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棲動物大量喪失後引起熱帶蛇類多樣性崩潰

2020-12-06 科學網

兩棲動物大量喪失後引起熱帶蛇類多樣性崩潰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17 13:33:31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Elise F. Zipkin等研究人員發現,兩棲動物大量喪失後引起熱帶蛇類多樣性崩潰。2020年2月14日,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科學》發表了這一成果。

研究人員記錄到,侵入性真菌病原體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引起的壺菌病流行導致了兩棲動物的災難性損失,從而引起新熱帶蛇群落的崩潰(這些兩棲動物是這些蛇的食物)。在兩棲動物大量死亡後,儘管環境沒有其他系統性變化,但在整個研究地點,蛇類群落中的物種數量變少,並且更為均一,此外數個物種的身體狀況較差。兩棲動物喪失後,蛇群落的滅亡表明了生物多樣性危機的嚴重後果,而這些後果往往被忽略了。研究人員提醒人們應該注意稀有且認知有限物種的無形衰退。

 

據介紹,全球生物多樣性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下降。然而,生物多樣性喪失對其他類群的連鎖影響在很大程度上尚不清楚,因為通常沒有基準數據。

 

附:英文原文

Title: Tropical snake diversity collapses after widespread amphibian loss

Author: Elise F. Zipkin, Graziella V. DiRenzo, Julie M. Ray, Sam Rossman, Karen R. Lips

Issue&Volume: 2020/02/14

Abstract: Biodiversity is declining at unprecedented rates worldwide. Yet cascading effects of biodiversity loss on other taxa are largely unknown because baseline data are often unavailable. We document the collapse of a Neotropical snake community after the invasive fungal pathogen 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 caused a chytridiomycosis epizootic leading to the catastrophic loss of amphibians, a food source for snakes. After mass mortality of amphibians, the snake community contained fewer species and was more homogeneous across the study site, with several species in poorer body condition, despite no other systematic changes in the environment. The demise of the snake community after amphibian loss demonstrates the repercussive and often unnoticed consequences of the biodiversity crisis and calls attention to the invisible declines of rare and data-deficient species.

