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2017年麥克阿瑟基金會天才獎得主

2020-12-05 小眾fashion圈

位於芝加哥(Chicago)的約翰和凱薩琳麥克阿瑟基金會(John D. and Catherine T. MacArthur Foundation)最近宣布2017年麥克阿瑟基金獎學金(MacArthur Foundation fellowships)天才獎得主,共24人。

據該基金會說,天才獎每年頒發給20-30名在各專業「以不同尋常的創造力和孜孜不倦的精神進行創造並具有顯著自我指導能力的人」。

Conversations with three creative individuals in the 2017 class of MacArthur Fellows: Annie Baker,@jesmimiand Taylor Mac.

Listen to these#MacFellowdiscuss their work:https://t.co/QgOHdnL7mzpic.twitter.com/WsX9pEHpAn

— MacArthur Foundation (@macfound)November 10, 2017

獲獎者來自各行各業,每人可獲625,000美元,分5年支付,作為對他們的潛力進行的投資,不附加任何條件。

接受麥克阿瑟基金會獎金的人必須是美國公民或永久居民,不可在政府內擔任民選官員或高級職務。

他們自己不能申請獎金,必須由其他人提名。遴選工作保密,候選人事先並不知道自己被列入考慮的名單。他們只在中選後才得知自己獲選。基金會在公開宣布前會打電話通知他們。

從免疫學到歌劇專業

2017年的得主包括在紐約(New York)洛克菲勒大學(Rockefeller University)從事教學和研究抗體如何防禦感染課題的巴西免疫專家加布雷爾維多利亞(Gabriel Victora)、獲得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的劇作家安妮貝克(Annie Baker)、研究網際網路安全和網絡空間犯罪活動的計算機科學家史蒂芬薩維奇(Stefan Savage)和開創浸潤式多感官移動歌劇的歌劇/劇院製作人尤瓦爾沙倫(Yuval Sharon)。

其中一些獲獎者已經在全球發揮了影響。

例如人權戰略家格雷格阿斯貝德(Greg Asbed)為改善弗羅裡達州(Florida)伊莫卡利(Immokalee)番茄採摘工人的工作條件,開發了一個項目,目前正在孟加拉國等地的製衣行業得到複製。

阿斯貝德採取的方式消除了強迫勞動和拖欠工資等嚴重的虐待現象,受到人們的好評。

天才獎得主萊安諾吉登斯(Rhiannon Giddens)在北卡羅來納州(North Carolina)的夏洛特(Charlotte)演出。

( Jeff Hahne/Getty Images)

阿斯貝德告訴邁阿密先驅報(Miami Herald),他希望用獲得的獎金擴大他的項目範圍,大大改善人們的生活。

天才獎的另外一名得主,計算機科學家裡賈納巴爾齊萊(Regina Barzilay)在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從事教學。她發明了機器學習方法,利用電腦處理和分析大量人類語言數據。

巴爾齊萊利用機器學習的能力為癌症病人服務。她的數據處理方法以識別趨勢和規律為目標,有助於全世界各地實現早期診斷、治療和疾病預防。

自1981年來,942人獲得麥克阿瑟基金會天才獎。

2017年的天才獎得主具有廣泛的代表性,涉及藝術、人文和科學等領域的一系列學科,其中包括攝影師唐伍德貝(Dawoud Bey)、數學家伊曼紐爾康代斯(Candès)、音樂家萊安諾吉登斯和泰尚索瑞(Tyshawn Sorey)、人類學家賈森德利昂(Jason De León)、劇場藝術家泰勒麥克(Taylor Mac)、社會正義組織者克裡斯蒂娜·希門尼斯·莫雷塔(Cristina Jiménez Moreta)和歷史學家德雷克彼得森(Derek Peterson)。

其他獲獎者有城市規劃師戴蒙裡奇(Damon Rich)、新聞記者尼科爾汗娜瓊斯(Nikole Hannah-Jones)、作家阮越清(Viet Thanh Nguyen)、園林建築師凱特奧夫(Kate Orff)、社區領袖拉米納沙什比(Rami Nashashibi)、心理學家貝特西列維帕拉克(Betsy Levy Paluck)、畫家尼吉德卡阿昆義利克羅斯比(Njideka Akunyili Crosby)、歷史學家蘇尼爾阿姆瑞斯(Sunil Amrith)、藝術家/地理學家特雷佛帕格倫(Trevor Paglen)和小說家傑斯敏沃德(Jesmyn Ward)。

