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維·巴斯《欲望的演化》:男人愛貌,女人愛才,進化心理學的鍋

2021-01-09 百家號

據說,每個女孩的心裡都有個白馬王子,而每個男孩的心裡也都住著位公主。

公主和王子都渴望愛與被愛,也都憧憬著可以走入美好的婚姻殿堂,從此幸福地生活一輩子。

但現實卻未必都能盡如人意。

且不說公主和王子能否順利相遇相識,即便真能相識相知,可一輩子那麼長,真能相知相守到老的又有幾許?

念書時的夢中情人為何偏偏就不願多看你一眼?而整天追著你跑的偏偏又是你看不上的?當年羨煞旁人的那一對情侶,怎麼一轉身就分道揚鑣了?進入社會後,父母見天裡安排的相親對象,為何總是將對方的家世為人放在第一位?工作單位裡的好同事,那麼和美的一家三口,誰曾想竟會曝出婚外情的事故?

曾經的我,遇到這樣的問題,也多是無奈一笑,嘆一聲「緣分未到」、「時運不濟」、或是「人心不古」…… 直到最近看過戴維·巴斯教授的這本《欲望的演化:人類的擇偶策略》,才發現原來這些現象的存在當真有其合理性。

所有這些問題的背後,歸根究底都和進化心理學的機制密切相關。

本書作者戴維·巴斯,是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心理學系教授,在人類擇偶策略的科學研究領域享有很高的聲望,是進化心理學領域的集大成者。

巴斯教授已經出版有 9 部著作,發表了200 多篇學術論文,同時獲得過眾多獎項,包括美國心理學會(APA)頒發的心理學早期生涯傑出科學貢獻獎和斯坦利·霍爾獎。他還在世界範圍內廣泛發表演講,並多次作為人類擇偶策略方面的專家出現在電視科學紀錄片和突發新聞故事中。

他的《進化心理學:心理的新科學》自 1999 年首版以來,一直是進化心理學領域的一本裡程碑式著作,探討了人類的生存問題、男女的擇偶行為、親代撫育、群居、兩性衝突等一系列的社會課題。

而就人類的擇偶策略,更是專門論著,寫有《欲望的演化:人類的擇偶策略》一書,初版於 1994 年,甫一出版就有 10 種語言的譯本。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今年的最新修訂版中,更是系統地將過去 22 年的理論和研究進行了完備的修訂和更新,包括 2003 年版新增的內容。

基於多年來關於擇偶的眾多科學研究,包括從澳大利亞到尚比亞的 37 種文化的 50 個合作夥伴,樣本覆蓋了 17 歲到 70 歲的不同教育程度、不同種族和宗教信仰的人,巴斯教授揭示了人類的擇偶策略,其實已經滲透進了每個人的行為之中。

正如英國達爾文主義哲學家海倫娜·克羅寧所言,我們都是行走的檔案庫,保存著來自祖先的智慧。

試想一下,如果當初我們的祖先沒有明智地選擇配偶,獲得生存和繁衍上的絕對優勢,那麼或許今天,我們也已然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了。

而這就留給我們一個很有意思的思考:到底在漫長的進化史中,女性和男性之間都進化出了什麼樣的擇偶偏好呢?

一、女性擇偶時,偏好有能力獲取和控制資源的男性

從進化的角度來看,相較於任何其他物種中的任何性別的擇偶偏好,女性對伴侶的偏好都要更為複雜和神秘。這是因為女性的巨大初始親本投資,從孕育、分娩、照看、哺育到保護幼兒,每一項都耗時又耗力,需要足夠的經濟和社會資源來支撐,否則根本不可能完成。

而在人類漫長的進化過程中,社會資源和權力又多是集中在男性手裡,女性所能夠擁有和支配的資源相對匱乏。這種情況下,女性就只能尋求擁有權力、地位和賺錢能力的配偶。

但是只掌握資源也是遠遠不夠的,女性還需要擁有某些特質的男性,因為只有擁有這些特質,才能確保更為長期地、持續地獲取資源。

也就是巴斯教授在本書裡的總結:

