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明推導相對論的時間膨脹、質量增加公式

2020-12-03 物理科普

在科普作品中,我們經常聽到:物體的運動速度不能超過光速,隨著速度越來越接近於光速,物體的時間流逝會越來越慢,質量會越來越大。這樣的說法背後隱藏著兩個公式,一個是時間膨脹公式,一個是質量增加公式。這兩個公式怎樣以最簡明的數學——初中數學知識、最直接的物理內涵推導出來?

時間膨脹公式的推導

設想靜止的地面上,有一輛速度為v、直線運動的皮卡車,在卡車上站著一個人,手中握著一個手電筒,方向垂直朝上。相對論的核心思想是,將卡車作為手電光運動的參照物,手電光的速度,與以地面為參照物的手電光的速度是相同的。我們設光在卡車參照系上垂直向上前進一段確定的距離,所耗費的時間是t; 設這個事件在地面參照系上看來,耗費的時間是t'。

在卡車參照繫上,光向上前進的距離為 ct,地面參照繫上,光向上前進的距離為ct',卡車前進的距離為vt。不同參照系上的距離,我們表示在一張圖上,就會發現卡車參照系上光走過的距離ct為圖中的斜線,而地面參照系的ct'、vt就是斜線ct在水平、垂直方向上的投影。

這裡的物理內涵是,在卡車參照繫上,光垂直向上前進了距離ct時,由於卡車自身前進了距離vt,等價於光前進的距離ct在地面參照系上為一條斜線。注意,這裡僅指距離ct在地面參照系上相當於一條斜線,並不是說手電光在地面參照系上的運動軌跡為斜向上的,實際上手電光在地面參照系上仍然是垂直向上的。通過向量分解出的水平、垂直距離就分別為ct'、vt。

這表明,卡車參照系上光的垂直向上的運動軌跡以向量分解的形式,生成了地面參照系上光垂直向上的運動軌跡和卡車在t時間裡的運動軌跡。此時我們就可以用勾股定理得到下述關係式,並整理得到時間膨脹公式。

這就是說,在卡車參照繫上,一個事件經歷了時間t,此事件在地面參考系上看來,僅經歷了時間t',表現為時間變慢即時間膨脹。

質量增加公式的推導

設卡車上有一個靜止小球,質量在卡車上測量為m。這個小球相對於地面,在以速度v做勻速直線運動。由於小球前進△x的距離,在卡車參考系上看來時間是△t,則地面參照繫上,小球前進△x的距離用了△t'的時間,△t'為膨脹後的時間。

小球的動量,在地面參照系上就應該為P=m(△x/△t')。設β為時間膨脹的比例因子,我們可以將動量寫成

P=m(△x/△t')=m(△x/△t)(△t/△t')=m(△x/△t)(1/β)=m/β(v),

由於小球在地面參照系上的速度為v,結合動量公式P=MV,就能發現m/β就是地面上測量到的小球的質量,因此我們得到質量增加公式

可見,隨著速度的增加,物體的質量會越來越大,速度趨向於光速時,質量趨向於無窮大!

總結

通過全文簡明的推導,我們領略到了愛因斯坦天才的思維方式。繼續通過質量增加公式,還可簡明導出質能方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作者主頁閱讀那篇文章。

