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貓屬動物——叢林貓,華北民間傳說中的「野狸子」是它嗎?

2021-01-15 朝辭小學僧

2017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貓科專家組對貓科動物種類進行了一次修訂,修訂之後的貓科動物分為2亞科、8世系、14屬、41種,亞種劃分仍有很多爭議。

我將貓科動物分類情況和各物種現存狀況整理如下。

2亞科就是豹亞科和貓亞科,獵豹亞科早就被取消了。

8世系就是豹世系、金貓世系、獰貓世系、虎貓世系、猞猁世系、美洲獅世系、豹貓世系、貓世系。

14屬就是雲豹屬、豹屬、紋貓屬、金貓屬、獰貓屬、藪貓屬、虎貓屬、猞猁屬、美洲獅屬、細腰貓屬、獵豹屬、豹貓屬、兔猻屬、貓屬。

按照演化歷程,現存最原始的是雲豹屬,雲豹和巽他雲豹身上斑駁詭異的花紋和比例極大的犬齒,就是原始貓科動物的特徵。最年輕的是貓屬,其中家貓在數千年至一萬年前在地中海以東的新月沃地由亞非野貓馴化而來。

我國分布有12種野生貓科動物。上圖從左到右依次為雲豹、雲貓、猞猁、亞非野貓、雪豹、兔猻、虎、亞洲金貓、叢林貓、豹、豹貓、荒漠貓。

今天我要講的就是叢林貓,它是最大的貓屬動物。

叢林貓,由英文名Jungle Cat直譯而來,但它並不只生活在叢林裡,還能適應草原、荒漠、高原、山地、沼澤等多種環境。

叢林貓全身棕灰色或沙黃色,後肢和臀部有2-4條模糊的橫紋,尾巴末端有3-4條不明顯的黑色半環,尾尖棕黑色。四肢細長,尾巴較短,體態苗條,吻部較突出,臉部較長,呈橢圓形。耳尖有黑色簇毛但沒有猞猁屬和獰貓那麼明顯。叢林貓曾經被認為是猞猁的近親,後來經過分子生物學研究才將其劃入貓屬。

叢林貓在我國比老虎更難見到

叢林貓分布極為廣泛,西至埃及尼羅河流域,東至湄公河三角洲,北至中亞錫爾河流域,南至斯裡蘭卡島,甚至翻越高加索山脈,在裏海以西的俄羅斯境內也有小面積的分布。在我國,叢林貓分布在西藏東南部和雲南南部的少數地帶,在四川或許也有分布。

叢林貓在IUCN紅色名錄中的級別是無危,也就是生存環境不受威脅,種群數量較多,生存現狀很樂觀。但我國西南是叢林貓的邊緣分布區,數量極少,更悲劇的是,由於它長得太像普通的家貓和野貓了,因此缺乏可靠的記錄,毛皮記錄中通常將其作為野貓對待,等到將其作為一個正式物種研究的時候,卻發現幾乎已經找不到叢林貓了。

保護團隊在雲南德宏的銅壁關保護區拍到過幾段疑似叢林貓的影像,但難以確認其是否就是叢林貓,除此之外,我國近些年來再無可靠的叢林貓目擊報告和發現記錄。更可怕的是,由於它長得和家貓(寵物貓和流浪貓)太像了,除了專業人員和資深的動物迷之外,很少有人認識它。所以即便是有人看見了或者抓到了叢林貓,也會將它當成野貓或家貓。這才是叢林貓在我國面臨的最大麻煩。

很早之前就有人提議將叢林貓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此次《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修訂,叢林貓或將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和虎、豹、雪豹、雲豹同級,這對我國叢林貓保護工作將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其實,我覺得應該將我國12種野生貓科動物全部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貓科動物的生態作用實在太過重要。

叢林貓的體型概況

既然說叢林貓是最大的貓屬動物,那它到底有多大呢?

