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瑞典國王中,唯一被譽為「大帝」之人,北方雄師古斯塔夫

2021-01-16 鷹鷹說

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1594年12月9日-1632年11月6日),瑞典瓦薩王朝國王,生於斯德哥爾摩,其父為前攝政,卡爾九世(Karl IX)。

在歷代瑞典國王當中,只有古斯塔夫二世被譽為"大帝",清教徒更稱之為「北方雄獅」,他領導瑞典參與三十年戰爭,戰爭結束時瑞典已經一躍成為北歐霸主,躋身歐洲頭號列強地位。

一、改良軍備

古斯塔夫二世曾微服出巡歐洲列國,遊學期間目睹僱傭兵制度的不足,因此,古斯塔夫二世對僱傭兵制度特別仇視,最終他決定開創歐洲先河:實行普遍徵兵制,構建出紀律嚴明的常備軍,大大提升了瑞典軍事實力,為往後的三十年戰爭勝利打下了穩固的基礎。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古斯塔夫二世遊歷各國時,他發現當時諸國軍隊的軍服五顏六色、毫無統一可言,以至諸國軍隊在戰時,難以有系統地接受指揮,甚至在混戰時難分敵友、自相殘殺的局面時有發生,因此他又開創軍事史上的先河一一統一整齊軍裝。

儘管如此,但這位國王"新手"並非一帆風順。他剛登基後的第一仗就是場敗仗,當時年輕的瑞典所面對的是另一北歐強權丹麥。面對著身經百戰的丹麥軍隊,瑞典軍有如"豆腐"般一擊即散。

二、海上稱霸

戰敗後的瑞典養精蓄銳,幾年後古斯塔夫二世再揪起戰爭,與強鄰俄國爆發軍事衝突。

這次的瑞典軍可謂今非昔比,一舉攻進芬蘭灣,掐斷俄國咽喉之地,波羅的海出海口,使瑞典海軍在波羅的海稱霸稱王、風頭不可一世,成為17世紀威震歐洲的軍事力量,古斯塔夫二世當時年僅21歲。

古斯塔夫二世進行戰術改革,研發出三軍戰術(步兵、騎兵、炮兵混合作戰,強調炮兵及騎步兩軍的機動性)。

1621年,古斯塔夫二世率兩萬四千大軍入侵波蘭的利沃尼亞,古斯塔夫二世將戰時方陣的作戰面拉長,大大增強了火力密集的優勢,使波蘭騎兵數次衝鋒均死傷慘重。

三、瑞典戰神

古斯塔夫在每場戰爭中均身先士卒,身受多處槍傷但依然帶頭衝鋒陷陣,使他在軍中有如戰神般的存在。

可惜的是,古斯塔夫二世並無緣親眼目睹"瑞典時代"的來臨,在呂岑戰役(1632年11月)的一次騎兵衝鋒時,因與大軍失散而誤入敵軍腹地,在經過血腥肉搏後,古斯塔夫二世的頭、頸等中了多處致命傷,當場殉國,結束他勞碌的一生,時年37歲。

