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留意,好奇,感悟,認知某一人事物之前,應該先通過一些細節和微能量的輸送來確保目標是正能量,你才可以開放自己的管道,在整個過程中也必須保持警醒,因為目前的人間,純粹的正能量體微乎其微,大部分都是正負相間。
能量的屬性
人間有很多種形容詞可以用於形容能量,比如清濁,比如正邪,比如道魔。清是說一個內在能量充盈的人,清心寡欲,他的氣場光明而慈祥。濁是說一個人貪慾過重,生活在種種欲望之中,他的磁場喜歡玷汙一切接觸到的事物。正是說一個人做事堅持原則與正義,不做損人利己之事,他的磁場偉岸而聰慧。邪則是一個人做事不擇手段,不管不顧是否傷害到他人個自己,氣場邪祟而卑微。道是說循序漸進,按照次序,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在正路上,氣場踏實而唯美,魔也是凡是不講次序,沒有手段,亂來一氣,氣場混亂而夾雜。
因此能量的屬性本身是由心性而來的,自己日常的行為,思想,三觀,決定了自己的能量屬性。修道之人的能量屬性應該是慈悲、正大,光明的,那就要遵循道之守則。
能量的回饋
修道之人擁有了好的能量,就要學會與眾生分享。也即度人。正能量與正能量的匯合和集聚會使能量變得更強大。就好像兩個警察聯手可以做兩個警察分開都達不到的任務一樣。因此正能量的給予目標也必須是正能量的擁有者。如果你將自身的正能量去給予負能量擁有者,那麼就會遭到反噬。就像一個警察走進去土匪窩中會所遭受到的對待。
那么正能量的交換其實在生活中就體現為意識的付出,比如關心,愛護,體貼,讚賞,留意。當你有這些行為時,你的能量就會源源不斷地向外散發。
修道之人理應注意自己身體中有多少能量可供自己使用,並學會適當地支配他們,來幫助那些確有所需之人。人們常說「壞人不值得」,「善有善報」,都是在闡明正能量給予負能量會被反噬和正能量與正能量相遇會加倍的道理。
因此在留意,好奇,感悟,認知某一人事物之前,應該先通過一些細節和微能量的輸送來確保目標是正能量,你才可以開放自己的管道,在整個過程中也必須保持警醒,因為目前的人間,純粹的正能量體微乎其微,大部分都是正負相間。
能量的方式
正能量可以通過很多種方式來表現出來,你也可以通過很多渠道將能量傳播給目標客戶。比如本篇文章標題為「修行人應如何把控能量」,那麼我們的文章傳遞方向即是了解本門派的修行人,我們沒有把這樣的文章傳遞給不修行的人看,這就減少了我們的文章被誤解和被批判的概率,減少了負能量的反噬。而在整篇文章的寫作中,我們將能量分為三個主標題來分別闡述,是為了文章更加清晰,循序漸進。這就是我們文章的能量屬性。凡是所有來自於心靈的都是具有能量的,有的文章你讀完了令你產生擔驚受怕的感受,這就是邪能,令你思緒混亂。有的文章讀完了感到理智暢快,這就是正能。
因此語言文字,歌曲舞蹈,環境風水,人際溝通,事業項目等等,均蘊含著能源。而在以上種種方面,都應注意能量的進出。
人生當中所有的困惑和苦難,歸根結底都是能量的交換,只要能夠明白以上三個步驟,修煉好能量屬性,接受好能量回饋,明白了能量的表現方式,自然一切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