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明天》:餘歡水在面對死亡時,找到了生命的另一種意義

2021-01-08 曉夢情感

最近很火的熱播劇《我是餘歡水》,中年男人餘歡水上有老下有小,回家被妻兒嫌棄,上班被同事領導嘲弄,大學哥們也不把他當回事兒,老爹也只當他是提款機,看了幾集劇情,不禁感嘆:原來男人也陷入了這種「無法為自己好好活一天」的困境。

《我是餘歡水》原著書名是:《如果沒有明天》,這個書名用來形容餘歡水的人生轉折極為貼切。書中的餘歡水從看到自己得了癌症的症斷書開始,人生就開掛了,如果沒有明天,該怎樣過好今天呢?

關於這個問題,最近在看的小說《美丘》和《如果沒有明天》,不約而同地給出了一個共同的答案:按自己的意願,按自己喜歡的活法去活好每一天。

01從得知病情的那一天開始,為自己而活,瀟灑走一回

《美丘》中的女主角美丘,小時候因為醫療事故,不幸患上了雅各布病,也就是狂牛症,病情一旦發作,就會一天天喪失記憶、自理能力,記不住任何東西,生活無法自理,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美丘把自己的一生看作已經被點燃的導火索,雅各布病任何時候都有可能奪走她的活力和生命,她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但她清楚地知道一點:當死神來臨,她根本沒有猶豫的時間。所以,她決定既然活著,就瀟灑地活一回,大膽地愛一次,當病魔來襲,她決定要像煙火一樣,怦然綻放,然後快速離開人世,保持自己最後的一點尊嚴。

《如果沒有明天》裡的餘歡水,在看到自己身患癌症的症斷書之前,結婚生子、有穩定的工作、有自己的房子,但他一輩子過得很窩囊,妻子覺得他是窩囊廢,連樓上的裝修工人、養狗的鄰居都不把他放在眼裡,一個勁兒的嘲笑他。

餘歡水有可能是上班族裡的,任何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年男人,按部就班地上班,踏踏實實地過日子,遇到問題像縮頭烏龜一樣躲起來,迷惑自己的神經。當他在百無聊賴的假日裡,打開信箱,看到那個診斷報告時,他想:既然自己已經診斷出得了癌症,不想再忍耐生活裡的各種憋屈了,也決定要瀟瀟灑灑地走完最後的人生。

人終有一死,但如果死神提前來臨,你是驚慌失措,還是會在剩下不過的時間裡,用盡全力去生活呢?美丘和餘歡水都選擇了後者,決定為自己活一次,轟轟烈烈地走一遭。

02如果沒有明天,換一種新的活法,真實和勇氣是生命存在的力量

在山洞裡,面對要殺他的徐二炮,餘歡水說「死不可怕,活著才更需要勇氣。」

一個人連死都不害怕,活著他才更有勇氣和力量,而真實和勇氣正是他活著的最好證明。

美丘在書中許多地方很直白地說出她對性的激情,一直到她開始發病,都沒有放棄和男友太一的激情之愛,以這種方式證明她活著的事實,她依然愛著,即使四肢一點點失去知覺,無法挪動,但沒有什麼能阻止她對世界、對太一的愛。

當朋友遇到困難,被人圍堵毆打的時候,她表現得像一個男生一樣英勇,她就是這樣一個女生,長相不夠甜美,個子也比較愛,但她對朋友的真性情,讓她渾身充滿了力量,竟然一個小小個子的女生,能夠打敗三個社會青年。她雖然長得沒有富家女麻理那麼甜美端莊,但她面對生活的笑容、真誠和一腔熱情,打動了太一的心,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守護她。

餘歡水以前是一個膽小怕事的人,怕老闆、同事的嘲諷、怕得罪朋友、怕老婆和丈母娘不高興的臉,連樓上裝修的工人,他都不敢得罪。假期的早上,妻子和他吵架,帶著兒子回了娘家,樓上裝修工人的電鑽也不讓人清淨一會兒,他以前的生活哲學是一個字:忍!

當他知道自己患了癌症,可能死期將近時,他不想忍受了。他跑到樓上丟了裝修工人的電鑽,砸到了樓下的狗,面對找上門來要狗狗治療費的鄰居的辱罵,他一氣之下砍死了受傷的狗狗,場面有點血腥,但一時間,世界變了,每個人都巴結著他,哄著他,也不找他的碴兒了,連老婆都不再罵他「窩囊廢」了。

在歹徒面前,餘歡水也變得勇敢,無所畏懼,腦子也變得靈活起來,他和歹徒一番鬥智鬥勇,解救了所有的人,成為了人人眼中的「大英雄」。

你看,做真實的自己,為自己而活,也沒有那麼糟糕,反而活成了大家眼中的流星、英雄。

03生命未完待續,有些人死了,他(她)依然活著

美丘按自己的意願,讓太一幫她結束了最後的生命,保持了生命最璀璨的一刻,瀟瀟灑灑離開了人世,但是她帶給太一的記憶和影響,一直都在。

太一是美丘活著的證明,他將和美丘的故事寫進了小說裡,就像一封長長的情書,打動了眾多讀者,讓大家記住了「美丘」這個流星一樣耀眼的女孩。太一以後的生命,既是為自己而活,也是為美丘而活,他將頭髮真的染成了大紅色,一身朋克風,是他真正喜歡的風格,無懼社會的審美,去遊歷世界,品嘗美食,穿最時新的時裝,去經歷愛情。

