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石成金!東北大學韓躍新教授團隊讓我國「大有礦在」

2020-08-10 東北大學


鋼鐵,工業之糧食,大國之筋骨。鐵礦石,鋼鐵工業的糧食,位於鋼鐵產業鏈的起點,是我國重要的礦產資源之一。

點石成金:將難選鐵礦變廢為寶

「鐵礦資源不可再生,必須想辦法充分利用,多給子孫後代留點兒。現在國家花在探礦、找礦上的投入不小,如果能做好『節流』工作,把現有資源充分利用好,也相當於找到了新的礦藏。」 在礦物加工領域奮鬥了30餘年的東北大學韓躍新教授,以強烈的憂患意識,探索著更充分利用我國鐵礦資源的出路。

從2003年開始著手研究,到2019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韓躍新教授團隊咬定「貧雜難選礦」不放鬆,一系列豐碩的創新成果不斷湧流,為企業帶來福祉,為百姓帶來天藍、地綠、水清。

知行合一,把論文寫在連綿的礦山

群雁高飛看頭雁。東北大學礦物加工與粉體技術研究團隊在難選鐵礦領域的成功,是在學術帶頭人韓躍新教授的帶領下,一個集體攜手同心、發揮特長,多年朝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奮鬥的結果。

「創新、探索、團結、快樂」,是這個團隊的科研文化,更是課題組最寶貴的精神財富。難選鐵礦選礦試驗就是韓躍新教授和團隊成員的燃情歲月,經過試驗的煅燒,他們都百鍊成鋼,眾志成城。連綿的礦山裡,有他們最美好的青春,最火熱的事業。

「實驗過程中,老師、學生近20人不間斷工作3天3夜,忘不了試驗獲得成功後每個人激動的笑臉,忘不了課題組成員連續多天的緊張討論,真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團隊骨幹印萬忠教授說。

實驗室成果如何向工業化生產轉化?這是一道看似不可逾越的大山。「剛開始開展試驗時,我們從早晨7:00到晚上8:00連續開展了多天試驗,但是均沒有達到預期指標,大家非常失落。但是韓老師一直積極樂觀,鼓勵大家不放棄,組織我們認真總結經驗,最終找到了問題所在。韓老師制定了職責清晰、分工明確、統一指揮的試驗運行制度,確保每一個操作細節都穩定一致。最終,我們取得了試驗成功,為工業化積累了經驗。」 青年骨幹高鵬沉浸在回憶裡,激情點亮了他的眼睛。

大項目是歷練青年骨幹絕好的途徑。李文博,這位臉上總是掛著笑容的「85後」,從學生時代就開始和韓躍新教授共同進行難選鐵礦資源的高效開發利用工作。

提起選礦,大家總會覺得這是一個「男人的世界」。但在韓躍新教授課題組,幾位女教師勇挑重擔,為攻克難題盡獻芳華。

儒雅而知性的朱一民教授,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應用化學專業,她幾十年奮戰在選礦藥劑研發領域。

2008年3月,退休已10餘年的劉慧納接到了一個電話,得知朱一民教授瞄準了選礦藥劑這個研究方向,她撂下電話就趕到了實驗室。浮選藥劑,是劉慧納退休前最精通的研究方向。「如果能把我在浮選藥劑方面的經驗與朱一民教授的化學功底結合,一定能夠發生讓人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

青年教師劉傑在休婚假時,課題組事務繁忙需要人手,而其他同事都奮戰在項目一線,她主動返回辦公室,協助大家完成校內工作。

後起之秀成長的腳步紮實穩健。孫永升,在博士期間就表現出超強的科研能力,博士一畢業就被破格提拔為副教授。孫永升深深體會到,搞科研,一定要持之以恆、不輕言放棄,細節決定成敗,完成一項大的科研任務,團隊統一指揮、有序配合非常重要。

獨行快,眾行遠。「我們的團隊就像選礦一樣千淘萬漉,有著共同理想和目標的人走在一起,去完成我們的綠色選礦夢。」韓躍新教授說。

「從我們國家鐵礦石資源的實際出發,讓鐵礦資源優質優用、劣質能用,降低國內鐵礦石的生產成本和對外依存度,保障我們鐵礦資源的戰略安全,讓我們國家『大有礦在』,我們還有更長的路要走!」這是韓躍新教授的心聲,是東大礦物加工團隊的理想,更是東北大學如磐的報國初心!


