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佐羅,不成也佐羅,配音大師童自榮不平凡的四十年

2020-11-27 相聲小品電影電視

在中國譯製片的歷史上,不敢說哪位配音演員的聲音最好聽,也不敢說誰的聲音最有魅力,單論聲音辨識度而言,童自榮可謂獨樹一幟。很多人形容他的聲音用的詞都很獨特,優雅、清澈、高貴、華麗甚至性感,他那一秒鐘顫音七次的聲帶給了他一個響亮的名號:配音王子!

1、堅定初心,摯愛配音

童自榮,1944年出生於江蘇省丹陽市,在他上初中的時候正趕上上海譯製片廠第一個高峰期,他和很多人一樣迷上了譯製片,也迷上了配音工作。童自榮在父母的反對下堅定了自己的信念,18歲考取了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他畢業時正趕上特殊時期,上海譯製片廠大部分工作都暫停了,童自榮只能安心在上海戲劇學校任教。

1970年上海譯製片廠恢復工作。1973年在童自榮的爭取下他如願以償調入上海譯製片廠,終於和自己的偶像邱嶽峰成為了同事。

2、起步蹉跎,埋頭龍套

萬事開頭難,童自榮在上海戲劇學院學的是舞臺腔臺詞,而上海譯製片廠的風格則是大家津津樂道的「譯製片腔「,兩者在發音節奏上存在很大不同。在戲劇學院浸淫了十幾年的童自榮面對譯製片一開始居然毫無頭緒,他只能先從龍套角色配起。

有一說一,以童自榮的外形條件和嗓音條件,完全是一個典型的「海派小生」,他不去譯製片廠也能在上海影視圈佔有一席之地,人有時候就是這樣,選擇從事自己的夢想工作有時勝於一切,因為譯製片就是童自榮最開始的初心。

3、半生輝煌,情系佐羅

經過五年的跑龍套生涯,上海譯製片廠廠長陳敘一認為童自榮已經磨刀成功可當大任,1978年,童自榮擔當美國科幻片《未來世界》主角查克的配音,這是他第一次擔任主角。緊接著,影響童自榮一生的影片《佐羅》也來了。

童自榮在電影《佐羅》中其實是有三個配音角色的,迭戈、佐羅和假總督,迭戈和佐羅還好說,但是佐羅和假總督是有聲音區別的。由此童自榮想出一個高招,上午穿著大頭鞋配佐羅,這樣顯得聲音沉穩有力。下午換雙拖鞋配假總督,這樣顯得聲音發飄不自信。

功夫不負有心人,電影《佐羅》在中國火了,不得不說這中間有很大一部分功勞也是配音演員的,尤其是童自榮。阿蘭德隆訪華時特意訪問了上海譯製片廠,童自榮也成了阿蘭德龍的指定配音演員。於是在幾年後我們又看到了經典的《黑鬱金香》。

《佐羅》這部電影和這個角色可以說影響了童自榮的後半生,人們只要一提起佐羅就會想到兩個人,阿蘭德隆和童自榮。為了維護佐羅的形象,童自榮甚至拒絕給廣告片配音,他說怎麼能讓佐羅去做廣告呢。

如果說八十年代以前,上海電影譯製片廠最有號召力的聲音是邱嶽峰,而在邱嶽峰去世之後,童自榮無疑是整個譯製片廠裡名氣上升最快最有號召力的。他那高貴清澈的聲音可以說迷倒了無數影迷,也成為很多人競相模仿的對象。

在八十年代童自榮又有幾個經典角色問世,《倫敦上空的鷹》裡的保爾上尉,《少林寺》裡的覺遠和尚,《加裡森敢死隊》裡的加裡森中尉等等。這些熱映電影和熱播電視劇讓童自榮的聲望進一步得到光大。

4、晚年寂寞,不忘初心

進入九十年代以後,童自榮的出現機會突然少了,這固然有譯製片開始滑坡的原因,但不論是國產影視劇還是國外影視劇童自榮即使參與配音也多數是龍套或者小角色。

這又是為什麼呢?

