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世汽車全新第九代防抱死馬達工業4.0示範生產線投入使用

2021-01-08 紅網

博世汽車部件(長沙)有限公司,全新第九代防抱死馬達工業4.0示範生產線。圖/受訪者提供

瀟湘晨報記者 陳張書 通訊員 黃姿 長沙報導

「基於博世工業4.0自動化平臺Opcon+建造的全新第九代防抱死馬達工業4.0示範生產線投入使用。」近日,記者從長沙經開區企業博世汽車部件(長沙)有限公司獲悉,作為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機器換人」是工業4.0和《中國製造2025》中描述智能製造所必備的元素。在博世長沙,「機器換人」正推動企業完成新舊動能的轉換。

 亮點一小時生產480臺發動機

穿過4道防護門,到達防抱死剎車系統(ABS)馬達裝配車間。一條兩米寬的過道,兩條裝配生產線對比鮮明:一邊是傳統生產線,工人忙個不停;一邊是新生產線,智能化亮眼。記者在一個裝配工序的工位發現,機器人正在作業。它能根據生產管理系統中的訂單情況自動計算物料,將物料需求發送到倉庫。倉庫收到指令後會自動備料,然後交由運料小車配送到生產線上。

這兩條生產線產出的產品一模一樣,效率卻完全不同。傳統流水線,12名工人,12.5秒生產一臺馬達;全新的工業4.0生產線,2名工人、5臺機器人,7.5秒下線一臺馬達。兩條生產線一小時內的產量分別是288臺和480臺。

與傳統生產線相比,該生產線生產效率提高30%,質量損失減少30%,換型時間減少30%,讓工人從機械式的重複勞動中解放出來。目前,智能化升級改造線已改造完成,出現人為幹預和非生產性損失的可能性大幅降低,生產節拍縮短約30%。

「該生產線採用了先進的博世生產執行系統MES,應用了8個工業4.0的智能解決方案,實現了產品的可追溯性,並且實現了智能化物流。」博世長沙技術總監張畢生介紹,從將生產計劃發送至生產執行系統,從原材料的準備到配送,從製造成品到包裝,整個裝配生產線完全按照博世工業4.0理念,實現設備、物料、人的互聯。相比舊的生產線,這條工業4.0生產線的智能化程度,除了自動化水平更高、人機互動更便捷,還具備產品追溯、自動換型、智能訂單管理、數位化包裝等功能。

 效果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

在工業4.0時代,掌握關鍵數據,打造全球化智能服務體系,對企業由「製造」向「製造+服務」轉型至關重要。

「『機器換人』並不意味著要減少人力,而是通過機器把人從過去簡單、重複的崗位上解放出來,專注於研究分析和服務,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博世長沙總經理助理李永壽說,互聯的前提是數據的採集與共享,無處不在的智能傳感器、視覺系統、射頻技術等,就是數據採集的關鍵技術。

以繞線工序為例,需要由3臺機器人合作完成。過去,要優化機器人之間配合,最通常的做法是由工程師掐秒表做計算,再一次次試驗調整。現在,各環節有了實時、詳盡的生產數據,工程師就可以騰出手腳,專注於分析和設計,創新和優化生產流程。

2016年初,博世長沙就正式啟動了工業4.0示範基地建設,項目建設內容包括一條全新第九代防抱死馬達工業4.0示範生產線,對現有生產線進行第一期智能化升級改造以及建設一間面積為150平方米的培訓展示室。項目建成後,該公司參觀接待次數及人數均為去年同期的5倍左右,為其他企業的工業4.0建設起到樣板示範作用。

培訓展示室已於2017年2月投入使用。同時,在與長沙銳博、傑立特、佳林智能等本地供應商緊密合作過程中,該公司通過為其提供博世工業4.0相關的軟、硬體培訓,帶動本地智能製造發展。

連結

經開區「飛地」園區九大項目開工

本報長沙訊近日,長沙經開區汨羅產業園9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約18億元。

集中開工的項目有美好綠色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項目、樂浦汽車零配件物流園建設項目、吉爾潤科潤滑油生產項目、精斯誠人防及消防設備生產項目、分布式10兆瓦自用光伏發電項目等。其中,招商產業項目5個,企業達產後預計年稅收達1.15億元。

美好綠色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項目總投資約10億元,佔地面積約139畝。廠房內將建成行業單產產能最大、技術最先進、自動化程度最高的生產線。項目達產後,預計可實現年產值10億元。上海樂浦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為上汽大眾多個分公司提供第三方倉儲和物流配套的企業。項目爭取在12月正式投產,預計年產值8億元。

