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外賣路線 山東中學生獲「華人青少年諾貝爾獎」
山東一中學生獲「華人青少年諾貝爾獎」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12月23日訊(記者 陳洋洋)「外賣路線咋規劃能送得更快?」這樣一個「接地氣」的話題研究讓一位山東小夥在全球比賽中脫穎而出。近日,山東省實驗中學學生王雨舟在一項全球中學科學獎總決賽中獲獎,該科學獎被譽為「華人青少年的諾貝爾獎」。
-
新聞資料:諾貝爾獎
諾貝爾在其遺囑中所提及的頒獎機構是:位於斯德哥爾摩的瑞典皇家科學院(物理學獎和化學獎)、皇家卡羅林外科醫學研究院(生理學或醫學獎)和瑞典文學院(文學獎),以及位於奧斯陸的、由挪威議會任命的諾貝爾獎評定委員會(和平獎),瑞典科學院還監督經濟學的頒獎事宜。
-
臺媒:臺灣女婿獲諾貝爾獎 嶽丈曾獲同獎項提名
臺媒:臺灣女婿獲諾貝爾獎 嶽丈曾獲同獎項提名 吳中書認為 由於漢森是臺灣女婿,自然是這3位諾貝爾獎得主中,來臺次數最多者;吳中書說,漢森除積極參與在臺灣舉辦的國際研討會外,也曾來臺探親、參加中經院為蔣碩傑舉辦相關的追思活動。
-
[新聞1+1]我們應該追求諾貝爾獎
> [新聞1+1] 我們今天為什麼不能把窗戶紙捅破,我們在乎諾貝爾獎,我們也應該在乎,因為對於中國人來說,好像我們沒有實現的夢很少了,奧運會不要說了,連中國足球都進過世界盃,但是居然我們沒得過諾貝爾獎。
-
高行健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作家
莫言不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即使在文學獎的領域,早有了高行健。高行健當年獲獎,內地官方低調處理,原因是他的作品在國內向來沒有獲廣泛推崇,部分更曾被禁,他又自我流放法國,成為法籍華人,與早前獲得物理學獎的外籍華人一樣,不屬於中國公民,他的獲獎,不能標誌國內社會主流獲得諾獎象徵的西方社會價值觀推崇。
-
美、法、加科學家分享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6位華人曾獲此獎
6位華人科學家曾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在諾貝爾獎歷史上,共有12位華人留下了他們的名字,包括物理學獎、文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其中物理學獎是華人拿獎最多的獎項,共有6位華人科學家獲此殊榮。1956年,31歲的美籍華人李政道和35歲的楊振寧(在95歲時放棄美國國籍,加入中國國籍)提出「李-楊假說」,成功挑戰愛因斯坦理論,被認為是現代物理學的重大突破,於1957年同時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76年,美籍華人科學家丁肇中與美國物理學獎伯頓裡克特因發現一種新的基本粒子,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
盤點12位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
他與李政道提出了宇稱不守恆理論,並與其共同獲得了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是最早的華人諾貝爾獎得主。 楊振寧現居於北京清華大學。1967年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獲物理學博士學位,此後到著名的貝爾實驗室工作。 2000年6月,崔琦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諾貝爾獎預測名單又有華人
原標題:諾貝爾獎預測名單又有華人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季節,諾貝爾基金會宣布今年將在10月5日到12日開獎,與往年一樣,湯森路透集團又趕在此前發布了年度引文桂冠獎名單,這也被看作是一份諾獎預測名單。
-
你知道有多少華人獲得諾貝爾獎嗎?