據《蘇聯哺乳動物》記載,中亞阿姆河流域採集到的21隻雄性叢林貓貓平均體重8.9千克,平均體長75.5釐米;15隻雌貓平均體重6.08千克,平均體長66.8釐米。最大的雄貓有12千克,雌貓有7.5千克。

以色列的10隻雄叢林貓平均體重10千克,最大的12.2千克;7隻雌貓平均體重7千克,最大的9千克。是叢林貓最大的種群。

高加索叢林貓(也見於伊朗、阿富汗及俾路支)3隻雄貓5.6-7.4千克,2隻雌貓5.6和6.8千克。其中的雄性個體可能比較年輕。喜馬拉雅叢林貓,雄性平均重6.5kg,雌性平均則為5.1kg;大個體的雄貓達8.6kg,雌貓達6.4kg。

信德叢林貓也不小,有隻一般雄性個體重6.4kg,而一隻大雄貓達9.1kg,為南亞最高記錄。

孟加拉叢林貓(北印度)可能是最小的亞種,雄貓平均僅5kg,雌貓則只有3.1kg。

斯裡蘭卡叢林貓(包括南印度)要略重一些,雄貓5-5.4kg,雌貓約3.6kg。

東南亞叢林貓,雄貓約5.9kg,雌貓約3.6kg。

我國記錄的有一隻雄貓5.8千克,一隻雌貓4.5千克。

有記載最大的叢林貓是來自阿斯特拉罕保護區的一隻老雌貓,重13kg;雄貓的極限體重也許可以達到16kg(Dobrokhotov, 1939)。

由此可見,叢林貓的種內差異也很大,西亞和中亞的叢林貓最大,南亞次之,我國和東南亞的叢林貓較小。

叢林貓就是「野狸子」嗎?

目前網絡上很多詞條和文章中都認為叢林貓就是「野狸子」,似乎成了共識,但我認為,野狸子不是叢林貓。

按照網上的描述,野狸子是我國華北地區,尤其是山東河北一帶民間傳說中的一種野生動物,它長得像貓但比貓大,身上有老虎一樣的斑紋,會抓雞還會吃貓。很多人都信誓旦旦的宣稱見過這種動物,並認為其就是叢林貓。

但從叢林貓分布地區和體型來看,它不是野狸子。

1、叢林貓在我國的分布只限於西南部的小範圍地區,華北地區沒有叢林貓。從各種資料中也找不到叢林貓在華北分布的證據。生活在西藏雲南的叢林貓怎麼會跑到華北地區去偷雞呢?僅此一點就能否決野狸子是叢林貓的說法。

2、叢林貓長相與野貓(亞非野貓)和某些流浪貓很像,有人口口聲聲稱在華北地區看見過這種貓科動物,多半是搞混了。

叢林貓

上面兩幅圖第一幅是叢林貓,第二幅是亞非野貓(家貓的祖先),兩者看起來實在太像了,但還是有兩處明顯的差異。一是叢林貓尾巴較短,站著不會垂到地上,亞非野貓尾巴較長。二是叢林貓耳尖有一小簇揚起的黑色毛髮,亞非野貓沒有。

3、我國的叢林貓體型較小,比家貓大不了多少,它是否有能力捕殺家貓還是個未知數,我國分布最廣的家貓品種狸花貓野性極強,也不是那麼好對付的。傳說中,家貓見了野狸子就會乖乖到河邊喝水,將肚子裡的東西吐乾淨,等著被吃掉。這種說法類似於民間傳說。

4、叢林貓只有四肢和尾巴上有較明顯的斑紋,腹部和背部並沒有明顯的斑紋,這一點與大多數口中的野狸子不符。

5、叢林貓的獵物多為1千克以下的小動物,80%以上是鼠類,包括了鼠屬、家鼠屬和沙鼠屬。曾在中亞發現過一隻叢林貓胃裡有10隻黃鼠;阿富汗的三隻叢林貓,胃容物有19隻鼠屬動物,3隻家鼠屬動物,還有9隻蛙。叢林貓還會捕食鳥類、爬行類和兩棲類。在俄羅斯南部,水禽是叢林貓冬季的主食,叢林貓會隱藏在蘆葦叢中捕食老弱病殘的個體。俄羅斯南部,也就是高加索北部的叢林貓體型較大,有能力捕殺小型鳥類。

6、目前沒有發現過叢林貓捕殺家貓和偷雞的現象,即使是叢林貓分布最廣的印度,也沒有發現叢林貓殺貓偷雞。因此,將叢林貓強行當做殺貓偷雞的野狸子實在冤枉。

既然野狸子是叢林貓的可能性很小,那它到底是什麼?