責任編輯:管珊珊 李晨


相關焦點

  • 東北大學研發的國際首臺含鐵錳礦懸浮磁化焙燒裝備在尚比亞投產
    韓躍新教授研發團隊圍繞「行業共性化、企業個性化」的需求,秉承「一礦一案」的設計理念,基於前期努力攻關得到的系統完整的基礎研發數據,結合企業具體技術需求,為尚比亞含鐵錳礦量身打造了NEUH-60型懸浮磁化焙燒技術與裝備。
  • 東北大學顏雲輝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入選國際知名期刊的Popular Articles
    近日,東北大學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顏雲輝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An End-to-end Steel Surface Defect Detection Approach via Fusing Multiple Hierarchical Features」入選國際儀器儀表類知名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的2020
  • 東北大學易紅亮教授團隊:2GPa級板簧用鋼取得突破!
    由東北大學軋制技術及連軋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易紅亮教授團隊開發的2000MPa級高應力板簧用鋼,與國內板簧用鋼頂尖企業方大特鋼合作,成功試製了全新的2000MPa板簧用鋼,在重慶紅巖方大汽車懸架有限公司試製的高應力板簧,性能指標達到了國外先進板簧水平,於2020年10月底,成功完成了某國內客車品牌的車型道路實驗
  • 東北林大團隊研發桌面型全功能雷射燒結3D印表機 將填補市場空白
    東北網10月31日訊(記者 姜姍姍)近日,記者從東北林業大學獲悉,機電學院教授郭豔玲帶領團隊研發了桌面型全功能雷射燒結3D印表機。通過科研「點石成金」,將木粉、竹粉、果殼、秸稈、稻殼等農林廢棄物與樹脂材料按比例混合加工成3D列印原料,把這些「廢物」變成寶貝。
  • 東北大學發明提釩短流程新工藝及裝備—新聞—科學網
    我國釩產量佔全球釩礦總產量的50%以上,是當之無愧的釩產能第一大國。然而,由於傳統提釩主要採用「焙燒—浸出工藝流程」,存在流程長、能耗高、汙染嚴重等問題,使我國付出了巨大的環境代價。因此,研發清潔高效的提釩新技術成為擺在中國科研工作者面前的必選題。 東北大學特殊冶金與過程工程研究所教授張廷安團隊從2010年開始致力於提釩新方法、新工藝的研究工作。
  • 中南大學教授在湖南發現新礦物 命名「吳延之礦」
    中南大學教授在我省發現新礦物 命名「吳延之礦」,對銅礦區深部找礦具有重要指示意義 華聲在線11月14日訊 今日,記者從中南大學獲悉,該校地球科學與信息物理學院谷湘平教授等發現並申報的新礦物「吳延之礦,Wuyanzhiite」,經國際礦物學協會(IMA
  • 河北地質大學季強教授在我國首次發現海德堡人類型化石
    【MBA中國網訊】9月12日,河北地質大學在春秋講堂舉行2018年重大科學發現信息交流會。著名古生物學家、河北地質大學教授季強在海德堡人類型化石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科學發現:在我國哈爾濱首次發現海德堡人類型化石。
  • 東北大學計算機學院王義教授入選ACM Fellow
    1月13日,美國計算機協會(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官網發布公告,公布了2020年當選的95名ACM Fellow,東北大學計算機學院王義教授因在「實時系統的自動分析和驗證方面」取得突出貢獻而成功入選,全球華人12人入選。王義,歐洲科學院院士,IEEE Fellow,系東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教授。
  • 東北大學王聰教授團隊獲得英國皇家工程院項目資助
    近日,東北大學冶金學院王聰教授收到英國皇家工程院(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通知,其作為主申請人與英國萊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Leicester)、華威製造中心
  • 鞏恩普——東北大學——古生物學及地史學、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
    姓名: 鞏恩普       性別: 男       出生年月: 1958-01 所在院校: 東北大學
