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 X)「做火箭」的技術原來是「臺灣教的」?在臺灣綠媒「三立新聞」昨天(3日)播出的節目《鄭知道了》中,節目嘉賓、島內媒體人黃創夏給出了這樣一種說法。
黃創夏稱,SPACE X當年虧本幫助臺灣將「福衛五號」衛星發射到太空,是因為其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剛剛進入火箭事業時,美國NASA看不起他。而當時臺「中科院」有製作「探空火箭」的技術,臺灣「很大方」的與他做了好幾次「密切交流」。埃隆·馬斯克開始能夠做火箭都是「臺灣教的」。
視頻如下↓:
來源:環視頻 製作:喬炳新
在節目中,黃創夏是這麼說的↓
(埃隆·馬斯克)剛剛開始要做火箭,進入火箭事業的時候,美國NASA看不起他。那時埃隆·馬斯克正在臺灣,他最早的電動車工廠要設在臺灣。埃隆·馬斯克聽說臺灣太空中心「中科院」有做「探空火箭」的技術,而我們臺灣有這個技術,所以他開始做這樣的火箭,包含到火星(探索)的第一步技術。「我們臺灣那時候很大方,是我們跟他做了好幾次密切的交流」,所以他現在能夠做這麼多火箭都是「臺灣教的」。
據悉,「福衛五號」是臺灣自主研製的第一枚遙測衛星,2017年8月25日凌晨2時51分由SpaceX的獵鷹九號火箭搭載,於美國加州范登堡基地發射升空。
而黃創夏一番自吹自擂之後,本來應該受此「鼓舞」的島內網友看後的反應卻有點歪樓……
有網友問,「中科院」收了多少技術轉讓費?臺灣要有這個技術,自研的「福衛五號」發射幹嘛還要美國幫忙?還有網友諷刺,通告費好好賺↓
所以,臺灣的火箭技術真的如黃創夏說的那麼厲害嗎?
據了解,在「福衛五號」升空的前一天,臺灣「中央社」曾在報導中提及,臺灣的太空發展面臨諸多因素的制約,最主要的是科研技術水準不高,以及衛星發射完全受制於人。
所謂,真金不怕火煉,井深不怕挖墳。
有網友挖出黃創夏在2013年接受東南衛視《海峽新幹線》節目採訪時還說過這樣的言論。
黃創夏曾在該節目中稱,島內傳媒亂象頻出,應當支持引入央視、鳳凰衛視。「臺灣現在新聞的亂象說穿了,就有點像臺灣本土的連續劇……所以臺灣早就已經是井底之蛙,而這個『井底之蛙』,媒體應該負很大的責任。」
來源:環球網/大圈
點好看,真的會變好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