科學家的證實
    在物理學中,時間是一個基本物理量,它是一個抽象的概念,科學家是這樣定義時間的:時間是宇宙中物質的變化以及運動的順序性、連續性以及持續性的一種度量
  • 科學家愛因斯坦 · 小提琴
    大科學家和大偵探都和音樂有著不解之緣,比如愛拉小提琴但技術實在欠佳的福爾摩斯,還有我們下面將要講到的能擔任第一小提琴手的科學巨匠愛因斯坦
  • 科學家通過研究愛因斯坦的大腦得到了什麼結論?
    1955年,愛因斯坦死後不久,他的屍體被病理學家託馬斯·施篤茲·哈維在普蘭斯堡普林斯頓大學醫學中心的實驗室解剖。 哈維切除了愛因斯坦的大腦,稱了重量,將其帶到了賓夕法尼亞大學切片。 他聲稱希望大腦皮質細胞結構學研究能揭示出有用的信息。
  • 愛因斯坦誕辰140周年,會拉小提琴的科學家一生科研路
    漲落現象的研究,使他於1905年在輻射理論和分子運動論兩方面同時做出重大突破。1905年,愛因斯坦在科學史上創造了一個史無前例奇蹟。這一年他寫了六篇論文,在三月到九月這半年中,利用在專利局每天八小時工作以外的業餘時間,在三個領域做出了四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貢獻,他發表了關於光量子說、分子大小測定法、布朗運動理論和狹義相對論這四篇重要論文。
  •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科學家|馬克斯·普朗克|尼古拉·特斯拉...
    你眼中的科學家是什麼樣子?是不是覺得科學家們整天忙到沒時間照鏡子,一副邋裡邋遢的感覺。如果你這樣以為,那就錯了。因為在科學界,才貌雙全的人並不在少數,我們只是被書上的照片給騙了。普朗克除了是一個偉大的物理學家,還十分具有音樂天賦,他會鋼琴、管風琴和大提琴。但是在他的大學時期,他並沒有選擇繼續學習音樂而是決定學習物理。左圖便是學音樂時的照片,而右圖是轉學物理後的照片。因此經常有人笑稱:「學物理會使人變醜」。
  • 科學網—愛因斯坦的小提琴
    60年前,大科學家愛因斯坦去世。迄今,他「相對」離開我們已整整一個「甲子」之歲。說「相對」,是因為他的「物質」身軀已離開人世,但他留下科學文化的「精神」財富,卻生生不息地「活著」。 他的「相對論」正煥發著不朽光彩。但他的一句關於「生死」的話,卻震驚天人——「死亡意味著再也聽不到莫扎特的音樂了。」他還說過:「莫扎特的音樂如此純淨,好像早已存在於宇宙中,等待主人去發現。」
  • 愛因斯坦是否在餘生裡都在研究神學?他得到了什麼啟示?
    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的區別是,前者討論的是勻速直線運動的參照系(慣性參照系)之間的物理定律,後者則推廣到具有加速度的參照系中(非慣性系),並在等效原理的假設下,廣泛應用於引力場中。相對論極大地改變了人類對宇宙和自然的「常識性」觀念,提出了「同時的相對性」、「四維時空」、「彎曲時空」等全新的概念。它發展了牛頓力學,推動物理學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
  • 愛因斯坦是正確的,「時間扭曲」的現象已經得到了科學家的證實
    科學家曾經解釋是因為平行宇宙在質量趨於零的物質中會形成空間的錯亂,從而形成一種扭曲的形態。就像人類目前是無法進入黑洞之中的,而黑洞這個多維空間裡面就極有可能隱藏著扭曲的時空之門!點擊播放 GIF 1.7M愛因斯坦發明了相對論
  • 盤點那些熱愛音樂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從啟迪思維、培養自制力、養成一遍又一遍不斷訓練的習慣到激發創造力,許多獲獎者的工作和生活從音樂那裡獲益良多;音樂愛好甚至幫助有些諾貝爾獎獲得者登上了事業的巔峰。 諾貝爾獎官網在近日的報導中,為我們盤點了那些與音樂接下不解之緣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已經音樂帶給他們的啟示。
  • 418 我與愛因斯坦對話,很高興再次認識你
