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原來馬斯克做這麼多火箭,技術是「臺灣教的」……

2021-02-15 環球網


島內媒體人黃創夏:「我們臺灣那時候很大方,是我們跟他做了好幾次密切的交流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 X)「做火箭」的技術原來是「臺灣教的」?在臺灣綠媒「三立新聞」昨天(3日)播出的節目《鄭知道了》中,節目嘉賓、島內媒體人黃創夏給出了這樣一種說法。

黃創夏稱,SPACE X當年虧本幫助臺灣將「福衛五號」衛星發射到太空,是因為其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剛剛進入火箭事業時,美國NASA看不起他。而當時臺「中科院」有製作「探空火箭」的技術,臺灣「很大方」的與他做了好幾次「密切交流」。埃隆·馬斯克開始能夠做火箭都是「臺灣教的」。

視頻如下↓:

來源:環視頻  製作:喬炳新

在節目中,黃創夏是這麼說的↓

(埃隆·馬斯克)剛剛開始要做火箭,進入火箭事業的時候,美國NASA看不起他。那時埃隆·馬斯克正在臺灣,他最早的電動車工廠要設在臺灣。埃隆·馬斯克聽說臺灣太空中心「中科院」有做「探空火箭」的技術,而我們臺灣有這個技術,所以他開始做這樣的火箭,包含到火星(探索)的第一步技術。「我們臺灣那時候很大方,是我們跟他做了好幾次密切的交流,所以他現在能夠做這麼多火箭都是臺灣教的」。

據悉,「福衛五號」是臺灣自主研製的第一枚遙測衛星,2017年8月25日凌晨2時51分由SpaceX的獵鷹九號火箭搭載,於美國加州范登堡基地發射升空。

而黃創夏一番自吹自擂之後,本來應該受此「鼓舞」的島內網友看後的反應卻有點歪樓……

有網友問,「中科院」收了多少技術轉讓費?臺灣要有這個技術,自研的「福衛五號」發射幹嘛還要美國幫忙?還有網友諷刺,通告費好好賺↓

所以,臺灣的火箭技術真的如黃創夏說的那麼厲害嗎?

據了解,在「福衛五號」升空的前一天,臺灣「中央社」曾在報導中提及,臺灣的太空發展面臨諸多因素的制約,最主要的是科研技術水準不高,以及衛星發射完全受制於人。

所謂,真金不怕火煉,井深不怕挖墳。

有網友挖出黃創夏在2013年接受東南衛視《海峽新幹線》節目採訪時還說過這樣的言論。

黃創夏曾在該節目中稱,島內傳媒亂象頻出,應當支持引入央視、鳳凰衛視。「臺灣現在新聞的亂象說穿了,就有點像臺灣本土的連續劇……所以臺灣早就已經是井底之蛙,而這個『井底之蛙』,媒體應該負很大的責任。」

