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上天,SpaceX讓人類又向太空邁出一小步

2020-09-03 科學公園


作者 | 梵羽

太空爭奪戰

在人類仰望星空和探索星空的實際操作中,能否把人送到太空是一個既檢驗科技水平的試金石,也是人類能否深入探索和研究太空的分水嶺。實際上,載人到太空並返回,人類早就做到了。但是,要將人員送到空間站或月球和火星上,並且平安地送回到地球著陸,有著不同的技術和安全路徑。

歷史上,美國曾擁有過「挑戰者號」、「哥倫比亞號」、「發現號」、「奮進號」以及「亞特蘭蒂斯號」。不僅是美國,蘇聯時期由於當時的冷戰,也相應的建造了不少太空梭,比如「暴風雪號」、「小鳥號」和「貝加爾湖號」等等,這些壯觀的太空梭,曾代表著人類對太空探索的渴望,也驗證著人類智慧和科技的結晶。

1986年1月28日上午11時39分,挑戰者號太空梭在升空時因固體助推器O型密封環失效,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發射升空後第73秒就發生爆炸解體,機上7名太空人全部罹難。

2003年2月1日,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在重返地球大氣層時解體,導致美國7名太空人死亡,而且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是美國的首架太空梭,執行過多次升空任務。

2011年7月21日,「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在甘迺迪航天中心安全著陸,正式宣告長達30年的太空梭時代宣告終結。

而退役後的幾架太空梭陸續進入博物館供人瞻仰。

這兩次太空梭失事一次是在發射升空之時,一次是在返回地球之時,說明載人太空梭一旦失事,就是覆巢之卵式的災難,因為太空梭沒有在緊急情況下出逃的通路,或者說無法設計逃離通道。

所以,從安全出發,自美國的第4架太空梭亞特蘭蒂斯號於2011年退役後,美國就終止了太空梭載人的太空探索。那一天之後,美國就失去了載人航天能力。俄羅斯的「聯盟號」成為了來往國際空間站的主要載人太空飛船。

為了維持國際空間站的繼續運營,NASA只能購買俄羅斯聯盟號載人飛船的座位。

而俄羅斯人可不是善茬,聯盟飛船座位價格從那之後便是一路看漲,從最初的3000萬美元一路飆漲至現在8000萬美元一位的天價,簡直比北京的房價漲幅還要快。但美國確實沒有飛船可用。

對於一個曾經將人類6次送上月球的航天強國來講,這簡直是奇恥大辱,但這實在是因為太空梭亟需替換,不能再用的無奈之舉,而非NASA所願。美國當然要採用各種方式追趕。

事實上,知恥而後勇的NASA很早就規劃了三款新型載人飛船,但是卻因為進度、經費、設計等種種原因,遲遲不能服役,直到今天的載人龍才首先試飛。

在太空梭退役之前2010年,NASA就開始物色新一代飛船的承包商,當時波音(Boeing)、藍色起源(Blue Origin)、內華達山脈( SNC)和SpaceX四家航企進入觀察資助名單。

角逐到最後,呼聲極高的藍色起源和內華達山脈公司意外淘汰,波音和被業界齊齊看衰的SpaceX意外中選。

波音自不必說,百年航企,阿波羅登月時代就曾參與,而且無論資金實力,技術水平還是研發經驗都無可比擬,中標毫不意外。

SpaceX,之前的獵鷹1火箭5次發射3次失敗,就問你一聲,這樣的航班誰敢坐?

而最後,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就是這個一直被業界唱衰的SpaceX最終拿下了承包商資格。

頓時,一片噓聲。

馬斯克的太空夢

2014年5月,在美國加州霍索恩的廠房內,馬斯克舉辦了一場發布會,在陣陣煙霧的襯託下,幕布揭開後,第二代龍飛船展現在觀眾眼前。

在此之前,更多的還是質疑聲。而馬斯克用自己的行動回應了大家的質疑。

馬斯克是靠網絡支付系統發家的億萬富翁,被稱為「矽谷鋼鐵俠」。《鋼鐵俠》第二部的部分鏡頭就在SpaceX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總部廠區拍攝。該劇導演說,飾演鋼鐵俠的小羅伯特·唐尼就是從馬斯克的創業經歷中獲得角色靈感。