長沙經開區汨羅產業園是長沙經開區和汨羅市合作共建的飛地園區,是湖南省飛地經濟試點園區。

同時,記者從長沙經開區獲悉,1月至4月,經開區共引進、洽談投資額5000萬元以上項目37個,預計總投資570億元,涉及汽車關鍵零部件、電子信息及智能製造行業。

相關焦點

  • 2019年春季第十屆德國工業4.0考察的九大亮點
    近年來,德國提出的工業4.0受到中國政府和製造企業廣泛關注。     e-works數位化企業網從2014年起,已成功組織九次德國工業4.0考察,每次考察都有新的收穫。目前已考察了最具代表性的60多家德國製造企業、工業軟體和自動化廠商,多次觀摩漢諾瓦工業展,出席了相關國際會議。
  • 震撼,世界上最先進的五大工業4.0工廠
    一、德國安貝格西門子智能工廠作為工業4.0概念的提出者,德國也是第一個實踐智能工廠的國家。位於德國巴伐利亞州東部城市安貝格的西門子工廠就是德國政府、企業、大學以及研究機構合力研發全自動、基於網際網路智能工廠的早期案例。
  • 全球工業自動化企業排行榜前五是哪家
    在工業自動化領域,擁有眾多百年歷史的老牌企業,如西門子、通用電氣、博世集團、施耐德電氣等名牌企業,從數位化工廠、工業網際網路到工業4.0,這些早已經成為行業領導者。那麼在新的革命發展潮中,誰將是未來的贏家?
  • 呱呱墜地的CS75 PLUS 開啟長安工業4.0時代
    8月2日,在位於合肥的長安智慧工廠裡,我們感同身受地目睹了,長安工業4.0時代的首款產品落地。隨著CS75 PLUS緩緩下線,也標誌著長安智慧工廠正式投產。明日座駕在總裝車間,一臺臺白車身從頭頂略過,飛向自己的裝配工位。車間內的地板一塵不染,很難想像,這是四大製造工藝中人工密集度最高的總裝生產線。就在繁忙的車間一角,所有人翹首以待。
  • 理解工業4.0的新視角--應用場景!
    直到最近智慧型電話的顯示屏仍舊是扁平的,然而,第一種曲面顯示屏已經投入到市場中。當前,在汽車行業使用的材料系列,也在不斷地擴展,從鋁到高強度的鋼乃至纖維增強塑料,許多種類型的材料都在被使用。創新與產品周期,正變得越來越短,新的生產技術對製造公司帶來了壓力,促使它們做出越來越快的相應,做出快速的投資決策,無論是對消費品還是對資產品。
  • 福田皮卡大將軍木蘭版於世界級德國工業4.0+智能工廠實力...
    11月18日,"橫刀立馬 巾幗出徵——木蘭版下線暨大將軍預售突破3000臺及首批品鑑官交車儀式"在福田皮卡德國工業4.0+智能工廠隆重舉行。大將軍木蘭版從徵名到下線,幾個月時間內,一直都是行業熱議的焦點。出道即傲視群雄,"木蘭將軍" 終起勢出徵,本次活動匯聚眾多目光,吸引了業內外各界的廣泛關注。
  • 三分鐘帶你追隨博世,回顧傳感器在汽車,手機領域的發展之路
    追隨「MEMS一哥」博世,回顧傳感器在汽車和手機領域的發展之路 據麥姆斯諮詢報導,目前,博世每天製造的傳感器大約是450萬顆,隨著需要連接物體的數量增長,預計這個數字將繼續膨脹。當時的傳感器尺寸比今天大得多,主要用於汽車安全和舒適系統,在發動機管理軟體的運行中也起著重要的作用,之後用於電源驅動輔助系統,如防抱死系統和電子穩定控制。 值得一提的是,MEMS傳感器會告訴車載計算機在發生碰撞時是否打開氣囊。被稱為「博世工藝」的等離子刻蝕技術的問世,使大規模生產成為可能。
  • abs防抱死制動系統是什麼意思
    二、ABS系統基本結構如圖所示:三、防抱死制動系統的使用手冊:車速超過11公裡/小時(7英裡/小時)時,您可能也會聽見細微的咔嗒聲和一些馬達的噪音。這些噪音是系統在周期自檢的表現,以確定防抱死制動系統正常地工作。每次車輛起動和加速超過11公裡/小時(7英裡/小時)會進行這項自檢的工作。特定的路況或制動情況下,車輛在制動期間會起動防抱死制動系統。
  • 飛機教給汽車的那點事兒(一):ABS防抱死系統
    出於軍事需要,戰爭期間世界各國(尤其是歐美)的航空工業均取得長足發展,很多當時研究的技術在戰後轉為民用或發散到其它領域。在8月15日這個特殊的紀念日裡,汽車華爾街策劃了一組特殊的選題,我們將帶大家了解那些誕生在戰爭中、又服務於和平年代的科學技術。汽車和飛機,這兩種如今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交通工具從誕生至今都已走過了100多年的歷史。
  • 寧鄉經開區中建科技湖南公司投產 繪就建築工業4.0寧鄉樣板
    從今年4月份產業園基地一期廠房投入使用、地鐵管片車間流水線試生產,到7月份三套城市管廊解決方案樣板面世,再到8月份PC自動化流水線試生產,寧鄉經開區中建科技湖南有限公司僅用半年時間,便攻下了建廠、運營、投產三座「大山」,地鐵管片、管廊和PC構件三大業務格局基本成型,進入投產階段。
