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加木是要尋找特殊能源?

2021-01-21 搜狐網

  1980年6月17日上午10時,彭加木獨自外出。同行司機王萬軒是第一個發現彭加木那張「我離此東去找水」的紙條的人,並親自參與了大搜索。繼昨日早報獨家披露彭加木在羅布泊的最後時光後,今日請再看王萬軒講述彭加木失蹤之迷———

  搜尋 兵分兩路沒目標

  在羅布泊燒開水簡直就像在火爐裡點蠟燭。

  「就是冷水到這裡都燙手!」王萬軒說。

  幾個人喝了點水,就開始駕車出發去尋找彭加木了。

  但上了車才發現,開車也不行啊———看不見腳印!

  後來分成兩路,因為當時彭加木往東去了,車就順著沙漠邊緣直接往東北方向走。

這邊人繼續在附近找,王萬軒這路就開車直接向東走。

  向前走了七八公裡路,順著河穿過去,人下車先看看有沒有腳印。嘿!車還真能穿過去,開到八一泉前面,車就橫穿了過去。當時天快黑了,原地搜索的一路沒找到,就回了大本營,王萬軒這一路也不敢再往前走———「再走下去我們也回不去了!也失掉目標了!」於是也折返了大本營。

  發現

  失蹤前已經迷路

  1980年的6月18日下午。

  羅布泊颳起了大風。

  王萬軒們順著腳印又找了7公裡左右。這天在找尋中就發現,彭加木並沒有一直向前走———他的腳印路線是馬蹄形的,好象又回來了,這至少說明,彭加木當時的方向已經迷失了。事實上,如果直線返回大本營,也就5公裡左右的距離。

  「找著找著,腳印就消失了。終於,我們發現在一個沙包上,有人坐過的痕跡。他面向北方,就是一條乾涸的河的對岸。我們也在那個痕跡上坐了坐。彭加木帶有望遠鏡,河對岸那邊的沙漠少,有山,跟河接壤的地方有植物帶,那邊也有沙漠,只是比較小。我們猜想他是不是到河對岸去了……」

  第三天大傢伙回來又開會討論,準備到河對岸去找。

  可是怎麼過去呢?乾涸河床的中間是鹽殼。汽車走過去都壓不出痕跡。但是鹽殼的含量不同,下面都是鹽鹼和泥巴。就是羅布泊的沼澤地形。如果汽車一旦壓破表層的鹽殼,就可能被卡死。

  困難 沼澤地形成障礙

  早在彭加木要求往羅布泊東部繼續考察的第三天,王萬軒就見識過這種地形的恐怖。

  當時也是順著河床走,5座的車、8座的車都過去了,蘇聯產的那輛輜重車就沒過去,陷了進去。王萬軒他們在前面等了6個小時,發現車沒跟來,就折回來找。一看司機包紀財的輜重車陷進去了,就知道「完了完了!」「如果後橋斷了,我們就『徹底』了!」

  這種地貌至今仍然沒有改變。1990年,電視劇《望長城》在那裡拍攝,請王萬軒去,當時王萬軒再也不想去了。

  當時的地形,如果近看,到處坑坑窪窪,大坑小坑,就在這局部的10多米範圍內,也極難看到。10多米外,還有紅蘆葦等植物。

  更要命的是,由於沙漠的風沙無常,越是有植物的地方,坑坑窪窪也越多。一不注意就會突然栽到裡面。任王萬軒當時三十七八的壯年,也不得不坦承「你就沒辦法。」

  絕望 軍隊搜尋也未果

  話講到這兒,王萬軒給記者講了一件軼事:有記者問他當年到羅布泊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王萬軒回答:「最大的收穫就是活著回來了!」

  那位記者就笑了:「你說話咋恁沒水平啊?」

  王萬軒也笑著說:「我是工人能有啥水平啊,反正我是活著回來了!」

  所以,王萬軒他們只敢走有植物的地方。而且,植物稀少的還不敢走,只敢走植物密集的地方。「因為植物有根啊,汽車不至於陷下去。」另外,就是上山,走沙漠,這些地方不怕陷下去。

  然而,一切都是徒勞。絲毫沒有彭加木的蹤跡。

  晚上回到營地,王萬軒他們又發信號彈,每半小時發一次,每發信號彈的能見度在30———40公裡。然而,還是沒有彭加木的任何消息。

  所有人都急劇地恐懼、絕望起來。

  後來,由解放軍參與的大搜尋中,也沒有找到彭加木。

  印象 彭加木是直脾氣

  王萬軒從1979年就和彭加木在一起工作了。跟著彭加木參加過幾次考察。在他的眼裡,彭加木的性格不僅內向,而且「太執著了」。看問題比較直觀,別人說什麼都勸不進去。「他認為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別人想把他拗過來是不太容易的。」