2003年在童自榮做客央視《藝術人生》的同時,一個帖子《一個著名的配音演員的遭遇》在網上大量傳播,這個帖子裡以第三者的口吻指責了上海譯製片厂部分領導打壓排擠童自榮的事情,一時間網絡和各種媒體上議論紛紛。

筆者在這裡就不細談這個稍顯庸俗的爭論中的細節,比如什麼房子、評優、工資、走穴等等的事情,筆者只談兩點,一個是關於部分觀眾寫信要求不喜歡童自榮繼續配音的說法。另一個就是為什麼相互配合合作幾十年的老同事老戰友會鬧成這樣。

說第一個問題之前,筆者也知道這是要冒挺大風險的,畢竟童自榮老師擁躉無數。但筆者還是說一下,所謂群眾來信是否真假筆者不予置評,但傳說來信中說童老師配啥都是佐羅的話筆者認為有一定道理。我們可以回憶一下,自從《佐羅》之後,童自榮老師獨特的發聲方式走紅,大家爭相模仿甚至特意鍛鍊那特殊的顫音和鼻音。但不得不說童老師這麼多年以來,音色沒有太大的變化,辨識度高是好事,但辨識度過高則嚴重影響角色的塑造容易讓觀眾出戲。

我們不妨對比下其他幾位著名配音演員的聲音,像邱雲峰的嗓音也很獨特,但他配音的角色不是每一個都能讓你第一時間想到是他的,通常聽了一會兒通過第二甚至第三印象才能意識到這是邱嶽峰。再比如丁建華,你能想像得到蛋生和真由美其實是同一個聲線嗎?很多人都看完電影了還想不到這是一個人在配音。更絕的是曹雷,你能想像得到《天書奇譚》裡流哈喇子的小皇帝和《大明宮詞》裡的武則天是同一個人配音嗎?

童自榮老師在這方面是成也佐羅,不成也佐羅。他的聲音太獨特,獨特到在電影院一聽到這個聲音第一印象立刻意識到三個字「童自榮」。比如前幾年大火的《大聖歸來》,當筆者在電影院忽然聽到那個大反派混沌的聲音時立刻非常欣喜,哇,童自榮。當然,筆者也是瞬間出戲了。

第二個問題,對於童自榮老師和譯製片廠某些領導的矛盾,筆者認為最大的責任不在於雙方,而是大環境,是譯製片的大環境不好了,上海譯製片廠遭到的衝擊太多了導致的。從九十年代以來,配音市場開始多元化,譯製片腔開始逐漸讓位於國語味和明星味的配音,而且隨著中國人整體英語水平提高和字幕組的出現,原版國外電影也越來越受追捧。在這種大環境下,上海譯製片廠人才也流失嚴重,一批中堅力量都離開了。上譯第二代配音演員像童自榮喬榛丁建華除了堅守陣地之外還另闢蹊徑走朗誦路線。

為什麼說大環境不好導致了內部紛爭不斷呢?我們可以舉一個足球場的例子,當一個球隊連戰連勝時,勝利會掩蓋一切矛盾。反過來當這支球隊連戰連敗時,平時積攢的一點兒小矛盾都會被放大化,比如穆裡尼奧和女隊醫就是。正是大環境的改變,讓堅守配音陣地幾十年的老同事們產生了隔閡和紛爭。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不論紛爭如何,他們都還在堅守自己的初心。

童自榮老師在2004年從上海譯製片廠退休。告別了三十年的夢想所系,他依然戰鬥在配音一線,我們在很多動畫片和美術片中都能聽到他獨特的聲音。他也用行動驗證了自己當年的選擇:他熱愛配音。

