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州海峽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2021-01-10 海南日報數字報

  地形地貌

  瓊州海峽東西向長約80公裡,南北寬16~30公裡。東、西部峽口水深較淺;中部水深大於50米,呈寬約10公裡、長約70公裡的深水槽谷,槽谷中軸線為80~120米的深水槽。東部峽口為淺灘與衝槽相間,西部峽口為一巨大的水下三角洲。海峽南北兩側分布有陡坎,最大高差70米,最大坡度22~24°。峽底分布有珊瑚礁、沙坡、沙壟、海丘、窪地、火山錐等波鱗狀地形。

  地層巖性

  瓊州海峽兩岸有火山噴發和噴溢的玄武巖露頭,海峽中部基本為第三紀和第四紀沉積層,初步判斷不存在構造現象。海峽內海底巖土未受嚴重的構造水平推力作用,多屬正常沉積巖土,成巖性差、年代短、承載力不高,深部整體性強,300米以內未見巖石。

  斷層與地震

  初步判斷,海峽兩岸有三個斷裂分別穿過海峽相連,海峽東部斷裂構造相對集中。

  雷瓊地震區記載最大地震為1605年7.5級瓊山地震;海峽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2g和0.3g(對應地震烈度Ⅷ度),其烈度由東向西遞減,海峽西口有少量地段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15g(Ⅶ度)。

  氣象

  瓊州海峽地處低緯度地帶,屬北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四季不分明,氣溫偏高,雨水多,溼度大,是熱帶氣旋、中小尺度龍捲風以及雷暴等災害氣候頻發地區。

  海洋水文

  瓊州海峽具有水深、風大、浪高、流急、流場條件複雜、海洋災害較多等特點,其潮汐具有特殊的周期性和往復性,潮流流速較大。

  (侯輯)