    但我把4月18日與愛因斯坦聯繫在一起。今天是他逝世65周年,我選擇再次去認識他,與他對話。對於愛因斯坦最初的印象是在小時候看的一本人物傳記裡,裡面有愛因斯坦、居裡夫人等等對人類做出巨大貢獻的人。長大後,把他與相對論、能量守恆、光電效應以及宇宙常數相聯繫,知道他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卻一直沒有很好的去了解他。映像最深的是他吐舌頭的俏皮照片。
  • 愛因斯坦——伴隨科學家一生的小提琴
    而這樣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居然還同時是一位優秀的小提琴家,對音樂有著很深的造詣!愛因斯坦的父母都是猶太人,父親是一位溫順平和的好人,熱愛文學和數學,母親則是一個個性要強,喜愛音樂的人,本身也是一個鋼琴家。兩個人一起影響了幼年時別人看起來笨頭笨腦的愛因斯坦。
  • 13則關於愛因斯坦的幽默小故事
    愛因斯坦,世界上最為偉大的科學家,其一生都奉獻給了科學,為後世科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然而在愛因斯坦小時候他並沒有比其他孩子聰明多少,有時候甚至還不如其他孩子。 4歲才開口說話,甚至有些木訥,上小學時成績不好,中學時被勒令退學,在常人眼裡,這是不是一個笨孩子?
  • 生日快樂,偉大又可愛的科學家愛因斯坦!
    "莫扎特的音樂十分純淨,旋律十分優雅,就像是大自然內在美的直接反射",愛因斯坦這樣說道。 青少年時發表了第一篇科學文章1904年,愛因斯坦迎來了他們的第二個孩子,這是一個男孩,名叫Hans Albert Einstein。 儘管天資聰穎,愛因斯坦畢業後卻沒能得到教學職位
  • 愛因斯坦之後,物理學有哪些重大發現?
    愛因斯坦是物理學史上一位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偉大科學家。他的狹義相對論給人類帶來了對時間、空間等概念的全新認識;廣義相對論將引力幾何化,推動著天文學進入一個新時期。愛因斯坦還是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用光量子解釋了光電效應使他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 你知道,為什麼科學家們尤其喜歡拉小提琴嗎?
    愛因斯坦的父母都愛好音樂,愛因斯坦的母親波琳是一位具有文化修養的賢慧母親,她愛好音樂,並是愛因斯坦的音樂啟蒙老師,也培養了愛因斯坦對古典音樂和小提琴的興趣。小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名字)6歲的時候,他父親開始教他小提琴。他那幼小的心靈就已經進入到幽美的旋律之中。甚至一連幾個小時進行反覆的、機械的弓法練習和指法練習,他都不厭其煩。
  • 愛因斯坦的創造力也許來源於巴赫和莫扎特的音樂!
    (圖源網,侵聯刪)可能印象中愛因斯坦都是天才和預言家一樣的存在,可能印象中愛因斯坦是從小到大都有著主角光環的偉人…然而,事實上,愛因斯坦在上學時並不算出色,甚至有些「愚昧」。當時的愛因斯坦雖說在學業上沒有什麼起色,可他卻展示出了音樂方面的天賦。對巴赫和莫扎特的音樂尤為喜愛。
  • 愛因斯坦引力方程的推導——從簡單的論證中得到愛因斯坦方程
    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物理學家之一,英國理論物理學家保羅·狄拉克曾經說過:牛頓引力理論及其力的瞬時傳播與狹義相對論的要求很難調和,愛因斯坦在解決這個難題的過程中總結出了他的相對論——這可能是迄今為止最偉大的科學發現。
  •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不生氣的故事對我們的啟示
    有一天愛因斯坦和朋友去超市買東西,出來時大包小包在手裡提著,低著頭在想事情,出門時不小心碰到了一位年輕人,當時年青人二話沒說重重地給了愛因斯坦一拳,愛因斯坦只說了一句「對不起」繼續低著頭往前走,朋友連忙走上去問愛因斯坦怎麼不和他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