那麼「難聽」的聲音卻又那麼經典,回顧譯製片配音大師邱嶽峰

相關焦點

  • 關於佐羅和童自榮的點滴回憶zz
    關於佐羅和童自榮的點滴回憶zz關於佐羅和童自榮的點滴回憶 1.《佐羅》是1974年的片子,60、70年代的人應該都看過。記得小學時就常拿個樹枝,在沙地上畫「z」字,或是拿粉筆在黑白上寫「z」,(有時候也在紙上寫「z」,但使勁太大,總是把紙劃爛,就算了)同學們還用紙塗黑,作成眼罩(因為如果偷家裡的布來作要打屁股)。
  • 上譯的音容:走近「配音王子」童自榮
    兒時的童自榮,喜歡讀外國小說。60年代初,連看了三遍的一部叫《白夜》的蘇聯電影之後,便下決心,自己一定要當個配音演員。1962年,童自榮考取了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1973年進入上海電影譯製廠,成為一名配音演員。1973年至1977年間,先後配音了10部作品,而且所配的人物都是跑龍套的小角色。
  • 誰搞垮了「佐羅」的事業? - 電影聲光色
    日前在網上廣為流傳的《一個著名配音演員的遭遇》的帖子引來了軒然大波。該帖子影射了同屬上海電影譯製廠的著名配音演員喬榛、丁建華和童自榮之間關係不和,喬、丁立即公開發表了聲明。然而最讓觀眾關注的是當年為「佐羅」配音而傾倒全國觀眾的童自榮,為什麼童在曾在6年間只擔任過幾個幾句臺詞的小角色?為什麼在2000年到2003年中沒給童安排一個角色?
  • 流金歲月,童自榮、劉廣寧,他與她,藝術和美好的化身……
    《佐羅》劇照《佐羅》來了!在20世紀80年代初,一個俠盜英雄形象——佐羅紅透中國大地。那個伸張正義的大英雄佐羅令無數觀眾為之著迷,大家也記住了為佐羅配音的那華美而高貴的聲音。《佐羅》劇照童自榮,一個令無數影迷熟知的名字……僅僅聽聽他的聲音,相信就會有不少少女為之心跳。
  • 難忘80年代上譯廠兩大男星 今童自榮74歲嗓音華美 而他76歲像紳士
    在我們的記憶裡,他是《佐羅》中的佐羅,是《未來世界》裡的查克,是《水晶鞋與玫瑰花》中的王子,是《砂器》中的和賀英良……但凡外國電影中英俊的小生形象,似乎都由他來擔當配音。童自榮1944年出生於江蘇省丹陽,1962年考入上海戲劇學院,然後留校任教。1973年進入上譯廠擔任配音演員。第一個角色,就是在美國電影《未來世界》中,為男主角查克配音。
  • 《簡愛》《佐羅》《虎口脫險》……這批手稿見證譯製片黃金時代
    走進廣播大廈,穿過一面寫有「演員配音要『有神』」的白牆,記者前兩天(2日)來到上海電影譯製廠的混錄棚。棚裡長桌上,攤平放著一眼忘不到盡頭的檔案袋,另一頭是堆疊起來的電影膠片盒。檔案袋旁的紙張多數已經泛黃,仔細一看,原是上譯廠所藏《簡愛》《佐羅》《虎口脫險》等16部經典譯製片的電影翻譯手稿。
  • 5年成型10年成角兒 配音演員從幕後走向臺前的「逆襲」之路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譯製片數量大幅增加,與此同時也產生了一批優秀的配音演員和作品。  《佐羅》讓無數人迷上了童自榮,畢克讓《追捕》中高倉健的冷峻形象深入人心,邱嶽峰則在《簡·愛》中塑造了獨一無二的羅切斯特……老一輩配音藝術家的聲音也隨作品成為了一代人的記憶。  一直以來都是躲在幕後工作的配音演員常常給人以神秘的印象。
  • CCTV6這些年 播放過的外國文藝電影《一》茜茜公主三部曲
    茜茜公主3·皇后的命運 (1957)評分 8.4《皇后的命運》是1957年上映的愛情電影,作為茜茜公主系列的第三部。依然由恩斯特·馬裡施卡執導,羅密·施奈德、卡爾海因茨·伯姆主演。講述了茜茜歷經磨難,成為人們心目中聖潔的天使,一位令人敬仰的出色的皇后的故事。
  • 「上譯」70年:「聲」入人心,「譯心」不改
