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敏「院士涉抄襲」:不負責任推薦的尷尬

2020-11-23 中國經濟網

  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正敏被昔日學生舉報涉嫌學術抄襲、科研成果剽竊、院士申報材料造假等問題,最近,王正敏2005年被增選院士時推薦他的7名院士當中的4名推薦人向中國科學院寫聯名信,要求中科院對王正敏予以除名。(1 月7日《央視》)

  如果說此前學生舉報與復旦撐腰讓我們這些「外行人」看不清孰是孰非的話,那麼現在推薦他的四名院士的聯名呼籲,或許可以有利於我們從「專業」的角度,對是非有深入的廓清。按理說4名院士知錯能改,好像也該表揚兩句,但仔細想一想,今日的尷尬又能怪誰呢?不正是昔日一種「好好先生」思維之下,放棄了自己推薦信所承載的責任擔當,才造就了今日的尷尬嗎?而這種先「推薦當選」後「呼籲除名」的尷尬,何嘗不是當下四處存在的「不負責推薦」的一個鏡鑑?

  發表聯名信的院士說,「當時只看了推薦材料,並沒有審查《增選候選人論著目錄附件材料》」,「當時就聽人家說,就是有一個老的資深科學家,他們單位(復旦大學)也向我們推薦,我們相信了,我們相信了單位」……這話讓人哭笑不得。為什麼遴選院士的時候需要已經當選院士的推薦制度?就是因為院士在學科內更專業,知道學術水平該怎樣判斷。怎麼可以連參選的材料都不審查,「聽人家說好」就跟著說好?

  別人相信你的推薦,是相信你的江湖地位,相信你能負責任地做出一個鑑定。但不少國人的「推薦」經常面子高於一切,好話遮蔽真話——考碩士考博士,隨便拉個高職稱的人就可以寫下滿紙溢美之詞;找工作求職,推薦時說得天花亂墜,看材料完全就是個無所不能的「超人」;別人出書時「聯袂推薦」,上綱上線無限度誇大,等到讀者看了才大呼上當……

  健康的推薦文化,是「陌生人社會」裡非常節約成本的一項制度安排。若大家都不覺得「推薦」需要尊重事實、責任第一,反倒覺得這就是一個做好人拉關係的「走形式」。結果就是讓「推薦」淪為形式,寫的不負責,看的不相信。據說很多跨國公司、國外大學,在一再上當之後,也大呼「中國人的推薦信信不得」——好好一個增進信用的把關制度,活生生地「廢了」,都想做好人、給面子,最後連自己的臉面都弄沒了,這是怎樣一個遺憾!

(責任編輯:年巍)