儘管古斯塔夫已經逝去,但他的精神依然在瑞典人民心目中長存,並且鼓勵著瑞典軍民堅持戰鬥直接三十年戰爭勝利。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的今天1632年11月6日瑞典國王北方雄獅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
    高考微信       歷史上的11月6日瑞典國王北方雄獅古斯塔夫二世       1611年,隨著他父親卡爾九世,17歲的古斯塔夫就成為瑞典國王。然而,年輕的古斯塔夫面對的是十分複雜的形勢。他的堂兄,時任波蘭國王的西吉斯蒙德一直宣稱自己才是瑞典王位的合法繼承人,並得到一些瑞典貴族的支持。而從他祖父古斯塔夫·瓦薩時代就結下瑞丹矛盾,和從他伯父約翰三世時代結下的瑞俄矛盾,此時仍剪不斷,理還亂。瑞典與上述三國之間劍拔弩張,戰爭一觸即發。
  • 北境雄獅——古斯塔夫二世
    1、 家族過往古斯塔夫·阿道夫(亦稱古斯塔夫二世)於1594年12月19日出生於瑞典斯德哥爾摩,父親是南曼蘭公爵卡爾,其祖父是瑞典瓦薩王朝的創建者古斯塔夫·瓦薩。但到他父親時,瑞典的國王卻是他的堂兄,也是波蘭的國王——西吉斯德蒙。但是此時瑞典是一個信奉新教的國家,而西吉斯德蒙信仰天主教,並且長期在波蘭居住。
  • 領土縮水最嚴重的國家—第9期—瑞典:以百萬人口躋身歐洲列強
    瑞典和挪威臣服於丹麥國王的統治,同時保留了王國的地位。瑞典獨立:卡爾馬聯合時期,丹麥意圖吞併瑞典,激起瑞典人的反抗。1521年,瑞典貴族古斯塔夫·瓦薩起兵反抗入侵瑞典的丹麥軍隊,並於1523年將其擊敗;1523年6月6日,古斯塔夫·瓦薩被擁戴為國王,是為古斯塔夫一世,瑞典正式恢復主權。古斯塔夫一世因此被瑞典人稱讚為「國父」。
  • 斯德哥爾摩最著名教堂,裡面卻埋葬著瑞典國王,這是為何?
    還有不能錯過的就是瑞典的教堂,其中有一個非常出名的教堂,那就是騎士島教堂。騎士島教堂位於騎士島上,主要是瑞典君主的葬禮教堂,也是騎士島上最重要的建築。教堂建於1280,用了30年的時間,將修道院改為一座教堂。騎士島教堂採用了當時非常流行的哥德式建築樣式,尖塔部分則是19世紀後葉新建的。
  • 手繪瑞典史,從維京人到「北歐雄獅」
    不過,我說的是地方,不是人。估計很多讀者到這裡已經聯想到維京人了,沒錯,維京人的起源地就包括今天的丹麥及挪威、瑞典的南部。別看本土「很部落」,走出去的那批可不得了,瑞典被歐洲人稱為「人種作坊」,大量日耳曼分支人種都是從這裡向南遷徙的,比如著名的哥特人就來自瑞典的哥特蘭島。克努特大帝的"北海帝國"時代,是瑞典人至今都津津樂道、引以為傲的話題。
  • 這個「諾貝爾獎」,瑞典國王只頒給了一個中國人
    四月十九日,瑞典國王向中國科學家姚檀棟頒發了有「地理學諾貝爾獎」之稱的維加獎(vegamedaljen)除國內媒體外,小編僅在瑞典皇室網站查證了這一消息。以下報導來源於鳳凰網原標題:中國科學家姚檀棟在瑞典獲頒維加獎4月19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王宮,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前左)與姚檀棟合影。鑑於在青藏高原冰川和環境研究方面做出的貢獻,中國科學院院士、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長姚檀棟19日在瑞典王宮獲頒2017年維加獎,這是中國科學家首次獲得該獎。
  • 和平之國瑞典,曾是縱橫歐洲的海盜之國,稱霸波羅的海的北歐雄獅
    瑞典王國,簡稱瑞典,位於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北歐五國中最大的國家,是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總面積約45萬平方公裡,人口990萬。瑞典,現在是著名的和平之國,社會福利制度完善,被視為自由、平等、民主的代表,但歷史上,瑞典人曾被視為野蠻人,瑞典曾是稱霸波羅的海的北歐雄獅。瑞典作為一個國家形成於公元1100年左右,當時歐洲正處於維京海盜時期,而維京人就是指來自於瑞典、挪威、丹麥等北歐海盜的統稱。維京海盜足跡遍及整個歐洲大陸,劫掠沿海,被視為野蠻人和冷血戰士。
  • 他被人稱北歐雄獅,依靠軍事改革,將瑞典由邊遠雪國變成歐洲強國
    古斯塔夫二世世人一般稱他為古斯塔夫二世,是瑞典瓦薩王朝第6任國王。在這個過程中,國家為了擴大自身疆土、經濟利益、政治影響,不僅僅依靠狡詐的外交手段,更多時候是訴諸武力,這一點在三十年戰爭中表現得更明顯。(了解三十年戰爭可以參考下文連結)然而,古斯塔夫接手時的瑞典,別說稱霸歐洲,連自保都很困難。在內,經濟、文化落後,軍事力量自然也薄弱。
  • 志心稱念法主真武大帝無量寶誥
    志心皈命禮仰啟玄天大聖者,北方壬癸至靈神。金闕真尊應化身,無上將軍號真武。威容赫奕太陰君,列宿虛危分秀炁。雙睛掣電伏群魔,萬騎如雲威九地。受命敕鎮於北方,統攝玄武之位。在上為玉樞掌教北極天尊。在中為蕩魔無上上帝。在下為玄天真武大帝。周行六合,鑑察善惡。賞罰嚴明,威懾萬靈。法力無邊,能斷一切妖邪,能驅一切魔精,能避水火之災。操扶社稷,拯濟世人。無願不遂,普福生靈。
  • 傳奇巨鱷古斯塔夫:傳聞傷害300多人,子彈打不傷,下落成謎
