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諮詢師方法與實務第五章:資源環境承載力常用分析方法

2020-11-27 建設工程教育網

  2019年諮詢工程師考試教材和考試大綱已經公布,想要報考2019年諮詢工程師考試的小夥伴們近期要抓緊時間開始備考了。建設工程教育網將持續為大家分享2019年諮詢工程師考試考點知識點,助力學員2019年諮詢工程師考試!

  2019年諮詢工程師考試共分為《項目決策分析與評價》、《工程項目組織與管理》、《宏觀經濟政策與發展規劃》和《現代諮詢方法與實務》四個科目。

  下面是2019年諮詢工程師考試《現代諮詢方法與實務》科目的第五章考點:資源環境承載力常用分析方法,希望對大家的備考有所幫助!查看更多:2019年諮詢工程師方法與實務第五章考點匯總

  資源環境承載力常用分析方法

  生態足跡法及應用案例

  生態足跡將每個人消耗的資源折合成為全球統一的、具有生產力的地域面積,通過計算區域生態足跡總供給與總需求之間的差值——生態赤字或生態盈餘,準確地反映了不同區域對於全球生態環境現狀的貢獻。

  (1)計算流程和計算公式

  生態足跡法本質上是一種度量可持續發展程度的方法,是一組基於「生態生產性土地」面積的量化指標。

  據生產力大小的差異,將地球表面的生態生產性土地分為六類:化石能源地、可耕地、牧草地、森林、建設用地、海洋(水域)。

  ①生態足跡(EF)

  

  式中:EF為總生態足跡(hm2);N為總人口數;

  ef為人均生態足跡(hm2/人),

  i=1,2,…,6,代表6類生物生產性土地;

  λi為第i類生物生產性土地的均衡因子;

  Ai為人均第i類生物生產性土地面積(hm2/人);

  j為消費項目類型,aaj為人均第j種消費項目折算的生物生產性土地(hm2/人);

  ②生態承載力(EC)

  

  式中:EC為總生態承載力供給;

  N為總人口數;

  ec為人均生態承載力(hm2/人);

  ai為人均第i類生物產生性土地面積(hm2/人);

  λi為第i類生物生產性土地的均衡因子;

  γi為產量因子。

  最終生態承載力應該在均衡生態承載力的基礎上扣除12%用以保護生物多樣性。

  ③生態盈虧

  ED=EC-EF

  生態盈虧是指生態承載力與生態足跡的差值,該指數表明某區域的生態狀況。

  正值表明生態承載力大於生態足跡,稱為生態盈餘。負值表明生態足跡大於生態承載力,稱為生態赤字。

  ④均衡因子及產量因子(略)

  (2)生態足跡方法的不足之處

  第一:指標表徵單一、過分簡化,只衡量了生態的可持續程度,強調的是人類發展對環境系統的影響及其可持續性,而沒有考慮人類對現有消費模式的滿意程度;

  第二:難以反映人類活動的方式、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技術的進步等因素的影響;

  第三:基於現狀靜態數據的分析方法,難以進行動態模擬與預測。

  以上就是今天的《現代諮詢方法與實務》科目的第五章考點分享。2019年諮詢工程師考試將於2019年4月13日、14日舉行,在2019年諮詢工程師考試前,建設工程教育網將持續為大家分享一些高分備考經驗以及備考純乾貨。更多2019年諮詢工程師考試備考資料,盡在建設工程教育網諮詢工程師欄目!