DOI: 10.1126/science.aay5733

Source: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7/6479/814

Science:《科學》,創刊於1880年。隸屬於美國科學促進會,最新IF:41.037

相關焦點

  • 棲息地被分割導致兩棲動物滅絕
    自然棲息地的破壞嚴重威脅著許多動物,特別是兩棲動物的生存空間,甚至導致熱帶區域動物的滅絕。然而,最近巴西科學家研究發現,棲息地被分割是大西洋沿岸森林中兩棲動物死亡和滅絕的主要原因,它導致成年兩棲動物生存區域與繁殖水域之間的交換難度大大增加。該科研成果發表在11月30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雜誌上。
  • 氣候變化可能導致全球生物多樣性突然喪失
    作者丨未玖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領導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全球氣候變暖可能會在整個21世紀造成全球範圍內生物多樣性突然、潛在的災難性損失。該研究的主要作者Alex Pigot博士(UCL生物多樣性與環境研究中心)說:「我們發現氣候變化對生物多樣性的風險並非逐漸增加。相反,隨著氣候變暖,大多數物種在一定溫度範圍內還能夠應付一段時間,但當超過溫度閾值時,大部分物種將突然面臨它們從未經歷過的條件。」
  • 與眾不同的兩棲動物皮膚
    兩棲動物是擁有四肢的脊椎動物。可以爬上陸地,但是一生不能離水,因為可以在兩處生存,所以稱為兩棲動物。它是脊椎動物從水棲到陸棲的過渡類型。因為兩棲動物行動的環境是水中和陸地上,所以它們的皮膚也與眾不同。
  • 生物多樣性將面臨斷崖式下跌?
    我們對氣候因素造成的生物多樣性破壞在何時發生,以及如何突然地發生都知之甚少,這是因為生物多樣性的預測通常側重於對未來某個時間點的預測,比如預測2100年某一些物種的地理分布變化。但這種方法無法捕捉生物多樣性隨時間變化的節奏、時間點或者可能的同步規律。近日,一組國際科學家選擇了另一條路。
  • 生物多樣性保護丨為動植物「摸家底」!江蘇省連雲港市生物多樣性...
    白腰杓鷸為全面了解我市生物多樣性家底,亮出我市生態環境的「顏值」,自2017年起,連雲港市按照《江蘇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及省政府要求,分批分區域開展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工作,目前東海縣的調查工作已經完成,其調查成果已於2019年底通過了省生態環境廳組織的專家評審驗收;市區及灌雲、灌南縣的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工作也已於2019年年底啟動,預計2021年將形成全市的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成果
  • 中國首次發布全國生物多樣性觀測報告 兩棲動物和鳥類等物種生存...
    寬帶青鳳蝶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王洹星):21日,中國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在北京首次發布了《2017年全國生物多樣性觀測報告》,這也是中國官方首次發布生物多樣性觀測報告。報告顯示,由於環境汙染、商業捕捉、化肥農藥過度施用等人類活動的影響,兩棲動物和鳥類等一些物種的生存受到了威脅,多樣性下降。生物多樣性觀測是在一定區域內對生物多樣性的定期測量,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對於掌握生物多樣性動態變化趨勢、識別致危因素具有重要意義。
  • 寵物:選擇兩棲動物作為你的伴侶寵物
    【寵物:選擇兩棲動物作為你的伴侶寵物】兩棲動物:青蛙,蟾蜍,火蜥蜴和猿猴是第一批離開水域進行陸地生存的脊椎動物。在大約3.6億年前的泥盆紀時代,它們起源於魚類的祖先,它發展出肺部,並在肌肉鰭上移動。它們形成了魚類,爬行動物和鳥類之間的進化聯繫。
  • 多樣性喪失導致生態系統功能衰減 集約化生態農業或為治「病」良方
    全球75%農作物遺傳多樣性已經喪失,亟須在保護農田生物多樣性、提高農田生態系統多功能性等相關重大科學問題上開展聯合攻關。「要想從源頭上避免此類病毒的大暴發,我們需要吸取教訓反思人類行為。保護自然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實現人類和自然和諧共處,這是疫情給我們帶來的重要啟示。」
  • 全球野生動物44年間消亡60% 人類活動系生物多樣性最大威脅
    報告指出,人類活動直接構成了對生物多樣性的最大威脅。  現狀  熱帶地區物種數量下降明顯  世界自然基金會自1998年來每2年發布一次《地球生命力報告》,歷時20年,在全球範圍內監測代表4005個物種的16704個動物種群,包括哺乳動物、鳥類、魚類、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來衡量生物多樣性的變化
  • 多樣性喪失時,我們立於何處?
    大部分時間裡,市場充滿著多樣性,這個時候算是我們能知道的常態的市場。因為參與主體的不同,思維方式的不同,掌握的信息不同,偏好不同,所以多樣性是市場的常態。多樣化的市場也會有偏向,例如某段時間哪些板塊特別得到偏好之類。但因為參與的主體都是人(即使號稱是算法背後也是基於人的邏輯),群體非理性總是時不時地跳出來顯示一下存在。
  • 氣候變化、人類活動,正導致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崩潰!
    舉報   一項新研究顯示,氣候變化、極端天氣和來自當地人類活動的壓力相結合,正在導致全球生物多樣性和熱帶地區生態系統崩潰
  • 世界經濟論壇2020年全球風險報告: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和生態系統的...
    2020-01-20 19:43:46來源:FX168 世界經濟論壇2020年全球風險報告: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和生態系統的崩潰位列人類未來十年內面臨的威脅前五位
  • 非洲獅遺傳多樣性喪失,並非完全是人類的責任,環境也有影響
    圖片:Simon Dures 保護主義者不應該總是假設野生生物的遺傳多樣性喪失是由人類造成的,正如國際慈善保護組織倫敦動物學會(ZSL)發表的新研究表明,就南部非洲獅群而言(Panthera leo),這很可能是生態因素而非人為因素引起的。
  • 昆蟲正大量從地球消失
    這篇文章的作者艾琳·伍德沃德在文章中說,昆蟲正在大規模從地球上消失,這可能導致地球生態系統的災難性崩潰。他在文章中引用的專家的話「應該為這種尚未引起人們關注的滅絕敲響警鐘」,值得人們深思。  昆蟲正大量從地球上消失  英國薩默塞特野生動物信託基金會的一份新報告發現,在全球已知的100萬種昆蟲中,有41%瀕臨滅絕。
  • 森林與生物多樣性
    一、生物多樣性在銳減           目前,生物多樣性的銳減特別是物種的加速滅絕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並成為當今世界重大環境問題之一。其具體表現是:           生態系統簡化、退化和破壞嚴重。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現在世界每年減少森林1800――2000萬公頃。
  • 熱帶地區生態窒息,救還是不救? (雙語)
    Time is running out in the tropics: Researchers warn of global biodiversity collapse熱帶地區時日無多——研究人員警告說全球生物多樣性會因此崩潰A global biodiversity
  • 人為什麼不是兩棲動物
    一、人如果是兩棲動物家裡養了一條小指頭大小的熱帶觀賞魚,裝在兩手抱拳那麼大的球狀玻璃缸中,放在餐桌的中央。用掏耳勺每天餵一勺特製的魚食即可,有時候接連幾天不喂,它也活得很好,照樣活蹦亂跳。有一次吃飯,談起這條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