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世汽車部件(長沙)有限公司,全新第九代防抱死馬達工業4.0示範生產線。圖/受訪者提供
瀟湘晨報記者 陳張書 通訊員 黃姿 長沙報導
「基於博世工業4.0自動化平臺Opcon+建造的全新第九代防抱死馬達工業4.0示範生產線投入使用。」近日,記者從長沙經開區企業博世汽車部件(長沙)有限公司獲悉,作為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機器換人」是工業4.0和《中國製造2025》中描述智能製造所必備的元素。在博世長沙,「機器換人」正推動企業完成新舊動能的轉換。
亮點一小時生產480臺發動機
穿過4道防護門,到達防抱死剎車系統(ABS)馬達裝配車間。一條兩米寬的過道,兩條裝配生產線對比鮮明:一邊是傳統生產線,工人忙個不停;一邊是新生產線,智能化亮眼。記者在一個裝配工序的工位發現,機器人正在作業。它能根據生產管理系統中的訂單情況自動計算物料,將物料需求發送到倉庫。倉庫收到指令後會自動備料,然後交由運料小車配送到生產線上。
這兩條生產線產出的產品一模一樣,效率卻完全不同。傳統流水線,12名工人,12.5秒生產一臺馬達;全新的工業4.0生產線,2名工人、5臺機器人,7.5秒下線一臺馬達。兩條生產線一小時內的產量分別是288臺和480臺。
與傳統生產線相比,該生產線生產效率提高30%,質量損失減少30%,換型時間減少30%,讓工人從機械式的重複勞動中解放出來。目前,智能化升級改造線已改造完成,出現人為幹預和非生產性損失的可能性大幅降低,生產節拍縮短約30%。
「該生產線採用了先進的博世生產執行系統MES,應用了8個工業4.0的智能解決方案,實現了產品的可追溯性,並且實現了智能化物流。」博世長沙技術總監張畢生介紹,從將生產計劃發送至生產執行系統,從原材料的準備到配送,從製造成品到包裝,整個裝配生產線完全按照博世工業4.0理念,實現設備、物料、人的互聯。相比舊的生產線,這條工業4.0生產線的智能化程度,除了自動化水平更高、人機互動更便捷,還具備產品追溯、自動換型、智能訂單管理、數位化包裝等功能。
效果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
在工業4.0時代,掌握關鍵數據,打造全球化智能服務體系,對企業由「製造」向「製造+服務」轉型至關重要。
「『機器換人』並不意味著要減少人力,而是通過機器把人從過去簡單、重複的崗位上解放出來,專注於研究分析和服務,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博世長沙總經理助理李永壽說,互聯的前提是數據的採集與共享,無處不在的智能傳感器、視覺系統、射頻技術等,就是數據採集的關鍵技術。
以繞線工序為例,需要由3臺機器人合作完成。過去,要優化機器人之間配合,最通常的做法是由工程師掐秒表做計算,再一次次試驗調整。現在,各環節有了實時、詳盡的生產數據,工程師就可以騰出手腳,專注於分析和設計,創新和優化生產流程。
2016年初,博世長沙就正式啟動了工業4.0示範基地建設,項目建設內容包括一條全新第九代防抱死馬達工業4.0示範生產線,對現有生產線進行第一期智能化升級改造以及建設一間面積為150平方米的培訓展示室。項目建成後,該公司參觀接待次數及人數均為去年同期的5倍左右,為其他企業的工業4.0建設起到樣板示範作用。
培訓展示室已於2017年2月投入使用。同時,在與長沙銳博、傑立特、佳林智能等本地供應商緊密合作過程中,該公司通過為其提供博世工業4.0相關的軟、硬體培訓,帶動本地智能製造發展。
連結
經開區「飛地」園區九大項目開工
本報長沙訊近日,長沙經開區汨羅產業園9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約18億元。
集中開工的項目有美好綠色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項目、樂浦汽車零配件物流園建設項目、吉爾潤科潤滑油生產項目、精斯誠人防及消防設備生產項目、分布式10兆瓦自用光伏發電項目等。其中,招商產業項目5個,企業達產後預計年稅收達1.15億元。
美好綠色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項目總投資約10億元,佔地面積約139畝。廠房內將建成行業單產產能最大、技術最先進、自動化程度最高的生產線。項目達產後,預計可實現年產值10億元。上海樂浦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為上汽大眾多個分公司提供第三方倉儲和物流配套的企業。項目爭取在12月正式投產,預計年產值8億元。
長沙經開區汨羅產業園是長沙經開區和汨羅市合作共建的飛地園區,是湖南省飛地經濟試點園區。
同時,記者從長沙經開區獲悉,1月至4月,經開區共引進、洽談投資額5000萬元以上項目37個,預計總投資570億元,涉及汽車關鍵零部件、電子信息及智能製造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