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二季度全球航天發射,中美並駕齊驅
最近,行業資訊公司Bryce Space and Technology,發布了2020第二季度全球航天發射分析報告。這份報告統計了二季度全球航天發射的數據,並且直觀的用圖表顯示出來。以下數據均引用自這份報告。這些數據只包括軌道發射數據,不包括那些次軌道發射。
-
2020年各國航天發射統計和分析,中國繼續領跑排名第一
2020年最新各國航天發射統計截止到2020年10月31日,2020年前10個月,世界各國航天發射統計數據如下:2020年前10個月,世界各國度航天發射統計前10個月,中國以31次發射27次成功4次失敗繼續領跑,穩居第一;美國27次發射,25次成功,2次失敗居第二(如果把火箭實驗室RocketLab的電子號火箭也統計入美國的話,美國的發射總量是第一);中美兩國是第一集團,俄羅斯以12次發射全部成功穩居第三。
-
馭星觀察 | 2020年1月-2月國際航天發射活動動態觀察
編者按:從2020年2月起,本號推出新欄目——「馭星觀察」。本欄目旨在為讀者提供便捷的信息獲取渠道,以了解行業概況及動態。我們將聚焦航天領域新聞報導,關注行業熱點,定期總結推送一些行業發展動態,並對趨勢進行分析判斷,權作「它山之石」,以期對業界同仁及航天愛好者提供些許借鑑。
-
截止8月1日,2020年中國航天發射次數繼續領跑,保持世界第一
截止到2020年8月1日,2020年前七個月,全世界總共進行了59次航天發射,其中成功53次,失敗6次,總體成功率為88.83%。下面我們盤點一下今年的幾次重要所有裡程碑意義的發射任務:2020年3月9日,長徵三號B型火箭完美地的完成了北鬥三號導航系統的倒數第二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發射「北鬥三號 GEO-2星」,2020年6月23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
2020年世界各國航天發射統計,中美競爭激烈
中國近幾年在航天領域取得了重大進步,2018和2019連續兩年成為航天發射次數最多的國家,並且在不同航天探測領域都取得重要進展,包括空間站建設,月球探測以及火星探測。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於今年7月23日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成功送入預定軌道。
-
中國航天發射次數再次世界第一,截至2020年7月各國數據大盤點
2020年已經過半,我們來梳理一下,上半年截至2020年7月12日,世界各國航天發射情況。截至目前,全球共進行了51次航天發射任務,45次成功,成功率88.2%。各國的發射數據如下:截至2020年7月12日,世界各國航天發射數據統計
-
2018至2019年全球空間飛行器發射數量統計,民營企業異軍突起
全球航天發射114次(其中中國39次),為近28年來發射次數最多的一年。全年共發射空間飛行器461個,成功459個,失敗2個。空間飛行器發射數量與2017年相當,繼續處於歷史高位水平。2019年1-9月的全球發射次數低於2018年同期水平,但是太空飛行器發射數量增長,全球航天活動持續活躍。
-
太空備忘錄:2020年全球航天
獵鷹9穩坐第一SpaceX公司的獵鷹9號火箭全面爆發,2020年入軌發射25次,不僅遠超同年全球其他單一型號火箭,還實現了比自家上一年翻一番——2019年,獵鷹9+獵鷹重型火箭共發射13次。獵鷹9的發射次數佔美國今年全部44次航天發射的57%。2020年獵鷹9的發射中,只有兩次在回收一子級環節出現問題。這些任務同時還成功回收了大部分整流罩,包括網布和入海後的打撈。
-
中國航天發射2020年有望超40次
2020年,中國航天將迎來哪些新徵程,又有什麼新計劃?17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舉辦新聞發布會,發布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今年超40次的「超級2020」宇航發射計劃,以及首次火星探測、嫦娥五號月面採樣返回、3型火箭新型號首飛等重大航天任務。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空間瞭望智庫發布《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2019年)》。
-
中國航天的2020:豐收之年
嫦娥奔月、天問探火、北鬥建成……對中國航天來說,2020 年是個豐收的年份。在新的一年開端之際,不妨來回顧一下過去一年裡,中國航天取得的成績。嫦娥五號成功採樣返回,中國探月工程走到「第二步」2020 年,中國航天最引人注目的成績,莫過於嫦娥五號任務順利完成。
-
2020年前3季度,中國航天發射繼續穩坐世界第一,各國盤點