  「他帶路啊,他是指揮棒,他說咋走我就咋走。」

  為了紀念這位在中國科學史上首先穿越羅布泊進行考察以身殉職的著名科學家,1981年10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他「革命烈士」稱號。1982年1月,中科院和中科院新疆分院在他遇難的地方,樹立一塊水泥製作的永久性標誌,高1.5米、寬0.7米,上書「一九八○年六月十七日彭加木同志在此考察時不幸遇難」。王萬軒也參加了這次立碑活動。

  目的 帶隊尋找稀金礦

  彭加木如此執著究竟是為什麼?

  王萬軒告訴記者,那時已有外國人去羅布泊考察。「我們說是去羅布泊考察,但在此之前誰也沒去過。說有外國人來這裡考察也是在外圍,很早的,那時羅布泊還有水。羅布泊的水消失是在70年代,沒水之後,誰也沒有來過。」

  外界一直傳言,彭加木率隊進羅布泊是為了尋找鉀鹽礦。但這種說法遭到了王萬軒的反對。

  他介紹說,進去的時候,並沒聽說過這種說法,「我們到羅布泊中間去的真正目的是想要尋找一些特殊能源和稀有金屬,這是科學院的目的……我們還帶了兩位化學專家。」

  日記 見證搜尋懷故人

  提及尋找彭加木,王萬軒顯得特別激動。20多年了,但王萬軒談到彭加木,幾乎還是一口一個「彭先生」,足見對老領導的尊重。

  說到興起,王萬軒還找出了自己當年的工作日記。清晰地記錄了那段尋找彭加木的日子。對於記者此次前往羅布泊尋找彭加木,王萬軒很想去。但是由於剛動完手術,只好做罷。

  4月6日下午,吳仕廣和王萬軒進行了一次會晤,基本達成共識:彭加木遇難的地方離他失蹤的位置肯定不會遠!

