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以為你很懂飈車, 教你用微積分計算過彎!

2021-01-14 我們的厚街

如果你是理科生,相信一定對高數的微積分了(shen)如(wu)指(tong)掌(jue)。相信絕大多數人在大學畢業之後,就徹底和微積分說再見了。可如果你立志於賽車或者去賽道玩耍一下,我建議你還是重新拾回微積分的思想,賽車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科學。


只要你會踩油門,在直線就能和職業車手一樣快。此話不是百分百準確,可代表了一個真理:賽車比的是彎道速度。按照廣義的範圍,一個完整的彎道是從在直道踩下剎車的那刻開始,到出彎踩下100%油門那刻結束,包含了一部分直道和整個彎道。車手需要做的就是三件事剎車、轉向、加速,並且在這三個環節都發揮出輪胎100%的抓地力。

那麼在紙上寫寫畫畫的微積分和開賽車有什麼關係?我們就按照數學極限的思維,把彎道劃分成若干段逐一分析。

第一階段是直道剎車,如果賽車的減速度保持不變,我們只要練習掌握踩剎車的力度,然後穩住不動即可。現實可不這麼理想,賽車在高速狀態因為空氣阻力和下壓力雙重幫助,輪胎抓地力要比低速時高。高速狀態可以很大力踩剎車,隨著速度逐漸降低,輪胎抓地力極限降低。如果你注意看賽車直播,會發現幾乎沒有賽車在高速狀態輪胎抱死,一般都是在即將轉彎速度很低的時候才會抱死冒煙。

還記得微積分嗎?我們可以把剎車距離劃分成若干段,每一段的最大剎車力度會逐漸降低。沒有練習過的普通人也許可以掌握3-5檔力度,熟練車手能掌握10-20擋,頂級車手掌握多少檔?抱歉,編者還沒機會仔細請教那麼高階的人。把剎車過程切的越細,越能發揮100%的輪胎抓地力、縮短剎車距離,換而言之,就是減少時間。

過彎的第二階段,就是抵達入彎點開始轉向,到方向轉至最大值、開始踩油門結束。在聊聊這段時間你該做什麼之前,先引入一個摩擦圓的概念。除了方程式那些空氣下壓力特別高的車之外,一般車輛的縱向和橫向極限加速度大約是1G(一個重力加速度),如果繪製賽車過彎實時的G值,都集中在這個半徑1G的圓裡。超出極限的話,就出現輪胎抱死、側滑等失控情況。

以上圖片來自《going faster》

駕校可能教你轉彎的時候鬆開剎車、打方向,賽車技術裡必學的科目是一邊剎車一邊轉向,第一個好處是縮短直路的剎車距離,更高階還可以利用剎車調整車身姿態。為了不突破摩擦圓的極限,剎車力度需要隨著轉向角增加而減少。利用數學思維,這個過程也可以切成若干段,手和腳的動作細膩程度,代表了你能切的有多細。

第三個階段是踩下油門加速、往回打方向,到踩下100%、方向完全回正結束。小馬力車因為動力不足,只要走線準確就可以通過彎心之後全力踩下油門。大馬力車型就需要細膩控制油門和方向,保證車輛G值在極限圓之內。

以上是彎道的基礎理論知識,想要從熱血青年晉升成車手?你需要一匹良駒,勤加練習,方能出人頭地。許多車廠按造賽車的思路造出性能車,這樣駕駛者在日常道路能夠享受駕駛樂趣,偶爾去Track day還能磨練賽車技巧。奔馳AMG系列、奧迪S/RS性能車、寶馬M系列,都是這個背景誕生的產物。

要用微積分方法過彎,對車輛性能的要求是很高的,核心要求是剎車性能優異穩定、腳感細膩,轉向精準回饋清晰,底盤均衡,動力強響應快。一部普通的民用車想達到這些要求,得換剎車、換輪胎、換發動機、換懸掛、增強散熱、強化車身、加裝空氣動力套件。

結果呢,像是寶馬M系列性能車,和原版量產車已經截然不同,等於是一臺全新車了。例如賽車最重要的剎車,M3和M4可選裝碳纖維陶瓷剎車盤和前六後四活塞卡鉗,應付賽道的極限壓力和高溫。高性能剎車另一點很優勢是腳感回饋很接近賽車,車手更容易尋找抓地力極限或者在彎中調整剎車力度,這樣才能有效利用微積分方法提升駕駛技巧。