長期擇偶中,女性優先看中的性格特質包括善良程度、可靠性和情緒穩定性,以及預示著絕佳的未來地位和資源潛力的品質,比如抱負、勤奮和教育水平。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可加分項的偏好:

比如智力,標誌著許多潛在的好處,有較好的育兒技巧、較高的文化知識能力、較強的解決問題能力等等。更有甚者,因為智力或多或少具有遺傳性,這些有利品質將通過基因傳遞給子女,無形中又提供了一項遺傳收益。

又比如體型、力量與 V 形身材,這意味男性的健康狀況良好,且能夠提供足夠的身體保護,能給人安全感。

還有就是偏好稍年長的男性,一來是因為男性的年齡通常和所能掌握的收入和資源有關,二則是因為年長男性相對更成熟,也更穩定。

雖然洋洋灑灑分析了一堆女性的擇偶偏好,且咋看之下,女性偏好擁有資源的長期配偶似乎是顯而易見的。但巴斯教授在本書裡也提出,這種偏好還沒有在世界範圍內得到科學的證明。

這是因為,男性的資源,以及資源的獲取技能並不能直接一眼就被識別,所以女性的偏好更多取決於其他能夠預示未來可能擁有或獲得資源的品質,比如上述的抱負、動力、地位、智力、情緒穩定和成熟的年齡等。女性會仔細審視這些個人品質,因為它們可以揭示男性的潛力。

此外,在現代社會裡,有些女性本身就已具備足夠的資源獲取能力,也會影響其擇偶偏好。

或許,可以更直白點說,長期演化的擇偶策略之下,現代女性的擇偶偏好不僅僅是早前單純的有錢有勢有資源的男性,而更多地是偏好有能力獲取和控制資源的男性,一如我們俗稱的「潛力股」。

二、男性擇偶時,偏向於年輕的健康女性

如果單純從進化角度來看,男性根本不用考慮結婚的問題,畢竟男性祖先想要傳宗接代的繁殖,只要讓一位女性受孕即可。這樣看來,不含承諾的隨意性關係似乎就足夠了。

但事實上,如果男性不對女方做出承諾,那麼很大可能性是吸引不到女性,至少不能吸引到合心意的女性。從繁殖投入的經濟學來看,不追求永久配偶將會導致極高的代價。

換句話說,男性選擇結婚承諾,可以提高他的父權確定性,進而提高後代孩子的生存和繁殖成功率。也因此,對男性來說,他們在考慮長期擇偶策略時,會偏向於選擇生育能力強的伴侶。

那麼,問題又來了:如何判斷一個女性的生育能力呢?

很顯然,一個女性一生中可能生育的孩子數量,並不會印在前額上,更不包含在她的家庭背景和社會聲譽中,也不能從她的性格特質中看出來。甚至於對女性自身而言,也是個未知數。

但是,有意思的是,在人類漫長的進化史中,我們的男性祖先還是進化出了某些機制,得以察覺女性潛在生育價值的線索,其中最明顯可觀察到的兩點就是:年輕和健康。

在 20 多歲以後,女性的生育能力就隨著年齡增長而穩步下降,這是關於生育的事實。到 40 歲時,一個女性的生育能力已經很低,到 50 歲時就接近零了。女性的生育能力被壓縮在她們生命的一個片段中。

因此,為了能夠更好地繁衍後代,男性祖先進化出了對年輕的健康女性的擇偶偏好。在他們眼裡,年輕健康的、生育能力更強的女性,通常有著明亮的膚色、光滑的皮膚、富有光澤的頭髮、對稱的面孔,良好的肌肉狀況,還有細腰和豐臀…… 直到今天,這些特徵也都還符合大部分的男性審美。

三、寫在最後

其實我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甚至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都一直還在不停地思考:我們為什麼非要了解人類擇偶策略背後的進化心理學呢?

