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修行》Be a Household Practitioner

2021-01-10 騰訊網

(現場視頻,如有廣告為騰訊自動插播,敬請諒解!)

《在家修行》

Be a Household Practitioner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

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暄,若能鑽木出火,淤泥定生紅蓮。

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

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For a fair mind, observation of Sila (precepts) isunnecessary. For straightforward behavior, practice of Dhyana (contemplation)may be dispensed with. On the principle of gratefulness, we support our parentsand serve them filially. On the principle of righteousness, the superior andthe inferior stand for each other (in time of need). On the principle of amutual desire to please, the senior and the junior are

【賞析】

世人只知佛法高妙,甚深難通達,卻不知,這難通達的義理,須不離世間,方可參悟。所以,六祖大師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那麼,怎樣於世間怎樣參悟高妙的道理呢?六祖大師又說: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此義即是於見聞覺知的當下,於理於事,了了分明,不取不舍,不增不減,不為一切境界所縛,能就眾生之機,成辦度化眾生之利益。

於是,佛法不只在叢林中,不只在禪室之內,不只在經房之間,更在生活的當下,在面對親人朋友,處理世間一切瑣碎之中,若能心平,戒自清淨,若能行直,禪自成就。需得時時自省,此是菩提正道。若能依此修行,西方何勞遠求。

平緩的樂曲,分段的合唱,女中音的吟唱,似乎都在強調著佛法不離世間,當安於當下,觀照自心,此便行持的道理。間起的鐘板之聲,時時讓人憶念起靈山說法,佛陀拈花,迦葉含笑的時代。似在提醒聞者,此殊妙義理,來眾靈山一會,最契世間,依此行持,即可大覺於當下。

