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的修行也是虛幻的

2021-01-21 以智見佛

佛陀在聽了普賢菩薩,關於圓覺修行的四個問題以後,立即回答普賢菩薩到:禪修者要明確地知道,自己的所有修行都還是虛幻的。

要不斷努力實證,除了要去除自己原有的所有虛幻,還要把所有佛法修行上的虛幻也要去除,直到證悟淨覺隨順的圓覺。

爾時世尊告普賢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菩薩如幻三昧,方便漸次,令諸眾生永離諸幻範,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佛陀首先肯定了普賢菩薩提出的修行問題,都是非常好的,都是非常必要的。這不僅是在為圓覺法會在座的諸位大菩薩提問,也是在為末世一切眾生,所有的禪修者,提出的非常重要的禪修問題。

禪修者要如理了解所有修行的漸次,要依序把自己內心的欲望、分別和念頭等等諸幻全部永遠去除,才能得到圓覺的徹底解脫。

同時也要知道,自己的一切修行,都還是虛幻不實的,它們還是如幻三昧。我們今天就來理解,佛陀所說的修習菩薩如幻三昧指的是什麼。

圓覺法門的修行目的,是要去除我們內心的所有虛幻。我們的虛幻就是自己目前的各種欲望,對世間萬物的分別,以及自己腦子裡連續不斷的念頭。

要把這些虛幻去除,我們還得依靠自己現有的虛幻之心進行修行。在還沒有徹底實現淨覺隨順的圓覺境界時,我們的前期修行和所有修行都還是虛幻的。

相關焦點

  • 雖然我們現在的心是虛幻的 卻包含著圓覺妙心
    在我們知道自己現有的心是虛幻的,自己目前所做的修行也是虛幻的,我們沒有必要為此退卻,也沒有必要為此感到迷茫。因為我們這顆虛幻的心,包含著圓覺的種子和能量。善男子,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我們現在的心是虛幻的,主要是因為我們的內心充滿著貪嗔痴,充滿著貪慾、憤恨、緊張、焦慮、憂愁和期盼。數之不盡的虛幻,覆蓋了我們的圓覺之心。使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六個覺,都成了虛幻的覺,都成了不圓滿的覺。我們無法以清淨的心,來對待自己周圍的人事物。圓覺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把我們每一個覺上貪慾、分別、念頭等等虛幻去除,直到我們的圓覺本心能夠完全顯現出來。
  • 為什麼修行能讓人返老還童?
    我們的身體為陽,心為陰。人體前為陰,後為陽。有形有相的為陽,無形無相的為陰。無形無相的力量主宰有形有相的力量。萬事萬物都是由陰主宰陽。佛在《楞嚴經》裡講,修行就是把我們身體的陰陽修和諧,修統一,讓我們與大自然合二為一,也就是與萬物同一體。我們身體腰部以下為欲界;腰部以上,咽喉以下為色界;咽喉以上為無色界。
  • 佛教之中,所說的「虛幻」,是指不存在嗎?真理解的人不多
    在《金剛經》之中,佛有一首偈語的前兩句如此寫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在這裡,佛所強調的是世間存在的一切,皆是「本心」產生的幻象或「虛幻」。那麼,現實中的一切存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萬事萬物,真的如佛所說的「虛幻」不實嗎?
  • 從虛幻引擎說起 為什麼Epic值3億美元
    最早的虛幻1代引擎,是由Epic創始人Tim Sweeney自己寫出來的,那時候Nvidia公司甚至都還沒有成立,個人電腦也還未迎來獨立顯卡的年代,虛幻1完全使用Cpu去做引擎計算,可以說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虛幻1引擎的主要作品有《虛幻》、《時間之輪》、《星際迷航》、《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等。
  • 弄懂之後,有利於修行