餘歡水以為自己得了絕症,所以換了一種生活的態度,他的整個世界也變得精彩紛呈,然而這是生活給他開的一個玩笑,他和同事在體檢的時候,弄錯了,其實是同事得了絕症,而他很健康。

《如果沒有明天》裡沒有說,餘歡水證實自己是一個很健康的人,之後會如何生活,但我希望他此前的經歷,沒有白過,「絕症」或許是上帝給他的一個暗示,活著不應該是一潭死水,活著就要真實地、勇敢地活一次,無所畏懼地為自己而活,為愛而活。

餘歡水以為自己得了絕症的時候,做了許多很不一樣的決定,他想:「從昨天瀟灑辭職那一刻起,其實是從我給前妻留下瀟灑背影那一刻起,我這個窩囊了一輩子的男人就開始對瀟灑上癮了。我暗下決心,要光明磊落瀟瀟灑灑走完人生最後一程,然後慷慨赴死。」

中年男人餘歡水也好,大學少女美丘也罷,無論生命是長是短,人終有一死,活就要像個真正的人一樣,真實地、勇敢地、轟轟烈烈地活一回,為自己活,為愛而活,才不枉此一生。

相關焦點

  • 《我是餘歡水》的英文名竟然是如果沒有明天
    今早二刷的時候才發現,這部名字如此接地氣的劇,英文是if there is no tomorrow,也就是「如果沒有明天」。還調侃說,如果這部劇播之前沒有靳東演的那部《如果可以回到從前》,估計就沒這麼點題又好記的名字了。
  • 面對死亡,突然明白了生命的意義:坦蕩接受一切的發生
    一個人時,他喜歡坐在椅子上看著窗外:深邃的宇宙,燦爛的星河,還有寂靜的黑夜。不工作時,他心裡是很空虛和孤單的。 他的書桌上有一張照片,是妻子和兒子在沙灘上的照片。他和妻兒感情很好。照片上兒子3-5歲左右的樣子。他會掛念妻兒,但是現在見不到他們了。他所在的實驗室離地球很遠很遠了,聯繫不上妻兒了,也聯繫不上地球上的人了。
  • 死亡不是生命的終結?科學家:人死之後是另一種生命的開始!
    死亡不是生命的終結?科學家:人死之後是另一種生命的開始!
  • 《我是餘歡水》:人生不窮一次,就白富,不「死」一次就沒有重生
    我是餘歡水人的一生,如果不窮一次,就不知道富的魅力如果不是突發車禍,如果不是車禍後自己穿得叮噹響,餘歡水肯定覺得自己還是很幸福的,有愛子,有愛妻還有一個溫暖的家。他認為他的妻子甘虹也是愛他的。餘歡水得知自己沒有得病時,病號服都來不及脫下,是想告訴妻子,他可以和他們在一起了,卻不知道妻子已經迫不及待把前男友招進了自己家。
  • 郭京飛的生命體驗:演繹餘歡水生命的另一種方式
    最新的電視連續劇郭京飛自播出以來廣受好評,他以幽默、荒誕的方式,描寫了小人物餘歡水在社會底層的困境和心理過程。從這部戲裡,我們能否找到自己的影子,面對中年以來生活的無奈與悲傷。郭京飛一個人用自己的流程將餘歡水這個人物演繹得淋漓盡致。
  • 《我是餘歡水》:中國版「絕命毒師」,中年男人的荒誕爽劇
    「我難受的時候、睡不著的時候,只有黑暗會同情我,我死了以後,只有墳墓會同情我」,看著餘歡水對著前妻「咆哮」,少年時想成為舞蹈家的豬肉佬點了一支煙,半分鐘之後,37虛歲的他忍不住留下兩滴同情的眼淚。但餘歡水值得同情嗎?
  • 《我是餘歡水》大結局看懂了嗎?其實導演早就埋好伏筆下一盤大棋
    別忘了這部劇的原名叫做《如果沒有明天》。正因為人有無數個明天,所以才會衍生這麼多的痛苦和糾結,陷入一種惡性循環。餘歡水愛撒謊,是因為幾年前和兄弟一起出的那場車禍給他造成了心理陰影。明明是他開的車,他兄弟去世,他就順便把責任賴在了死人身上。
  • 35歲藝人高以翔不幸去世:面對死亡時,我們才明白生的意義
    可無論是明星、普通網友,還是身邊的人,我從來沒有想過,他們會離開得那麼突然。當我們談論有關死亡的公眾事件時,不止在感嘆生命無常,同時也是在無聲追問生命的意義。那個周六下午,我待在病房,看著她費力地調整姿勢,想找個舒服的方式,等下一次護士來注射嗎啡。她的視線經常處於某種迷茫中,好像隨時會睡著,又好像只是在靜靜沉思。我無法減輕她的痛苦,只能盡力維持正常的模樣,跟她瞎聊點什麼,假裝沒事。
  • 死亡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生命最終都會走向死亡?
    (加微信:yzts111111,拉你進微信群,一起探索宇宙奧秘)死亡其實是生命的另一種開始
  • 餘歡水離婚後的人生感悟:夫妻之間有這三種狀態,再愛也難長久