相關焦點

  • E=mc^2史上最簡明的數學推導,高中基礎絕對能看懂!
    網上查了下,發現同類文章全是一些純粹的積分推導,大多都沒有太多的物理內涵。因此,決定寫一篇質能方程推導的文章,力求以最簡明的形式表達出最直接的物理內涵,因為是科普,全文將絕對不會出現積分符號。
  • 四維時空下狹義相對論公式的簡單推導
    但是在四維時空下,x2+y2+z2不再是一個定值,加入時間這個坐標後,S= x2+y2+z2-(ct)2才是一個定值,亦可以表示為S=r2-(ct)2為一個定值,或者S= x2+y2+z2+(ict)2。其中i是虛數,i2=-1。這樣,在四維時空中根據S是一個定值,很容易推導出v=dr/dt=c,或者vx=dx/dt=c(假設沿x方向運動)。
  • 愛因斯坦的質能公式與狹義相對論自相矛盾嗎?
    質能方程與狹義相對論並不矛盾,因為質能方程的基礎就是狹義相對論,或者說我們可以從狹義相對論出發推導出質能方程,既然如此,又何談自相矛盾一說呢?狹義相對論的兩大基本原理是:光速不變原理和狹義相對性原理,由此可以推導出狹義相對論的核心——洛倫茲變換,而有了這個變換之後,狹義相對論的一切推論就有了基礎,比如著名的時間膨脹、量尺縮短、質量增加等等其中題目說的質能方程也是它的推論,最早是發表於《物體的慣性取決於它的能量含量?》一文,時間是1905年9月。
  • 相對論:光速不可超越,宇宙膨脹又可超光速,愛因斯坦自己打臉?
    狹義相對性原理:一切物理定律在所有慣性系中均有效狹義相對論中所有推導出來的結果都是以這兩條最基本的假設為前提的,當然光速無法超越也是,因為狹義相對論中推導出來的質增效應會讓存在靜止質量的物體在接近光速時質量無限增加,進而讓速度在無法前進一步,因為推動物體前進的能量是有限的,它最終會停留在某個接近光速的位置。
  • 相對論:光速不可超越,宇宙膨脹又可超光速,愛因斯坦自己打臉?
    狹義相對性原理:一切物理定律在所有慣性系中均有效狹義相對論中所有推導出來的結果都是以這兩條最基本的假設為前提的,當然光速無法超越也是,因為狹義相對論中推導出來的質增效應會讓存在靜止質量的物體在接近光速時質量無限增加,進而讓速度在無法前進一步,因為推動物體前進的能量是有限的,它最終會停留在某個接近光速的位置
  • 怎樣理解狹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簡析
    ,而要用狹義相對論的速度疊加,根據狹義相對論速度疊加公式,速度疊加並不再是1+1=2,而是1+1<2。相對論的速度疊加公式最終愛因斯坦根據新的速度疊加公式和動量公式推導出質量膨脹公式,也稱為質速關係
  • 相對論裡的時間膨脹效應能讓人長生不老嗎?
    首先我們要來殘忍地破除小朋友的腦洞:相對論有兩種情況下會發生時間膨脹效應,狹義相對論下運動速度接近光速時和廣義相對論下時空曲率極大時。很可惜兩種情況都跟《西遊記》裡神仙所在的天上不符……首先,根據天上一日凡間一年,時間膨脹的比例是1:365,如果要通過高速運動達到這個時間膨脹比例,根據狹義相對論的時間膨脹公式變換計算可以得到以下結果:也就是,天上的天宮要以299791332.9m/s的速度繞地球飛,即光速的99.99996247%……這還能繞嗎小朋友?
  • 時間膨脹效應
    稍微了解過相對論就知道相對論中有一個名詞叫做時間膨脹效應,在大質量天體附近,時空會被扭曲,時間流速相對這個天體引力場之外的地方較慢。在著名科幻電影《星際穿越》中有過這種場景的描述,主角在黑洞附近的水星球呆了一個小時,飛船上的船員卻說他們去了7年。
  • 狹義相對論:時間膨脹
    狹義相對論的結論之一是時間膨脹(time dilation):一個人觀察一個在運動的物體時,在運動的物體的時間會膨脹(時鐘走得更慢)。以上這個推理結果當然是不可能的,實際的結果得出的太空人比地球上的同齡人年輕,因為飛船需要加速減速才能回來,而狹義相對論的時間膨脹是假設沒有任何加速度的,這是著名的雙生子悖論(twin paradox)。
  • 利用相對論裡的時間膨脹,人能實現長生不老嗎?
    很可惜兩種情況都跟《西遊記》裡神仙所在的天上不符……首先,根據天上一日凡間一年,時間膨脹的比例是1:365,如果要通過高速運動達到這個時間膨脹比例,根據狹義相對論的時間膨脹公式變換計算可以得到以下結果:
  • 相對論說有質量物體不能達到光速,宇宙膨脹超光速是否違反相對論
    相對論說的有質量物體不能達到光速指的是有質量的物體不能通過有限加速達到光速,這是根據光速不變原理建立的四維時空推理得到的。 愛因斯坦在提出狹義相對論時設定了一個公設——光速不變。根據光速不變可以建立了一個包含時間維度的四維時空,而在四維時空中,速度的極限就是光速!