來源:環球網/大圈

點好看,真的會變好看哦~!    ↓

相關焦點

  • SPACE X的火箭技術是臺灣教的!美國竟又這樣回復,這個媒體人有意思
    見多識廣有多重要,小編今天才明白!最近,偶然才得知了臺灣才是航天事業的翹楚,甚至可以稱得上美國SPACE X的入行導師。
  • 我玩了馬斯克12歲做的「賺錢遊戲」!原來他這麼瘋狂
    隨後、馬斯克創辦的網上銀行 X.com 與 第三方支付平臺 Paypal 合併,但幾年後也轉讓給了網絡購物平臺 eBay 。他變強了,也變禿了這時的馬斯克已經有了錢來做他想做的事情。賣車不會是他的終點,宇宙才是2004年,馬斯克在特斯拉A輪融資時入主公司成為董事長與最大股東。
  • 我以為造火箭的馬斯克很猛,沒想到他老媽也這麼酷炫狂拽美炸天
    美國現役的火箭太貴,他就到俄羅斯買,發現還是不太划算。6000多萬美元的火箭當一次性用品說扔就扔,成本實在太高!於是,靠著自學成才,他建立SpaceX公司,自己擔任總工程師,自己開始造火箭,被人稱為「鋼鐵俠」。
  • 射火箭都成習慣了,馬斯克火箭狂人!
    不吃魚看新聞了:射火箭都射成習慣了,馬斯克火箭狂人!又發射了,對!就是又!SpaceX第12批60顆衛星升空了!從2015年馬斯克宣布一項星鏈聯網服務後,計劃將1.2萬顆通信衛星送入軌道,一系列的準備搞定了,他的火箭就開始射,射 ,射!
  • 【視頻】馬斯克在做SpaceX,中國的火箭專家在做什麼?
    當我們看到馬斯克帶著他的SpaceX 創造一個又一個的新紀錄時,你知道聚光燈外的中國火箭專家正在做什麼嗎?設計太空巴士、攻克火箭回收技術、深度融合人工智慧與航天系統……這些前沿領域埋首鑽研的科學家們,今天特意撥冗前來,為造就的觀眾展現中國火箭技術的最新成果,以及他們對太空探索的獨到見解。馬斯克將火星作為移民地,他們說不,火星是一個死亡的星球。SpaceX 用的火箭回收技術很厲害,他們說每一種方式都有其優缺點。熱辣的觀點與新鮮的知識,不斷刷新著我們對太空探索與中國航天的認識。
  • 怎麼獲得成為火箭公司首席技術官的專業知識?馬斯克:看書,自學
    馬斯克花了自己的1億美元創立spaceX火箭製造公司,幾乎所有火箭與飛船的零部件都在自己的工廠內加工製造完成,馬斯克對記者說:金屬從工廠一端運入,飛船從另一端送出了。馬斯克大學畢業擁有經濟學和物理學雙學位,創立spaceX是他首次涉足航空航天工業,他宣布自己為首席設計師和首席技術官
  • 馬斯克SpaceX可回收火箭,給美國送來了創新,也帶來了困擾
    技術上一直是領頭羊,但是,也給美國帶來了不利影響,特別是馬斯克的SpaceX公司發展速度太快,使得美國一時半會難以接受。最近兩年,針對馬斯克的衛星發射訂單,無論是軍事部門,還是NASA均是小心翼翼。作為私人公司,馬斯克SpaceX可回收火箭的發展,並不受客戶的全程監管。
  • 火箭回收重複使用技術是蘇聯率先實現的?馬斯克:我就看了場電影
    在當今世界很多人心目中,馬斯克是如同「鋼鐵俠」一樣的存在,仿佛是科技之神。而馬斯克被「神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旗下的SpaceX公司,發明了可回收重複使用的運載火箭「獵鷹」9。「獵鷹」9發射之後,芯一級和兩個助推器回收著陸的場景,仿佛外星飛船降臨地球,真的是科幻極了,很多媒體不吝詞藻,將其稱為「人類歷史上第一枚可回收火箭」,但實際上,言過其實了,可回收火箭並非馬斯克的原創。
  • 矽谷「鋼鐵俠」馬斯克展示手勢設計火箭部件技術
    馬斯克展示手勢設計火箭部件技術網易科技訊 9月6日消息,據美國科技博客TNW的報導,有著「鋼鐵俠原型」之稱的SpaceX創始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近日發布了一段相當酷的視頻,視頻中馬斯克向大家展示了未來將被用於Space X火箭部件設計的空中手勢控制界面,並表示該界面的設計靈感確實來自電影《鋼鐵俠》中的場景。
  • 馬斯克最隱蔽「神跡」被揭開:他如何靠純自學成為火箭學大佬?
    然而,這一切比起一件事情來,就顯得黯淡無光了:馬斯克是靠著純自學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流火箭專家。 這一「神跡」是如何完成的?對於創業者或經營者來說,馬斯克級別的學習能力與適應能力,是否有機會效仿? 這些問題曾長期在業界引發了熱議。
  • 馬斯克又一項瘋狂嘗試—用一個『巨型派對氣球』從太空中拉回火箭
    SpaceX執行長Elon Musk在他的職業生涯中搞了相當多的荒謬和奇蹟般的項目。最亮點,無疑是之前文章說的將,靚麗的紅色超跑送入到了太空。還有就是他給他的火箭的命名他命名"BFR",又名" Big FXXking Rocke",甚至他買帽子,賣火焰噴射器來打殭屍殭屍。
