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洪峰抵達山東濟南,洪峰捲起陣陣大漩渦,將河道淺灘全部淹沒

2020-12-04 輕鬆視角

2020年6月30日,山東濟南,當日,黃河濟南段黃水滔滔,捲起陣陣大漩渦。洶湧的洪峰將河道淺灘全部淹沒,有些河邊的樹木也被水淹沒不見了。

當日濼口流量高達4310立方米每秒,而黃河入境山東的流量高達5000立方米每秒左右。

據了解,黃河上遊的洪水以及防汛要求小浪底騰庫容,黃河下遊迎來了一次流量高峰,所有浮橋全部拆除。

目前,為應對大流量過程,山東河務部門開啟防禦大洪水機制。

6月30日,山東濟南,當日,黃河濟南段黃水滔滔,捲起陣陣大漩渦。洶湧的洪峰將河道淺灘全部淹沒,有些河邊的樹木也被水淹沒不見了。

黃河上遊的洪水以及防汛要求小浪底騰庫容,黃河下遊迎來了一次流量高峰,所有浮橋全部拆除。

目前,為應對大流量過程,山東河務部門開啟防禦大洪水機制。

相關焦點

  • 濟南不少馬路成河|黃河洪峰今天到濟南!24年來流量...
    濟南的雨說下就下超級大!「濟南有好幾個天空」有的地方還沒有下雨有的地方還是大太陽今起連續三天都!黃河洪峰今天到濟南↓↓↓7月1號開始,山東將全面進入主汛期,各大水庫開始騰出庫容為汛期做準備。今年黃河山東段最大流量在6月30日夜間到7月3日出現,最大流量在每秒4550立方米到每秒5200立方米濟南濼口河段預計在7月2日出現每秒4700立方米左右的水流量,這也是近十年來最大的一次流量 。受黃河上遊洪峰影響,位於河南省孟津縣的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出現高水位。
  • 黃河與德州的歷史淵源
    這一河道歷經魏晉隋唐千年無大改道,是黃河跨越德州地區範圍最大、時間最長的時期。禹城城關徒駭河右岸高地,齊河劉洪、大黃的窪地等就是這期間形成的。第三次大改道發生在北宋慶曆八年(1048),黃河在今濮陽東決口,河道再次北移,從天津入海,大部分離開德州區域。
  • 黃河大流量水頭平穩入海 將繼續在山東省河道演進
    央廣網濟南7月4日消息(記者桂園)記者4日從山東黃河河務局獲悉,3日上午8時,位於山東東營的黃河最下遊的利津水文站實測流量由早晨6時的4530立方米每秒,下降到4460立方米每秒,標誌著黃河此次汛前調度的洪水最大水頭已平穩入海,流量峰值為24年來之最。
  • 東營境內的黃河|關於凌汛那些事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多年來,山東黃河河務局試過多種破除冰凌的方式,所有的方式中炸藥爆破效果較好,至今仍採用。  封河往往先從東營段起  產生凌汛的自然條件取決於河流所處的地理位置及河道形態。在高寒地區,河流從低緯度流向高緯度並且河道形態呈上寬下窄,河道彎曲迴環的地方出現嚴重凌汛的可能性較多。
  • 觀瀾|黃河大改道,給山東帶來怎樣的影響?
    正如埃及尼羅河定期泛濫,給河谷披上厚厚的淤泥,孕育出發達的農業文明,黃河是中國人的母親河,但也有桀驁不馴的一面,黃河河道的搖擺不定,隨之帶來的是中國人利用黃河、改造黃河、與大自然鬥爭的宏偉經歷。六次大改道,三次從山東入海冬日的黃河水,遠望如明亮的綢帶,縈繞在濟南城北。和夏秋汛期相比,黃河水溫順了不少,河床只有洪峰期的一半,岸邊曲曲折折的沙土線說明了曾經的水位之高。
