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地球的唯一任務就是修行,那麼,到底該如何修行?

2021-01-08 劉語絲Angela智慧說

很多朋友都知道我一直都在修行,也經常有朋友問我到底是怎麼修行的。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修行的心得體會。

其實,人間的一切都是修行。吃喝拉撒睡等一切事物中,都蘊含著宇宙大道和真理。修行,並不是什麼高大上的詞,也沒有離你很遙遠,大家千萬不要把它想得過於神秘。修行,就是正常生活,保持覺知。

悟道需要機緣。能悟道的人,在一切事物中都能悟道。比如我之前寫過,我在吃酸湯肥牛的時候悟道了,在給貓鏟屎的時候也悟道了……我每天都在悟道,道在一切事物中,也在屎尿屁中。

每個人修行的道路都是獨特的,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來規定你到底要怎樣修行。我的修行之路完全是我自己探索出來的,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道路,給大家做個參考。但請大家注意,你不需要複製我的路,你有你自己的路。

1.自我探索,覺察,療愈,逐步修復全部的心理創傷和漏洞。

2.持續修心養性,破除貪嗔痴慢疑。

3.能量越來越高,越來越自信。情緒越來越穩定,煩心事越來越少。

4.煩惱清零,持續處於愛、喜悅、平和中。

5.開始信仰神。

6.發現原來自己就是神,神就在我體內。完全信任自己。

7.徹底識破小我的把戲,與真我合一。分離感全部消失,獲得了永恆的合一感。活到圓滿。

8.持續破除我執中……

每一個步驟都很難講清楚。如果要詳細闡述的話,光第1階段就要講上百萬字,這就是我直播間的課程來源。

這8個階段中,第1階段,我斷斷續續用了近10年時間。我開始得比較早,當時還未成年,沒有閱歷,這一過程就比較慢。第2~7階段,只用了不到1年時間。第8階段,一直在進行中。

修行到今天,我真的非常感恩。我已經明白,與神相遇,不需要通過特定的方式,而是可以通過所有方式。關鍵在於你是否有覺察力,能否認出你無時無刻都在接受神的啟發。

我最近每天都在接收宇宙送我的信息,它們瘋狂地湧向我,我感覺自己每一天都宛若新生。這種感覺很難用語言描述,語言太粗糙了。我只能真誠地說,感恩宇宙!

我會持續修煉,以後有了新的體驗再跟大家分享。

人間美好,人間值得。感恩所有的相遇,祝福大家能量越來越高,越活越圓滿!

