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來自量子催眠案例,經來訪者同意分享,文中觀點代表催眠師及個案本人,僅供讀者參考
接昨天的發布繼續探索:
第二個場景
在一個很高科技的太空艙,現代化的建築,有很多忙碌的工作人員。我是一個男子,名叫駱華,穿著白大褂,戴著眼鏡,是一個斯文人。駱華掌握著重要的技術,是做實驗的,要在外太空造一個建築。他在操作高端儀器,在討論項目實驗數據。年紀30出頭,是一個人類。
這個建築是在外太空的,像一艘太空飛船。他是一個小團隊的組長,負責把控項目的進度和方向。下班後,他會回到自己的宿舍房間。同事們都住在自己的宿舍房間裡。一個人時,他喜歡坐在椅子上看著窗外:深邃的宇宙,燦爛的星河,還有寂靜的黑夜。不工作時,他心裡是很空虛和孤單的。
他的書桌上有一張照片,是妻子和兒子在沙灘上的照片。他和妻兒感情很好。照片上兒子3-5歲左右的樣子。他會掛念妻兒,但是現在見不到他們了。他所在的實驗室離地球很遠很遠了,聯繫不上妻兒了,也聯繫不上地球上的人了。地球上發生了一些事情,所以他們要逃離,要去尋找解決方案,讓人類活下去。他們要找一個地方,在那裡建太空城。駱華心中一直有一種信念:雖然不知道明天會怎樣,不知道要飛往哪裡,但他必須要去飛。他就是在這種狀態和心境下生活的。
有一天,在飛船飛行的過程中,檢測到正對面有一顆隕石正飛速襲來,發現時已晚了,要相撞了。駱華站在窗戶前,看著對面要撞過來的火石。火光在宇宙無垠的黑夜裡把這艘船照亮得如同白晝,他看著這飛速而來的光亮,仿佛在眼睛裡看到了昔日地球的太陽。最後一刻他嘴角帶著淡淡的微笑,表現得很淡定,沒有對死亡的恐懼。
這一生學會了接受事實,即使困頓,即使迷惑,也要找到生活的意義。無論結局如何。
如果用人類的角度去看,結局最後他們墜毀了,看上去好像他們所作的努力和貢獻都是途勞無功的。但這不是事情的真相。真相是在駱華的生命裡,他生命的最後幾秒中,他是怎麼面對死亡的。當時他的內心非常坦蕩。他面對死亡來臨的那一刻,他一點都不害怕。
因為那時他已經明白了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了。有的時候,患得患失,想結果啊,真的是想太多了。很多人在追尋生命意義的過程中不懂得這一點,所以他們需要經歷很多事情,在這個過程中去找到生命的意義。
黎穎怡
量子催眠一階段操作者
坐標: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