M3/M4的3.0T雙渦輪增壓發動機不僅是動力碾壓普通3系,為了提升動力響應,除了SPORT運動模式,還有M Dynamic模式,踩下油門即時有動力輸出,摸索車輛動態的極限,已經和賽車的即時一樣快速。這些動力輸出、底盤調校、轉向設定、制動匹配,甚至輕量化及空氣動力學優化,是高性能車獵彎的利器。M系列包括M5/M6,X5 M/ X6 M,它們原本是行政級轎車、GT房車、大型SUV,在升級強悍動力之外,裝備了M主動式差速鎖或是xDrive四驅系統,展現出意料之外的彎道性能。

可能你會說,這些性能車隨便點都要賣100萬,說那麼多也是然並卵。對於胸懷熱血但口袋緊張的少年,世上沒有絕人之路。寶馬、奔馳、奧迪等品牌都有賽道體驗活動,報名參與是將技巧付諸實練的好機會,還有機會和資深教練面對面學習。寶馬今年的體驗活動升級成獵彎傳奇,在上海、珠海、北京、成都四條賽道舉行,戳【閱讀原文】可以查看他們酷炫的介紹視頻。大家複習了微積分過彎法,還不趕緊報名去?(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你也能懂的微積分
    他們需要數學幫助國家計算稅收,計算橋梁房屋等建築工程,計算商業活動裡的各種經濟問題。所以,代表中國古代數學的《九章算術》,裡面全是教你怎麼巧妙地計算這個計算那個。也因此,古代中國會有那麼多能工巧匠,會有那麼多設計精巧的建築工程。
  • AP統計微積分不知道怎麼按計算器?潘老師來教你!
    不要慌,潘老師行走江湖多年,用過的計算器比你吃過的米還多,快來看看潘老師是如何花式玩轉計算器的吧!本期潘老師給大家介紹的是Texas Instruments TI 89 Titanium 這各型號。趕緊把你手上的計算器拿出來對對,看看是不是這個!好了,我們廢話不多說,趕緊看看怎麼用吧!我們先看微積分。
  • 古代樸素的微積分思維,通過計算圓形面積公式可以探知
    一般認為它是經歷代各家的增補修訂,而逐漸成為現今定本的,西漢的張蒼、耿壽昌曾經做過增補和整理,其時大體已成定本。最後成書最遲在東漢前期,現今流傳的大多是在三國時期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劉徽為《九章》所作的注本。
  • 《飈車》車神eaF1BEAM失常痛失首席!
    五月十四日下午14:00,《飈車》第三屆中韓對抗賽個人賽錦標組第二輪中,突然爆出冷門:有「車神」之稱的著名選手eaF1BEAM痛失領先地位,最後被對手桂BA7880超車,最終不得不以小組第二名的身份出線。據悉,在比賽一開始,eaF1BEAM佔據了較有利的發車位,一騎絕塵,並以嫻熟的技術迅速取得了領先位置。
  • 學點微積分,炒股可以炒得更好
    昨日,著名華人數學家、哈佛大學終身教授丘成桐參加全國首家網際網路社區醫院成立儀式時接受本報記者獨家採訪時表示,學好微積分,在生活中隨處可用。「學點微積分,炒股可以炒得更好。」可惜,因為中國高考不考微積分,所以中學不教微積分,他認為「這是個錯誤」。    數學對醫療很有用    「數學跟醫療當然有關係!」
  • 微積分的本質,抓住了方法你看五分鐘就懂,原來數學可以如此之美
    高等數學是非數學系學生必學基礎課,而數學系的高等代數、數學分析等就更加複雜了,但是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要求會微積分。微積分作為高等數學裡面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沒學好,一切搞科研都是白費,連資格都沒有。對於一般非數學專業的人,掌握微積分,也對自己日後工作有很大幫助。雖然上過個大學的人多如牛毛,但是畢業後還會運用微積分的卻少之又少,這是為什麼呢?
  • AP微積分如何破5?手把手教你解讀考綱!
    為幫助同學們詳細了解AP微積分考試,今天就帶同學們來分析一下微積分AB/BC的大綱內容,為大家分享一些知識點方面的備考建議。難點首先對於微積分BC考生而言,Unit 6積分部分和Unit 10級數部分依然是最大的挑戰,二者在考試中所佔的比例,都接近20%,並且級數的難度係數依然是最高,掌握起來需要投入較多的精力。
