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格朗日—你不知道的科學家

2020-11-22 騰訊網

「高數叔電臺」是娛樂型數學有聲讀物

基於數學家生平軼事及野史改編

如有雷同,純屬叔上網查的

上次我們介紹了史上最高產的科學家——大神歐拉,今天我們來看看他的一位得意門生,被普魯士腓特烈大帝譽為「歐洲最偉大數學家」的拉格朗日。

約瑟夫 拉格朗日(1736—1813),他是法國著名的數學家、力學家、天文學家,變分法的開拓者和分析力學的奠基人。

1736年,拉格朗日出生在義大利的都靈。他是家中的長子,家裡呢也有點小生意,父親一心想讓他學習法律,管理家族事業,但是,拉格朗日對法律毫無興趣,最喜愛的是文學。這是一個多麼充滿迷幻色彩的人物,法國著名數學家,出生在義大利,喜愛文學!

後來之所以家裡沒有逼迫他學習法律,是因為他們家破產了,從富二代變成自由身,他說「家裡破產是他這輩子最幸運的事」,有錢人的世界真奇妙。但是直到16歲的時候,拉格朗日仍十分偏愛文學,和數學家之間只差了數學家三個字。

17歲那年,他偶然讀到一篇英國天文學家哈雷寫的介紹牛頓微積分的文章《論分析方法的優點》,小夥讀的文學挺雜啊!但是,就是這篇文章使他對牛頓的敬仰之情猶如滔滔江水綿延不絕!於是乎,他冒出個想法,相當牛頓式的數學家。

在進入都靈皇家炮兵學院學習後,拉格朗日開始有計劃地自學數學。18歲的時候,拉格朗日用義大利語寫了第一篇論文,是用牛頓二項式定理處理兩函數乘積的高階微商,他又將論文用拉丁語寫出寄給了當時在柏林科學院任職的數學家歐拉。我們之前說過,歐拉是個很nice的人,他回信稱讚小拉的才華和思想,證明出來的問題也非常好,只有一個小小的毛病,就是這一成果早在半個世紀前就被萊布尼茲發表了。

但是,這並沒有使拉格朗日灰心,反而更堅定了他投身數學分析領域的信心。因為他的思想和前輩大神靠的如此之近。上一次出現和萊布尼茲思想撞車的人還是牛頓呢!

由於勤奮刻苦,天賦異稟,小拉在數學上的進步飛快,還沒畢業就擔任了學校的數學教學工作。20歲時就被正式聘任為數學副教授。也從這一年起,拉格朗日開始研究「極大和極小」的問題。他採用純分析的方法,為歐拉所開創的變分法奠定了理論基礎。

1758年8月,他把自己的研究方法寫信告訴了歐拉,歐拉一看我的天吶,這是萊布尼老爺子轉世了吧。當時歐拉也在研究這部分內容,但是小拉的方法更加優秀,於是歐拉將自己正要發表的論文壓了下來,幫助朗格朗日發表了他的成果。1759年,在歐拉的推薦下,拉格朗日被提名為柏林科學院的通訊院士。接著,他又當選為該院的外國院士。可見歐拉對這位得意門生的重視。

1762年,法國科學院懸賞徵集,付費答題,提問關於月球自轉,並且自轉時總是以同一面對著地球的難題。拉格朗日用自己的研究成果成功地解決了這一問題,並獲得了科學院的大獎。拉格朗日的名字也第一次進入整個歐洲科學界的視野。

兩年之後,法國科學院又提出了一個複雜的「六體問題」,也就是木星及其4個衛星和太陽之間的攝動問題。拉格朗日通宵數日,潛心研究,終於用近似解法找到了答案,從而再度獲獎。而這次獲獎,讓他的大名更是傳遍世界。

1766年德國的腓特烈大帝向拉格朗日發出邀請,說在「歐洲最大的王」的宮廷中怎麼能沒有「歐洲最偉大的數學家」,來吧我的拉貴人。於是他應邀前往柏林,任普魯士科學院數學部主任,並在那裡居住了20年,那段時間也是他人生科學研究的鼎盛時期。在此期間,他完成了《分析力學》一書,這是牛頓之後的一部重要的經典力學著作。書中運用變分原理和分析的方法,建立起完整和諧的力學體系,使力學分析化。直至現在,力學也是數學或者說分析學的一個分支。