相關焦點

  • 尋找彭加木
    司機王萬軒還把越野車開上沙丘,朝東方向開亮大燈,他們期望彭加木看到火光、信號彈、汽車燈光,會朝著宿營地方向走來。  然而到了凌晨2:00,仍不見彭加木回來,科考隊不得不把「彭副院長17日10時一人外出未回。」這一重要情況告知駐軍部隊,並請駐軍部隊轉告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  與此同時,科考隊員開始尋找彭加木的行動。  彭加木留下的紙條是:「我往東去找水井。」
  • 科學家彭加木為什麼會在羅布泊失蹤?幾次大規模尋找,都一無所獲
    其實彭加木失蹤的事件,算是我國建國之後,比較出名的一件科學家失蹤事件,那麼彭加木具體的失蹤時間是在1980年的6月17號,當時彭加木所在的一行人困在沙漠當中,物資和水源都已經耗盡,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彭加木覺得不能坐以待斃,所以彭加木決定單獨去尋找水。
  • 雙魚玉佩之謎,彭加木深入羅布泊之後發現了什麼?
    而發現雙魚玉佩的,就是久負盛名的探險家彭加木。1980年,彭加木一行九人進入了羅布泊,這是中國最為神秘,最為危險,也是無數探險家心心嚮往之地。彭加木一行之所以進入這片生命禁區,除了探險之外,還有一個特殊使命,那就是尋找神秘的「羅布泊病毒」。之前,有一夥盜墓賊進入了羅布泊,企圖找到古城遺址,盜取文物販賣。
  • 彭加木失蹤之謎:為省錢獨自去尋找水源,最後的痕跡是張椰子糖紙
    彭加木迷失沙海幾十年,有人說彭加木是假死實際上他早已裡通外國,有人說他是在尋找水井的途中被渴死在沙漠,也有傳言彭加木是被考察隊的其他同伴一齊殺害……迷霧重重其中真相究竟是什麼?大部分人認為此時應該向駐軍發電報求援助,而彭加木卻認為此刻還未到萬不得已之時,畢竟要駐軍開直升機過來送水和汽油會為額外增添一筆不菲的花銷(注當時物價:直升機飛行一小時花費兩千元人民幣)。
  • 科學家彭加木在羅布泊到底為了尋找什麼而犧牲的?
    他是彭加木。 如果只是穿越探險性的羅布泊,就瞧不起這個科學家了。 重水是製造核能不可缺少的物質,60年代我國需要大量的外匯購買,在自己的土地上能找到重水嗎?1964年,彭加木首次來羅布泊,他和幾名科學家繞羅布泊一周,採集水樣和礦物標本,對當時流入羅布泊的三條河(塔裡木河、孔雀河、車爾臣川)河水鉀含量進行初步研究,羅布泊在寶地, 1979年,彭加木第二次來羅布泊,繼續進行了一年的考察,在嚴峻的環境中,彭加木繼續工作,為國家找到了大量的稀有資源。
  • 同事尋找彭加木,意外發現「樓蘭美女」,揭開羅布泊消亡真相
    建造樓蘭古城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當地的人們無法從外面引進材料,只能從居住地尋找。昔日茂密的森林隨著時間的流逝被砍伐,這座巨大的古城每一步的建造都伴隨著生態環境的破壞,可是那時的人們卻不以為意,根本不知道大自然的饋贈對他們來說有多麼珍貴。
  • 同事紛紛否認乾屍就是彭加木
    面對各種猜疑,在沒有其它證據的情況下,要確定乾屍究竟是不是彭加木遺體,DNA鑑定將「一錘定音」。   昨日,記者聯繫到多位彭加木生前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的同事,這些同事均表示屍體是彭加木的可能性不大。   尋找彭加木,同事當年兩進羅布泊   曾兩進羅布泊尋找彭加木的同事王常貴表示,此次發現乾屍疑是彭加木,基本上都是新聞炒作。
  • 彭加木羅布泊失蹤事件:隊員們都不同意,為何彭加木執意前往?
    但彭加木不同意:科學精神就是探險,最困難的時候,就是勝利將要到來的時刻,大家要挺住,決不後退一步。到第五天,後面兩輛車都跟不上了,油、水已經只剩下四分之一了,隨著油、水的減少大夥的信心也在下降。期間彭加木開了3次動員會,說現在還不是山窮水盡的時候。但是當考察隊花了六天時間,於6月16日到達庫木庫都克的時候發現,這裡根本沒有井。
  • 真相怵目驚心彭加木究竟怎麼死的?
    彭加木是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副院長,之所以要去羅布泊,也是出於嚴肅的科學考察的需求,他去羅布泊是為了找到核能源的必備材料,他在尋找一種叫「重水」的東西,只有這樣才能領先美蘇,為我國爭得榮譽。彭加木第二次進入羅布泊,已經身患癌症,但他毅然前往最危險的地方,他說:「我要為祖國和人民奪回羅布泊的發言權。」彭加木第三次進入羅布泊,是1980年6月的盛夏,這一次他的目的很單純,就是要找到黃沙掩埋下的文化真相,開闢一條新的羅布泊穿越之路,這一點他做到了。
  • 雙魚玉佩事件之謎:彭加木往東去找水井,竟然隱藏這樣的秘密!
    頂級的科學家、神秘的羅布泊、失蹤、來自上古的玉佩、出動國家力量、特殊的時間節點。這幾個「SSS級博眼球」元素,任意兩個組合在一起,都足以促成一件轟動世界的神秘事件。巧的是,雙魚玉佩事件將這幾個元素全都湊在了一起。這種經常出現在玄幻小說裡的橋段搬到現實,只能說是超玄幻現實主義。事件的主人公名叫彭加木,是我國著名的生物專家。
  • 魂斷塔克拉瑪幹--著名科學家彭加木失蹤內幕
