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信部積極做好衛星無線電頻率協調保障 助力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由航天科技集團研製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開啟了我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任務的新徵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由軌道器、著陸器、上升器、返回器組成,其中軌道器和返回器搭配使用,組合成為軌返組合體,著陸器和上升器搭配使用,組合成為著上組合體,目標是實現無人月面自動採樣返回、開展月球樣品地面實驗室研究。無線電是太空飛行器開展空間測控、數據傳輸、信息探測等業務的唯一通信手段。
-
工業和信息化部積極做好衛星無線電頻率協調保障 助力探月工程嫦娥...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由航天科技集團研製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開啟了我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任務的新徵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由軌道器、著陸器、上升器、返回器組成,其中軌道器和返回器搭配使用,組合成為軌返組合體,著陸器和上升器搭配使用,組合成為著上組合體,目標是實現無人月面自動採樣返回、開展月球樣品地面實驗室研究。 無線電是太空飛行器開展空間測控、數據傳輸、信息探測等業務的唯一通信手段。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實施 深空探測邁出嶄新一步
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將首次進行火星探測任務的「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入軌道,標誌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正式實施,深空探測邁出嶄新一步。承擔本次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任務的發射移動平臺——臍帶塔及行走裝置是大連重工·起重集團有限公司下屬上市公司大連華銳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大連重工」)的自主研製產品。
-
科技Top資訊:我國首次火星探測飛控任務準備就緒
【航天】我國首次火星探測飛控任務準備就緒國家航天局近日宣布,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將擇機發射升空,記者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了解到,目前中心各項飛控任務準備進展順利。在北京航天飛控大廳,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員正在與任務各系統進行聯調聯試,為即將到來的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周密準備。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型號副總師張宇表示:「近期我們與發射場系統、火箭系統和探測器系統一起,進行了多次飛控協同演練,通過這幾次的飛控協同演練,檢驗了我們系統間的接口和飛行程序的正確性,也驗證了我們具備執行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能力。」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成功 邁出深空探測嶄新一步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13時25分,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任務)正式實施,我國深空探測邁出嶄新的一步。其中,在技術發展水平方面,國際上已實現對火星的飛掠、環繞、著陸、巡視探測,技術難度更大的採樣返回和載人探測仍有待突破技術瓶頸。在科學研究成果方面,國際上通過不同探測形式與任務,在火星軌道運動規律與參數、火星大氣、火星地形地貌與地質構造等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些探索和成就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樹立了前進的方向,也向我們探索火星提出了挑戰。
-
天問·探路火星|回顧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前世今生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謝瑞強 通訊員 龐丹7月23日,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任務)正式實施,我國深空探測邁出嶄新的一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製,發射升空後將經歷7個月左右的長途跋涉,突破極其遙遠距離,到達火星並開展環繞和巡視探測。
-
54所著力提升深空測控能力,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保駕護航
據悉,這是我國第一次向火星發射探測衛星,也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首次應用性發射,是我國運載火箭首次執行地球-火星轉移軌道發射任務。火星探測工程是我國繼載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之後又一個重大空間探索項目,也是我國首次開展的地外行星空間環境探測活動。本次發射,將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三大任務,獲取火星探測科學數據,正式邁出我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洛陽軸承助力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7月23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順利發射升空進入預定軌道,標誌著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邁出第一步。記者昨日從洛陽軸承研究所有限公司(簡稱軸研所)獲悉,其研發的兩款軸承產品配套「天問一號」及深空天線組陣系統,助力我國星際探索開啟新徵程。 火星探測器最遠探測距離近4億公裡,「地火轉移」時間近7個月,這對測控通信系統來說是前所未有的考驗。
-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啟航
本報訊(記者 張航)昨天12時41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據了解,「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15秒,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實施發射,在飛行2167秒後進入地火轉移軌道,器箭分離正常,探測器太陽翼展開正常,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受天體運行規律約束,火星探測窗口每26個月一次,且窗口期較短。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下月到來
根據計劃,我國將在今年執行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在今年航天日期間,已經公布了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名字,即「天問一號」。隨著時間窗口的臨近,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有什麼進展呢?由於火星距離地球較遠,因此探測火星需要選擇它與地球距離較近的時機,而這樣的機會每隔26個月才有一次。根據我國的計劃,將在今年實施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
走近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背後的青年科研工作者
新華社記者才揚攝【一線講述】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開啟了瑰麗壯美的火星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成績背後,是一代代中國航天人矢志不渝的執著追求,是一支支科研團隊並肩攜手的頑強奮戰。在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中,青年人是重要參與者。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背後有四個山西小夥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探火任務」背後四個山西小夥功不可沒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大約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了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將火星之旅「天問」的答案「打包」回傳 西電通院李雲松教授團隊參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此次發射掀開中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新篇章,成為我國深空探索全新的裡程碑。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李雲松教授所負責的圖像傳輸與處理團隊參與了本次火星探測中多個科學載荷的圖像和數據壓縮任務。致力於探測器圖像與數據壓縮 將「天問」的答案「打包」回傳 相對於地球的近鄰「月球」,火星的距離實屬遙遠。
-
西電團隊參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本報訊(記者姜泓 任娜 通訊員付一楓)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掀開中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新篇章,成為我國深空探索全新的裡程碑。火星探測一共是13個科學載荷,其中有5個載荷是需要進行數據壓縮的,我們參與了全部壓縮任務。」李雲松表示。這些探測設備,就是在深空中人類感知的極大延伸,充當人類在火星上的「眼耳鼻舌」,幫助我們更好更精準地認識火星。如何確保圖像和數據壓縮質量?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成功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我國將於7月至8月執行火星探測任務,中國探測車將首次登陸火星
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後,明年2月將到達火星的引力勢場以內,然後再經過火星的捕獲到達火星。火星車將停留90個火星日。這個消息令廣大航天迷十分振奮,這不僅是官方首次披露火星探測任務的具體時間,而且首次執行火星探測任務就來一個大動作,我國自主研製的火星探測車將會登陸。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火星見!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成功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成功發射 邁出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新華社記者 才揚/攝本報海南文昌7月2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