我國分布在華北的貓科動物當中,豹貓最愛偷雞。在南方,豹貓被稱為「抓雞虎」,北方的豹貓毛色偏灰,體型較大,最有可能是野狸子。我國和俄羅斯都有過7千克以上的記錄,山東菏澤救助過一隻8.9千克的豹貓,其體重已經超過了大多數家貓。

而猞猁體型大,性格兇猛,它能偷雞,也能殺死家貓。野狸子還有可能是野化的狸花貓,狸花貓是野性極強的家貓品種,它和叢林貓關係很近,長相也較為相似。網上不少人口口聲聲說抓到了野狸子,放出圖片一看,多數都是野化的狸花貓或者其它的混種。此外,亞洲金貓、荒漠貓、亞非野貓也有可能。因為它們之前的分布區離華北很近。

綜上所述,我認為華北民間傳說中的「野狸子」是豹貓的可能性最大,其次是野化的家貓和猞猁,或者是其它的中小型貓科動物。總之,叢林貓無論是分布區域,還是生活習性,都不符合野狸子的描述。如果堅持認為野狸子就是叢林貓,首先就要找到叢林貓在華北地區有過分布的確切證據,這個證據都沒有的話,其它的就不用說了。

叢林貓在我國幾乎已經絕跡了,保護它們迫在眉睫,叢林貓分布國家甚多,如果我國的叢林貓最先絕跡的話,不免為其它各國所笑話。野狸子是什麼其實並不重要,等到環境變好了,野狸子就會變多,到時候再來研究自然就能水落石出。