相關焦點

  • 院士「涉假」的恩怨是非--紀王正敏涉嫌「造假」
    原標題:院士「涉假」的恩怨是非近日有媒體曝出,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教授王正敏與其學生王宇澄反目成仇,同室操戈,師徒二人水火不容。學術造假、院士除名、師生恩怨……在這場事件中,各方關係盤根錯節,攪渾了一潭池水。對此事件,記者近日進行了實地調查採訪。
  • 中科院院士王正敏被舉報學術造假 抄襲他人著作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的醫生王宇澄說,在王正敏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候選人論著目錄附件材料》中,被列入的271篇論文至少有57篇涉嫌造假。  復旦大學學術規範委員會認定王正敏在申報科學院院士過程中,申報論文材料有「不實事求是」行為。
  • 四院士聯名要求對王正敏除名 推薦人:造假是鐵定的[圖]
    相關新聞:中科院院士王正敏:不明白學生王宇澄為何如此恨他  ■致信中科院檢討當初推薦審查不嚴  ■王正敏研發同事和人工耳蝸生產商指責報導失實  東方網1月8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五官科醫院教授王正敏被舉報「學術造假」一事昨天再現轉折點,繼1月2日央視新聞頻道播出《復旦院士人工耳蝸研發之謎》、1月3日五官科醫院召開發布會請王正敏現身說明情況後,央視昨日追蹤報導了《多名院士推薦人要求中科院對王正敏除名》。
  • 開除王正敏?院士評選若無信,嚴謹學術不可期
    原標題:院士評選若無信,嚴謹學術不可期  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教授王正敏繼遭學生舉報其申請院士的論文涉嫌抄襲後,被媒體曝出四名院士推薦人「反悔」,聯名致信中科院,請求將其除名。
  • 由「王正敏造假」反思中國院士制度
    最近曝光的,則是復旦大學王正敏院士論著涉嫌抄襲、發明涉嫌造假。自1999年起,王正敏即接連申報中國工程院院士三次而未果,後成功申請中科院院士;一旦院士袍加身,就立馬不一樣了,單是2012年,其團隊即獲經費四千多萬元,金光燦燦,財源滾滾。院士制度更值檢討透過王正敏造假事件,更值得探討、反思的,是中國的院士制度。
  • 院士推薦豈可"不夠嚴謹"?
    我個人看了有關王正敏教授的材料,覺得以他的學術創新水平當院士確實是超出我認知的,但他是好醫生則無疑義;而那7位當年推薦了王正敏的院士們,恐怕在這件事情上的「瑕疵」也不輕。一般而言,推薦申報院士的單位都希望自己的專家學者當選,出於某些客觀局限性,其申報的材料肯定不會百分之百符合中科院的評審要求,因而在評審院士時才需要請院士們推薦,目的是為評審把關,科學嚴謹地評選。
  • 羊城晚報:王正敏事件拷問院士評選機制
    日前,王正敏當年申報院士時的7名推薦人中,有4名院士向中國科學院遞交了聯名信,稱王正敏在申報院士時確實存在造假行為:一是他將個人專著拆分成14篇文章,發表在他自己主編的雜誌上,這些都是「假論文」;二是他把非研究性的一般性文章(43篇),冒充正式論文放入申報材料,這是地地道道的學術造假。他們建議撤銷王正敏的院士資格。
  • 中科院院士被指抄襲論文 模仿國外樣機獲專利費
    :論文造假科研克隆【「院士造假遭舉報」事件真相之一】 院士遭舉報 論文造假專著抄襲前不久,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醫師王宇澄舉報他的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正敏涉嫌學術抄襲、科研成果剽竊、院士申報材料造假等問題。
  • 學生披露內幕:我怎樣幫導師評上中科院院士
    由上海科技文獻出版社出版的《耳顯微外科》,所涉及的問題不只是抄襲。2005年前後,王宇澄擔任王正敏的秘書,目睹了王正敏為當選院士「湊」論文數目的全過程。其做法之一,便是將《耳顯微外科》一書的內容,拆分成14篇論文,發表在《中國眼耳鼻喉科雜誌》上。
  • 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正敏:我和我的祖國
    1955年從上海醫學院畢業以後,王正敏院士一直就職於母校附屬醫院上海醫學院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現為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當時的醫院沒有電梯,夏天沒有空調,冬天手術洗手沒有熱水。除了基礎設施落後,王院士所在的耳鼻喉科,雖是全國最高學府著名科室,其水平與國際水準存在明顯差距。可就在這樣的艱苦環境下,由王院士代表的一批黨員醫生,積極發揮骨幹作用,與同事團結協作,不計名利地投入工作。