2002年,SpaceX創立,馬斯克在創辦公司時曾經求援俄羅斯,但不被重視,屢屢碰壁。隨後馬斯克憤而自行研發液體運載火箭,可是,他研發的獵鷹1型火箭,三次試射,三次爆炸,這種高資本投入製造二踢腳的行為幾乎淪為業界笑柄。

面對許多批評家的批評,馬斯克乾脆以「龍」這一神話形象命名自己的飛船。而「龍」飛船的名字則來自於美國民謠歌曲《神龍帕夫》。

事情迎來了轉機,SpaceX在2008年末正式獲得了NASA的國際空間站商業補給服務合同(Commercial Resupply Services,簡稱CRS合同),採用公司全新研發的獵鷹9火箭和第一代貨運型龍飛船向國際空間站運送共計12次貨物,憑藉NASA一紙訂單的輸血效應,SpaceX才得以起死回生。

SpaceX不但拿下了訂單,更決定迎難而上,意圖打造一種低成本、載人載貨通用、可重複使用的新式龍飛船。

龍飛船發射當天,馬斯克在現場目睹了飛船升空的過程。

一切順利後,馬斯克接受了媒體的採訪。他一臉苦笑的坦誠:「坦率地說,我的精神感覺有點疲憊,壓力太大了。」

不過還是看的出他的自豪:「龍飛船」運行正常,將需求商業客戶,「這可能是向商業客戶開放太空旅行的第一步。」

未來太空旅行

載人龍飛船的成功,不僅降低了國際空間站的票價,還降低了太空人的門檻。這讓人類向太空旅行的步伐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除了馬斯克,越來越多的億萬富翁將目光鎖定了太空旅行產業,比如世界首富貝佐斯、美國億萬富翁布蘭森,他們都在建造自己的載人飛船。

當然,各國政府也都紛紛加入。

川普政府領導下的美國宇航局和新領導人Jim Bridenstine已經將商業載人項目的發射作為重中之重。

2019年2月,美國總統川普籤署了一項新的政策指令,正式提出了美國組建太空部隊的計劃。

「我們真誠地祝賀所有能夠開啟太空探索下一篇章的地球人士,」NASA太空人Anne McClain在為載人龍飛船Demo-1舉行的歡迎儀式說道。

2018年8月,印度政府宣布計劃到2022年實施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將一名印度太空人送入太空。另外,日本、俄羅斯和沙特等國家均在布局太空領域。

摩根史坦利預計,到2040年,太空經濟規模將達到1.1萬億美元;美國銀行估計將達到2.7萬億美元;高盛此前的預測是,未來20年間,全球太空經濟規模將會成長至數萬億美元。

相比較而言,中國商業航天起步較晚,與世界水平相比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在商業太空飛行器發射方面,中國發射次數僅為6次,與美國(224次)、歐州(57次)拉開了較大差距。雖然現如今政策環境、技術環境和市場環境還算良好,但我們註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相關焦點

