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南方持續洪澇災害,難道厄爾尼諾現象又來了?難道像之前一樣

2020-12-04 希希子科技

我國南方持續洪澇災害,難道厄爾尼諾現象又來了?難道像之前一樣最近我國的南方出現了持續洪澇的災害現象,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難道是厄爾尼諾又來了?那麼到底什麼的厄爾尼諾現象呢?下面先來和你們說一說。

厄爾尼諾現象是太平洋的一種反常的自然現象,在南美洲西部和南太平洋東部,從南向北流動的一股著名的迷路韓流,每年的11月到第二年的3月份,南半球的夏季海域水溫普遍升高,一直向西流動的赤道慢慢得到加強,這個時候,隨著全球起亞和風帶的移動,迷路韓流水溫反常,這股力量被稱為厄爾尼諾暖流。

厄爾尼諾不僅是影響這我國,甚至還影響這全球的氣候變化,受這個影響的南亞的印度遭遇了大旱,導致糧食減產,蝗災肆虐,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在20世紀的時候厄爾尼諾現象頻繁的光顧地球,最早是被迷路和厄瓜多的漁民發現的。

每年的聖誕節秘魯漁場都會有大量的魚死亡,海水的溫度也會上升,根據人們髮長期發現,每次出現這些現象,南美洲西邊的水溫就會上升,這就會導致大量的魚兒死亡,受到信風的影響,太平洋的流向會改變。

正常的話太平洋西邊的水溫是要高於太平洋西岸赤道的水溫的,你們為何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氣溫會影響到中國呢?當南美洲的海水上升,大氣也會上升,上升的大氣環流到太平洋西面,會變成冷空氣下沉形成降雨,所以今年的降雨很多很多,其實不止是中國,全球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就像美國的颶風,還有印度的旱災。