    從上世紀50年代的《鄉村女教師》《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王子復仇記》,到上世紀70年代末的《追捕》《佐羅》《幸福的黃手帕》,再到上世紀80年代的《大篷車》《虎口脫險》《茜茜公主》,直到進入新世紀銀幕上的《哈利·波特》《蝙蝠俠》《奧特曼》,還有《功夫熊貓》《憤怒的小鳥》等都有上譯人的配音,近期熱映的《冰雪奇緣2》更是凝結了上譯人的心血。
  • 著名配音表演藝術家劉廣寧今晨逝世,上譯廠一代傳奇聲音陸續謝幕
    劉廣寧的離去讓人再度勾起對上海電影譯製廠老一輩配音藝術家的回憶,在那個群星璀璨的黃金年代,上海電影譯製廠曾經譯製出一批優秀的外國影片:《簡愛》《巴黎聖母院》《未來世界》《音樂之聲》《魂斷藍橋》《基度山伯爵》《冷酷的心》《茜茜公主》《佐羅》《虎口脫險》《卡桑德拉大橋》《斯巴達克斯》《追捕》《望鄉》《黑鬱金香》等等。
  • 卡通片《鯊魚故事》中文配音不遜英文原版
    卡通片《鯊魚故事》中文配音不遜英文原版 http://ent.163.com  2005年03月29日 18:24  北京晚報 陳濱   一部雲集頂級明星絕妙聲音的卡通電影4月來到中國,它就是堪稱動畫版《教父》的喜劇動畫片《鯊魚故事》。
  • 驀然回首不年少,平凡警路映忠誠
    驀然回首不年少,平凡警路映忠誠 2021-01-12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平凡到不平凡,路遙究竟經歷了什麼?
    從平凡到不平凡- -對路遙再認知許振超2020年11月29日陝西省金融作家協會在西安蓮湖路金橋酒店舉辦了「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進文學創作」金融系統骨幹作家培訓會,會議邀請著名作家、柳青文學獎獲得者、陝西省「四個一批」人才、《路遙傳》作者、陝西省社科院、文學研究所所長,曾與路遙在原陝作協共事七年的美女教授張豔茜做「路遙與《平凡世界
  • 人工智慧怎樣為紀錄片配音? 難道配音這個職業真要消失?
    《創新中國》最大的亮點是,解說部分全程利用人工智慧配音,同時也讓這部片子成為世界首部利用人工智慧模擬人聲完成配音的紀錄片。《創新中國》合成模仿的是「配音大師」李易的聲音,很多網友紛紛表示聽不出來是機器在配音,知乎的一個用戶在了解真相後評論說:「在單位食堂驚嘆的把嘴裡的飯都忘記下咽!」就連央視主持人朱軍、李瑞英也不得不為技術的實現深深折服。
  • 老祖宗的智慧: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啥意思?男人越早明白越好
    老子曰:「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那「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這句俗語該怎麼解釋呢?老祖宗的智慧: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啥意思?男人越早明白越好「四十不多欲」,字面意思就是說男人到了四十歲就要減少欲望。這個欲望可不要簡單地理解為對性的追求,他包括了多個維度。
  • 爆笑喜劇《魔法老師》定檔9月9日,平凡老師秒變超能力大咖,鬼知道他經歷了什麼
    該片由特瑞•瓊斯執導,西蒙•佩吉與凱特•貝金賽爾聯袂出演,已故的喜劇大師羅賓•威廉士在片中獻出生前最後一次配音表演。影片曝光的定檔預告可謂 「笑果」十足,西蒙•佩吉將搞怪本色進行到底。作為由實力大咖精彩演繹的爆笑喜劇,該片令喜劇影迷們期待不已。
  • 譯製片配音大佬再出山-虎嗅網
    而除了一個個經典角色,他們的中文代言人,那些配音演員,也成了超級明星。孫道臨,李梓,劉廣寧,喬榛,童自榮…一個個名字都如雷貫耳。1960年,聽說上譯廠招收配音員,高中畢業的她毫不猶豫寫了一封自薦信,自此開始了配音生涯。二十二年間,她參與了三百多部影片的配音,被稱為配音殿堂「永遠的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