相關焦點

  • 麥克阿瑟基金會發起慈善挑戰
    總部位於美國芝加哥的麥克阿瑟基金會(MacArthur Foundation)正在鼓勵人們進行嘗試。  2016年6月2日,麥克阿瑟基金會宣布徵集解決「影響人群、地區性或全球所面臨的嚴重問題」的創意或方案,獲勝者將贏得1億美元的資助。
  • 麥克阿瑟天才獎華裔得主:沈偉出名陶哲軒最出色
    中新網9月24日電 據美國《星島日報》報導,從1981年創辦以來,美國麥克阿瑟基金會(MacArthur Foundation)致力於大力支持和鼓勵在創造和改善未來方面有能力並做出了承諾的個人和機構,到今年為止已經為超過500名傑出的個人個機構提供豐厚的天才獎學金(genius grants),其中獲獎華人約15名。
  • 美國的「麥克阿瑟獎」,常給獲獎者一個意想不到的驚喜!
    麥克阿瑟獎!初看到這個中文名字時,還以為是以那個著名的美軍五星上將的名字命名的呢?心想一個這個五星上將的獎最多會獎勵給軍人,怎麼會獎給多個領域的各種精英呢?好奇地查了一下。·麥克阿瑟(John Donald MacArthur)命名的,俗稱「麥克阿瑟天才獎」。
  • 美國麥克阿瑟「天才獎」揭曉24名獲獎者,沒有華人
    美國麥克阿瑟「天才獎」揭曉24名獲獎者,沒有華人 澎湃新聞記者 虞涵棋 2017-10-12 09:55 來源:澎湃新聞
  • 歐洲環保協會和美國麥克阿瑟基金會參訪徐州中院
    為了解我國法院處理環資案件的需求,爭取加大環境損害鑑定公益基金的注資力度、拓寬法院申請適用的範圍,日前,歐洲環保協會告,其出資方美國麥克阿瑟基金會氣候項目高級官員Mijo Vodopic訪華,希望參訪我國一地方法院。
  • 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餘金權:新冠病毒的疫苗接種保護率最高70%左右
    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WLA)會員、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所教授、中科院上海有機所特聘研究員、2016年美國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餘金權與比利時科學家盧克·塔爾維共同獲頒2019年度「上海市國際科技合作獎」。如今,餘金權教授已是全球頂尖研究所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教授,並因開創了碳— 氫鍵催化和官能團化的新方法,有利於開發各種多功能、新穎和有益的化合物,而獲得2016年美國跨領域最高獎——麥克阿瑟天才獎。
  • 2名華裔獲麥克阿瑟天才獎
    ( 麥克阿瑟基金會提供) 紐約舞臺設計師連咪咪獲得麥克阿瑟基金會的天才獎。( 麥克阿瑟基金會提供)來自藝術和科學領域、包括2名華人在內的24名傑出人士,29日獲得麥克阿瑟基金會的天才獎。得獎者將在未來五年獲得62萬5000元獎金。獲獎的華人,是柏克萊加州大學44歲的無機化學家楊培東,他尋求改變半導體奈米線和奈米線光子學的領域。
  • 麥克阿瑟基金會來我省考察瀾滄江生態保護項目
    為了進一步加強對外合作交流,應我省邀請,7月10-18日世界自然基金會聯合北京大學組織美國麥克阿瑟基金會國際項目主任姚根•湯姆森一行4人來我省考察。麥克阿瑟基金會是由美國地產商約翰•麥克阿瑟先生捐助成立,主要從事社會公益事業的私人基金會,公司總部設在美國芝加哥,每年該基金會捐出其利潤的5%,在美國和其他國家開展社會公益和生態保護項目,迄今為止已在美國和世界其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累計捐款超過50億美元。根據該基金會每10年調整一次投資方向的慣例,今年確定隨後的十年中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尤其是上遊地區的水源地保護將是該基金會捐助的重點區域。
  • 避孕藥研究人員波利娜·利什科獲得麥克阿瑟「天才」獎
    據麥克阿瑟獎得主波利娜·利什科稱,近40%的女性在一年內停止使用避孕藥,這凸顯了開發非激素避孕藥的重要性。她被選中為2020年麥克阿瑟「天才」獎。她是麥克阿瑟基金會宣布的21名研究員之一。她笑著說:「在過去的幾年裡,我已經提交了無數的資助申請,因為我們的實驗室正處在一個充滿挑戰的預算環境中,當他們最初打電話告訴我我獲得了麥克阿瑟獎學金時,我的第一反應是,『嗯,那是個錯誤,我沒有申請。』」。「當然,你不申請,有人提名你。」利什科雖然喜訊連連,但只允許她告訴一個人,她的丈夫。她的兩個孩子和她的實驗室同事被蒙在鼓裡。
  • 2019麥克阿瑟天才獎新鮮出爐,5位生命科學家獲獎,歷屆獲獎華人名單
    >麥克阿瑟獎(MacArthur Fellows Program or MacArthur Fellowship,俗稱「天才獎」)被視為美國跨領域最高獎項之一。 該獎創立於1981年,為紀念銀行生命災難公司的創始人約翰·D·麥克阿瑟而命名,由麥克阿瑟基金會(John D. and Catherine T. MacArthur Foundation)設立,基金會總部設在芝加哥,獎金頒發給在各個領域內具有非凡創造性的傑出人士,獲獎者一般被看做本專業內領軍人物。獎金額50萬美元,且沒有附加條件,獲獎者可自由支配。