說起諾貝爾獎,很多人可能都聽過楊振寧、李政道、莫言、屠呦呦等幾位的大名,但是華人(包括中國人和華裔外國人)到底有多少個獲得過諾貝爾獎的你知道嗎?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李政道和楊振寧是首兩位獲諾貝爾獎的中國籍人士。
-
12位獲得諾貝爾獎華人名單
1 楊振寧(1922.10.1 - ) Chen-Ning Franklin Yang 美籍華人,生於中國安徽合肥,父親楊武之是芝加哥大學的數學博士,1942年畢業於昆明的西南聯合大學,他與李政道提出了宇稱不守恆理論,並與其共同獲得了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是最早的華人諾貝爾獎得主。
-
兩位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合影,他們曾是合作關係
楊振寧,1922年10月1日生於安徽省合肥市,世界著名物理學家,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是中美關係鬆動後回中國探訪的第一位華裔科學家。 李政道,1926年11月24日[1]生於上海,江蘇蘇州人,哥倫比亞大學全校級教授,美籍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
兩位諾貝爾獎得主曾獲李嘉誠捐助
近日,諾貝爾獎得主陸續揭曉,其中兩位得主與李嘉誠頗有淵源。在今年諾貝爾醫學與生理學獎的三名得主中,一位為加拿大亞伯達大學「李嘉誠應用病毒學研究所」總監霍頓。李嘉誠基金會表示,李嘉誠得悉道德納與霍頓獲頒本年度的諾貝爾獎後高興得淚下,指他相信兩人的科研方向、曾分別於2010年及2011年支持他們的工作,他亦感謝兩人及其團隊的努力,為世界帶來改變和希望。
-
那些獲得過諾貝爾獎的華人科學家!
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因發現了青蒿素而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為首獲科學類諾貝爾獎的中國人,也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華人科學家。1956年,楊振寧與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理論」,共同獲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最傑出的諾貝爾獎華人得主
2、莫言:莫言,1955年2月17日出生於山東高密。 6、崔琦:崔琦,1939年2月28日出生於中國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
-
張首晟去世 曾發現「天使粒子」有望是下一個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
「張首晟是史丹福大學物理系、電子工程系和應用物理系終身教授,一直在拓撲絕緣體、量子自旋霍爾效應、自旋電子學、高溫超導等領域做研究,他領導的研究團隊於2006年提出的量子自旋霍爾效應被《科學》評為2007年「全球十大重要科學突破」之一,他還被楊振寧認為是下一個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
-
諾貝爾獎預測名單現4張華人面孔 2人出身香港(圖)
諾貝爾獎預測名單現4張華人面孔 2人出身香港(圖) Four Chinese Americans on list of Nobel Prize predictions
-
法美科學家因量子力學領域突出成就獲諾貝爾獎
法美科學家因量子力學領域突出成就獲諾貝爾獎 當地時間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宣布,法國科學家塞爾日·阿羅什Serge Haroche與美國科學家大衛·維因蘭德David Wineland獲得201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今年又有華人獲諾獎?機構公布諾獎預測名單兩位華人在列
自2002年以來,每年發布的引文桂冠獎已成功預測了39位諾貝爾獎得主。今年引文桂冠獎名單這次再推24位科研精英,值得注意的是,有兩位華人科學家位列席上。此外,從2014年起,引文桂冠獎名單中已連續第三年出現華人科學家——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華裔科學家張鋒、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的盧煜明均入選今年引文桂冠獎化學領域的獲獎名單。
-
華人科學家王贛駿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華人科學家王贛駿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第一位登上太空的華人、也是第一位在太空從事自己設計的科學實驗的科學家、美國範德堡大學教授王贛駿,近日榮獲「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2011-2012」最受矚目獎項「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此前,獲得該獎項的有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科學巨人錢學森和當代文豪、武俠巨匠金庸等。
-
首位登太空華人王贛駿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首位登太空華人王贛駿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時間: 2012-03-31 來源: 科學網 作者: 海嶼 王贛駿從太空回來,在愛德華空軍基地登陸 第一位登上太空的華人、也是第一位在太空從事自己設計的科學實驗的科學家、美國範德堡大學教授王贛駿,近日榮獲「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2011-2012」最受矚目獎項「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