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居道士在家如何修行?方便修行、效驗宏大

2020-12-05 騰訊網

清淨/無為/自然

一個專注服務於修行人的平臺

目前,道教主要分為全真派和正一派。全真派住觀修行,正一派道士大多都是散修道士。

因為有家室等客觀實際原因,所以不能全身心投入修行。但是,有一種法門非常適合散修道友修行——持誦聖號。

持誦神仙聖號,是修行之捷徑、登真之妙道。《早晚功課經》上說:靈音到處,滅罪消愆;寶號宣時,扶危救難。

一、持誦玉帝寶號

玉帝寶號: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高上玉皇本行集經》上說:「若人在世不孝父母,不敬三寶,殺生偷盜,邪淫妄語,作種種極重罪業。將命終時,若有道心正信眾生,於其亡者,未氣斷時,起大悲心,於其頭邊,念帝尊號。或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乃至百遍千遍,是其亡者生前所造諸不善業,悉得消滅。更不墮諸惡趣,神升九天。」

「又若有持是經人,書帝名號在一切有聲物上,或鍾或磬,鈴鐸鐃鈸,一切道具法事之屬。或以道場,或以戲擊,或被風觸,是聲出時,或遠或近。一切眾生聞是聲已,所有罪障悉得清淨。」

二、持誦太乙救苦寶號

救苦寶號:太乙救苦天尊青玄上帝。

《太乙救苦護身妙經》記載,持誦救苦寶號,能得以下十二種利益:

《太乙救苦護身妙經》上說:「若有眾生,時遭疾疫病痛纏綿,可以焚香,念誦聖號,看轉此經,疾患退散,克獲安寧。

三、持誦三官大帝寶號

三官寶號:上元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陰大帝。

《太上元始天尊說三官寶號》上說「天尊言:『得道神仙,皆從三官保舉,下方生人,但持三官寶號,能除厄難,悉皆消滅,吾今受汝,下世流傳,人間看誦者,得福無量,消一切厄。』」

四、持誦雷祖寶號

雷祖寶號: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上說:若未來世有諸眾生,得聞吾名,但冥心默想,作是念言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或一聲,或五七聲,或千百聲,吾即化形十方,運心三界,使稱名者鹹得如意。十方三界,諸天諸地,日月星辰,山河草木,飛走蠢動,若有知,若無知,天龍鬼神,聞諸眾生,一稱吾名,如有不順者,馘首刳心,化為微塵。

「承天尊力,有此靈通。出入起居,佩帶此經,眾人所欽,鬼神所畏,遇諸險難,一心稱名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悉得解脫。

五、持誦祖師寶誥

祖天師大戰六天鬼王,創立正一盟威之道,從此道法行於世間。

泰玄上相。扶教三天。鶴鳴山上得真傳。龍虎玄壇留妙訣。三洞法籙。諸品靈文。一千二百之官軍。匡扶正教。二十四品秘籙。普度後人。都功玉印。官服裙履。居都省而常侍上帝。掌三界而度下民。雌雄二劍。誅斬妖精。致雨作晴。轟雷掣電。如是立壇而布化。助國興邦以安民。功成行滿。白日飛升。祖師三天扶教。輔玄體道。大法天師。正一洞玄。顯佑真君。六合無窮。高明上帝。大聖降魔護道天尊。

轉發分享 功德無量

小編提示

修行交流

(清虛道人)