相關焦點

  • 長輩口中非常邪乎的「野狸子」,傳聞喜歡吃貓,曾智殺6米巨蟒!
    野狸子,在我國古代是一種神秘(妖異)的動物。或許有人從長輩的口中聽說過關於它的傳說,但基本沒見過它的真身。據說野狸子是家貓的剋星,連獵犬碰見了也害怕。一旦家貓遇見它,就毫無抵抗能力,只能乖乖地跟它走。它會帶家貓走到河邊後讓家貓不停地喝水,喝到吐,等家貓把胃洗乾淨後,就會劃開家貓的肚皮美美的享用起來。另外《鬼吹燈之怒晴湘西》裡也有一段關於野狸子殺貓的描寫。根據專家學者的考究,這個野狸子實際上是叢林貓。貓屬物種最大成員,耳朵有天線,但不是猞猁!
  • 叢林貓和豹貓有什麼區別?它們在自然界中有什麼關係?
    叢林貓和豹貓都是小型的貓科動物,雖然它們的名字裡都有「貓」,但是二者的差異還是很大的,因為叢林貓是貓科貓屬下的動物,而叢林貓則是貓科豹貓屬下的動物,兩種動物的差距就像是雲豹和花豹的區別一樣(同科同亞科不同屬)。那麼叢林貓和豹貓在自然界中有什麼關係呢?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兩種動物。
  • 命名「失誤」的貓科貓屬動物,傳說中曾智鬥6米長巨蟒
    命名「失誤」的貓科貓屬動物,傳說中曾智鬥6米長巨蟒貓科貓屬一共包括5種貓科動物,它們分別是荒漠貓、沙漠貓、叢林貓、黑足貓、野貓。要說其中哪種貓科動物最「名不副實」,恐怕非叢林貓莫屬了。從其他貓科貓屬動物的名字上進行推測,我們就可以了解到:荒漠貓生活在荒漠地帶,沙漠貓生活在沙漠地區,野貓生活在野外(和家貓相對),黑足貓的足是黑色的……然而,如果你把叢林貓當成一種「在叢林中生活的貓科動物」,那就錯了。叢林貓是在1776年被人命名的,其英文名字叫「jungle cat」,翻譯過來就是「叢林貓」。
  • 野貓與家貓有什麼區別?它們是如何生存的?
    但是野貓就不同了,它與其他野生貓科動物一樣(獅子除外)都是典型的獨居動物,並且野貓有著很強的領地意識,對於入侵領地的其他野貓,它們是必有一戰的。一般情況下,一隻野貓的領地範圍在3-4平方公裡左右,它們對於入侵領地的一切動物都有攻擊性。
  • 為什麼貓咪的野生親戚獅虎豹體型那麼大,家貓卻那麼小?
    到2000萬年前,原貓又進化成假貓,假貓的後代分化為兩大分支,即劍齒虎類和真貓類。現代貓科的共同祖先:原貓現存所有的貓科動物都屬於真貓類,它們不同的種類大約在1100萬年前才分道揚鑣,最早分化出來的是豹屬,包括我們所熟知的獅虎豹,最後分化出來的是貓屬,家貓就是該屬成員。
  • 貓科貓屬的6個種,你認識多少?
    貓科豹屬的動物都是大型貓科動物,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如獅子、老虎、美洲豹等;而貓科貓屬的動物都是小型貓科動物,這裡面除了家貓,其他的貓屬動物大家未必熟悉甚至未必見過。一起來看看貓科貓屬的6個種吧!1.叢林貓。
  • 我國貓科動物究竟有哪些,它們都分布在哪,生存境況如何?(一)
    根據研究,貓科動物的起源就是在亞洲,那我國的貓科動物資源也是相當豐富,那我國到底有多少種貓科動物,都是怎麼分布的,生存狀況又如何呢?  根據《中國動物志》記載,我國貓科動物種類較多,其中貓亞科中有金貓屬、貓屬、屬、紋貓屬、豹貓屬、雪豹屬,而豹亞科有雲豹屬、豹屬。
  • 太行山深處的「土豹子」,行蹤神秘莫測,究竟是什麼動物?
    世界上貓科動物種類數量最多的是印度,高達16種,我國位居第二,含家貓在內擁有13種,分別是:虎、豹、雪豹、雲豹、歐亞猞猁、兔猻、叢林貓、亞洲金貓、豹貓、荒漠貓、石紋貓、野貓(非流浪貓)以及家貓。華北豹有可能:歐亞猞猁歐亞猞猁在歐亞大陸北半球廣泛分布,它是猞猁屬裡面最大的動物
  • 甘肅慶陽:民間傳說老鼠是開天闢地的子神
    大凡壞事,總能和老鼠拉上關係,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獐頭鼠目;賊眉鼠眼,投鼠忌器,首鼠兩端,鼠目寸光……儘管人人討厭老鼠,但是卻喜愛十二生肖中的老鼠,在剪紙、皮影、郵票、火花、雕塑等眾多藝術門類中老鼠成了一種通人性的動物,在民間廣泛流傳,「老鼠嫁女」、「老鼠偷油」等故事,更說明了這一點。
  • 非洲最小貓科動物,捕食成功率達60%,每年吃掉3000隻老鼠!