    為什麼說它重要呢?因為「正法眼藏」只有修行到佛那樣的境界才有,否則是不可能有的,因此,「正法眼藏」對於學佛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也是所有學佛之人修行的最高目標。在佛家裡也一樣,只有覺悟成佛的人才具有「正法眼藏」,也只有到這個境界,看到的世界才是完整的,否則看到的世界都是不完整的,也就是是虛幻的。要理解「正法眼藏」這4個字,首先要理解什麼是「正法」?所謂的「正法」,在佛教裡是指是釋迦牟尼佛所講所傳的佛法,而不是外道的其它法,更不是旁門左道。
  • 為什麼說娑婆世界修行一日勝過極樂世界修行百年?
    難道在這個世間受個八關齋戒、參加一次晝夜念佛,就超過了在極樂世界一百年的修行? 答:對佛所說的任何語言,你首先不要去產生懷疑。首先是要信——以信心接受下來,佛說的任何的話絕對是真理。那這句話,你表示懷疑,是你站在一個凡夫的立場、知見和價值觀去談,佛是站在一個法界的、清淨的、大圓鏡智所觀照的立場去談,這種境界、立場都不一樣。 那這句話,還確實是講得非常到位。
  • 修行該如何修行呢,其實修行也是有秘訣的,宣化上人開示修行秘訣
    因此說「修行莫盲修,需要識路途,路途若識得,任運自悠遊。」修道啊,不要盲修瞎練!盲修瞎練,就是不明白怎麼樣修行還要修行,越修行離道越遠,自己就給自己很多麻煩。所以說「修行莫盲修」,這個盲修就是盲修瞎練,就是不明白,自己亂修;「需要識路途」,你所修行的路途你要認識;「路途若識得」,你這個路途若認識了;「任運自悠遊」,這個任運也就自由的意思,任運悠遊自在,什麼事情都不勉強,正合乎這個中道。
  • 《人生處處是修行》:修行的本質,是降伏自己的心魔
    為什麼我們這麼容易生氣?我們痛苦的根源是什麼?遇到逆境時,該用怎樣的心態面對?以上這些問題,這本《人生處處是修行》也許可以給出答案。這是一部讓我們內心滋生力量的能量之書,作者用自己真實的經歷講述了一系列在生活中修行的方法,他認為每一處都是修行的道場,關鍵是做自己的觀察者,放下對煩惱、痛苦的執念。
  • 我們來地球的唯一任務就是修行,那麼,到底該如何修行?
    很多朋友都知道我一直都在修行,也經常有朋友問我到底是怎麼修行的。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修行的心得體會。其實,人間的一切都是修行。吃喝拉撒睡等一切事物中,都蘊含著宇宙大道和真理。修行,並不是什麼高大上的詞,也沒有離你很遙遠,大家千萬不要把它想得過於神秘。
  • 仙緣弟子的迷茫,不明白為什麼會選上自己,怎麼去修行?
    很多仙緣弟子的迷茫,不明白為什麼會選上自己,什麼時候跟上自己的?怎麼去修行?我很理解,這是必經的一個認定的過程!我們平民老闆姓講的是報應,很多看不慣的事情隨口就是一句口頭禪「作業」一句口頭禪足以說明在於很多人心理在於業上面都能理解是自己作出來的,這樣解釋我們再來看仙緣的問題,這就是你的因果,你的果報,你的承負,所有的事情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亦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仙家來到你的身邊藉此得以揚名四海,自然是你與仙家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這樣說就自然可以理解冤親債主、業障、仇仙等等這些不利的因素為什麼會纏繞
  • 佛教,道教,儒家的修行特點,什麼是修行,在哪裡修行?
    修行一詞,讓我們聯想到了很多玄幻小說中的高大上的情節,一個主角動不動就因緣際會加入到了一個門派裡學習某種特定的武功,然後又莫名其妙的各種狗血劇情,又要高資質,又要上好的根骨,說實話,這些玄幻小說,只要我看個開頭,就能猜到結尾,幾乎都已經成為了一個固定的模板,都是一個套路下來的,所以我現在幾乎不看。而且書中寫的也並非修行,只不過是作者的中二病罷了。那啥叫修行呢?
  • 話說真實與虛幻
    翻開新聞,量子力學的研究篇目很多,隨意翻了翻,開始懷疑我們生存的這個星球是真實的還是虛幻的。物理學的研究咱們不太懂,也就不再在這個領域胡說了。不論是好夢還是噩夢,這個夢在你醒來後就屬於虛幻?睡覺是真實的嗎?實際從宏觀的概念講,這屬於一體,也就是用一句話說:『你睡覺做了個夢』真實與虛幻完美的結合了。再換一種說法,夢是獨立存在的,在另一個空間的真實感受,你在睡覺卻在做夢。現實生活中也存在真實與虛幻。