雖然科學家們現在還不能完全的解釋為什麼會發生厄爾尼諾現象,但是隨著我國科技的發展,我們已經可以提前預知他的到來,只有我們做好防範措施,厄爾尼諾也不會十分可怕,你們覺得呢?你們對此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厄爾尼諾、拉尼娜、沃克環流、洪澇與乾旱災害
    圖2 世界洋流的分布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如下:①太平洋中、東部:降水增多,洪澇災害頻發(秘魯、哥倫比亞);②太平洋西部:乾旱嚴重(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印度),作物減產;③我國:南方暴雨洪澇圖3 厄爾尼諾對我國的影響2、拉尼娜現象拉尼娜現象,也稱為「反厄爾尼諾」,指的是太平洋中部和東部地區,海水溫度持續異常變冷,進而影響整個世界的氣候。
  • 高中地理——專題講解(極端氣候、厄爾尼諾、拉尼娜、乾旱洪澇)
    厄爾尼諾現象 定義:厄爾尼諾現象,是指太平洋中部和東部的熱帶海洋地區,海水溫度異常持續變暖,進而影響整個世界氣候,使得世界旱、澇災害頻發。
  • 洪澇災害對大宗商品的影響
    洪澇災害對黑色板塊:開工延誤影響建材短期需求,但雨水過後有集中「趕工」可能。洪澇災害對農產品板塊:短期非洲豬瘟有望擴散,存欄恢復延緩利好局部豬價;短期豬瘟翹頭抑制豆粕需求,天氣炒作期價格易漲難跌。關鍵生長期新作品質受影響,國產豆價格仍有上行空間。洪澇災害對化工板塊:救災推動聚丙烯短需增加,停工抑制聚氯乙烯短需。
  • 警惕「厄爾尼諾」事件對我國2020年病蟲凍害及旱澇災害的影響
    2019年2月,太平洋中東部海域偏暖依然明顯,這標誌新一次厄爾尼諾事件的誕生。據中國氣象局統計,「監測數據表明,2019/2020年冬季全國平均氣溫為零下2.25℃,較常年同期偏高1.09℃,屬於暖冬年份」。2020年,「厄爾尼諾」事件將在全球尺度上持續發生,赤道太平洋東部及中部海水將呈現大範圍、持續性增暖現象,全球年平均氣溫升幅也將在2021年創下新紀錄。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厄爾尼諾、拉尼娜、沃克環流、洪澇)
    ①太平洋中、東部:降水增多,洪澇災害頻發(秘魯、哥倫比亞);②太平洋西部:乾旱嚴重(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印度),作物減產;③我國:南方暴雨洪澇,北方高溫乾旱(夏季風較弱、雨帶偏南),在東北地區,夏季會出現低溫冷害。
  • 【地理備考】沃克環流、厄爾尼諾及拉尼娜現象對我國的影響
    (3)秋季我國東部降水南多北少,易使北方夏秋連旱。(4)全國大部冬暖夏涼。(5)登陸我國颱風變少(赤道附近的太平洋東岸地區,氣候由原來的乾燥少雨變為溼潤多雨,易引發洪澇災害)拉尼娜現象對我國的影響(一般影響沿海地區):(1)熱帶氣旋增多,即在西北太平洋生成和登陸我國的熱帶氣旋增多。(2)我國東北春夏易出現乾旱,氣溫偏高。(3)我國南方易發生乾旱,華北洪澇。
  • 輕鬆了解厄爾尼諾現象
    一旦出現了罕見的超強厄爾尼諾現象,我國南方很有可能要面臨嚴重的洪災。很多人應該也還記得1998年那場特大洪水,而它的罪魁禍首也正是這個厄爾尼諾現象。那麼到底什麼是厄爾尼諾現象呢?由於這些南美洲的漁民們遇到幾次這個事件的時候,恰好都在過聖誕節,所以給這種現象起名為「聖嬰」,這代表耶穌。這個西班牙語單詞音譯過來就是厄爾尼諾——這就是厄爾尼諾現象這個名稱的由來。它最直接的表現在太平洋東部海水溫度的異常上升。那問題來了:發生在遙遠的太平洋對面的海水升溫怎麼會影響到中國的氣候呢?其實,這背後有一個有趣的科學原理。
  • 【氣象科普】兄妹現象——厄爾尼諾與拉尼娜
    西北季風不但削弱了秘魯西海岸的東南信風, 使秘魯寒流冷水上泛減弱甚至消失, 而且吹拂著水溫較高的赤道逆流海水沿秘魯寒流來的方向逆洋流南下, 把秘魯寒流變性為暖流。這股悄然而至不固定的暖流被稱之為厄爾尼諾暖流。我們可以結合圖片來看看厄爾尼諾現象。
  • 厄爾尼諾現象
    現在,厄爾尼諾一詞已被氣象學家和海洋學家專門用來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的大範圍異常增溫現象。一些專家學者的研究表明,厄爾尼諾與印度、東南亞、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等地的乾旱,赤道中太平洋島嶼、南美洲太平洋沿岸厄瓜多、秘魯、智利、阿根廷等國的異常多雨有著密切的關係,與西北太平洋、大西洋熱帶風暴的減小、日本及我國東北的夏季低溫,我國的降水等也有一定的相關性。
  • 專家:今年極端天氣並非厄爾尼諾現象所致
    核心提示2014年伊始,異常天氣就輪番在世界各地上演,我國局部地區也深受其害。不少機構預測今年太平洋地區或將面臨厄爾尼諾現象,遭遇洪水、風暴和乾旱侵襲。也有人認為席捲全球的極端氣候是厄爾尼諾現象造成的。全球氣候災害頻發的罪魁禍首真的是厄爾尼諾現象嗎?
  • 專家預測:史上最熱5月來了!霍金預言或成真?
    2020年對全世界來說都是不平凡的一年,非洲蝗災、新冠疫情、巴黎聖母院大火,自然界的災害無一不在考驗著人類的毅力與耐心。馬上進入下半年,這些情況都有了好轉,從春節到了夏季,疫情終於慢慢得到了控制。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今年的夏天似乎比之前都要炎熱。
  • 厄爾尼諾現象注意!或將導致我國「南澇北旱」