  • 請儘量遠離河道!黃河蘭州段水流量持續達3290立方米每秒
    8月30日,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從蘭州市水務局了解到,因湟水河流域青海省西寧地區降雨較大,黃河支流湟水河流量增大到800立方米每秒左右,八盤峽水庫在30日早晨達到相對最高洪峰流量,同時黃委為減輕黃河幹流防洪壓力於30日晚10:00控制劉家峽下洩流量至2100立方米每秒,因此黃河蘭州段流量會繼續保持在
  • 觀瀾|黃河大改道,給山東帶來怎樣的影響?
    正如埃及尼羅河定期泛濫,給河谷披上厚厚的淤泥,孕育出發達的農業文明,黃河是中國人的母親河,但也有桀驁不馴的一面,黃河河道的搖擺不定,隨之帶來的是中國人利用黃河、改造黃河、與大自然鬥爭的宏偉經歷。六次大改道,三次從山東入海冬日的黃河水,遠望如明亮的綢帶,縈繞在濟南城北。
  • 東營境內的黃河|流路改道、修建大型工程 黃河河口這樣治理
    黃河南展寬工程興建後,溢洪堰和分洪區的部分已包括於展寬區內,溢洪堰工程廢棄。1947年,黃河復歸山東故道時,尾閭河段仍沿1934年自然改道時形成的3股行水路線,分別由甜水溝、神仙溝、宋春榮溝注入渤海。1952年7月,甜水溝過水約佔70%,神仙溝約佔30%,兩股河道在小口子附近開始相向坐彎。其後,神仙溝過水流量日增。
  • 杭州發布洪水黃色預警,洪峰將於明早6點左右到達閘口站
    明後兩天,新安江流域還有大範圍降水過程,到時候水位可能要繼續上漲。杭州市水文水資源監測中心最新預報:洪峰將在明早6點左右到達閘口站,洪水位7.4米杭州市水文水資源監測中心最新預報:維持當前(8日11時)富春江電站出庫12000立方米/秒、分水江樞紐出庫500立方米/秒左右不變。預測閘口站洪峰在9日6時左右出現,洪水位7.4米,潮水與洪水疊加,但影響不大,約有0.6米的疊加。
  • 如此下去,黃河會從「懸河」變成地下河嗎
    黃河在泛濫自然改道時不會產生懸河,哪裡地勢低就往哪裡走,曾經入黃海、曾經入渤海、曾經奪淮入海,造成淮河流域泛濫成災。後來人們採取築堤攔水使河道固定,泥沙也被約束在河道內不斷沉積,懸河就產生了。黃河幹流上已建有多座大型水庫,如龍羊峽、李家峽、劉家峽、青銅峽、三門峽、小浪底等。由於黃河泥沙量大,特別是中遊途經黃土高原,入庫泥沙量更是巨大。巨量的泥沙沉積在水庫,有朝一日會將水庫填滿嗎?三門峽水庫的教訓。
  • 黃河山東段——拆浮橋 防凌汛
    □記者 方壘 趙國陸 盧鵬 通訊員 崔慧聰 張睿 報導本報濟南1月6日訊 記者從今天山東黃河河務局了解到,受強冷空氣影響,黃河山東段凌情發展迅速,流凌河段長度、密度將大幅增加,隨時可能出現封河。據悉,2020-2021年度,黃河山東段首次流凌出現在2020年12月19日,長度17千米,首凌日期與常年持平。6日8時,黃河山東段流凌長度426千米,流凌密度10%~40%,冰厚0.5~3釐米,最大流凌密度40%,為利津東壩控導工程附近。面對嚴峻的防凌形勢,山東黃河河務局召開防汛抗旱例會暨防凌會商會,下發緊急通知,安排部署當前防凌工作。
  • 黃河濟南段結冰封河,河面上竟出現密密麻麻的朵朵「睡蓮」?