致真通玄靖,雷霆應化壇

相關焦點

  • 揭秘道士修行必讀的三大經書和入門方法
    在道教全真門派的修行中則不提倡未卜先知,全真道長認為有些東西提前知道了對修行沒有好處,它反而會給修行增添魔障。所以真正修行的全真道士是不會去研究《梅花易數》《大小六壬》等術數。真修行人不研究術數的原因是:一,術數是旁門外道不是大道,把心放在這上面浪費修行時間。二、全真道士修行講究順乎自然,不逃避現實。三、預知會給修行增添障礙,使人徒生煩惱不得清靜。
  • 佛教,道教,儒家的修行特點,什麼是修行,在哪裡修行?
    修行大道至簡果然不虛,一句如此簡單的話,就概括了「修行」二字的真諦。所以孔子終其一生,與學生周遊列國,希望勸說當時的各國,效仿堯舜,可惜在當時複雜的政治環境下,各國諸侯更關注的是如何讓自己兵強馬壯,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自己就會被別人進攻,而孔子的政治思想顯然是非常的天真,無奈只能用晚年進行教學,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夠走仕途,在朝堂上延續自己的政治思想。
  • 道士的分類及如何拜師進入正統道門
    道士稱呼道士之名源於戰國。秦漢時的方士,即有方術之士。道教創立之後,道士則專指從道修行的道教神職教徒。隋唐前後道士,習慣上男稱道士、黃冠;女稱女冠、女真。 較晚至今,則分別稱男、女道士為乾道和坤道。南北朝時代奉道之士增多,對在家修持的人,稱為火居道士,以區別出家道士。
  • 在家之人如何修行?六祖慧能總結的這8條,可以說是面面俱到
    但第二類在家居士也不能忽略,他們也是佛教堅定的擁護者,是佛教信眾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那麼,作為在家居士,如何修行佛法呢?或者說,在家之人如何修行?其實《壇經》裡就有答案,在這本經中裡,六祖慧能總結了8條,說得真到位。他首先說在家修行的整體原則和在家修行的可行性:「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 《在家修行》Be a Household Practitioner
    ) 《在家修行》 Be a Household Practitioner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 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For a fair mind, observation of Sila (precepts) isunnecessary.
  • 修行該如何修行呢,其實修行也是有秘訣的,宣化上人開示修行秘訣
    因此說「修行莫盲修,需要識路途,路途若識得,任運自悠遊。」修道啊,不要盲修瞎練!盲修瞎練,就是不明白怎麼樣修行還要修行,越修行離道越遠,自己就給自己很多麻煩。所以說「修行莫盲修」,這個盲修就是盲修瞎練,就是不明白,自己亂修;「需要識路途」,你所修行的路途你要認識;「路途若識得」,你這個路途若認識了;「任運自悠遊」,這個任運也就自由的意思,任運悠遊自在,什麼事情都不勉強,正合乎這個中道。
  • 《人生處處是修行》:修行的本質,是降伏自己的心魔
    以上這些問題,這本《人生處處是修行》也許可以給出答案。這是一部讓我們內心滋生力量的能量之書,作者用自己真實的經歷講述了一系列在生活中修行的方法,他認為每一處都是修行的道場,關鍵是做自己的觀察者,放下對煩惱、痛苦的執念。作者鬼腳七曾在阿里工作九年,一路從基層做到了高管。辭職後,他從事自媒體工作,他創辦的公眾號擁有百萬忠實粉絲。
  • 為什麼我們的修行也是虛幻的
    佛陀在聽了普賢菩薩,關於圓覺修行的四個問題以後,立即回答普賢菩薩到:禪修者要明確地知道,自己的所有修行都還是虛幻的。要不斷努力實證,除了要去除自己原有的所有虛幻,還要把所有佛法修行上的虛幻也要去除,直到證悟淨覺隨順的圓覺。
  • 我們來地球的唯一任務就是修行,那麼,到底該如何修行?
    很多朋友都知道我一直都在修行,也經常有朋友問我到底是怎麼修行的。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修行的心得體會。其實,人間的一切都是修行。吃喝拉撒睡等一切事物中,都蘊含著宇宙大道和真理。修行,並不是什麼高大上的詞,也沒有離你很遙遠,大家千萬不要把它想得過於神秘。
  • 他生於1912年,在華山偶遇伯樂,修行得道活了104歲
    在中國,超過百歲的老人一般有兩種:第一種是長壽村,比如位於河北邯鄲活水鄉的長壽村,因為地理環境和氣候因素的影響,這裡生活的人們都很長壽;第二種是修行之人,比如長年修行的道士,活到100多歲並不奇怪,今天我們聊的這一位道士,便活了104歲。