  • 2012年美國麥克阿瑟「天才」獎公布—新聞—科學網
    美國麥克阿瑟基金會(John D. and Catherine T.
  • 張益唐獲美國麥克阿瑟「天才」獎—新聞—科學網
    美國麥克阿瑟基金會(John D. and Catherine T.
  • 21位「天才」出爐!2020麥克阿瑟「天才獎」揭曉
    近日,被視為美國跨領域最高獎項之一的麥克阿瑟獎(MacArthur Fellows Program or MacArthur Fellowship,俗稱 「天才獎」) 揭曉,21位各行各業的 「天才」 入選。
  • 當今天才長什麼樣?2020麥克阿瑟天才獎揭曉,1位華人入選
    近日,被視為美國跨領域最高獎項之一的麥克阿瑟獎(MacArthur Fellows Program or MacArthur Fellowship,俗稱「天才獎」) 揭曉,21位各行各業的 「天才」 入選。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獨家對話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餘金權:科學家...
    他開創了碳 - 氫鍵催化和官能團化的新方 法,有利於開發各種多功能、新穎和有益的化合物,並因此獲得 2016年麥克阿瑟天才獎。 「他是個天才,這個傢伙永遠充滿著熱情,並且有著滿腦子的想法。」這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家、沃爾夫獎得主約翰·哈特維格對華裔科學家餘金權的評價。
  • 獨家對話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餘金權:科學家更多精力要放在解決問題上
    他開創了碳 - 氫鍵催化和官能團化的新方 法,有利於開發各種多功能、新穎和有益的化合物,並因此獲得 2016年麥克阿瑟天才獎。「他是個天才,這個傢伙永遠充滿著熱情,並且有著滿腦子的想法。」這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家、沃爾夫獎得主約翰·哈特維格對華裔科學家餘金權的評價。這位擁有一頭爆炸式的捲髮,笑起來有兩個酒窩的化學家,是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所教授、2016年麥克阿瑟天才獎獲得者,也是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WLA)會員。在今年5月召開的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餘金權與比利時科學家盧克·塔爾維共同獲得了2019年度「上海市國際科技合作獎」。
  • 新科諾獎得主將飛上海!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腦洞大開
    2017年11月,「全球諾貝爾獎科學家協會」誕生——由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傑·科恩伯格、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麥可·萊維特、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巴瑞·夏普萊斯等多名頂尖科學家於香港聯合發起成立。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獨家對話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餘金權:科學家更多精力要放在解決問題上
    他開創了碳 - 氫鍵催化和官能團化的新方 法,有利於開發各種多功能、新穎和有益的化合物,並因此獲得 2016年麥克阿瑟天才獎。「他是個天才,這個傢伙永遠充滿著熱情,並且有著滿腦子的想法。」這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家、沃爾夫獎得主約翰·哈特維格對華裔科學家餘金權的評價。
  • 2020年麥克阿瑟「天才獎」揭曉,2位社會學家1位人類學家獲獎
    美國麥克阿瑟基金會( The John D. and Catherine T.MacArthur Foundation )近日公布2020年的「麥克阿瑟天才獎」的入選名單,該獎項旨在跨領域地表彰擁有原創性、洞察力和潛力的優秀人才,每年評選各領域20名至25名傑出人士,獲獎人士在隨後的5年將以分期支付的形式獲得總額為62萬5千美金的獎金。由於該筆獎金旨在鼓勵獲獎者更自由地繼續研究探索,所以不附帶任何附加條件,也被認為是美國跨領域研究中最重要的獎項之一。
  • 麥克阿瑟天才獎新鮮出爐,紀錄片導演王男栿榜上有名
    麥克阿瑟天才獎(MacArthur Fellows Program or MacArthur Fellowship)被視為美國跨領域最高獎項之一,為紀念銀行生命災難公司的創始人約翰·D·麥克阿瑟而命名,由麥克阿瑟基金會於1981年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