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靠AI,能提前一年半預知厄爾尼諾?|深度
人類進步的過程,就是人類對自然掌握程度的過程,雖然現在我們人類都上過月球了,但是每年颱風帶來的經濟損失都非常巨大,僅中國在1990年到2009年間,颱風就造成了314億經濟損失,在去年的颱風季節裡,有網友就提問,為什麼現在科技這麼發達了,還是治不了颱風呢?用核彈炸呢?於是便有專家出來解釋了,颱風的威力遠超核彈,在大自然面前我們只是個小老弟,
颱風對於人類城市的破壞都這麼大了,那麼有沒有什麼更厲害一些的天氣現象呢?當然有,知名度最高的就是每隔幾年一次的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是源自西班牙語El Nio的音譯,原意是聖嬰,
早在19世紀初的時候,南美洲的的漁民們發現個神奇的自然現象,原本漁產豐沛的東岸,每隔幾年水溫會明顯提高,導致喜歡冷水的魚類成片死亡,給當地漁業帶來滅頂之災,而發生這種現象往往都是在當年的聖誕節前後,漁民們便將這種自然現象成為聖嬰,
人類連颱風都阻止不了,更別說這種全球級別的氣候惡性變化了,像颱風我們能夠通過天氣預報來降低損失,那麼厄爾尼諾能否被準確預測呢?答案是否定的,數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方法來進行預測,但準確度一直不高,隨著人工智慧發展,韓國的全南國立大學,yoo-geun ham團隊,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羅京佳教授,用人工智慧構建卷積神經網絡,預測的時間提高到一年半,並且達到了80%的準確率。
這種技術很依賴於大數據的統計,我們目前對厄爾尼諾的觀測數據僅能註冊到150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預測方式將會越來越準確,也可能會出現更先進的觀測技術,來取代這一系統,如果人類能夠掌握控制天氣的技術了,那樣的話是喜是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