  • 城市之窗|太空掘金:SpaceX邁出太空商業旅行第一步
    >對接成功。低成本龍飛船的發射成功,也為國際空間站的商業飛行提供了可能,不能不說這次發射成功是SpaceX與NASA的雙贏。未來,SpaceX公司能向幾乎所有想去太空的人售票,太空旅行時代已經到來。馬斯克公布spacex
  • 馬克斯公司騷操作,宣布火星條款,SpaceX是真要上天了
    想必每個人都曾幻想過人類有朝一日移民外星,在外星重新建造自己的家園吧。其實這件事情早就不再是幻想,而是變成了現實的,可以在多年之後做到的一件事情。Space x這個公司你們應該聽說過吧?他們公司的主理人埃隆馬克斯,其實就是現實版的鋼鐵俠。他是一個典型的太空狂人,近日馬克斯的公司spacex又語出驚人。他們一位收到了spacex發出郵件通知的用戶發出了一張截圖。
  • 個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世界首名太空行走太空人病逝
    據俄羅斯媒體10月11日報導,歷史上第一個進行太空行走的蘇聯太空人阿列克謝·列昂諾夫(Alexei Leonov)在莫斯科去世,享年85歲。列昂諾夫太空行走這一壯舉開啟了人類航天史的新篇章。 1965年3月18日,這一天註定要被記入人類太空探索的歷冊。
  • 造個太空電梯能上天嗎?
    47年前的7月阿波羅11號載人飛船載著飛往月球阿姆斯特朗與奧爾德林成功登月邁出了人類的一大步如果有一天,上天變得像上樓一樣簡單,普通人的太空之旅才算正式開始。為了達到這一目標,科學家做出了大膽的設想,既然上樓可以坐電梯,為什麼上天不能坐電梯?
  • SpaceX載人龍飛船發射成功:馬斯克的一大步,人類的……?
    >對於SpaceX創始人埃隆·馬斯克而言,這無疑是朝著他「火星移民」夢想邁出的堅實一步。自人類文明誕生以來,對外星球的嚮往從未停止。當尼爾·阿姆斯特朗1969年成為第一個登月者時,他留下一句名言:「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 SpaceX首次正式載人航天任務發射成功,助力美國重回太空
    當選美國總統發來賀電,SpaceX首次正式商業載人飛行發射成功。龍飛船這款太空計程車,今天正式「開始運營」了。儘管到達了這一重要裡程碑,但一些NASA官員仍然不願意將載人龍飛船描述為已經「成功投入使用」。
  • 星際飛船原型測試成功,馬斯克的火星移民夢想更進一步
    對馬斯克而言,此次測試成功,意味著Starship飛船逐漸成熟,距離他火星移民的夢想更近了。對這次測試飛行,馬斯克早已經按奈不住,在飛行測試的兩天前,他就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當太空旅行和飛行一樣簡單,我們人類文明的延續將更加輝煌!測試成功後,馬斯克在網絡上也激動地和網友進行了互動,介紹了下一步的發展想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時隔55天,spacex再次成功發射星鏈,馬斯克稱星鏈傳輸比光纖要快
    自此6月13日發射了第九批星鏈衛星後,時隔55天,今天下午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再次成功點火,將第十批(V1.0第九批)星鏈衛星送上太空,並且海上成功的回收火箭芯一級。迷激動的消息,就是spacex已經面向全球,邀請大家進行星鏈測試。
  • SpaceX首次載人火箭發射在即,全民太空時代即將開啟
    如果此次發射成功,將標誌著在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的發展過程中,實現了新的裡程碑,未來將會使得太空旅行價格更低。SpaceX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人稱鋼鐵俠,1971年出生於南非,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大學,獲經濟學和物理學雙學位。國際貿易支付工具「PayPal」的創始人,現任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CEO兼CTO、特斯拉公司CEO、太陽城公司董事會主席。
  • 太空梯成功向天空邁出一英裡 最終建6.2萬英裡
    據《新科學家》雜誌16日報導,引人矚目的太空梯試驗取得重大進展,美國一私營公司設計出的太空梯電纜能向空中拉長一英裡距離,這使得機器人可以沿著電纜爬上爬下。      美國私營公司LiftPort集團宣布,今年一月在美國菲尼克斯附近沙漠中進行的試驗中,該公司成功將高強度纜繩向空中延伸了一英裡
  • spacex星艦再次試飛成功!有人稱星艦成功後已無需其他火箭
    Spacex公司今早使用星艦SN6再次成功進行150米跳躍飛行!spacex的星艦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超重型獵鷹火箭,也就是星艦的一級;第二部分就是我們常說的星艦,也就是星艦的第二級。第一級主要任務是將第二級送到地球軌道,第二級則是進行星際飛行及重返大氣層。