如上所述的這些女性和男性的擇偶策略,即便沒有進化心理學的理論加持,對我們多數人而言,也依然是一種既定的默認事實,那為什麼非要我們花時間去了解呢?有什麼非要了解的必要性嗎?

或許正如巴斯教授在書裡所言,這些偏好在不同文化中都普遍存在,概莫能外。這些根深蒂固的、通過演化形成的心理機制,驅動著我們的擇偶決策,正如我們在演化中形成的口味偏好驅動著我們的食物抉擇一樣。

既然一時半會抗拒不了演化而成的本能,倒不如順勢而為,花點時間去理解進化心理學背後的機制,這樣在今後面對男女之間的感情問題時,可以從更高的視角來處理。正所謂,過去才是了解現在的鑰匙。

進化,意味著事物是在不斷變化著的,世上本就不存在永恆不變的感情,有效維繫感情的最好方式就是彼此的用心經營。

正所謂,知其然而後知其所以然,才能順其自然,不是麼?

「部分圖源網絡,侵刪」

-END-

我是楚汐,感謝閱讀,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對話進化心理學領袖戴維·巴斯
    戴維·巴斯(David Buss)博士是進化心理學領域最受尊敬的名字之一,他是如此出名,以至於幾乎找不到一本不提到他名字的進化心理學著作。 目前,他是德克薩斯大學進化心理學的正教授。他的著作在大學和大眾文化領域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他最著名的著作是《欲望的演化:人類的擇偶策略》,近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再次修訂出版,除了內容更新之外,本書設計更加精美,期待新老讀者品鑑!
  • 男人只看臉?進化心理學告訴你男人為什麼都愛漂亮女性
    如果說在兩性關係中,一個女人最擔心自己的男人什麼,那麼多半是擔心男人花心。在《論語》的記載中,孔子曾兩次說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意思是我從來沒有見到過一個愛好美德像愛好美色一樣的人。孔子最喜歡用二元對立法來把人分成君子和小人,分別論述,但這句話卻是一刀切,打倒一片。不論是君子,還是小人,全是好色之徒。孔子的這個感受還特別深,在《論語》裡,他說過很多句話,但很少重複說話。
  • 電子書下載|《阿城文集套裝》《欲望的演化》《進化的奇蹟》
    人活一生,難免在某件事上淪為傻瓜,比如愛情、信仰、夢想……與我們深信不疑的信念相比,何時做一個傻瓜才是更好的選擇?在人生面前,勇敢和愚蠢可以被定義嗎?我們應秉持的是質疑世界的能力,還是自省的權利?《欲望的演化》戴維·巴斯 2020-08著名進化心理學家戴維·巴斯富有開創性和爭議性的經典力作,多次修訂再版,被譯成10餘種語言在全世界廣泛傳播。為什麼男性擇偶更喜歡「以貌取人」,而女性則更看重對方的「經濟實力」?男性和女性能只做朋友嗎?
  • 科學家談「出軌」:男人花心天性與進化心理有關
    有些問題確實值得思考:男人天生更花心?婚姻真的扛不住喜新厭舊的古老魔咒?女人願意付出青春給沒有結果的有婦之夫,圖什麼?原配怎麼會不如「小三」?  生物學家、進化心理學家、心理學家告訴您,這背後都有一定的科學道理。
  • 《進化心理學》告訴你:小蘿莉為什麼容易愛上中年大叔
    看到這些,我們或許會說,男人是理性的,所以,他更清楚自己想要什麼,而女人是感性的,她們更容易讓愛情跟著感覺走。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進化心理學:心理的新科學》這本書則從人類進化發展的歷程分析了這種擇偶選擇的不同,是為了適應物種的進化和繁衍。我們可以想像一下人類祖先的生活:生火取暖,狩獵捕食,還要逃避野獸和敵人的追捕。
  • 如何利用犯賤心理學來挽回男人?
