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安·鄧納姆
我的母親是我所已知的最善良、最高貴的靈魂,我所有的才能都源於她。——歐巴馬。
這是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對其母親安·鄧納姆樸實無華的評價和讚美。
從這一點不難看出:歐巴馬的母親安·鄧納姆是一位了不起的母親!
安·鄧納姆一生都在追求平等和自由。18歲時,她未婚懷孕,生下一個兒子。21歲那年,她毅然離婚,獨自照顧兒子。她25歲再婚,30歲攻讀博士,最終培養出美國歷史上第一個黑人總統。
她是一位普普通通的美國白人女子,把家安在印尼卻如魚得水;她是一個天生的母親,但同時她也在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精力;
她是一個浪漫務實的人,很容易被感動得流淚,但對待生活中的挫折卻從容不迫。
她就是歐巴馬的母親——安·鄧納姆。
歐巴馬一世和安·鄧納姆
少女母親,追求自由,為愛受傷
1942年11月27日,歐巴馬的母親安·鄧納姆出生在美國堪薩斯州的威奇託市,在安的一生中,堪薩斯州只是一個童年的驛站。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身為家具推銷員的父親帶著她搬了家,最終定居在夏威夷。她以優異的成績被夏威夷大學錄取,
在這所大學裡,她遇到了歐巴馬的父親巴拉克·海珊·歐巴馬。
來自肯亞的黑人學生巴拉克經常在講臺上發表演講。他出色的口才和超群的能力使得他在學生中很有名。安·鄧納姆一進學校就被巴拉克深深地吸引住了,這個大膽的女孩不久就向巴拉克坦白了她的心意。
兩人的關係發展的十分迅速。
沒過多久,安·鄧納姆懷孕了。但安的父母堅決反對他們的女兒嫁給巴拉克,不僅是因為他是黑人,還因為安·鄧納姆當時僅有18歲,太年輕了。
小歐巴馬和母親安
而當歐巴馬的祖父,也就是老歐巴馬的父親得知兒子打算娶一個美國白人女孩時,他甚至寫了一封信給歐巴馬的外祖父,表示反對兒子娶一個白人女孩,並且聲稱"
我不想讓一個白人女人玷汙歐巴馬家族的血液!"
但安與老歐巴馬兩人情比金堅,即使雙方父母共同反對,他們還是結婚了,安·鄧納姆因此輟學,之後生下了小歐巴馬。
1961年8月4日,他們的兒子小歐巴馬出生了。一家三口過得很愉快,但他們的幸福並沒有持續多久。
婚後,巴拉克酗酒成性,還經常毆打妻子安。
1963年,安·鄧納姆無意間得知巴拉克早已在他的家鄉結了婚,但巴拉克刻意向她及她的家人隱瞞了這段婚史。
這令安和安的父母感到十分氣憤,安最終由於家庭暴力和欺騙,毅然決然地與巴拉克離婚,並獨自帶著小歐巴馬生活。
安與兒時的小歐巴馬
攜幼子再婚,關注孩子教育
安·鄧納姆的父母得知女兒離異後的艱難生活之後,感到無法忍受,
於是他們選擇接手歐巴馬,決心將他撫養成人,並要求女兒回到學校完成學業。
重返夏威夷大學之後,安·鄧納姆與該校的印尼學生蘇託洛結識。兩人於1967年結婚,隨後安·鄧納姆帶著小歐巴馬,跟隨蘇託洛回到印尼老家。
他們的新家位於印度尼西亞雅加達郊區。缺乏電力和便捷的交通,生活用品也很匱乏。但安·鄧納姆從不抱怨,她還在這裡生下了她的小女兒瑪雅。當地教育資源緊缺,但安·鄧納姆深知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
,於是她四處奔波,終於幫兒子在學校謀到了一席之地。
每天凌晨4點,安·鄧納姆都會來到歐巴馬的房間,叫醒他,教他英語。像所有的孩子一樣,歐巴馬不喜歡早起和學習,但安·鄧納姆對他說:
"這樣做我並不比你好受。"
從此,小歐巴馬主動接受了來自母親嚴厲的愛。
歐巴馬一世在小歐巴馬十歲時看望他併合影
安·鄧納姆反對種族歧視,
她打心眼裡批判當時美國嚴重的種族歧視和不平等的社會現狀。她提倡人人平等,正是因為母親的諄諄教誨,歐巴馬將來才會成為歐巴馬。時至今日,歐巴馬仍深深記得母親教給他的第一份家庭作業《獨立宣言》。
安向歐巴馬宣讀了《獨立宣言》的前幾行,然後告訴他,有一群人支持自由和平等,她希望歐巴馬能成為這樣一個人。"我媽媽也一直強調人人生而平等,永遠不會因為膚色而改變。"
為了讓他的小兒子更好地理解這一點,安買了各種各樣的洋娃娃,包括黑人小女孩、白人小男孩和因紐特人。
因此,年輕的歐巴馬將"人人平等"這句格言銘記在心
熱衷工作,與蘇託洛離婚後潛心研究
安能說一口流利的印尼語,她熱愛爪哇生活和當地的手工藝品,寫了一篇800頁的關於爪哇鄉村鐵匠的文章。
但因為她和丈夫蘇託洛的生活觀念相差甚遠,這段婚姻同樣也很短暫:
她想要工作,他想要有更多的孩子;一個更像爪哇人,另一個更像美國人。
青年小歐巴馬與母親安
幾年後,安·鄧納姆與她的第二任丈夫蘇託洛離婚,帶著兩個孩子在印度尼西亞單獨生活了一段時間。
1972年,安與歐巴馬和女兒瑪雅回到美國後,又回到夏威夷大學攻讀人類學碩士和博士學位。或許是因為安從小敢愛敢恨的性格;也或許是安骨子裡對印尼文化的熱愛;又或許是她對種族歧視的痛恨;安回到美國後,
她的研究重點仍是印尼文化,
她渴望找到改善印尼人生活的方法。
經過20年的艱苦努力,安完成了長達1000頁的博士論文《印度尼西亞農村的工業:逆境中的生存》。為了完成這部傑作,安不斷往返於印尼與美國之間,深入到印尼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當中去,並一五一十地記錄下他們真實的生活面貌。
不得不說,她真的是一位偉大的學者!
此時的歐巴馬正在律師事務所工作,那一年他完成了自傳《我父親的夢想》,但其中卻介紹的是母親辛勞的一生。
寫這本書的目的,或許與母親安的病情有關。
她當時被確診患有卵巢癌,但在最後三年的生活中,她仍舊活的盡興,活的出彩。
事業有成的安
安與病魔頑強鬥爭,歐巴馬追憶母親
命運再次和她開了一個玩笑,命運似乎總喜歡和這位聰慧、獨立且熱愛生活的女人開玩笑。此後的日子裡,她並沒有放棄對生活的希望,她懷揣著堅強的意志,和病魔頑強的鬥爭了整整三年!然而,由於治療無效,安最終還是離開了人世。
安於1995年去世時,奧巴第一次競選公職,錯過了見她的最後一面。這對歐巴馬來說,著實是一大憾事。他將母親安的骨灰撒在了夏威夷的一座懸崖之下,而這恰恰正是一切開始的地方。
歐巴馬曾經敘述過他母親與癌症抗爭的經歷,體驗過她的孤獨。
"雖然她勇敢地與癌症抗爭,但她始終堅持以優雅和幽默迎接死亡。但我還是不止一次地在我媽媽的眼睛裡發現一絲恐懼。當我們對未知的世界感到恐懼的時候,也是畏懼這個世界的時候,在人生的最後一次旅程中,沒有第二個人能充分體會到孤單的獨行者的內心滋味。"
高中時的歐巴馬與媽媽
結語
值得一提的是,鄧納姆無論是在事業上還是在撫養孩子方面都非常出色。後人稱讚她是一位出色的人類學家。她不僅有著博愛的思想,而且在學術研究方面也有突出貢獻。
在歐巴馬的自傳中,他說:"在我的生命中,她是獨一無二且永恆的。"特別是在父親節的演講中,歐巴馬承認,他的母親在他的生活中一直扮演著父親和母親的雙重角色,這使得他在成長過程中從未覺得缺少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