——劉語絲Angela

相關焦點

  • 修行該如何修行呢,其實修行也是有秘訣的,宣化上人開示修行秘訣
    因此說「修行莫盲修,需要識路途,路途若識得,任運自悠遊。」修道啊,不要盲修瞎練!盲修瞎練,就是不明白怎麼樣修行還要修行,越修行離道越遠,自己就給自己很多麻煩。所以說「修行莫盲修」,這個盲修就是盲修瞎練,就是不明白,自己亂修;「需要識路途」,你所修行的路途你要認識;「路途若識得」,你這個路途若認識了;「任運自悠遊」,這個任運也就自由的意思,任運悠遊自在,什麼事情都不勉強,正合乎這個中道。
  • 為什麼我們的修行也是虛幻的
    佛陀在聽了普賢菩薩,關於圓覺修行的四個問題以後,立即回答普賢菩薩到:禪修者要明確地知道,自己的所有修行都還是虛幻的。要不斷努力實證,除了要去除自己原有的所有虛幻,還要把所有佛法修行上的虛幻也要去除,直到證悟淨覺隨順的圓覺。
  • 佛教,道教,儒家的修行特點,什麼是修行,在哪裡修行?
    度誰呢很多人對於「修行」二字都有不同的認知。有人認為就是出家,有的人認為就是吃齋念佛,有的人認為參禪打坐等等說法,不一而足。這所有的說法加起來也不能概括什麼叫修行。修行大道至簡果然不虛,一句如此簡單的話,就概括了「修行」二字的真諦。
  • 佛法:修行之人該如何去克服「五欲六塵」的塵勞妄想
    網圖在這個凡夫世間,最為人所熟知的塵勞妄想,就是內心的貪嗔痴三毒,外在的五欲六塵,三毒迷惑擾亂於內,五欲六塵誘惑染著於外,如果能夠將這些內外的塵勞妄想都克服了,那麼我們修行佛法的目的也就達到了。那麼我們該如何去克服「五欲六塵」這些塵勞妄想呢?五欲者,財、色、名、食、睡是也,六塵者,色聲香味觸法是也,經典中說「五欲如逆風舉火把,風吹焚自身」,六塵能引起感官與心靈感覺思維的對象,有如塵埃,具有汙染情識的作用,所以也必須要去除。
  • 師父,我想修行該怎麼入門呢?
    勿空:師父,我想修行,該從哪裡入門呢?無師:觀修無常!勿空:什麼是無常呢?無師:無常就是:一切事物都不是恆久不變的,都處在變化當中,有他的產生、延續、變化、消失的過程,對你面臨的問題,這樣去思考,就是修行的入門功課了。
  • 《人生處處是修行》:修行的本質,是降伏自己的心魔
    為什麼我們這麼容易生氣?我們痛苦的根源是什麼?遇到逆境時,該用怎樣的心態面對?以上這些問題,這本《人生處處是修行》也許可以給出答案。這是一部讓我們內心滋生力量的能量之書,作者用自己真實的經歷講述了一系列在生活中修行的方法,他認為每一處都是修行的道場,關鍵是做自己的觀察者,放下對煩惱、痛苦的執念。
  • 修行人應如何把控能量之傳遞
    就好像兩個警察聯手可以做兩個警察分開都達不到的任務一樣。因此正能量的給予目標也必須是正能量的擁有者。如果你將自身的正能量去給予負能量擁有者,那麼就會遭到反噬。就像一個警察走進去土匪窩中會所遭受到的對待。那么正能量的交換其實在生活中就體現為意識的付出,比如關心,愛護,體貼,讚賞,留意。當你有這些行為時,你的能量就會源源不斷地向外散發。
  • 修行界的網紅,大神元吾氏!
    哦,對,我想大家可能也都知道,這位大神就是當今修行界的第一網紅——元吾氏!元吾氏發現近百年以來,西方修煉者在方法上有很大突破,試過他們的方法,也可以達到中國和印度幾千年來的最高成就。,為大家答疑解惑,不過元吾氏從未公開自己的真實身份和容顏相貌,而且一不收徒,二不收費,三不治病......只是分享自己的修行經歷和心得體悟,後來,由於他的影響力巨大,成為了修行圈的新一代教父,所以自己還搞過一個免責聲明,就是拍樹大招風啊!
  • 為什麼說娑婆世界修行一日勝過極樂世界修行百年?
    難道在這個世間受個八關齋戒、參加一次晝夜念佛,就超過了在極樂世界一百年的修行? 答:對佛所說的任何語言,你首先不要去產生懷疑。首先是要信——以信心接受下來,佛說的任何的話絕對是真理。那這句話,你表示懷疑,是你站在一個凡夫的立場、知見和價值觀去談,佛是站在一個法界的、清淨的、大圓鏡智所觀照的立場去談,這種境界、立場都不一樣。 那這句話,還確實是講得非常到位。
  • 佛教:我們要安頓自己的「身心」,以便在社會裡穩固修行
    由這五種元素互相聚集緣起而成身心世界,就像《雜阿含經》說的那樣:「輾轉相依而得生長」生長出了我們的「身心」。在了解了「身心」的定義和構成後,那我們應該如何安頓身心呢?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聊,該如何「安頓身心」話題:想要安頓身心,我們首先要知道自己的「不安」是從何而來,只有知道了「不安」的來處,我們才能決定它的去處。我們的不安來自哪裡?大家肯定會想,很簡單,煩惱啊。的確,煩惱的自相就是「不寂靜相」,具體的表現,即是身心不安。