    天寒地凍時節,正值黃河凌汛期,自2021年1月7日黃河山東段出現本年度首次封河後,黃河看起來便失卻了印象中滔滔不絕一瀉千裡的氣勢。漫步濟南黃河岸邊,極目望去,層層疊疊的冰凌連綿不斷。大部分河面上都覆蓋著錯落的冰塊,冰塊隨著黃河水或急或緩地流淌,便形成了冬日黃河上著名的流凌景觀。隨著河面上的冰凌越來越多,就會出現冰凌堵塞河道,進而對水流產生阻力而引起水位明顯上漲,這種水文現象也就是凌汛,俗稱「冰排」。冰凌是產生凌汛的主導因素,因而在冬季黃河河務部門一般會採取破冰的方法來防治。這巨大的冰塊就是破冰後出現的,看起來像厚厚的水泥板預製件。
  • 黃河正式進入本年度凌汛期 多地多部門做好防凌準備
    三湖河口河段冰水齊下的景象,標誌著黃河正式進入本年度凌汛期,北方河流進入防凌期。預計今年黃河流域封河長度長、冰蓋厚「黃河、松花江等北方河流都有凌汛現象。」水利部水旱災害防禦司副司長王章立解釋,冰塊、冰層會對河水流動產生阻礙,特別是在彎曲狹窄的河段,冰凌堆積堵塞,水位極易上漲。此外,春季氣溫回升時,河槽內積存的冰凌集中解凍,往往會形成凌水洪峰。
  • 黃河的形成與河道變遷
    黃河河道的變遷由於黃河流經黃土高原地區,攜帶大量泥沙到達下遊,泥沙大量淤積,使河床抬高,容易造成泛濫。再加上人類不合理的開發,造成森林、草原和溝洫系統的破壞,導致黃河決溢改道。黃河決溢範圍北到海河,南達江淮,縱橫25萬平方公裡,大的改道有6次。
  • 東平湖60年回眸之一:黃河安瀾話"王牌"
    人民治黃後,共和國治水人將東平湖納入黃河綜合治理大體系,在「上欄下排,兩岸分滯」治黃方略中佔據「分滯」洪水的關鍵地位。相繼修建東平湖一、二滯洪區防洪體系,除第一滯洪區北面山口與黃河自然聯通外,其它各段堤防已見雛形,解決了分滯洪水淹沒損失大的問題。
  • 黃河變清調查:泥沙每年減少7.6億噸 大洪水機率增加
    大洪水機率增加 自1982年黃河下遊發生15300立方米每秒洪水後,黃河已連續34年未發生超過10000立方米每秒量級的洪水,但風平浪靜之中暗藏憂患。 2016年7月,屬海河流域,但緊鄰黃河的豫北地區出現大暴雨,若這場降雨偏移到黃河流域,花園口水文站洪峰流量將達18900立方米每秒。
  • 洪峰來襲,三峽大壩變形​正常?​
    洪峰來襲,三峽大壩變形正常?作者:轅固小生中國南方暴雨成災,三峽水庫的入庫流量已達今年入汛以來最高值,三峽工程防洪能力受到質疑。而官媒新華社18日在報導中罕見首度承認,「大壩有位移、滲流、變形等情形,但主要參數均在正常範圍內,大壩擋水建築物各項安全指標穩定。」
  • 再解「黃河改道」
    根據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建設要求,濟南「攜河北跨」,從「大明湖時代」邁向「黃河時代」,最終將呈現「十二橋一隧」格局;「黃河第一隧」建成後,汽車在上、地鐵在下,將同步穿黃。濟南「攜河北跨」是不得已。黃河1855年(清朝鹹豐五年)改道後,黃河和南山之間一眼望穿,這也就是今天濟南中心城區南北方向城建空間只有12公裡的原因。
  • 國務院批轉水利電力部關於黃河、長江、淮河、永定河防禦特大洪水...
    一九五八年,黃河鄭州花園口站出現了二萬二千秒立米的特大洪水,有的堤段洪水與堤頂齊平,鄭州黃河鐵路大橋被衝毀。周恩來總理親赴黃河前線指揮,河南、山東兩省各動員一百萬人上堤防守搶險,確保了兩岸大堤的安全。;如在南岸東壩頭至梁山東平湖之間決口,洪水將波及南四湖,經新沂河入海,面積約一萬五千平方公裡,人口約七百萬,將淹沒菏澤、濟寧、徐州等城市以及津浦、隴海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