,截至三季度末(2020年9月30日),世界各國航天發射情況。截至三季度全球共進行了76次航天發射任務,68次成功,8次失敗,一共將843個太空飛行器送入太空,航天發射成功率為89.5%。2020年已經過了四分之三,截止到三季度,2020年中國航天發射數量達到了29次,依然穩坐世界第一。
-
2020年中國最具「分量」的航天發射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海南文昌11月24日電(姜哲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2020年11月24日凌晨,我國現有最大推力運載火箭長徵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在破曉中劃出一道弧線,經過2200多秒的飛行,成功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
-
獨家| 2020年世界航天發射紀錄【附詳單表格】
12月28日,俄羅斯發射「聯盟-ST-A/護衛艦-M」火箭,2020年的太空發射競賽鳴金收兵。 2020年,世界各國共進行了114次火箭發射,比2019年的103次發射多了11次。 2020年,各國發射次數統計
-
第21顆北鬥三號衛星成功發射 計劃2020年全球提供服務
6月25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官方公眾號宣布,北鬥三號IGSO-2衛星發射成功!航天科技集團表示,6月25日2點09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北鬥三號第2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IGSO-2)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
2019全球航天發射次數再破百 中國佔約1/3超越美俄
2019年即將結束,世界各國的航天發射活動也接近尾聲。截至30日,中美俄歐等主要航天國家和實體,進行了超過100次航天發射,使2019年的航天發射繼2018年之後,連續第二年超過100次。中國以34次航天發射蟬聯全球航天發射榜榜首位置。美俄航天活動也各有特色。現在讓我們盤點一下那些令人振奮和遺憾的瞬間吧。
-
中國航天在2020年迎來三項航天發射,已進入倒計時,你期待嗎?
近日,我國長徵5B火箭成功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順利返回,這對三項航天任務起到一定推動作用,讓國人對我國航天更有信心,因為不管是嫦娥五號探測器,還是火星探測器和中國空間站,都需要一款可靠的大推力火箭來保證,而長徵5號是我國推力最大箭型,起飛重量接近1100噸,能將25噸載荷送入近地軌道,甚至送入到太陽軌道
-
2020:中國加速進軍太空時代,前三季度航天發射接近去年全年
2018年、2019年,我國民營火箭曾兩次嘗試入軌發射失利。直到去年7月「雙曲線一號」,我國民營火箭才實現首次發射成功。進入新世紀後,尤其從2007年左右開始,我國航天發射漸趨密集,年年發射次數都在持續增長。到2018年,我國航天發射次數首次位居全球第一,2019年蟬聯第一。
-
馭星觀察 | 2020年1月-2月全球衛星產業和政府航天活動動態觀察
在首期欄目梳理2020年1月-2月期間的國際航天發射活動動向的基礎上,本期馭小星將繼續通過廣泛搜集航天領域的公開媒體信息,歸納梳理同期衛星產業和政府航天活動的發展動態趨勢。◎ 發射市場呈現共享經濟模式拼單發射從商業模式的角度為節省發射成本提供了另一種思路,同時孕育了發射集成平臺,為部分公司創造了商業機遇,同時像SpaceX, 阿里安等大火箭運營商也開始說服主載荷客戶同意搭載小衛星載荷,以提供小衛星拼單發射服務。
-
中國冠絕全球航天發射榜!剛剛,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成功發射
周五(9月4日)下午,中國航天領域又傳來一大好消息。據央視新聞報導,中國已經成功發射了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報導稱,9月4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
-
2020年中國航天、世界航天十大新聞
2020年12月29日,由中國航天報社主辦、北京中科航天人才服務有限公司協辦,航天領域知名院士專家及國內知名媒體人共同評選的「中科航天人才杯」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和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採樣返回」等10件新聞入選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樣本艙回收成功」等10件新聞入選2020年世界航天十大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