    男人犯賤是因為心理作祟導致的,陳奕迅的歌詞中有一句說的很有道理:「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男人也一樣,越難得到的東西,反而會讓自己更加在意,這就是典型的犯賤心理學。什麼是犯賤心理學?犯賤是一種有害或無益的行為,又是一種自卑自棄的狀態。
  • 進化心理學,男人進化可能確實比女人慢一拍
    男人進化有可能確實比女人慢一拍。在遠古叢林時期,人類是捕食者,同時又是被獵的對象。不可描述的行為可不是浪漫的行動,而是危險的行為。為了儘可能的繁衍,男人從基因上尋找最大數量的異性。而女性就是需要為她的有限的卵子尋找最好的、最健康的後代。因為人類不能和魚一樣,有了魚卵就不管了。父母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才能讓孩子長大成人。
  • 全民罵小三的心理學溯源:「我們的性道德植根於我們的進化出的性...
    在《欲望的演化:人類的擇偶策略》一書中,進化心理學家、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心理學系教授戴維·巴斯為我們提供了一些答案。《欲望的演化》基於眾多關於擇偶的科學研究,利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擇偶行為案例,揭示了人類的擇偶策略滲透進了每個人的行為之中。在巴斯看來,這些策略既塑造了女性之間的地位等級,也助長了男性的性背叛。它們既以愛之名義讓戀人們激情相擁,又用嫉妒的怒火和殘忍的背叛讓戀人們黯然分手。
  • 與「進化心理學」親密接觸
    但進化心理學則認為,人類行為是人類固有的本性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進化心理學認為,基本上所有兩性的差異,都可以用生育能力的差異來解釋。這個差異首先就是數量級上的差異。一個男人理論上可以有無數個孩子,而一個女人終其一生最多只能有幾十個孩子,這就決定了女人一定更重視家庭。這種「重視」可能是無意識的,還是那句話,那些不重視家庭的女人都被進化淘汰了。
  • 男人是沒有進化好的女人
    在談到男人的缺點時,已婚女性往往更入木三分,因為有了深刻的肉體接觸和探索,也因為了解而產生輕視。但是,別無選擇,女人還是要愛男人,明明知道男人只不過是不完美的女人,而這個「不完美的女人」到底欠了哪些火候?特別是情色方面還有哪些沒有進化完全?
  • 男人會留下這些痕跡,可惜女人很少知道……
    「看一個男人愛不愛你,其實很簡單」 都說女人是男人的一根肋骨變的。她是男人的骨中骨,肉中肉,終有一天男人要離開父母,與女人結合,二人合為一體。 什麼樣的女人才是男人鍾愛的那根肋骨呢?什麼樣的女人會讓男人無法抗拒? 01 女人被騙,在絕大部分情況下,是因為內在性格的軟弱。
  • 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解讀你的女朋友為何愛買包
    《進化心理學》是一部講人類在進化歷程各種心理如何產生的書,看完後你會發現很多事都可以從進化的角度分析一下,比如:女人為何熱衷買包,大多數人為何會有演講恐懼症,父母為何願意對撫育的子女付出,子女為何到一定年紀會有離家闖蕩的衝動,街頭混混和專家教授在各自地位、聲望和社會支配有何相似和不同之處。
  • 感情裡,男人女人,不可不知的三種戀愛心理學效應
    兩個人既然選擇在一起,就要好好去愛彼此,然而,在愛情裡面,其實會有很多劇情的,男人和女人,都需要明白的是,戀愛中,其實會有這幾種戀愛心理學效應,只有弄清楚這幾種戀愛心理學,兩個人的感情才會越來越順利。,男人在女人遇到危險的時候,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女人會從心底,崇拜眼前的男人,有一種英雄情節,這樣的男人,無疑給了女人足夠的安全感。
  • 男人是視覺動物嗎?進化心理學告訴你,必須面對一個殘酷的現實