  • 馬雲也要搞火箭?首次現身衛星發射中心,要做「亞洲的馬斯克?」
    據鳳凰網7月8日報導,7日晚間,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突然現身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並現場揮舉「馬到成功」的旗子祝願我國衛星和火箭發射技術更上一層樓,而後在旗子上簽名送給了現場的工作人員。有網友對此調侃道:馬老師也要搞火箭了嗎?
  • 馬斯克成功發射火箭,將太空人送入太空,我們能做什麼?
    最近,馬斯克的SpaceX成功發射火箭,將兩名太空人送入國際空間站,成為網際網路的一大熱點。該事件被認為改變了商業航天事業的歷史,必將載入史冊。,也將被越來越多的人相信。不過,馬斯克在有生之年能否實現其願望,還有待時間驗證。可以預測的是,馬斯克在航天上的成績,必然帶動他創立的新能源汽車特斯拉價值的進一步提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甚至購買特斯拉。畢竟,能夠成功發射火箭的基因,生產的新能源汽車自然是高品質的。馬斯克的成功,讓很多人打翻了醋瓶子,甚至抱怨:為什麼我們不能有這樣的成功?
  • 成就了馬斯克的《銀河帝國》,到底有多震撼!
    可能很多人知道,在第一枚「重型獵鷹」火箭發射時,馬斯克在火箭內放置了一輛櫻桃紅的特斯拉Roadster。 在青少年時期被《銀河帝國》點燃太空夢的馬斯克,終於用自己的第一枚火箭,將《銀河帝國》親手送上了太空! 這是何等的敬意!熊貓君感動得熱淚盈眶!
  • 馬斯克為什麼這麼厲害?底層有一套強大的思維方式-虎嗅網
    "移民火星"的三個階段接下來,馬斯克把「移民火星」這個大目標拆解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得發明火箭。他從來沒做過火箭,也沒人相信他能做火箭,所以一開始他只能花自己的錢,但那些錢用來發射火箭杯水車薪。基於以上的分解,就必須要發現一種原材料,地球有,火星也有,同時又能做火箭運輸的原材料的,他也找到了。做不到的怎麼辦?馬斯克說,只要有一個目標,哪怕我現在還不知道怎麼做,但是我一定能夠找到解決方法。
  • 馬斯克可回收火箭,從藍圖到實現,不愧是鋼鐵俠
    不過在之後的技術更新中,沒有馬斯克發展的快速,逐漸的落後了對手。作為非洲小夥,馬斯克在航天交通工具的發展方面,是一個非常具有天賦的人。從美國開始將太空梭退役之後,對未來的衛星發射任務選擇上,便向私人部門進行了傾斜。
  • 特斯拉背後的男人:埃隆馬斯克,玩火箭的狠人
    埃隆馬斯克回道:哪裡會有這麼無聊的人。……1969年,阿波羅11號登月成功,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了一個大腳印。輸了登月大戰的蘇聯十分不甘心,重新修訂了太空競賽計劃,終於在1971年4月發射了人類第一個太空站「禮炮一號」,扳回了一局。
  • 突破火箭回收核心技術,馬斯克不再獨享神奇
    比如中國長徵系列火箭,一次發射花費約4億元人民幣,耗資巨大,但到了21世紀,搶佔並利用空間資源,宇宙資源的利用,已成為世界競爭的制高點,但由於航天技術的逐步成熟,使得其發射成本的不斷下降。當今時代,回收火箭技術成為各國研發新發射技術的重點。可回收火箭技術就是我們今天要談的,這項技術最終在我國得到突破。
  • 中國突破可回收火箭關鍵技術,馬斯克有了強勁對手,美國壟斷不再
    這意味著馬斯克的SpaceX公司有了強勁對手,美國壟斷不再。提起可回收火箭,就不得不提及美國的埃隆.馬斯克,這位被譽為要帶領人類探索太空的人旗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研製出的可回收火箭取得一系列突破可以說,美國靠著馬斯克和他的公司,已經在可回收火箭領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 馬斯克:中國也意識到了火箭回收的重要性,一個時代即將終結
    ,火箭回收真的這麼意義嗎?除了SpaceX又有哪些公司在研發可回收火箭呢?‬在質疑中起步馬斯克提出火箭回收的時候,曾經就有國內專家提出質疑,認為這是不可取的是一種看起來很經濟但不實用的技術。而國外華爾街大亨們更是認為這是一種資本的手段,來賺取資本家們的錢認為馬斯克是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