  • 媒體稱復旦大學否認院士王正敏造假 復旦:尚未發布調查結論
    王正敏(右)與王宇澄(左)。(南方周末資料圖)2013年下半年,因遭到曾經的學生和秘書王宇澄舉報,79歲的中科院院士王正敏涉嫌「學術造假」一事引起學術、傳媒界的持續關注。據《中國青年報》1月24日報導,復旦大學學術委員會近日公布對此事的最新調查結果。這份調查結果稱:王正敏的專著和院士申請材料中的確存在學術不規範問題,但不能判斷為造假。
  • 中國科學院被舉報院士:舉報者提3個要求 但是很荒唐
    (資料圖片)     去年11月,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醫師王宇澄舉報他的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正敏涉嫌學術抄襲、院士申報材料造假等問題。此外,有媒體報導王正敏還克隆國外的「人工耳蝸」用來申報國內的專利,成功獲得巨額專利經費數千萬元。昨天,王正敏接受本報獨家專訪回應此事,稱自己論文方面從未造假,做人工耳蝸只為讓更多聾人獲得救治,不為賺一分錢。
  • 李蘭娟院士狠批英國「群體免疫」法:不負責任!嚴重失職!
    3月16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在採訪中也首次對這種觀點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李院士說:這是對老百姓不負責任的做法,是非常失職的行為。這種病毒傳染性很強,變成重症會導致死亡,我們中國為他們創造了很多的經驗,我們為他們贏得了兩個多月的時間,他們本來是可以有充分的準備的,明明是可以把中國的經驗好好地學過去的,作為國家的領導者,他們應該為老百姓負責任。
  • 院士醜聞背後的水到底有多深
    最近,央視曝光了一起中科院院士遭學生舉報事件,堪稱是對院士醜行細節的一次極致呈現。   被舉報的中科院院士叫王正敏,舉報者是其學生王宇澄。師徒反目,據稱是因為利益糾葛。
  • 兩年前涉抄襲論文調查結果如何?吉林大學:已撤學位但未公開
    2016年,澎湃新聞先後報導了吉林大學三起論文涉嫌抄襲事件,分別是3月17日的《吉林大學現「最牛論文抄襲」:兩篇論文「致謝」同一位老師》,3月18日的《吉大再現論文抄襲:除致謝外幾近完全雷同,連英文摘要都一樣》以及6月1日的《吉大又現碩士論文抄襲:涉嫌全篇複製東北師大一篇碩士論文》。
  • 中科院南海所環評涉抄襲:責成停止合作並被市生態環境局約談
    中科院南海所環評涉抄襲:責成停止合作並被市生態環境局約談 董玉含/深圳晚報 2020-03-28 22:06
  • 學術論文涉抄襲被撤銷博士學位 博士狀告母校勝訴
    (原標題:學術論文涉抄襲被撤銷博士學位,博士狀告母校終審勝訴)廣州日報客戶端2月20日消息,廣州某重點大學博士生阿偉(化名)在畢業兩年後,被母校撤銷了博士學位,原因是阿偉在攻讀博士期間發表的4篇學術論文的核心內容都是翻譯或者抄襲其它文獻。因不服母校的決定,阿偉告上法院討說法。
  • 中國學術界的抄襲風何時剎車?
    發表評論   10月6日的中國青年報載文:北大教授出版十一五教材涉抄襲不簡單!  接下來就是悲哀了,和很多網友的想法一樣。有網友評論說,其實沒有什麼了,現在的學術不就是一個互抄造假的時代嗎?看看那些學術期刊上發的文章,看看每年的碩博士畢業論文。筆者的脊梁骨絲絲寒意。2008年諾貝爾獎得獎名單已於6日開始公布,錢學森堂侄錢永健成為諾貝爾化學獎大熱門,我們默默為他祈禱吧!不過,不知道現今在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任教的錢永健還是不是中國國籍了。
  • 北大博士抄襲國外論文被曝光 北大:查實後將處理
    往遠了說,2010年知名企業家唐駿被舉報其論文、學歷,以及數項發明專利涉嫌造假;同年,學者朱學勤1992年的博士論文涉嫌抄襲。2013年到今年,中科院院士王正敏被學生王宇澄舉報學術抄襲、科研剽竊,相關部門隨後介入調查。  媒體和公眾之所以對學術造假給予極大關注,大概是因為學術和科研代表著最先進最超前的知識,在部分層面影響著人類的未來,容不得半點弄虛作假。
  • 《你微笑時很美》回應:如有抄襲行為,願承擔一切法律責任
    近日,被質疑抄襲的電競題材網劇《你微笑時很美》做出了回應,他們表示如果有抄襲行為,願承擔一切法律責任,他們還在微博上發出了創作歷程表明沒有抄襲。相關閱讀:【LGD質疑碰瓷網劇:不會吧,還有人連隊標創意都靠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