    說起古斯塔夫這個名字,很多人都會想起那門威風抖擻的古斯塔夫列車炮來,這門由二戰德國所鑄造的史上最強火炮,曾經在鎮壓華沙起義的過程中將華沙城幾乎夷為平地。這種令人敬佩的武器得名於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也就是被譽為「北方雄獅」的偉大瑞典君主,當然也是因為希特勒的名字也叫作阿道夫,出於拍馬屁的需要,士兵們獻媚地起了這個名字。
  • 維京人是怎麼退出歷史舞臺的?我們從克努特大帝說起吧
    維京人的傳奇始於拉格納·洛德布羅克,到了克努特大帝的時代,終於迎來了最後的輝煌。《維京傳奇》中的拉格納克努特出生於公元10世紀末的丹麥,他是著名的「藍牙王」哈拉爾之孫,「八字鬍」斯韋恩第二個兒子。因為爺爺哈拉爾就已經皈依了基督教,所以克努特從小就是一個基督徒。
  • 《fate/zero》:大帝的魅力是什麼,看「王妃」就知道了
    #fate#Fate系列最讓人停不下來的話題就是各種英靈的討論,能召喚出歷史上各種傳說中的人物,這樣的設定天生就激發了人們的好奇心。到底他們作為英靈會有什麼樣的能力呢,他們生前又有什麼樣的故事呢。今天小白就給大家介紹一下fate中的大帝伊斯坎達爾。徵服王——亞歷山大大帝大帝的原型是歷史上馬其頓王國也就是亞歷山大帝國的國王——亞歷山大三世。
  • 「傳奇巨鱷」古斯塔夫,連機槍也無法奈何它?傳聞傷害300多人
    很久以來,那裡就從未斷絕過有「傳奇巨鱷」古斯塔夫活動的傳聞。據說,至今古斯塔夫讓300多人受到傷害,甚至於連機槍都無法奈何它。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一、出沒無常的水中霸主「古斯塔夫」是一個涵義比較深的命名,源於瑞典偉大的君主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寓意為「北方雄獅」。二戰時期,可能是有「阿道夫」這三個字的緣故,德國的「史上最強火炮」也以「古斯塔夫」來命名。
  • 少年君主一戰成名,查理十二世以少勝多,納爾瓦戰役瑞典完勝俄國
    事件簡概: 1700年,俄皇彼得一世大帝企圖攻佔波羅的海入海口,率領俄軍共有約3.5萬人,火炮173門圍攻納爾瓦,納爾瓦的瑞典守軍共有2000餘人,俄軍炮擊要塞,企圖迫使瑞典守軍投降,但並沒有攻下,未能達到預期目的。
  • 「傳奇巨鱷」古斯塔夫:傳聞傷害300多人,連機槍都無法打死它!
    如果說起古斯塔夫這個名字,相信有很多人都會想起德國所鑄造出來的最強火炮。這一門火炮曾經多次在戰鬥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更是鎮壓了華沙起義,把華沙城差點遺為平地。而這一尊火炮如之所以叫做這個名字,就是為了紀念偉大的瑞典君主,被譽為北方雄獅的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其實除了有著一尊比較厲害的火炮叫古斯塔夫這一個名字之外,還有一頭鱷魚也被稱之為古斯塔夫。
  • 道教四大醫藥之神,人人醫術超群,保生大帝的名字很多人不會讀
    我國道教尊崇的四大醫藥之神,人人醫術超群出神入化,他們分別是誰?1、醫神華佗華佗(約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國譙縣人,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華佗與董奉、張仲景並稱為「建安三神醫」。
  • 丹麥瑞典之間為爭奪波羅的海霸權爆發的北方七年戰爭
    其前身是丹麥、挪威、瑞典三國組建的卡爾馬聯盟,在瑞典離開後,聯盟實際解散。丹麥便與挪威單獨組建聯盟最終形成由丹麥主導的聯合政體。其鼎盛時期領土囊括今丹麥、挪威、瑞典南部、什勒斯維希公國、法羅群島、冰島、格陵蘭及聖託馬斯、聖約翰、聖克羅伊島、加納等海外殖民地。
  • 2017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在瑞典舉行
    人民網斯德哥爾摩12月10日電(記者 李玫憶)2017諾貝爾獎頒獎典禮10日下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向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文學獎和經濟學獎的11位獲獎者頒發了獎章和證書。 1500多名來自瑞典王室、政界、商界和文化界等各界代表出席了在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舉行的這場典禮。
  • 瑞典王宮裡藏著蒙古包(圖)
    王后島上的「中國宮」(李玫憶/攝  1753年7月25日,6歲的瑞典「皇冠王子」古斯塔夫(即歷史上著名的「文化國王」古斯塔夫三世),身著中國傳統服飾,操著簡單的中文,將一把象徵剛竣工的中國宮殿的鑰匙送給他的母親
  • 10年捕殺300人的非洲巨鱷,當地人用大帝為它命名,如今失蹤成迷
    ——《山海經·中次九經》鱷魚是一種古老的生物,其生命歷史比人類還要長。鱷魚與恐龍屬於同時期的生物,據科學家研究,遠古時期有一種普魯斯鱷甚至可以吃掉恐龍,可想而知能與曾經的地球霸主抗衡的生物多麼恐怖。最早在我國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關於鱷魚的記載,只不過那時候人們給鱷魚稱作「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