  • 洛倫茲因子(相對論因子)在光速條件下的有限解——推導過程
    洛倫茲還推導出了最終在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1905年)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變換方程。這篇文章是關於後者的成就。,在估計相對論的質量、能量、動量和時間膨脹時帶來了巨大的困難,因為速度趨向於真空中的光速。這使得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操作(關於洛倫茲因子),例如長度收縮、質量、能量、動量和時間膨脹,都有很大的問題。這也是保羅·狄拉克提出相對論量子力學時的一個原則。
  • 神奇的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的公式推導
    我們假設S'相對於S以平行於x軸的速度v做勻速運動研究的事件為:以兩個參考系的坐標原點O和O'重合為計時起點,經過時間t後兩個參考系觀察到S系原點的位置關係?由於我們推導是的伽利略變換,時間是絕對的,所以我們可以得到時間的變化關係為
  • 為什麼時間會膨脹,達到光速時間停止怎麼理解?
    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合在一起,推翻了經典物理學中的靜態宇宙觀,證明了宇宙是動態的,不斷發展變化的。這個動態的主要內容就是在不同的慣性參考系,時間流逝是不一樣的。導致這種時間變化的就是時間膨脹。時間膨脹有兩種:在狹義相對論裡面,速度越快,時間流逝越慢,速度時間膨脹遵循的公式表達為:t'=t/√[1-(v/c)]式中,t'是速度時間膨脹效應值;t是低速系觀測者第一個時鐘時間記錄;v是第二個時鐘相對第一個時鐘的移動速度;c為光速
  • 能讓時空彎曲的不僅是質量,還有速度,時間膨脹效應與廣義相對論
    我們習慣於把時間和空間作為兩個事物分開來說,可在物理學上,時間和空間是一個整體,並稱為時空,時空才是它們真正的名字。時間與空間密不可分,二者只能同時存在或同時不存在,所以時間和空間都是客觀存在於宇宙之中的。不過,無論是時間還是空間,並不是永遠穩定而平緩的,它們會因為引力的作用而發生彎曲。
  • 如何用簡單數學推導出相對論方程?
    ,大家或多或少都了解時間膨脹的結論,就是 相對於慣性系移動的物體 時間會變慢但這是為什麼呢?今天我們來嘗試使用,初中的數學知識,不嚴謹地推導一下。推導之前,我們先規定2個假設:第一個是,在不同的慣性系中,物理規律都相同。第二個是,光速在不同慣性系中 大小都一樣。
  • 科普:從廣義相對論的場方程出發對哈勃定律的推導!
    儘管我們對廣義相對論的理解還極其的淺顯,還僅僅停留在數學推導的層面,距離從哲學或者物理學層面去接受廣義相對論,還極其的遙遠。但這不妨礙我們通過廣義相對,去驗證或者去推算一些已經存在了超過半個世紀的天文觀測結果,比如今天要討論的哈勃定律。
  • 以簡明物理法重新發現巴耳末公式
    為了破除這個迷團,消彌學習障礙,有不少人士因此試著提出各種見解,甚至還搬出另一種神奇數字來推導經驗公式,但推導手法都不夠簡明,也欠缺物理圖像,這就是為何需要以物理直觀進一步探討的緣由。本研究方法乃以未知數並運用物理基本概念,於計算不同波長比例時,保留物質元素內稟表徵,只要不被約分消掉,其本性自然顯露出來,就能推導出經驗公式以及推導巴耳末基數,手法一切簡明,因果相扣邏輯合理。
  • 高速運動時間膨脹,引力也導致時間膨脹,讓我們來到理論的邊緣
    在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中,描述了高速運動物體導致時間膨脹的神奇效應。這讓人們不禁想:如果我們真的坐飛船進行太空旅行,回來後發現滄海桑田的變化,那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一定是既新奇又讓人感嘆,還有些嚮往。今天要說的不是速度引起的時間膨脹,而是關於引力引起的時間膨脹。
  • 為什麼廣義相對論比狹義相對論更完善?原因就在這裡!
    愛因斯坦有兩大著名的相對論,一個是狹義相對論,另一個則是廣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的提出早於廣義,並且狹義相對論的範圍並沒有廣義那麼大,而且不涉及引力。在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之後不久大約10年,廣義相對論便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