相關焦點

  • 19年方法與實務第五章:資源環境承載力影響因素識別及評價指標
    19年方法與實務第五章:資源環境承載力影響因素識別及評價指標  高效備考:加入2021年諮詢工程師高效實驗班 選報1+1考期可續學哦!  2019年諮詢工程師考試共分為《項目決策分析與評價》、《工程項目組織與管理》、《宏觀經濟政策與發展規劃》和《現代諮詢方法與實務》四個科目。  下面是2019年諮詢工程師考試《現代諮詢方法與實務》科目的第五章考點:資源環境承載力影響因素識別及評價指標,希望對大家的備考有所幫助!
  • 常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方法
    由於對資源環境承載力概念及認識的不統一,相應對其的評價方法也呈現出不同的學科和種類。總體上,目前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方法主要偏重於現狀的靜態評價分析,評價要素主要集中在單要素承載能力研究,如土地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法、礦產資源承載力評價法、城市水環境承載力評價法、氣候環境承載力評價法等。
  • 2019年諮詢工程師方法與實務第一章考點:層次分析法
    2019年諮詢工程師考試教材和考試大綱已經公布,想要報考2019年諮詢工程師考試的小夥伴們近期要抓緊時間開始備考了。建設工程教育網將持續為大家分享2019年諮詢工程師考試考點知識點,助力學員2019年諮詢工程師考試!
  • 環境容量、環境承載力分析及累計影響評價方法
    3、大氣環境容量與汙染物總量控制主要內容(5項):選擇總量控制指標;對所涉及的區域進行環境功能區劃,確定各功能區環境空氣品質目標;根據環境質量現狀,分析不同功能區環境質量達標情況;結合當地地形和氣象條件,選擇適當方法,確定開發區大氣環境容量:結合開發區規劃分析和汙染控制措施,提出區域環境容量利用方案和近期(5年計劃)汙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
  • 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指標體系必須遵循經濟規律和自然規律,採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確立的指標必須是能夠通過觀察、測試、評議等方式得出明確結論的定性或定量指標。系統性原則。指標體系要綜合地反映區域資源環境系統中各子系統、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強度和方向等方面的內容。綜合性原則。
  • 全國資源環境承載力調查評價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
    近日,由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部署、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承擔實施的全國資源環境承載力調查評價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研究提出的《國土資源優化配置對策與建議》,為編制《全國國土規劃綱要》提供了重要基礎支撐和依據。
  • 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助推生態文明建設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張少農日前在「資源環境承載力與生態文明建設學術研討會」的書面稿中提出,要加強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研究,將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結果充分運用到國土空間開發和資源保護、國土規劃編制、國土綜合整治、地質環境保護等各個領域,提高國土資源管理決策的科學性,助推生態文明建設。
  • 專家:資源環境承載力評估應突出政策價值
    所謂資源環境承載力,主要是針對生態服務而言的,比如消納廢棄物、景觀和舒適性、生態系統保留和生物多樣性等。目前在資源環境承載力的研究和實踐中,主要存在這樣幾個問題:一是計算方法與基礎數據不足;二是資源環境承載力難以準確評估;三是各環境要素承載力與綜合承載力之間的關係不清;四是承載力的政策性和科學性協調不夠。
  • 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與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項目在京啟動
    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與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項目在京啟動 2016-09-30 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與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技術集成與應用」隸屬2016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典型脆弱生態修復與保護研究」專項,是區域生態資源資產統計核算業務化技術方向的重要研究項目之一。該項目旨在面向國家資源環境統計核算的業務化需求,發展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與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的方法與技術體系。  會議由項目牽頭單位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所長於貴瑞主持。
  • 「村鎮建設資源環境承載力測算系統開發」項目啟動會召開
    「村鎮建設資源環境承載力測算系統開發」項目啟動會召開 2019-04-04 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 項目針對實施新型城鎮化及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資源環境承載力面臨的新形勢,解決我國當前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緊迫任務,緊扣鄉村振興的美好生活建設需求與村鎮資源環境承載供給能力之間的統一目標,重點解決不同區域不同類型村鎮建設與資源環境的協調關係及分異規律、村鎮建設的水土資源環境與生態要素約束機理及承載力測算原理、村鎮建設資源環境承載力的綜合測算與優化提升技術等三大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豐富區域可持續發展與綠色宜居村鎮建設理論方法
  • 服務於國土規劃編制的國土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
    我國國土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研究理論與方法還存在很多不足,評價指標層面與國土資源及國土空間開發利用管理之間存在空檔。因此,有必要根據國家「十二五」戰略部署及國土規劃要求,對國土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的內涵、對象、內容等進行完善。  一、資源環境承載力的新內涵  國土資源環境承載力分為資源承載力和環境承載力兩個方面。
  • 「絲綢之路經濟帶資源環境承載力研究」項目群驗收會舉行—新聞...
  • 天津日報:發揮資源環境承載力基礎作用 把「綠色決定生死」貫穿...
    例如北京、天津地區2016年城市年均PM2.5濃度都超過60微克/立方米。這個數字直接會影響到生活在該環境之下人們的正常生活和健康。  面對資源環境危機,我們必須要樹立生態環境是生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和生態文明價值觀,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始終,將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思想滲透到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最終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 04年《現代諮詢方法與實務》試題及點評答案
    點評:戰略分析的方法和工具很多,第二章只介紹了一些基本的方法,諮詢工程師應當對這些方法有所熟悉和了解,SWOT分析是最常用的工具之一,應該能夠熟練運用SWOT分析實際問題,並給出戰略建議。詳見教材P25—P27.
  • 05年《現代諮詢方法與實務》試題及點評答案
    知識點:  本題涉及教材第七章社會評價的內容,《考試大綱》的要求是:了解社會評價的目的和參與式社會評價方法;熟悉社會評價的主要方法和社會調查的主要方法;掌握邏輯框架分析方法在社會評價中的運用。其中重點是幾種常用的社會評價方法及其含義、社會調查的主要方法及其含義、邏輯框架的概念及基本模式和邏輯框架的目標層次及其邏輯關係。
  • 生態環境部:關於開展水環境承載力評價工作的通知
    「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我部組織編制了《水環境承載力評價方法(試行)》(以下簡稱《評價方法(試行)》,見附件)。請根據《評價方法(試行)》,組織開展水環境承載力現狀評價。具體事項如下。一、工作內容組織各地根據《評價方法(試行)》,開展市、縣域水環境承載力評價。
  • 06年《現代諮詢方法與實務》試題答案與點評
    知識點:  本題涉及第五章現金流量分析及財務分析方法,《考試大綱》的要求分別是:熟悉資金時間價值基本概念、基本公式;掌握現金流量分析及財務分析方法。第五章是全書的重點之一,因此也是考試的重點。財務分析方法是對諮詢工程師的最基本要求,因此必須予以高度重視。重點是要理解書中所講的各種方法,而不是機械性地去計算數據。
  • 打造資源環境承載力監測預警平臺 讓數據「開口說話」
    內容提要:為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保障區域資源環境安全,觀山湖區搭建了資源環境承載力監測預警平臺,助力實現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精細化、標準化及智能化管理。該平臺於去年12月開始投入使用。據了解,編制單位自2017年開始收集獲取觀山湖區土地資源、水資源、生態資源、水環境質量、大氣環境質量等多方面的基礎數據,通過對各項數據的核算分析,使平臺具備資源環境承載力格局辯識、動態評估和分級預警等功能。
  • 中科院2019年開放知識資源建設實務研討會舉辦
    中科院2019年開放知識資源建設實務研討會舉辦 2019-12-20 武漢文獻情報中心 【字體 語音播報   12月12日至13日,由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武漢文獻情報中心共同主辦的「2019
  • 發揮國土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作用
    中國土地學會發揮國土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作用為紀念第二十七個全國土地日,中國土地學會、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和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重點實驗室日前在京聯合舉辦「國土資源環境承載力與綠色發展」專家座談會,與會專家圍繞「土地與生態文明建設」主題集思廣益,積極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