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在大乘經典《金剛經》之中,提到眾生的10種形式類別: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在《楞嚴經》之中,也提到過「十種異生」。
1.卵生
卵生動物是以產卵的方式進行繁殖,其受精卵在母體外獨立發育。常見的如雞鴨鵝這些家禽類,以及鳥類、大部分魚類、爬蟲等,都屬於卵生動物。
2.胎生
胎生動物的雛形,是在胞胎之中形成的。我們通常將哺乳動物稱之為胎生動物。胚胎所需的營養,是在母體中獲得的,直到出生為止。人類就屬於胎生動物。其它常見的胎生動物,如牛、羊、豬、犬、象等。
3.溼生
溼生動物僅僅依靠水分就可以生長出來,屬於藉助因緣而生。如蟋蟀、飛蛾、蚊蟲、蠓蚋、麻生蟲等。
4.化生
化生相對於以上三種情況,是不需要依靠其他物質而出生的生物。例如稻米放久了之後,會生出一些蟲子;這些蟲子不需要依靠母體等因緣,其本質是由業力而生。
以上四種,是有情眾生最常見,也是相對容易理解的四種生命形態。
5.有色
有色是指有物質實體、有形象的眾生,用眼睛可以看得到。從這個角度而言,前面四種生命,可歸於此類。
6.無色
無色相對於有色而言,就是沒有物質實體,無形象的眾生。這類眾生,用肉眼是看不到的,它們屬於陰性物質生命體。
7.有想
「想」,即是思想、意識、感覺。有想生是指人類通過祈禱、憶念所感生的一類生命。這類生命往往也有情、有想,但沒有具體的色身,可以依附於神像、草木、山石等「顯靈」。
8.無想
這裡的無想及上面提到的有想,並不是指「有想天」和「無想天」。此處的無想生,是指精神所化生出的山河大地、土木金石等物質。這類物質,並非有情有思想的活物,就與夢中的山河大地一般,其本質是幻化所生。
9.非有想
非有想生是一種十分奇特的生命形態,用文字實在不好表述。譬如有一種蟲子,被細腰蜂抓到它的巢裡。細腰蜂會產生一種極其堅定的想法,就是讓抓來的蟲子像自己。細腰蜂每天這樣想,想很多次,往往七天之後,那隻小蟲子就變成細腰蜂了。
10.非無想
非無想生是思想很不正常的一類生命。譬如佛經記載有一種特殊的貓頭鷹,喜歡抱著一種卵形的土塊來孵育。這種貓頭鷹就產生孵出小貓頭鷹的念想,其後真孵出了一種怪鳥,這種怪鳥最後將孵出它的母親吃掉了。
其實,這10種生命形式,無論多麼複雜或者多麼不可思議,其本質都是通過妄想、因緣和合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