  • 佛教:我們要安頓自己的「身心」,以便在社會裡穩固修行
    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聊,該如何「安頓身心」話題:想要安頓身心,我們首先要知道自己的「不安」是從何而來,只有知道了「不安」的來處,我們才能決定它的去處。我們的不安來自哪裡?大家肯定會想,很簡單,煩惱啊。的確,煩惱的自相就是「不寂靜相」,具體的表現,即是身心不安。
  • 從虛幻到真實---人類進化史
    但是人類並不清楚人類的事物是怎麼來的,於是在沒有真正明白原理的條件下,人類的想想就成了人類知識的來源,那時人類的知識不足以探討事物的根源,只能把世界看成像人一樣加以認識,於是渾渾噩噩的人類認識的世界都是萬物有靈的,對於為什麼會萬物生長,最初人類的認識都是有一個神靈掌管著萬物的生長。古希臘神話是這樣解釋萬物生長的。
  • 虛幻4引擎
    Epic宣布:虛幻4引擎現已支持Xbox Series X和PS5 Epic今日宣布,他們的虛幻引擎遊戲開發平臺現已支持次世代主機Xbox Series X和PS5。
  • 《楞嚴經》:為什麼從「淫戒」開始講起?
    這就是這部經書跟其它大乘經典最大的不同,據說大乘經典大多是講給阿羅漢果位以上的人聽的,但是《楞嚴經》則不一樣,它是講給我們這些未曾開悟的人聽的,儘管此經書的很多論點也同其它經典一樣認人覺得不可思議,但是經中談到的事物卻都是我們熟悉的事物,使用的邏輯也是我們世間的眾生能夠接受的邏輯。
  • 在逆境中修行,在苦難中成長
    當今時代太好,好到能讓我們一帆風順,無憂無慮的成長;當今社會又太糟,糟的讓很多人都感覺太過勞累,卻不敢去放鬆偷懶,只能奮力向前。好像鬆懈一天,就會讓人感覺又回到了那個食不果腹,一貧如洗的年代。我們知道讓一個人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卻是難上加難,正如同在疫情期間聽到的一句話:「如果要是不儘快復工,人口死亡率將超過新冠肺炎」,未嘗不會一語成讖。現在和以前是比不了的,父親常常在耳邊叨叨,以前有塊地,能種一口吃的,餓不著就已經很不錯了,哪裡會像現在這樣,要求這要求那。是呀,以前吃的飽就不會死,現在卻不敢理直氣壯地說了。
  • 我們並非生活在「虛幻世界」宇宙或是三維空間
    北京時間10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當人們談到量子力學時,有許多我們無法解釋的離奇現象,例如:量子力學疊加、量子隧穿(quantum tunneling)、量子糾纏等,一個世紀以來讓科學家們撓頭思索難得其解。
  • 虛幻引擎與GIS的「破圈」之路
    因此跨界融合是數字孿生發展的必然趨勢 2、「構建生態」的經營策略 虛幻引擎作為一款商用引擎,在初期是作為遊戲開發者工具而產生,主要面對的合作對象是遊戲開發公司,其商業模式的本質是銷售分成,也就是遊戲開發公司利用虛幻作為工具製作的遊戲並銷售,EPIC公司(虛幻引擎開發公司)可以從銷售額中提取一定份額
  • 宣化上人:想等到明天再修行?一生轉瞬就結束了
    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儘是少年人(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我們在這世界上,應該趕快修行,不要等待。年輕時不修行,等到白頭時再修行,那就來不及了,所謂: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儘是少年人。 年輕人也會很快就死去,不管老少,只要時候到了,無常鬼就捉你去見閻羅王,這是一點也不客氣的,所謂:陽間無老少,陰間常相逢。 各位注意!光陰很寶貴,一寸時光,就是一寸命光,不要隨隨便便把光陰空過,等三災來臨的時候,我們能否受得了?趁現在年輕時,要發奮修行,不要等到明天才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