  • 道教神仙體系及仙緣根器修行概述
    學道修行,最終都是希望可以證得道果。倘若沒有仙緣,即使窮首一生,打坐苦修,依然收穫平平;但是若擁有仙緣根器,得遇高人指點,修行則一日千裡,事半功倍。很多善信都在迷茫,為什麼有仙緣,到底什麼是仙緣?道教有道教的神仙體系,在世間還有一類常說的仙家,有緣的善信會有這個仙緣,今天我們著重說一下這個仙緣,希望以後大眾對此有個正確的認識。在講仙緣之前,我們先了解下什麼是仙?在整個世間法的修行眾,到底與哪種仙有緣分?
  • 突破臨界點 投資就是一種修行
    而我們知道的是,牛市的來臨,需要一股最終動力加以助推。而每一次大牛市都是在比特幣減半之後開啟的,所以這就給大家一種預期,比特幣大牛市與減半有關。的確,2013年區塊鏈代碼複製橫行,山寨幣各種概念模式的流行助推了第一次大牛市;2017年隨著以太坊的成熟,智能合約促進了愛惜歐的橫行,推動了第二次大牛市。如今第三次減半來臨,此時此刻,到底是哪一種動力能夠推動區塊鏈圈的第三次牛市呢?
  • 修行人遇到魔考時,該如何應對?
    本文摘自嗣漢天師府公眾號,旨在弘揚道教新風,歡迎關注該公眾號。道教對魔的定義道教經典中對於魔的定義,並非等同於鬼邪。對於所謂魔王概念的解釋:於顯者為之仙帝,主司賜福與教化;於隱者為之魔帝,主司護衛與懲戒。
  • 為什麼修行能讓人返老還童?
    我們的身體為陽,心為陰。人體前為陰,後為陽。有形有相的為陽,無形無相的為陰。無形無相的力量主宰有形有相的力量。萬事萬物都是由陰主宰陽。佛在《楞嚴經》裡講,修行就是把我們身體的陰陽修和諧,修統一,讓我們與大自然合二為一,也就是與萬物同一體。我們身體腰部以下為欲界;腰部以上,咽喉以下為色界;咽喉以上為無色界。
  • 散居道士在家如何修行?方便修行、效驗宏大
    清淨/無為/自然 一個專注服務於修行人的平臺 目前,道教主要分為全真派和正一派。全真派住觀修行,正一派道士大多都是散修道士。 因為有家室等客觀實際原因,所以不能全身心投入修行。但是,有一種法門非常適合散修道友修行——持誦聖號。 持誦神仙聖號,是修行之捷徑、登真之妙道。《早晚功課經》上說:靈音到處,滅罪消愆;寶號宣時,扶危救難。
  • 每日一禪:真正的修行,是「歷事煉心」
    你若用心,一切嬉笑怒罵都是清淨行;若不用心,一切「修行」都是妄行! 修行的核心到底是什麼?當我們日復一日做著修行的功課時,是否已慢慢被修行的形式所麻醉,而忘失了修行的本義? 是的,我們學了很多,會念長長的經文,會持誦複雜的咒語,會雙盤打坐,長期素食……我們很辛苦地做到這些,得到別人的讚嘆,於是認為自己修得很到位了,我們漸漸把這些「外相」當成修行的本身而不自知,似乎只要每天完成這些「功課」,就是在精進,就又向著解脫近了一步。
  • 娑婆世界修行的三大困難!
    基本上淨土法門跟聖道門,有些法門是相通的,但是它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目標是不同的。     在整個成佛之道當中,最關鍵的一個重點,就是了生脫死這一塊。那麼了生脫死這一塊,從聖道門的角度,他是在穢土、在娑婆世界來完成他的了生脫死;那麼淨土宗的修學者,他是到淨土去了生脫死。所以雖然我們最後這個成佛的目標是一樣,但是過程是不一樣的。
  • 史上最艱難的修行:7年內,步行繞地球一周,僅3個日本人完成!
    對於「修行」兩個字,一般人能接觸到的,也就是「道士」「和尚」之類。平常時間,大部分都是在影視作品,或者小說中感受過。就好比《西遊記》,師徒四人西天取經就是修行的一種方式。那麼在現實中,有沒有類似的修行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比《西遊記》中的修行還要難。
  • 莫言很考驗人的話,卻道出了什麼才是真正的修行,讓人醍醐灌頂!
    人生就像一場修行,有的人修行到後面德高望重,有的人修行到後面遺臭萬年,有的人修行到後面成了孤家寡人,有的人修行到後面成了兒孫滿堂,有的人修行到後面被人尊重,有的人修行最後被人唾棄。那麼說起人生就像一場修行,什麼樣的修行才是真正的修行呢?我們不妨讀一下莫言很考驗人的話,卻道出了什麼才是真正的修行,讓人醍醐灌頂!
  • 宣化上人:修行若是不注重道德,就是造業
    我們所犯的毛病,是歡喜人家讚嘆,愛戴高帽子。如果有人讚嘆一句,就感覺飄飄忽忽,迷迷糊糊,怎樣成佛?自己也不知道,也搞不清楚。若能持戒修定,有了智慧,便能毀譽不動心。誰毀謗你,心中也沒有一個不高興;有人讚嘆你,心中也沒有一個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