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的青海湖地區有一種大型猛禽,目光犀利,叫聲響亮,擁有高超的捕獵技能,那就是玉帶海雕。
玉帶海雕又叫黑鷹、腰玉,數量極其稀少,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屬於隼形目、鷹科、海雕屬大家族的一員,卻也有獨特的個性。
在中國主要分布於新疆、青海、內蒙古、黑龍江、西藏、四川、河北、山西、江蘇等地,棲息於海拔高達3200-4700米的河谷、山嶽、草原的開闊地帶,經常會到高山湖泊、河流附近捕食。
在「海雕」這個大家族裡,玉帶海雕生活在高原上,同時兼具了兇猛與美麗,極其引人注意。它身姿矯健,體型巨大,張開翅膀時,更是雄偉,猶如翱翔在高原上空中的霸王。
它的體長0.76-0.84米,翼展2-2.5米,雄鳥體重2.1-3.7千克,雌鳥體重2-3.3千克。當它張開翅膀,一般的寬度可達2米,少數能達到2.5米,既美麗又威武。
玉帶海雕的羽毛整體是暗褐色的,具有淡棕色條紋;頭頂赭褐色;頸部的羽毛較長,呈披針形。
最有特色的是它的尾羽,中部橫貫著一條白帶,寬約10釐米,猶如披著一條「白玉帶」,被人們叫做「腰玉」。
它尾羽的「腰玉」十分美麗,大大增加了它的顏值,「玉帶海雕」這個名字也由此得來。
玉帶海雕是猛禽,少有天敵。它的食性很廣,在水邊,就捕食魚類,以及雁、鴨等水禽;在草原或荒漠,則捕食旱獺、鼠兔等齧齒動物;4-5月產羊羔的季節,它還會捕食羊羔。
為了捕食需要,玉帶海雕天生具備厲害的捕食「法寶」。據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李來興介紹,玉帶海雕的視力是人類的8倍,可以看到遠處的獵物。它的眼睛就像空中監視器一樣,能清清楚楚看到地上的旱獺、鼠兔等獵物。
它還有鋒利、有力的爪子,能夠緊緊地抓住獵物,甚至能刺破鼠兔的心臟;它的嘴也十分尖利,像鉗子一樣,能啄瞎獵物的眼睛,啄開獵物的表皮。
與許多捕魚的大型猛禽一樣,玉帶海雕的跗蹠無毛,這有利於它捕食水中的魚類。腳上不長毛的好處在於,捕魚的時候,乾脆利落,毫不拖泥帶水,輕輕鬆鬆就能從水中抓起一條魚。
另外,玉帶海雕寬大2米的翅膀,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它飛起時的聲響很小,不會驚動獵物,而且飛行速度很快,這大大增加了捕食成功率。
即便玉帶海雕具有先天的優勢,但是在捕獵上,也要講究技巧。為了捕到可口的食物,玉帶海雕很有耐心,且講究方法。
大家都知道,鼠兔、旱獺都是以地洞藏身,生性機警,一旦發現有異動,就會立刻鑽回洞裡。據研究人員觀察,玉帶海雕為了能抓到旱獺,會在旱獺洞外10米遠的地方蹲守,一蹲就是2個小時,很有耐心,而且這個過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
當一隻旱獺從洞裡探頭探腦出來,玉帶海雕猶如離弦的箭,瞬間飛了過去。只見黑影一閃,玉帶海雕已經將旱獺抓到手了。
據了解,玉帶海雕體型巨大,能夠抓起羊羔,飛向半空中,可見其力量之大。
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副研究員所李來興說:「因為兇猛異常,很多動物都難逃玉帶海雕的獵捕,所以它一直處於生物鏈的頂端。」
在青海,玉帶海雕屬於夏候鳥,它們在由裏海和黃海中間的地區、從哈薩克到蒙古國、從喜馬拉雅山脈到印度北部等的亞洲中部地區進行繁殖。
11月到翌年3月,是玉帶海雕的繁殖期。這個時期的玉帶海雕,特別喧鬧,常常發出響亮的叫聲,有直衝雲霄之勢,在幾公裡外都能聽到它的鳴叫。
3月,玉帶海雕開始築巢,它們會在離水較遠的懸崖峭壁上,或者岸邊的高大喬木樹上築巢。
據李來興介紹,玉帶海雕是一種極其聰慧的猛禽,它會依靠自己的記憶,選擇適合自己的棲息地。
也就是說,當它們再度遷徙時,會依靠自己的記憶,找到去年在該地區營建的舊巢。然後在舊巢的基礎上,進行修葺就可以入住了。
玉帶海雕會用粗樹枝搭成巢,在窩內鋪上細枝、獸毛等。比較懶的玉帶海雕,還會侵佔其他鳥類的巢為己用。
建好愛巢之後,就要繁殖後代了。玉帶海雕每窩產卵2-4枚,由雌鳥孵化,經過30-40天後,雛鳥破殼。親鳥會共同撫育,直到雛鳥長大離巢。
兇猛如玉帶海雕,也犯了太過美麗的錯,因為它擁有美麗的尾羽,所以遭到人類大量捕獵。其次,玉帶海雕賴以生存的自然條件遭到破壞,也是導致其瀕危的原因。
玉帶海雕十分罕見,為了讓這一物種繁衍生息,我們應當保護自然環境,不要去傷害這些自然界的美麗生靈。
雪靈谷動物實驗室/出品
參考資料: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北京科普之窗網、《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