  • 中德智能製造/工業4.0標準化工作組第九次會議召開 達成14項共識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官網11月20日消息,中德智能製造/工業4.0標準化工作組第九次會議近日在德國柏林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德國聯邦經濟和能源部數位化與創新政策司、德國電工電子與信息技術標準化委員會、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有關負責人出席會議並致辭。來自中德雙方標準化組織、研究機構以及相關企業的80餘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 雲工廠分析|全球智造熱點「工業4.0」深度剖解
    在網絡上,對於工業4.0也有特別多的猜測和爭論。這次我們立足於工業自動化行業,整理下材料和思路,來跟大家好好聊聊神秘的工業4.0。定一個時間,到時間了不管該不該修都去修一下,跟汽車保養沒什麼差別。現在西門子可以告訴你什麼時候需要修什麼時候需要養護,但是這些服務都需要收費。再舉個例子,智能產品實現後,每一輛汽車都會不斷地採集周邊的數據,來決定自己的行駛路線,整個運輸系統會完全服務化,任何人都不需要再買車。有一天也許自己開車會成為嚴重的違法行為,因為設備是智能的,而人確是不可控的。
  • 戴森「核心科技」數碼馬達詳解
    根據戴森官方的說法,自1999年以來,戴森在數碼馬達的設計、開發和製造方面已投入超過3.5億英鎊,數碼馬達的總生產量超過5000萬臺。戴森V1數碼馬達,轉速達1666轉/秒,運用這款數碼馬達的戴森第一代幹手器,讓幹手體驗更快捷舒適。而2013年V4數碼馬達的誕生,使全新戴森Airblade Wash+Dry幹手器面世。它可以在14秒內快速有效地烘乾雙手且噪音更小。
  • 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申報截止,「以獎代補」政策驅動力已然釋放
    自「以獎代補」政策發布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的熱情被再一次「點燃」。今年11月15日,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申報截止。有消息稱,自9月16日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五部委聯合發布《關於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以來,已有約20個城市群提交申報材料。
  • 工業4.0的50個專用名詞點評!
    信息化被試水並且真的風生水起,但工業體系中的數位化表達與基於模型的構建能力,卻也從此被耽擱。我們也許不能肯定地說,這是一個失敗的早熟兒;但其大躍進式的發展信息化、對工業基礎的護士,和投入產出比的低效,卻從根基上延遲了中國製造業的發展。它導致了一個奇怪的結果就是:當今智能製造的兩化深度融合的主題中,工業化現在不得不要向信息化融合,而信息化本來是為了解決工業化的效率而引入的。
  • 德國工業4.0開展出智慧型手套以改良生產製程
    德國工業4.0開展出智慧型手套以改良生產製程 2015-04-09 13:11:18 來源:中金在線   德國工業4.0計劃已開始發展智慧型工具衣,未來生產線上,將能運用智慧型手套協助生產製造
  • 深度探訪BMTS上海工廠 走進渦輪增壓工業4.0時代
    11月9日,全球渦輪增壓技術領導者BMTS上海工廠媒體開放日開啟,蓋世汽車與來自全國各地近20家主流汽車媒體一起深度探訪渦輪增壓工業4.0技術,在生產「一體化」、數據「信息化」、物流「自動化」、品控「可視化」的智能工廠裡,領略
  • 從工業4.0出發 洞察全球製造業發展趨勢
    其次是1869年,世界上第一條流水生產線的應用,使人類正式進入了分工明確、大批量生產的「電氣時代」,電能被廣泛應用於生產過程當中。這個誕生在美國辛辛那提市的流水線是由一家屠宰場打造出來的,比廣為人知的福特汽車流水生產線早了44年。第三個時期是自1969年開啟的電子信息技術年代,典型代表是第一臺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可以簡單理解為工業上用於控制生產線的計算機) Modicon084的問世。
  • 唐時達:工業4.0時代的銀行4.0 基於交易費用理論的視角
    我試圖從生產方式變革的角度對此做出分析:即,工業4.0時代銀行如何經營。在這個大的問題下,有以下幾個小的問題:第一,生產方式變革影響銀行的理論邏輯?第二,工業1.0~3.0的銀行分別有什麼特點?第三,工業4.0時代的銀行4.0又有什麼特點?第四,網際網路金融與工業4.0有什麼關係:網際網路是顛覆還是工具,在工業4.0時代會如何發展?第五,當前銀行開展電子商務是短暫的偏離還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