1786年腓特烈大帝去世以後,他接受了法國大王路易十六的邀請,離開柏林,定居巴黎,直至去世。這也是為什麼說他是法國科學家的原因。這期間他參加了巴黎科學院成立的研究法國度量衡統一問題的委員會,並出任法國米制委員會主任。1799年,法國完成統一度量衡工作,制定了被世界公認的長度、面積、體積、質量的單位,拉格朗日為此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1791年,拉格朗日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又先後在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和巴黎綜合工科學校任數學教授。1795年建立了法國最高學術機構——法蘭西研究院,拉格朗日被選為科學院數理委員會主席。此後,他才重新投身於研究工作,編寫了一批重要著作:《論任意階數值方程的解法》、《解析函數論》和《函數計算講義》等等等等。

我們之前說過,拉格朗日年輕時酷愛文學,因此在法國期間結識了一位精通古典文學的律師朋友,在相處中他發現了這位朋友有一個在數學方面頗有天賦的兒子,並成為了他的老師,而這個少年就是後世影響了整個人類科學發展的另一位大魔王——柯西!

-END -

版權說明:內容來自高數叔原創,文字、圖片及視頻已經申請版權保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等有關規定,如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謝謝!

相關焦點

  • 你不知道的物理學家——拉格朗日
    我們都知道近期的嫦娥四號中繼星發射成功,這是我們國家的一個重大突破,但僅僅是發射成功,衛星進入計劃好的軌道正常的運作還需要好幾天的時間,中國的計劃已經成功的實現了前兩步,第三步就是我們需要攻克的難題了,那就是怎樣準確的從月球返回
  • 老四談科技:你知道「拉格朗日點」 在哪裡嗎?這點很有用!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拉格朗日的故事,拉格朗日是天體力學奠定基礎的天文學家,小的時候家庭條件特別的好,因為他父親是軍隊裡面的高級軍官,家裡面還做買賣搞搞商業,要是用咱們今天的話來說這個拉格朗日也算是官二代再外加富二代,但是拉格朗日卻沒有因此感覺到高興,你們知道為什麼嗎?
  • 你知道「拉格朗日點」 在哪裡嗎?這點很有用!
    拉格朗日點的暈軌道如果能夠預見即將發生的事情,那麼處理起來就輕鬆多了,至少歐洲航天局的科學家們是這麼想的。
  • 大魔王拉格朗日的故事及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繼續變形可以得到有限增量公式:表達其中區間將其與函數可微做一下比較:精確地相等你有發現什麼了嗎不過,你一旦掌握了泰勒中值定理,自然會有一種豁然開朗、醍醐灌頂的感覺;當你再回過頭去看之前的那些理論,就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縱山小」的意境!
  • 拉格朗日力學:歐拉-拉格朗日方程的形象原理與描述
    在經典的牛頓物理學中,系統的拉格朗日是總動能減去總勢能,但在量子場論中,這種簡單的關係不再真實,並且每個時間點的拉格朗日方程是所有空間中所有領域的功能。我們可以處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或者使用量子場論,或者採用牛頓運動定律,當物理學家提出新的物理基本定律時,它們經常通過提出拉格朗日的新方程來做到這一點。因此我們要關注的不是任何一個特定理論中的拉格朗日方程,但拉格朗日如何用於預測系統的行為,這具有普遍的實踐和哲學意義。
  • 拉格朗日的傳奇人生
    好了,廢話不多說,讓我們直奔主題,來詳細了解一下拉格朗日大神的傳奇人生。1757年,以拉格朗日為首的一批都靈青年科學家,成立了一個科學協會(即都靈皇家科學院的前身),並開始以拉丁語和法語出版學術刊物《都靈科學論叢》。
  • 就算你是拉格朗日,你也解不開五次方程的曠世難題
    至此,拉格朗日欣然前往柏林。在柏林的20多年間,拉格朗日做出最重要的成就,在柏林,拉格朗日到達了自己的職業巔峰期。前面的十年時間裡,拉格朗日研究了一個讓前人困惑不已的問題,就是方程論。在很久遠的年代人們就知道有一種數學概念叫作方程,方程中有已知係數,和未知量。
  • 拉格朗日乘數法介紹
    拉格朗日乘數法的基本思想  作為一種優化算法,拉格朗日乘子法主要用於解決約束優化問題,它的基本思想就是通過引入拉格朗日乘子來將含有n個變量和k個約束條件的約束優化問題轉化為含有(n+k)個變量的無約束優化問題。拉格朗日乘子背後的數學意義是其為約束方程梯度線性組合中每個向量的係數。
  • 拉格朗日【數學史】