相關焦點

  • Household Soap
    As you know, normal household detergents and cleaners are often chemical based.And therefore, Wishbone’s household soap existence is largely in support for this mission.
  • 在家之人如何修行?六祖慧能總結的這8條,可以說是面面俱到
    但第二類在家居士也不能忽略,他們也是佛教堅定的擁護者,是佛教信眾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那麼,作為在家居士,如何修行佛法呢?或者說,在家之人如何修行?其實《壇經》裡就有答案,在這本經中裡,六祖慧能總結了8條,說得真到位。他首先說在家修行的整體原則和在家修行的可行性:「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 Jiading household busted for wild animal raising
    A hedgehog found at a household in Jiading District.
  • 散居道士在家如何修行?方便修行、效驗宏大
    清淨/無為/自然 一個專注服務於修行人的平臺 目前,道教主要分為全真派和正一派。全真派住觀修行,正一派道士大多都是散修道士。 因為有家室等客觀實際原因,所以不能全身心投入修行。但是,有一種法門非常適合散修道友修行——持誦聖號。 持誦神仙聖號,是修行之捷徑、登真之妙道。《早晚功課經》上說:靈音到處,滅罪消愆;寶號宣時,扶危救難。
  • 廣行法師2015年聞思講堂第一講《在家居士修行之次第》
    中國佛學院廣行法師升座講法大眾合掌恭敬聆聽妙法廣行法師為居士善信髮結緣品大眾合掌恭送法師佛教在線北京訊 2015年3月21日,來自全國各地的信眾、居士和義工們會聚北京福慧慈緣文化會館,聆聽了由中國佛學院廣行法師在2015年為聞思講堂帶來的第一堂課:《在家居士修行之次第
  • 佛教,道教,儒家的修行特點,什麼是修行,在哪裡修行?
    01何為修行?修行一詞,讓我們聯想到了很多玄幻小說中的高大上的情節,一個主角動不動就因緣際會加入到了一個門派裡學習某種特定的武功,然後又莫名其妙的各種狗血劇情,又要高資質,又要上好的根骨,說實話,這些玄幻小說,只要我看個開頭,就能猜到結尾,幾乎都已經成為了一個固定的模板,都是一個套路下來的,所以我現在幾乎不看。而且書中寫的也並非修行,只不過是作者的中二病罷了。那啥叫修行呢?
  •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Household Contract Responsibility System
    2009-08-25 17:01 ]The system allows farming households
  • 《人生處處是修行》:修行的本質,是降伏自己的心魔
    以上這些問題,這本《人生處處是修行》也許可以給出答案。這是一部讓我們內心滋生力量的能量之書,作者用自己真實的經歷講述了一系列在生活中修行的方法,他認為每一處都是修行的道場,關鍵是做自己的觀察者,放下對煩惱、痛苦的執念。作者鬼腳七曾在阿里工作九年,一路從基層做到了高管。辭職後,他從事自媒體工作,他創辦的公眾號擁有百萬忠實粉絲。
  • 佛教預言:轉輪聖王在家成佛
    在家修道,即身成佛!注釋:任何形式的修行及佛法綱要,以心為根本心正即可成佛(成佛以心為根本,不注重形式)。肉身常住色慾世界,心性不被欲望汙染(在色慾世界能夠保持純潔的佛性)。三千年輪迴,世間黑白顛倒,世人善惡不分(末法時代一切都發生顛倒)。
  • 修行該如何修行呢,其實修行也是有秘訣的,宣化上人開示修行秘訣
    因此說「修行莫盲修,需要識路途,路途若識得,任運自悠遊。」修道啊,不要盲修瞎練!盲修瞎練,就是不明白怎麼樣修行還要修行,越修行離道越遠,自己就給自己很多麻煩。所以說「修行莫盲修」,這個盲修就是盲修瞎練,就是不明白,自己亂修;「需要識路途」,你所修行的路途你要認識;「路途若識得」,你這個路途若認識了;「任運自悠遊」,這個任運也就自由的意思,任運悠遊自在,什麼事情都不勉強,正合乎這個中道。
  • 佛說:如是修行八法,能獲得現實和未來安樂
    佛法的殊勝,越來越多的被世人感知,居家修行的人也越來越多。由於,缺乏師父和善知識的引導,很多人都非常的迷茫,不知道怎樣去修行。今天看到一種修行方法,就按照這種方法去修行,明天又看到一種方法,又按照另一種方法去修行,沒有一個明確的方法和目標,心總是感覺比較亂。這樣修行也很難見到效果,很難得到提升改進。佛在《心經》中講了世人受苦的根源,在《無量壽經》中講了西方極樂世界的殊勝,在《金剛經》中講了自性空的真實境界,如是等等。
  • 佛教:我們要安頓自己的「身心」,以便在社會裡穩固修行
    所以我們身心安頓與否,其實取決於煩惱的抑制能力,更是考驗我們修行功夫的深淺。現代人的「心」終日為「境」所役;身則常年為「欲」所驅。「身心」都處在奔波流離的狀態,日常很難有太多時間去解惑,去做修復。這就導致身心的安頓無法得到保障。
  • 萬行解惑:修行過程會經歷哪幾個階段 哪些反應
    問:師父,修行過程的身心,需經歷哪幾個階段?會有哪些反應?怎麼能把它當作根本的修行方法呢?前幾天我去了一趟香港,他們那裡流行養小鬼。很多養鬼的人通常是到緬甸、泰國去把鬼請回來,供在家裡。給鬼做一個高不足10公分的木盒,小鬼就住在那個小木盒裡。對小鬼來說,那個小木盒就是金鑾寶殿,空間相當大。
  • 為什麼說娑婆世界修行一日勝過極樂世界修行百年?
    難道在這個世間受個八關齋戒、參加一次晝夜念佛,就超過了在極樂世界一百年的修行? 答:對佛所說的任何語言,你首先不要去產生懷疑。首先是要信——以信心接受下來,佛說的任何的話絕對是真理。那這句話,你表示懷疑,是你站在一個凡夫的立場、知見和價值觀去談,佛是站在一個法界的、清淨的、大圓鏡智所觀照的立場去談,這種境界、立場都不一樣。 那這句話,還確實是講得非常到位。
  • 為什麼我們的修行也是虛幻的
    佛陀在聽了普賢菩薩,關於圓覺修行的四個問題以後,立即回答普賢菩薩到:禪修者要明確地知道,自己的所有修行都還是虛幻的。要不斷努力實證,除了要去除自己原有的所有虛幻,還要把所有佛法修行上的虛幻也要去除,直到證悟淨覺隨順的圓覺。
  • 在家人事物牽絆多,怎樣修行最高效?(成剛法師)
    我們在家居士為了生活,還得有個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職業,維持家庭生活。回家還有很多家務,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裡偷閒修學佛法,所以多被事緣所牽扯,不能像出家人沒有世俗的塵累,全部身心投入修學佛法之中。所以在家修行是比較困難的,因為事緣多,所以牽掛多障礙多,煩惱也比較多,清淨下來比較困難,不是很容易的事。
  • 我們來地球的唯一任務就是修行,那麼,到底該如何修行?
    很多朋友都知道我一直都在修行,也經常有朋友問我到底是怎麼修行的。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修行的心得體會。其實,人間的一切都是修行。吃喝拉撒睡等一切事物中,都蘊含著宇宙大道和真理。修行,並不是什麼高大上的詞,也沒有離你很遙遠,大家千萬不要把它想得過於神秘。
  • 看一個人的修行好不好,可以看這三點,哪三點呢?
    相信每個學佛的人都有相似感觸,一個修行的人,有成就了,當然不分他年紀,不分他在家還是出家。所以本文大茶經就來分享看一個人修行好不好,可以看這三點,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感觸?哪三點呢第一點:親切而莊嚴每個人的氣場不同,冥冥之中似乎有一種人,你對眼相看,似乎彼此相識,但又無從說起。
  • 幻書啟世錄漁夫的修行最終章通關攻略 漁夫的修行最終章陣容推薦
    幻書啟世錄漁夫的修行最終章怎麼過?幻書啟世錄漁夫的修行是這次開啟的新活動內容,而漁夫的修行活動前面都是比較簡單的,不過到了最後一關,就有一些難度了。下面小編帶來了幻書啟世錄漁夫的修行最終章通關攻略。
  • 每日一禪:真正的修行,是「歷事煉心」
    你若用心,一切嬉笑怒罵都是清淨行;若不用心,一切「修行」都是妄行! 修行的核心到底是什麼?當我們日復一日做著修行的功課時,是否已慢慢被修行的形式所麻醉,而忘失了修行的本義? 是的,我們學了很多,會念長長的經文,會持誦複雜的咒語,會雙盤打坐,長期素食……我們很辛苦地做到這些,得到別人的讚嘆,於是認為自己修得很到位了,我們漸漸把這些「外相」當成修行的本身而不自知,似乎只要每天完成這些「功課」,就是在精進,就又向著解脫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