    即便是二婚找到了合適的人重拾幸福,上一段婚姻中的痛苦很難從心裡徹底抹去。《我是餘歡水》中主角餘歡水和妻子離婚了,與其說是離婚,不如說被迫離婚。因為餘歡水和妻子甘虹之間並沒有感情破裂這回事,用餘歡水的話說:甘虹從來都沒有愛過我!
  • 死亡的意義
    死亡可以讓人重生,對於活著的人也是如此,很多年前,一位好友自殺,讓我重新對生命有了新的認識。
  • 餘歡水告訴我們的道理,沒錢的男人活得不如狗!
    自己每天被無數的煩惱壓榨,卻沒有一處釋放自己煩惱的地方。這何嘗不是現實生活中,活生生朝九晚五老老實實的我們。說餘歡水倒黴且慫,我卻覺得餘歡水活得很真誠。擺脫了傳統電視劇中那些豪車民宅,擺脫了電視劇中那些咖啡紅酒,給我們展現了一個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平凡的人。餘歡水或許是你,也或許是我,也或許是我們大多數。
  • 人類死亡之後是否會以另一種形態存在另一個世界?
    在地球上,可以說沒有人不怕死,不怕死基本上都是假的,很多人可能存在這種精神,但是真的面對死亡的時候,或多或少還有有點放不下的。之前在菜葉網上看過相關的資料,從科學的角度來講,人死後就是成為了一堆「骨灰」,什麼變化都沒有,而過後被微生物分解了,相當於是回歸自然吧,所以肯定是不會以另一種形態存在另一個世界,這完全是人類的一個「空想」。
  • 如何面對死亡的恐懼和悲傷,樹立正確的生死觀?
    然而當死亡來臨時,他們又不知所措,無法接受,懷著憎恨、恐懼和遺憾離開人世間。沒有好好道別,更沒有好好活著。因為不曾想過死亡,以及對死亡的誤解,他們反而更不懂得什麼是活著。不知死,焉知生?死亡教育,不僅可以讓逝者從容面對死亡,更能讓活著的人,尤其是輕生尋死的人,懂得生命的意義。
  • 學佛人,該如何正確面對死亡?
    人生向來生命無常,這一刻,生命是存在的,或許下一秒,生命就已經終結了!廟裡的老和尚也經常告誡說:「小和尚你們不要放逸,今天晚上脫了鞋,明天晚上還能不能穿在你腳上還是個問題。」人命就在呼吸之間,一口氣不來命就結束了。
  • 一個沒有信仰的人,是如何面對死亡的?
    等待著天亮,等待著天黑,等待著時間消逝,等待著生命給她最後的安排。反正總歸是不由自主的……不由自主的生下來,不有自主的嫁給一個陌生人,不由自主的忍受生活的種種艱辛,不由自主的等待死亡的宣判。我問她,害不害怕死?這肯定是要害怕的。人人都怕死。她卻無奈的搖搖頭。我說人死後會怎樣呢。
  • 面對死亡,我的選擇是...... 文茜大姐大
    但生命從誕生那一刻起,每一次的呼吸都是擁有與拋棄、吐與納、吸與呼……它既是維持生命運作的過程,也是生命註定離開的最終儀式。有一天當它呼出最後一口氣時,生命物體即了卻其存在,留下的只是曾經和「他」交手過的人們對他的悼念。他埋葬於土中,但他已永久離開人世。死亡是什麼?人們為何如此懼怕?
  • 從佛教的角度看待,生命存在的真正意義是什麼?看看吧
    有些人講生命苦短,及時行樂,其實他也意識到這種無常變化,但是這種變化對他的啟發是朝著負能量在走。他覺得人活一輩子很不容易,要及時行樂,為所欲為,去滿足自己的欲望。這是一個非常負能量的東西,他就會造作很多惡業,自私自利,最終自己又沒有追求到快樂。如果你從無常當中認識到生命這麼短,我們要借這個生命來覺醒自己的靈魂,那這個無常對你來講價值無限。
  • 生命的意義存在死亡當中
    這是#叄拾而立#話題的第五篇原創文章 很多時候,我會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生命的意義存在什麼之中呢?」 我最後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生命的意義是存在死亡當中的!
  • 超人類革命:如果醫學可以終結死亡,永無止境的生命有意義嗎
    超人類主義者喜歡用「兩個小矮人」的例子來闡釋他們的觀點:有兩個人身高都不超過一米四五,其中一個人是因為童年得病,另一個人是因為父母也個子矮小,所以很「正常」。兩個人都因為身材太矮小而在一個偏好高大身材的社會中受到歧視,為什麼只治療其中一個而拒絕另一個呢?在道德層面上,從超人類主義的觀點看來,區分病理性的侏儒和「正常」的侏儒並無意義,被關注的應該只是個體所經受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