  • 東北大學教授在《Nature》子刊發表綜述論文,影響因子達17.728!
    9月2日,東北大學生命科學與健康學院劉麗君教授聯合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Dana Farber腫瘤研究所Piotr Sicinski教授在Nature子刊Nature Cell Biology雜誌發表了一篇題為The Cell Cycle
  • 「視頻講解」吳立新——天-空-地協同的露天礦邊坡智能監測技術及...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本期推送劉善軍、吳立新教授發表於《煤炭學報》第6期的文章。為方便大家深入了解本文內容,《煤炭學報》邀請吳立新教授通過視頻對相關成果進行了詳解。文章信息為:劉善軍,吳立新,毛亞純,等.天-空-地協同的露天礦邊坡智能監測技術及典型應用[J].煤炭學報,2020,45(6):2265-2276.
  • 東北大學_院校信息庫_陽光高考
    建立一支以學術帶頭人和中青年學術骨幹為主體、有學術造詣和開拓精神的研究梯隊。加大國際合作力度,加大學科建設投入,改善科學研究環境和條件。使本學科成為國內控制理論和控制工程科學研究、應用開發、人才培養、技術轉讓的基地。
  • 東北大學:國際金獎!最佳診斷項目!全球僅4個團隊獲此殊榮
    東北大學代表隊再創佳績,斬獲金獎和Best Diagnostics Project(最佳診斷項目)提名獎,全球僅4個團隊獲此殊榮。參加本屆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的東北大學代表隊NEU—CHINA團隊由生命科學與健康學院2018級和2019級本科生鄭培宣、李金澤、劉暢曉風、李慧麗、張國壯、李雯等組成,由生命科學與健康學院丁辰教授、黃永業老師擔任指導教師。
  • 山東大學教授:總是提「振興東北」,東北經濟為何一直沒見起色?
    為什麼東北這個在歷史上曾經輝煌過的地區會淪落到如今這樣毫不起眼的地步呢?山大教授黃少安對此有一番獨到的解答。 「共和國的長子」 1946年4月28日,哈爾濱解放了。
  • 東北大學教師實力上榜!
    東北大學兩位教授入選「高被引科學家」,一位教授當選中國自動化學會會士,一支科研團隊榮獲2020年自動化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兩位教授當選英國工程技術學會會士(IET Fellow)。楊光紅教授東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負責人,首批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東北大學攀登學者、博士生導師,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省部級重點項目10餘項。
  • 東北林業大學團隊:設計纖維素納米晶雜化薄膜實現圓偏振室溫磷光
    近期,東北林業大學劉守新教授、李偉副教授與哥廷根大學張凱教授合作,通過纖維素納米晶(CNCs),聚乙烯醇(PVA)和碳量子點(CDs)的共組裝得到雜化手性光子膜,實現了CPL和CPRTP的雙發射。通過調節雜化膜中CNC / PVA的比例,實現可調的光子禁帶(PBG),從而產生可調的CPL,具有可逆的CPL手性,可調製的CPL波長和高不對稱因子(glum),最高可達-0.27。
  • 東北大學蔣忠中教授研究成果被國際著名期刊錄用
    近日,工商管理學院蔣忠中教授作為第一作者的研究成果《Making the Most of Regret: Workers』 Relocation Decisions in On-Demand Platforms》被管理類國際頂級期刊Manufacturing &
  • 東北大學理學院團隊在水系銨離子電池研究方向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東北大學理學院化學系劉曉霞教授團隊在水系銨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首次提出銨離子在氧化錳材料內部的存儲機制,豐富了儲銨材料能源化學基礎理論,並為製備新型高性能水系銨離子可充電電池提供了新的機遇。
  • 阿里巴巴國際站生態鐵軍點石成金祝夢想成真
    點石成金,感恩客戶的信任和支持,感恩阿里巴巴邀請擔任2020阿里巴巴深圳大區「數字營銷大賽總決賽」和閩汕大區「全球營銷官-新外貿人達人賽總決賽」兩大重大賽事的導師和評委,點石成金也獲得國家高新企業認證、誠信示範單位等多個榮譽,11年一直在追夢的路上,祝福您也同樣夢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