  • 致敬人類登月50年:阿姆斯特朗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
    就是在這一天,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表面,成為人類登陸月球的第一人。就是從這一天開始,阿姆斯特朗"我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的名言,就像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一樣變得家喻戶曉。當然,與仰望月亮相比,更多的人是守候在電視機旁,親眼見證登月的輝煌時刻。據估計,當時觀看登月的電視觀眾約有6億人,佔地球上人口總數的1/5。
  • spacex第100次發射,成功將第十一批星鏈送上太空
    是的,你沒看錯,spacex剛剛又成功的發射一批星鏈衛星了。北京時間2020年8月18日22點31分,spacex「6手」獵鷹9號火箭成功點火,順利將第十一批星鏈衛星成功送入太空。這不但使得spacex的星鏈衛星超過650顆,而且也是spacex的第100次發射!
  • 馬斯克再創歷史,SpaceX龍飛船成功送太空人返回地球
    乘坐SpaceX龍飛船(Crew Dragon)前往太空站的兩名太空人,在美國時間8月2日成功返回地球,象徵美國相隔9年的載人太空任務取得成功。對美國的意義美國自2011年太空穿梭機退役以來,只能依靠俄羅斯的太空船將太空人發射到太空站,任務成功同時標誌NASA將可繼續開展載人太空任務。自從美國太空梭在2013年退役以來,美國再也沒能做到這一點。&34;是自太空穿梭機退役以來,第一次載美國人進入太空軌道的飛船。
  • SpaceX有能力把人送到太空,意味著人類即將擁有太空旅行的能力
    意味著,這項服務會商業化,意味著,人類即將擁有太空旅行的能力,載人航天的商業化,便是人類太空旅行實現的基礎。同時,需要格外注意的是,SpaceX有能力把人送到太空,也就意味著不久的將來,也許在我們的有生之年,SpaceX將可以把人送到更遠的火星上去。在資本的驅動下,一切皆有可能。我覺得真是,裡程碑時間,SpaceX太牛了。
  • SpaceX載人龍飛船成功返航!太空船票或明年開售
    · Doug Hurley(前排右一)手持美國國旗,他也是 2011 年最後一批太空梭的機組成員之一。現在,它和兩位太空人一同回到了地球。8 月 1 日,龍飛船開始與國際空間站脫離,在既定軌道上航行 18 個小時後,開始執行脫軌程序。下午兩點左右,推進器被點燃,將太空艙帶出軌道並駛向地球。
  • 微重力環境下胚胎幹細胞定向分化的一大步 太空移民的一小步
    微重力環境下胚胎幹細胞定向分化的一大步 太空移民的一小步 科技頻道來源:央視網 2017年04月20日 19:39 A-A+     天舟一號的成功發射,意味著中國在空間站建設之路上又進了一步。    隨著人類文明向太空的拓展,太空醫學或航天醫學將面臨莊嚴和神聖的任務和嚴峻的挑戰。    人類進行太空探索和研究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能夠移居太空,而人類走向太空生活的重要條件之一,便是人類能夠在太空中生活並繁衍後代。但太空的特殊時空環境,完全不適於人類生存。
  • 「中國向載人登月邁出又一步」
    「這是中國空間探索的最新努力,也是人類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首次爭取將月球樣本帶回地球。」美國《華爾街日報》評論稱,此前只有美國和前蘇聯成功從月球採集過樣本,人類已有44年沒有此類探索。《華盛頓郵報》稱,這是中國一系列探索月球任務中最新的一次,顯示了中國作為太空探索力量的崛起。美國《紐約時報》關注到,中國官方媒體對嫦娥五號的發射進行了現場直播。
  • 微重力胚胎幹細胞定向分化一大步 太空移民一小步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 清華大學紀家葵團隊 中國科普博覽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編者按:剛剛發射成功的天舟一號,除了要與天宮二號交會對接、實施推進劑在軌補加,還要開展一系列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的任務。
  • 馬斯克向火星移民又邁出一步!全尺寸星艦原型機首次試飛成功
    SpaceX最近可真是忙個不停,前兩天剛成功迎回載人龍飛船,為載人龍飛船首次載人飛行任務畫上圓滿的句號,今天又搞了個大動作。北京時間2020年8月5日早上7:57,SpaceX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博卡奇卡星艦實驗基地對星艦原型機SN5成功進行了150米低空試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