    如果你本身對可愛動物沒有抵抗力,又喜歡貓的話,那麼它絕對可以讓你嘴角上揚好一陣子。你要是說最萌、最可愛什麼之類的都可以,把什麼「最致命」、「殺傷力最強」的詞套在一個只有巴掌大小的貓科動物身上,是認真的嗎?而且看它那萌樣,也看不出它到底致命在哪裡呀。難道黑足貓真的有那麼兇?非洲最小的貓科動物—又小又萌的黑足貓!
  • 叢林貓鬥巨蟒
    突然,他聽到不尋常的聲響,立即停下腳步,仔細一聞,氣味相當重,毫無疑問,不遠處就有大的動物在活動。嗚嗚的吼叫、可怕的呼呼聲,還有鱗片摩擦地面的聲音傳來······他循著聲音和氣味找尋,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走了十幾米,他透過灌木的枝葉,終於看見了一個影子正在跳躍,毛皮是沙黃色的,個頭比雲豹略小,應該是叢林中的貓科動物。他正在向什麼進攻。跟他對峙的事條大蟒蛇!
  • 全球野生貓科動物分布概況,這兩個國家的貓科動物種類超過一個洲
    劍齒虎類在一萬年前滅絕,現存的貓科動物都為真貓類。約在1100萬年前,真貓類開始分化,最早分化出來的是豹亞科,包含豹屬和雲豹屬,這一科成員非常強悍,像布氏豹、楊氏虎、洞獅、殘暴獅都赫赫有名。現存成員也是貓科動物中的佼佼者,有虎、獅、美洲豹、豹、雪豹、雲豹、馬來雲豹(巽他雲豹)。約940萬年前,貓亞科出現,最早是亞洲金貓譜系。
  • 地球上11種罕見的變異貓科動物,你最喜歡哪一隻?
    地球上11種罕見的變異貓科動物,你最喜歡哪一隻?貓科動物家族成員眾多,它們的體型或大或小,花紋各種各樣,性格和習性也各有不同。有些貓科動物是我們經常見到的,例如家裡的家貓和動物園的獅子、老虎。美洲豹和豹子雖然屬於不同的貓科動物,但它們的黑色變種卻都叫黑豹。黑豹並不是一片漆黑,離它近點的話還可以看到它身上的斑紋。黑豹生下的幼崽不一定是黑豹,有可能是顏色正常的美洲豹或豹子。3.白化美洲豹美洲豹不僅有黑色變異品種,還會出現白色變異。白化美洲豹長得和一般的美洲豹一樣壯實,非常少見。
  • 神話傳說中的麒麟真的存在嗎?它究竟是什麼動物?
    麒麟是我國古代傳說的一種神獸,麒為雄性,麟為雌性,兩者合稱麒麟,傳說是應龍的後代。那麼,這種長著龍首牛尾、身形如馬和鹿的生物存在嗎?在中國的歷史傳說中,關於麒麟的記載並不多,但是麒麟在人們的心中,卻與龍一樣都是祥瑞的代表,也是一方的守護神。
  • 張家口「雞豹子」大鬧雞舍,竟是世界級珍稀動物,我國曾有百萬隻
    我們都知道貓科動物中有豹子和貓,很少會有人聽過有豹貓這種動物,這種動物也是存在的,從外觀上看上去既像豹子又像貓,體型大小也在豹子和家貓之間,與猞猁相似但是要比其更為瘦小,豹貓生性謹慎,活動隱蔽,如今野外數量並不多。
  • 中國最有人氣動物:本土的虎、豹、金貓及猞猁……
    猞猁,屬於中型的貓科動物,體長0.8米-1.3米,體重15公斤-35公斤,四肢粗長而矯健,與許多貓科動物不同的是,它的尾巴極短。猞猁為喜寒動物,善於棲居在寒冷的高山地帶。耳朵尖端豎有黑色簇毛,體毛以淺棕、土黃棕、淺灰褐等為主,大爪子上長有茸茸的厚密體毛,就像穿了雪靴一樣,可在雪地中行動自如。
  • 貓科動物種類大全:八大家族,40種野貓
    它們是現存體型最大的陸地掠食動物,擅長以伏擊的方式獵捕有蹄動物,可擊殺體重是自身七倍的獵物。獅子和老虎可以捕殺近一噸重的野牛,也能偶爾獵殺大象、犀牛等厚皮巨獸,是威風凜凜的獸中之王。老虎作為家族中第一個分家的,豹亞科與其他七個小兄弟最疏遠,差異也最大。
  • 傳說中剪刀找貓大法,求助野貓法到底是怎樣一回事?
    眾所周知喵星人是高冷和難以捉摸的動物,有時貓咪的行為讓鏟屎的既擔心又無奈,比如貓咪的好奇心強,對於屋子外的世界充滿好奇。如果貓咪是散養的話,經常就會出去浪幾天,浪夠了就回家,簡直把家裡當旅館了。尤其是未做絕育的母貓咪,出去一陣子可能就會懷著一窩小貓咪回來。
  • 關於十二生肖的由來和排序 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
    人和動物之間本來存在著很大的區別,可是一進人家畜家禽的行列,這種價值判斷就完全改變了。從先秦起,中國人就開始用狗起名字,在別人面前稱呼自己的兒子為「犬子」,還有些地方用區分人性別的「男、女」來形容貓的公母,稱為「男貓、女貓」,直到今天,還有些地方給自己的孩子取一些類似「大牛、二狗」的乳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