    作為一個女人的你,當然希望男人喜歡和欣賞你內在美麗和善良的本性。外表的美麗是短暫的,生理結構上的差異,導致女人普遍會比男人衰老得更快,只有內在的美才能令一個女人擁有持久的吸引力。事實上很多男人會喜歡女人內在的美麗,但是女人必須面對一個殘酷的事實,你必須在第一次接觸他的時候通過外在的身體魅力去吸引住他,因為這樣你才能讓更多的男人進一步欣賞你內在美的機會,你才會有更大的選擇空間。
  • 心理學:究竟什麼是愛情?我們要從人類進化史中尋找答案
    一千對情侶中,對愛情就會產生一千種解釋,而當這個話題展現在大家面前的時候,大部分人腦海會下意識地認為,愛情就是你愛我、我愛你,愛情就是兩個人結合的產物,以共同美好目標一起奮鬥的一種關係。究竟什麼是愛情,這是一個很深奧的哲學問題,在眾人心中,愛情是甜蜜中的憂傷,上升到人類發展史上,有些人則認為,愛情就是人類在進化當中所演化的一種產物。
  • 心理學:兩性關係中,男人最渴望得到女人的什麼?
    本文是《女性課堂:愛情心理學》專欄,通過學習,你可以獲得更多的愛情心理學知識,解決愛情發展中遇到的困擾。讓我們女人學會如何正確對待愛情,以及更懂男人的心理特點,從而尋找到屬於自己的愛情和婚姻。專欄講師:說愛,1000+情感案例研究者,知名心理學博主,專注研究女性心理學你努力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能夠有一個好成績,你拼命工作的目的是為了不再為生活發愁,能夠得到上司的賞識然後有晉升的機會。人的意識是有社會目的性的,也就是說,我們希望我們能夠從正在做的某件事上得到一點回饋。
  • 在床上男人睡覺時,越是能夠對你克制住這三種欲望,他反而越愛你
    而女人需要明白的是,一個愛你的男人,每天在床上,睡覺前,能夠克制住對你發火的欲望,無論你再怎麼再他面前喋喋不休,他都不會心煩,因為這是感情生活的潤滑劑,他懂得這是你愛他的方式,他願意對你保有極大的耐心。白天已經夠辛苦了,每個人都是,而晚上一定要安然入睡,不帶任情緒。任何時候,都不要帶著憤怒入睡,不要在深夜做任何決定,親愛的,無論你經歷了什麼?都要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愛自己。
  • 心理學家:男人比女人更容易出軌,原來基因就決定了
    很多女人有疑問,為什麼男人總是管不住自己的下半身呢?難道男人們不讓自己「亂搞」真的有那麼難嗎?其實,進化心理學上對於這點早有定論。人們為什麼要戀愛和結婚呢?很多的心理學家都對這個進行了研究,而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心理學家們發現,人們戀愛的本質其實是為了繁衍後代。傳宗接代不單單是中國人特有的觀念,人類基因的本能就是如此。人類為了繁衍後代,拋開國家機器,回歸很久以前,生存在原始森林之中,你覺得如何保證自己的基因得到延續?實際上,根據自身生理上的不同,男人們和女人們採取了不同的策略。
  • 看進化心理學的勁爆解釋
    別急,我們這兒有正經八百的心理學研究。  話說1980年代……  約克大學的利特菲爾德(C.H.Littlefield)和西安大略大學的拉什頓(J.P.Rushton)對喪子家庭的調查發現:當孩子夭折之後,老人之中最傷心難過的是姥姥,其次是姥爺和奶奶,悲痛程度最輕的是爺爺。  普通人都知道「愛之愈深,痛之欲切」的道理,這一早期研究暗示疼愛孩子最多的是姥姥。
  • 男人要退化,女人要進化
    但這些問題,女人一句話就懟回去了,大部分女人會說,關我P事?你是男人啊。性別優勢馬上就出來了。如果上面例子裡,男人說一句,關我什麼事,你是女人啊,估計女人當場有可能抓狂。為什麼?不為什麼,因為男人是進化派,女人是退化派。前段時間在一個群裡,看到一個女人說了一句話,她說,女人的高學歷,是為男人服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