相關焦點

  • 高鐵有望直通海南島 瓊州海峽跨海隧道有望開建
    廣東和海南之間即將新建一座跨海通道——瓊州海峽跨海隧道。
  • 海南學者鍾一首次向本報記者披露———建設瓊州海峽海底隧道是...
    本報海口6月2日訊(記者曾苗)「在第三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上,衛留成省長將就推進瓊州海峽跨海通道工程建設,全方位融入泛珠三角區域經濟圈發表精彩演講,這是我省今年參會的最大亮點。」在今天上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省新聞辦負責人透露了這一令人振奮的消息。
  • 南海熱帶低壓生成 瓊州海峽全線停航 - 海口日報數字報·海口網
    另外,7月31日夜間-8月2日,海南島四周沿海陸地將伴有6級、陣風7~8級的大風;瓊州海峽和我市近海海面將伴有7~8級、陣風9~10級的大風。    又訊 從海南海峽航運股份有限公司獲悉,因熱帶低壓影響船舶安全航行,瓊州海峽航線於31日18時起全線停航,請司機、旅客掌握好自己的出發時間以免耽誤行程,復航時間將另行通知。
  • 廣東和海南只隔瓊州海峽,兩省的氣候差異大嗎?
    海南和廣東只隔一道瓊州海峽,緯度相差不大,總體上氣候特徵比較相近。但是如果按照影響氣候的因素來分析的話,那麼兩個省在氣候方面還是有些許差異的。從地理位置來看,海南省是我國最靠南的一個省份,北部與廣東省以瓊州海峽為界、西部隔北部灣與越南相望、東部和南部瀕臨南海,從地理位置上看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3-25攝氏度。
  • 「森拉克」離去 瓊州海峽復航
    新華社海口8月2日電(記者嚴鈺景、劉博)今年第3號颱風「森拉克」持續向越南方向移動,對海南影響減弱,瓊州海峽風力減弱至8級。記者從海口海事局獲悉,8月2日10時起,瓊州海峽恢復通航。  海南省氣象臺2日7時20分降低颱風預警至四級。
  • 徐聞港26日正式開港 海南海事局發布瓊州海峽滾裝客船新航線航行規範通告
    海口網9月25日消息(記者盧海浪 通訊員張海濱 吳有芬)為更好地服務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推進瓊州海峽港航一體化,對接海南新海港區滾裝碼頭,廣東在海峽北岸建設了湛江港徐聞港區南山作業區滾裝碼頭(以下簡稱「徐聞港」),9月26日將正式開港投產運營,屆時瓊州海峽滾裝客船航線將發生重大變化
  • 海南發布颱風四級預警 瓊州海峽全線停航
    海洋方面,瓊州海峽、海南島東部和南部海面,7月31日夜間~8月2日夜間風力6~7級、陣風8~9級。北部灣海面和海南島西部海面,7月31日夜間~8月1日白天風力6~7級、陣風8~9級;1日夜間~2日夜間風力加大到7~8級、陣風9~10級。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島附近海面,7月31日夜間~8月1日風力6~7級、陣風8~9級;2日風力減弱到5~6級、陣風7級。
  • 全面換新:瓊州海峽156座航標完成北鬥設備升級
    隨著瓊州海峽定線制「中8」號燈浮標成功投放,由交通運輸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海口航標處實施的覆蓋瓊州海峽航標北鬥遠程監控設備更新升級全面完成。至此,瓊州海峽156座航標遠程監控設備全部被更換為北鬥設備,監測數據傳輸抗幹擾性顯著增強,為管理服務過往船舶提供更精準保障。
  • 海底電纜如何穿越瓊州海峽?
    但是隔著一灣瓊州海峽電又如何傳輸?這就要通過海底電纜。2018年11月15日,在瓊州海峽廣東側海域,水陸兩棲挖溝船開始對海南聯網二回工程路由段進行預挖溝,標誌著海南聯網二回工程海上部分施工正式實施。(李品 龐燚)
  • 海南省籌劃瓊州海峽跨海大橋或海底隧道項目建設
    中新社海口一月二十八日電 (記者 莫成雄)乘渡輪過海不過癮,「得寸進尺」的海南人開始謀劃跨海大橋或隧道項目了。二00五年,海南省將開始啟動二十二點五公裡寬的瓊州海峽跨海大橋或海底隧道項目的前期研究和準備工作,天塹變「坦途」將不再遙遠。
  • 16號颱風浪卡將在海南陵水文昌一帶登陸 13日起瓊州海峽全線停航
    天氣網訊,根據中央氣象臺發布的最新颱風快訊顯示,截止今天(13日)上午8時,今年第16號颱風「浪卡」已抵達距離海南省萬寧市偏東方向約225公裡的海面上,預計今天傍晚前後在海南陵水到文昌一帶沿海登陸。受颱風的影響,13日起瓊州海峽全線停航。
  • 瓊州海峽今日18時停航,颱風或明天登陸!
    根據海南氣象臺7月31日11時發布的天氣預報,位於南海中部海域的熱帶雲團,預計31日下午將加強為熱帶低壓,受該熱帶低壓影響,31日夜間起,瓊州海峽海面風力逐漸增大到6-7級,陣風8-9級 。因熱帶低壓影響船舶安全航行標準,瓊州海峽航線將於今天18時起全線停航。請司機、旅客掌握好自己的出發時間以免耽誤行程,復航時間另行通知。
  • 瓊州海峽跨海隧道方案初定 專家稱5年可建成
    中國南海研究院海洋法律與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康霖向澎湃新聞表示,瓊州海峽跨海通道由國家發改委、廣東和海南兩省發改委牽頭,正在進行前期的相關研究。目前的擔憂是,廣東和海南兩省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差較大,若兩地聯通後,海南能不能承受得住。
  • 瓊州海峽公路鐵路合修跨海通道還遠嗎
    瓊州海峽處於雷州半島和海南省之間,西接北部灣,東部連接南海北部,是我國的三大海峽之一被譽為黃金水道。3小時左右,而輪渡效率太低,如果兩地之間有公路或鐵路直達同行世界將縮短至20分鐘,所以修建瓊州海峽跨海通道的呼聲就日益高漲。
  • 海南解除颱風三級預警 瓊州海峽17時起復航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隨著今年第22號颱風「環高」逐漸遠離海南,海南省氣象局於11月15日12時解除了颱風三級預警,海南省「三防」總指揮部也在12時終止防汛防風Ⅳ級應急響應。記者從海口海事部門獲悉,因瓊州海峽風力將減弱至8級,海事部門決定於15日17時起復運,請司機、旅客掌握好自己的出發時間以免耽誤行程。 此外,記者從海口新海港了解到,新海港為瓜果菜鮮活農產品車輛設立快捷通道,方便鮮活農產品快捷出島。(總臺央視記者 毛鑫 高軍)
  • 去海南,火車開上船才能過瓊州海峽
    近幾年的旅遊發展,讓海南成為熱門的旅遊勝地。海南省在我國的南端,是最南的一個省,也是中國的經濟特區,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屬於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全年暖熱,空氣清新,氣候溼潤。由於海南省沒有冬季,常年比較暖和。每年到十月份,東北開始進入冬季,一大批東北人就像候鳥遷徙一樣,來到海南過冬。
  • 瓊州海峽耗資8億渡輪被指閒置 官方稱運力飽和
    還有網民說,運送汽車是瓊州海峽運輸的重中之重,增加大船運輸汽車才是解決問題關鍵。「每次出島,瓊州海峽航線很浪費時間,在海口港每次至少要耗上4個小時,如果粵海鐵能1個小時開一班汽車輪渡,就不至於等這麼長時間。」一位網民說。  記者27日在海口港看到,儘管目前處於瓊州海峽運輸淡季,仍有一些大型半掛車在港口苦苦等待。
  • 新海港徐聞港正式通航:瓊州海峽過海航程由24海裡縮短至12海裡
    新海港據《海南發布》今日報導:瓊州海峽最捷近的海上客貨滾裝輪航線開通,全程僅有12海裡,比原來的老航線24海裡整整縮短了一半,這條海上航線就是海口新海港至湛江徐聞港海上客貨滾將輪航線。徐聞港瓊州海峽是連接大陸和海南島的交通咽喉,作為人員進出、海南生產生活物資供應的主要滾裝運輸通道,是最繁忙的海峽之一。
  • 瓊州海峽有幾十隻海豚組團嬉水
    3月10日11時20分,海南海口海警局某艇在瓊州海峽海域開展日常海上巡邏過程中發現,在艇艏正前方5米處,有大量海豚躍出海面,艇指揮員立即命令降低航速,並組織人員密切觀察。海豚是國家重點保護的水生野生動物,保護海豚對維護海洋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海南海警局呼籲廣大漁民群眾:在捕撈作業時誤捕海豚等水生野生保護動物的
  • 瓊州海峽、渤海海峽和臺灣海峽,三個跨海工程哪個最應優先建設?
    舟山跨海大橋二、待建跨海通道1、瓊州海峽大橋:位於廣東省雷州半島與海南島之間,橫跨瓊州海峽,項目全長約80公裡,設計時速100公裡/小時,建設時間及方案未定(隧道方案初步勝出),原計劃整體投資約1500多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