    拉格朗日和歐拉被認為是18世紀兩個最偉大的數學家。拉格朗日出生在義大利的都靈,混雜著法國和義大利的血統。他的祖父是法國騎兵隊隊長,為撒丁島的國王服務以後,在都靈定居,並與當地的一個著名家族聯姻。拉格朗日的父親一度擔任撒丁王國的陸軍司庫,但卻沒有管理好自己的財產,因此拉格朗日所繼承的遺產寥寥無幾。
  • 拉格朗日乘子法
    這一篇先來介紹拉格朗日乘子法。 問題由來 在對函數優化時,如果沒有限制條件,一般直接對其求導,然後令導數為0,即可求解出極值點。但在更多的情況下,是有一些約束條件的。通常情況下,約束問題可以表示為: 也就是說,約束問題主要有2類。一類為不等式約束,另一類為等式約束。
  • 限制性三體問題特解—拉格朗日點,為何成為太空飛行器的「停車場」
    通過這個例子你明白了為什麼說「三體問題」永遠無解了吧!因為我們無法獲悉整個三體模型的規律。在現實狀態,任何一種天體模型都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比如說月球繞著地球的運動,現實生活中應該把地球看成一個橢球體,那麼月球的引力就不固定了,再考慮到潮汐作用就更加複雜了。
  • 拉格朗日
    約瑟夫•拉格朗日(Joseph Louis Lagrange),法國數學家、物理學家。他在數學、力學和天文學三個學科領域中都有歷史性的貢獻,其中尤以數學方面的成就最為突出。  拉格朗日生平  拉格朗日1736年1月25日生於義大利西北部的都靈。
  • 拉格朗日插值定理的理論基礎
    而插值裡面比較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拉格朗日插值法,這篇文章就跟大家講講拉格朗日插值的理論基礎。為什麼需要進行插值我們進行數據處理的理想,當然是希望數據非常的完備,啥玩意兒都有。但現實往往不盡如人意,數據經常會缺東少西的,那怎麼辦呢?我們需要對一些不存在的數據進行一些插補。
  • 力學外傳:拉格朗日的討論會
    拉格朗日:哎喲,您還真把我問住了。我沒考慮過這個事情,不敢說……觀眾B:牛頓說了,力的大小等於勢能函數梯度的相反數,既然前面的主動力可以這樣表示,那後面的慣性力也可以這樣表示嘍?拉格朗日:你是說慣性力也有一個「勢能」?觀眾C:聽起來很彆扭。
  • 如何理解拉格朗日方程
    拉格朗日方程是理論力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程,它和牛頓力學一樣,都是一種對力學系統的描述。
  • 拉格朗日點和拉格朗日乘子法
    拉格朗日點指受兩大物體引力作用下,能使小物體穩定的點。一個小物體在兩個大物體的引力作用下在空間中的一點,在該點處,小物體相對於兩大物體基本保持靜止。在每個由兩大天體構成的系統中,按推論有5個拉格朗日點,但只有兩個是穩定的,即小物體在該點處即使受外界引力的攝擾,仍然有保持在原來位置處的傾向,每個穩定點同兩大物體所在的點構成一個等邊三角。
  • △拉格朗日點與銀河少女△
    法國數學家拉格朗日於1772年推導證明了拉格朗日點的存在1906年首次發現運動於木星軌道上的小行星(見特洛依群小行星)在木星和太陽的作用下處於拉格朗日點上在天體力學中拉格朗日點是限制性三體問題的5個特解L1    L2   L3   L4   L5在看似無法捕捉的運動中出現了美麗的平衡
  • 拉格朗日乘數法
    拉格朗日乘數法 在數學最優問題中,拉格朗日乘數法(以數學家約瑟夫·路易斯·拉格朗日命名)是一種尋找變量受一個或多個條件所限制的多元函數的極值的方法。這種方法將一個有n 個變量與k 個約束條件的最優化問題轉換為一個有n + k個變量的方程組的極值問題,其變量不受任何約束。
  • 學過高數的都應該知道著名的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約瑟夫·拉格朗日(Joseph Lagrange,1736年1月25日-1813年4月11日),法國籍義大利裔數學家和天文學家。拉格朗日曾為普魯士腓特烈大帝在柏林工作了20年,被腓特烈大帝稱做「歐洲最偉大的數學家」,後受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邀請定居巴黎直至去世。
  • 深入理解拉格朗日乘子法和KKT條件
    (Lagrange Multiplier) 和KKT條件是非常重要的兩個求取方法,對於等式約束的優化問題,可以應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去求取最優值;如果含有不等式約束,可以應用KKT條件去求取。KKT條件是拉格朗日乘子法的泛化。之前學習的時候,只知道直接應用兩個方法,但是卻不知道為什麼拉格朗日乘子法(Lagrange Multiplier) 和KKT條件能夠起作用,為什麼要這樣去求取最優值呢?本文將首先把什麼是拉格朗日乘子法(Lagrange Multiplier) 和KKT條件敘述一下;然後開始分別談談為什麼要這樣求最優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