  • 修行人遇到魔考時,該如何應對?
    故而魔考,實則是神明為修行之人設置的關卡,通過使修行人歷經重重劫數,甄選出道德純良、淡泊清淨、信奉不二的玄門高士,終可不畏紛擾、固守本心,克服重重考驗證聖成真。而在當下眾人修行中,較為常見的便是來自鬼魔、陽魔的試煉。
  • 民間故事:修行婆變鵝
    修心堂裡有十六個老婆婆,十多年來念經拜佛吃素修行,佛祖讓觀世音來度她們上天。觀世音菩薩現化為捉牙蟲的老太婆,到修心堂求修行婆婆借宿一夜。有一個老婆婆說:「這是經堂,不是客棧旅店。」別一個說:「捉牙蟲走江湖大都不是好人。」
  • 史上最艱難的修行:7年內,步行繞地球一周,僅3個日本人完成!
    對於「修行」兩個字,一般人能接觸到的,也就是「道士」「和尚」之類。平常時間,大部分都是在影視作品,或者小說中感受過。就好比《西遊記》,師徒四人西天取經就是修行的一種方式。那麼在現實中,有沒有類似的修行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比《西遊記》中的修行還要難。
  • 莫言很考驗人的話,卻道出了什麼才是真正的修行,讓人醍醐灌頂!
    人生就像一場修行,有的人修行到後面德高望重,有的人修行到後面遺臭萬年,有的人修行到後面成了孤家寡人,有的人修行到後面成了兒孫滿堂,有的人修行到後面被人尊重,有的人修行最後被人唾棄。那麼說起人生就像一場修行,什麼樣的修行才是真正的修行呢?我們不妨讀一下莫言很考驗人的話,卻道出了什麼才是真正的修行,讓人醍醐灌頂!
  • 廣東佛山男子捨棄百萬年薪工作 赴終南山當隱士修行
    隨著大眾的廣泛關注,隱士、修行、山居逐漸成為一個時尚的話題。據統計終南山上修行的人多達5000多人,而寺院裡有香火錢收,還有一些富人的供養,所以對於真正的出家人來說,是不需要花費的。11月17日(昨天),南方都市報的一篇文章《佛企男子舍百萬年薪隱修終南山》引起各大媒體對終南山的再次關注。新聞中的男子叫劉景崇,原是佛山市南海區某服裝企業總經理。
  • 佛教:我們要安頓自己的「身心」,以便在社會裡穩固修行
    在了解了「身心」的定義和構成後,那我們應該如何安頓身心呢?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聊,該如何「安頓身心」話題:想要安頓身心,我們首先要知道自己的「不安」是從何而來,只有知道了「不安」的來處,我們才能決定它的去處。我們的不安來自哪裡?
  • 廣行法師2015年聞思講堂第一講《在家居士修行之次第》
    中國佛學院廣行法師升座講法大眾合掌恭敬聆聽妙法廣行法師為居士善信髮結緣品大眾合掌恭送法師佛教在線北京訊 2015年3月21日,來自全國各地的信眾、居士和義工們會聚北京福慧慈緣文化會館,聆聽了由中國佛學院廣行法師在2015年為聞思講堂帶來的第一堂課:《在家居士修行之次第
  • 為什麼說娑婆世界修行一日勝過極樂世界修行百年?
    難道在這個世間受個八關齋戒、參加一次晝夜念佛,就超過了在極樂世界一百年的修行? 答:對佛所說的任何語言,你首先不要去產生懷疑。首先是要信——以信心接受下來,佛說的任何的話絕對是真理。那這句話,你表示懷疑,是你站在一個凡夫的立場、知見和價值觀去談,佛是站在一個法界的、清淨的、大圓鏡智所觀照的立場去談,這種境界、立場都不一樣。 那這句話,還確實是講得非常到位。
  • 佛說:如是修行八法,能獲得現實和未來安樂
    佛法的殊勝,越來越多的被世人感知,居家修行的人也越來越多。由於,缺乏師父和善知識的引導,很多人都非常的迷茫,不知道怎樣去修行。今天看到一種修行方法,就按照這種方法去修行,明天又看到一種方法,又按照另一種方法去修行,沒有一個明確的方法和目標,心總是感覺比較亂。這樣修行也很難見到效果,很難得到提升改進。佛在《心經》中講了世人受苦的根源,在《無量壽經》中講了西方極樂世界的殊勝,在《金剛經》中講了自性空的真實境界,如是等等。
  • 俗世的修行(修心篇)
    俗世的修行仰望星空據說密宗有一種修行方式是仰望星空,我想真正修行應該是敬畏自然,朗朗晴空,昏黃的暮色,不僅誕生哲學也生成美學,生命的力不僅在春日裡繁密,也在冬日裡積聚倒不如木質念珠方便,耐盤,不怕摔,跟著人倒比金銀玉石之類更為自在。況且我水命人喜木不喜這類飾品,我任自然,厭雕琢,我是小老師一枚,你讓我佩戴天珠,反而增加了我的傲慢和虛榮,念珠已隨身佩戴十五年之久,我念舊不喜新。況且我所熟悉的高僧大德也是以質樸為楷模,當代的索達吉堪布也就一串六道木念珠,近代的虛雲禪師也就一串海柳木念珠。親近佛學者,修心為要,其餘應作減法;行善為要,不是為自己造惡找護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