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作文語文老師,在上課的時候,最常說的就是:同學們,這個段落非常重要,請大家拿出筆,把這句話畫下來。或者在講閱讀理解的時候,老師會說,這句話就是全文的主旨,大家把它畫下來。於是同學們就很容易養成,在筆記的時候,用記號筆、下劃線來標註一些重要的知識點。更有的同學還曬出了考前的知識整理,全書都被記號筆標註上了,都是重點。老師想說,用記號筆、下劃線來標註重點知識、做筆記,是最沒用的筆記方式。
我們通過給書本上的知識點標註,表面上大家都挺用功的,但其實我們會被這種學習方法蒙蔽了雙眼,覺得我只要標註上了,就是默認學會了。家長和老師翻開書和筆記本一看,孩子真用功。隨便挑個知識點考一考,不會的機率很大。假裝努力不是給課本上的文字畫幾條線,而是真正地學到心裡去。如果你現在正在複習備考,那麼請不要用這樣的做筆記方式。小島老師推薦3個做筆記的方法,希望同學們能借鑑一下,運用在自己的學習中。
1、 重點知識區域打個勾即可促進同學們去認真看 聯繫前後文
既然小島老師說,不推薦大家用下劃線和記號筆做學習提醒,可是重點的段落、句子我該如何標記它呢?我們需要首先幫助學生端正好學習態度,認真學習和記住老師說的重點知識,不是用書上的畫線越多來彰顯用功的程度。而是用功是用在把知識弄懂的前提上,課本裡畫得再漂亮,重點內容看起來特別陌生也沒用。而且,當你看到自己非常耐心地畫的標註和筆記時,你根本不會有心再去記憶一遍,而是自動默認了,這些文字我都學過了,記住了。
對於課本上的重點知識,我建議同學們在重點知識的區域內,畫一個三角形或者打一個勾,不特別標註某個關鍵詞和關鍵句子。等到我們翻開書,看到書中的某個段落前有一個勾或者符號,我們就知道,這一段的前後區域都是重點知識,需要多看幾遍,要理解和記憶下來。如果勾畫某一個段落,文字的前後表述我們就不會用心看,實際上對於重點知識的掌握,就還是一個片面的不熟練的狀態。
2、 把重點知識做成填空題,強化記憶
複習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強化記憶的過程,同學們要對反覆閱讀和學習有一個正確的認知,不是所有的知識點,通過反覆閱讀都能掌握的,我們以為花了很多遍來記憶的考點,等到考試的時候,大腦一片空白還是回想不起來。我們把這種情況歸結為緊張,其實並不是,這還是因為我們沒有對知識形成牢固的記憶。反覆閱讀、刷題、看筆記,在短期內可以形成記憶點,但是時間一長,還是會容易遺忘。
對於課堂筆記,我們可以結合課本,把老師要求的記憶的知識點,做成填空題。比如一個重點段落,老師上課的時候肯定講過關鍵詞,而我們筆記本上肯定也記錄了哪幾個關鍵詞。在複習的時候,我們結合筆記,把關鍵詞摳出來,做成填空題。每一課、每一個單元的知識點,我們都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把重點知識梳理成填空題,在複習中不斷去填空,強化記憶,這才是高效的筆記。
3、 把筆記做成知識卡,進行梳理學習
很多備考生都有這樣的感觸,明明幾輪複習下來,知識掌握得很牢固了,可是猛然想起一個知識點,還是一片空白。甚至是背了後面忘記了前面,我們必須明白一件事:學習本就不是一個輕鬆的事,只有這件事上,我們努力投入精力,才能學得更紮實。把日常的筆記做成知識卡,就是一種在遺忘過程中的及時提醒。在做知識卡的時候,也是對知識點進行梳理學習的過程。這個小卡片便利貼就非常好,也才能做成指示卡提示,老師上課的時候,也會用它來做教案上的知識點提醒。
知識點就是在不斷遺忘和拾起中循環,只有付出加倍的努力,我們才能保證學習的內容理解得更深刻。用有效的筆記方式來學習,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關於如何做好筆記,大家還有什麼好的經驗分享?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