    他考慮到直升機運送一次物資要花上萬元,一公斤水要二三十元,且數量有限,國家付出的代價太大,最好能自己就地解決用水問題,倘若找到了水源,還能為以後到這裡考察提供便利條件。想到這些,他準備獨自行動了。  下午1時,司機王萬軒到車裡取衣服時,在一本地圖冊裡發現一張紙條,看後不由大吃一驚:「我向東面去找水井。彭。六月十七日十時三十。」彭加木冒著50℃多的高溫單人找水,這在沙漠裡是極其危險的。
  • 彭加木失蹤之謎,彭加木真的穿越成為王莽嗎?
    說起彭加木,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彭加木(1925.5.19—1980.6.17),原名彭家睦,廣東番禺市人,漢族,中國共產黨黨員,生物化學家,原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副院長。彭加木長期從事生物化學研究。
  • 彭加木失蹤之謎:沙海迷途
    37年前,著名科學家彭加木就是在羅布泊考察時不幸失蹤,永遠地消失在那片沙海中。彭加木在羅布泊失蹤的消息震驚了1980年的中國,國家曾組織了前後4次大規模的尋找,卻始終沒發現他的任何蹤影。在此後的若干年裡,許多敬仰彭加木的民間人士自發組織探險隊,到羅布泊尋找彭加木,也都以無果告終。
  • 雙魚玉佩的傳說,彭加木到底去了哪裡?
    然而在隔年的1955年,彭加木在一次身體不適體檢過後得到了一個噩耗,他患上了縱隔惡性腫瘤,要知道縱隔腫瘤的治療,一般需要手術治療,惡性的情況下哪怕是在在手術後,還是要進行必要的放療和化療,所以彭加木不得不回到上海住院,住院期間的他無時無刻的關注著新疆,在他的積極治療下,病情得到好轉,終於在9年過後,彭加木完成了第一次探險。
  • 彭加木發現了什麼?他為什麼最後失蹤了?
    彭加木(1925——1980年6月17日(失蹤)),原名彭家睦,廣東番禺(今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人,漢族。1947年畢業於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南京大學)農學院,1979年任新疆科學院副院長。1980年5月,彭加木率隊去羅布泊考察,隊伍行至羅布泊乾涸的湖底位置時,考察隊出現了缺水、缺油的情況,於是身為隊長的他不顧個人安危,獨自出發去尋找水源,並且留下了那張非常悲壯的紙條:「我往東去找水井。彭。6月17日10時30分。」隨後彭加木再羅布泊失蹤,民間和官方多次出發尋找,均不見蹤跡。
  • 彭加木的消失隱藏了多少秘密?彭加木在羅布泊到底發現了什麼?
    彭加木的消失隱藏了多少秘密?彭加木在羅布泊到底發現了什麼? 羅布泊和彭加木,這兩個著名的神秘地方。
  • 羅布泊既沒有雙魚玉佩也沒有生化病毒 彭加木是真正的英雄!
    至於什麼植物殭屍病毒那純屬是在彭加木「植物學家」的頭銜上編造出來的,的確彭加木是研究了植物病毒,但是彭加木也研究動物和化學,他的實際頭銜應該是生化學家。之所以在彭加木身上神秘色彩這麼重除了他的失蹤,更多的是因為他學術研究的領域和羅布泊勘探看上去有「矛盾」,普通人想不明白為什麼要找一個「植物學家」成為隊長。如果你知道背後的原因,就明白彭家木身上的重任。
  • 著名科學家彭加木在羅布泊考察時失蹤,他到底怎麼了?
    但在進行到第三天時,水和油就已經消耗了一半,為了保險起見,此時應該原路返回,但彭加木認為:科學就是要冒險,在最困難的時候也要挺住,萬一能夠在前面發現水源呢。但到了第7天,彭加木一行仍未到達補給點,此時水和油已經完全不夠了,其中水只剩下了半桶,而且由於長途搖晃,水質已經變得難以下咽。再加上油已經不多,所以考察隊無法返航。
  • 彭加木到底發現了啥?羅布泊三次大規模搜救未果,他到底去了哪
    在當時,當地的軍人和村民都去羅布泊尋找過彭加木,但經過了三次大面積搜索,始終沒能找到他,就這樣,彭加木的失蹤至今都是一個未解之謎,距今天,彭加木已經失蹤30多年了,而對於他的失蹤其一,彭加木失蹤的目地點是在羅布泊地區,在當時羅布泊還是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實驗基地,另外羅布泊本身就是一個無人生存的無人區,兩個因素加在一起,先是讓羅布泊就令人遐想,其次,
  • 彭加木到底發現了什麼?羅布泊三次大規模搜救未果,他到底去了哪
    中國地大物博,總面積達到960萬平方公裡,而在中國這片土地上,也有許多神秘的地方,比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若羌縣境內東北部的羅布泊,它曾是我國第二大內陸河,但隨著時間流逝,這片本應是水草肥美的湖泊變為了一片沙漠,因氣候環境惡劣,這裡成為了沒有人居住的而無人區,各種離奇詭異層出不窮,更是成為了無數探險者的探險樂園,不少人進入羅布泊探險,但走出來得人卻少之又少,為羅布泊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我國著名科學家彭加木也曾進入過這片神秘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