    厄爾尼諾現象注意!或將導致我國「南澇北旱」時間:2015-05-31 00:07   來源:伊秀新聞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近日,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發布的 公告,2015年厄爾尼諾發生的概率在60%—70%。那什麼是厄爾尼諾現象?它的出現又將給我國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 專家預測:史上最熱6月來了!霍金預言或成真?(轉載)
    專家預測:史上最熱6月來了!霍金預言或成真?(轉載)熱點資訊大事件 06-18 15:382020年對全世界來說都是不平凡的一年,非洲蝗災、新冠疫情、巴黎聖母院大火,自然界的災害無一不在考驗著人類的毅力與耐心。馬上進入下半年,這些情況都有了好轉,從春節到了夏季,疫情終於慢慢得到了控制。
  • 太平洋海溫異常增暖 厄爾尼諾即將襲來?
    氣候、大氣物理和農業等領域的專家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厄爾尼諾引發的自然變暖與人為變暖因素共同作用,可能導致全球平均氣溫有較大幅度的上升。如果出現強度較大的厄爾尼諾事件,秋季我國南方可能出現低溫陰雨,北方可能出現秋旱,北方冬季容易出現暖冬,夏季東北地區容易出現氣溫偏低現象,厄爾尼諾發生的第二年夏季長江流域和江南地區容易出現洪澇。對此要做好應對準備。
  • 什麼是厄爾尼諾現象?對我國會造成什麼影響?看完長見識了
    根據現在知道的情況,那就是在赤道的中東部,太平洋海區的海水溫度來看,確實現在的溫度偏暖,並且還在持續發展當中。如果海水溫度還是在持續上升的話,那麼有很大概率在今年冬天,發生一次海水溫度持續升高的現象,根據一些專業人員的預估,厄爾尼諾出現的可能性竟然到達了70%以上,而海水的溫度持續增加的情況出現,很有可能表示著我國要經歷一次暖冬的情況!厄爾尼諾現象就是海洋表面的溫度,連續三個月以上都會比往年同期高或者超過0.5℃。
  • 太陽黑子和厄爾尼諾
    那麼為什麼今年我國南方多暴雨,而且雨期持續時間這麼久呢?先來看看我國的季風氣候。東亞和南亞受海陸位置的影響,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風區,受來自印度洋西南季風的影響,南亞的印度,現在也在經受著嚴重的洪澇災害,我國位於亞歐大陸的東部,東臨太平洋,西南離印度洋也很近,夏季我國東部、東南部沿海地區盛行東南季風;西南部地區則受到來自熱帶洋面印度洋西南季風的吹拂,季風氣候特別顯著,夏季降水豐沛!
  • 繼厄爾尼諾現象之後,又出現拉尼娜現象,會給地球帶來哪些變化?
    在近幾年的時間內,確實全世界都受到了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在2014年的時候,室內外的世界氣象組織發現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的水溫度正在逐步的升高,這是厄爾尼諾暖流來臨的前兆。當時科學家們推測在2014年到下半年會出現厄爾尼諾現象,果不其然,從2014年的6月份開始,太平洋的部分地區逐步的出現了厄爾尼諾現象的徵兆,一直到2016年到2月份發現海水平均溫度持續升高了10個月的時間,同時也帶來了越來越多的極端天氣,比如非洲地區的乾旱,北美洲的暴雪,我國的南方地區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暴雨暴雪等極端天氣變得越來越多,自然災害的情況逐步的加劇
  • 厄爾尼諾現象再抬頭 對中國影響幾何待觀察
    近日,中國氣象局氣候中心監測顯示,2012年7月,赤道太平洋海溫較常年異常偏暖(0.6℃),即進入了厄爾尼諾狀態,並且可能發展形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眾所周知,厄爾尼諾現象出現往往會帶來異常的天氣現象,甚至是極端天氣事件。近些年全球天氣災害頻發,大家更是容易聯想到是不是厄爾尼諾在作怪。那麼這次這個愛搗蛋的「小男孩」會再次興風作浪麼?
  • 「魔鬼」厄爾尼諾,天災形成原因或許和地球自轉有關!
    我們總希望能夠晴幾天來場雨的日子,不過這不是我們能夠左右的。說到氣候異常,不得不提世界著名的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現象,或許對於很多朋友來說,是一個很陌生的東西。但是它應該是是全世界波及範圍最廣,本世紀造成經濟損失最嚴重的災害。最嚴重的1982到1983年期間年發生的厄爾尼諾,造成超過1500人死亡,當時美元匯率的全球直接損失都高達上百億美元。
  • 聯合國:加大力度應對非洲和亞太地區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
    聯合國厄爾尼諾現象和氣候變化問題特使馬卡理亞·卡茂說:「很顯然,這些類型的極端天氣事件給本已脆弱的社區造成更大的壓力,有可能破壞近幾十年來所取得的發展成果,從而阻礙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為了協調有關上述挑戰的應對措施並動員國際社會支持受災國政府,聯合國機構和其他合作夥伴於2016年7月6日在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羅馬總部舉行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