  • 科普:微積分是個啥?
    李電匠是學電子的,因為是填鴨式學習,在上大學時,學微積分的時候沒有講麥克斯韋方程,沒有講數字電路,等用到複變函數,傅立葉級數了,微積分又丟了,後面什麼拉普拉斯變換,Z變換等等就根本看不懂了。直到畢業後,根據工作需要,重新撿起來,發現原來如果不知道事物的緣由,你就不知道過程和後續。微積分也是如此。在任何領域裡面,最後的計算式都是一個一個的標準數學模型。微積分就是一類標準數學模型。
  • 著名華人數學家:學點微積分 炒股可以炒得更好
    昨日,著名華人數學家、哈佛大學終身教授丘成桐參加全國首家網際網路社區醫院成立儀式時接受本報記者獨家採訪時表示,學好微積分,在生活中隨處可用。「學點微積分,炒股可以炒得更好。」可惜,因為中國高考不考微積分,所以中學不教微積分,他認為「這是個錯誤」。  數學對醫療很有用  「數學跟醫療當然有關係!」
  • 微積分的力量
    這幾天看了一本書《微積分的力量》,這確實是一本好書,也是我劃線比較多的一本書,很受啟發。
  • 用微積分計算1到100連續自然數平方之和
    我們用公式很容易計算1到n的自然數之和,如下1到100的自然數之和等於5050但是如果我們用微積分來計算,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結果呢?直觀上,這個積分是「重複地加一堆東西」——從微積分出發,連續自然數之和貌似符合如下微積分公式,它等於x^2/2我們看一下計算結果:從1到100的實際總和是5050。
  • 首度合演同性情侶 鄧超質疑呂頌賢:以為你是彎的
    然而直到今天首映式的時候,鄧超才驚訝質問這位銀幕基侶:「我一直以為你是彎的,原來你不是嗎?」  呂頌賢:感謝導演滿足我演同性戀者的願望  鮮在內地電影露面的呂頌賢本是被曹保平邀請去友情客串,不想他想起這段經歷卻牽出不少秘密。在電影裡,呂頌賢飾演的富商自殺未遂,被鄧超飾演的警察挽救,因此對後者產生感情。
  • 華爾街英語教你怎麼樣不被職場潛臺詞套路
    但是,如果你聽不明白背後的意思就太糟糕了。今天,華爾街英語就教大家怎麼樣不被職場英語潛臺詞給套路了。  華爾街英語:I need it yesterday≠我昨天要  1. I need it yesterday  這是職場中經常會聽到的一句話,可千萬別以為這是口誤。它是加強語氣,意思是,馬上就要,這句話經常出自老闆或客戶之口,表示非常急迫的心情。
  • 為什麼在實際生活工作中幾乎沒有人用微積分計算?
    為什麼在實際生活工作中幾乎沒有人用微積分計算?這個問題嘛,其實反映了題主的生活層次。很抱歉,我沒有歧視的意思。比較殘酷,通常意義上社會的精英階層和題主比較遙遠。如果你覺得過於直接,我再次表示歉意。數學專業簡介數學專業通常被籠統地分為基礎數學(Mathematics)和應用數學(AppliedMathematics)兩個大項。基礎數學又稱為純粹數學,大致上是對數學結構本身的內在規律進行研究,以純粹形式研究事物的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
  • 簡易微積分教程(一)
    如你所知,你國哥在一所高中教物理。很多人都感覺高中物理難,但是卻搞不清楚難在哪裡。這一篇開始,就要系統性的解釋這一問題。
  • 用Python學微積分(微積分應用)
    而如何用好「微積分」是這部分學習的重點。要用好微積分,關鍵是理解透徹「微分-differential」和「定積分-Integral」的定義。微積分在英文中有時又被稱為「Infinitesimal calculus」,即「無窮小量微積分」,這個名字從一定意義上可以幫助我們記憶「微積分」思想:在微觀上上研究無窮小量的特徵,找出規律,然後回到宏觀上計算結果,控制誤差。
  • 微積分的運用
    你要問小編我,我不會微積分,不會數學,不會…對我的生活有影響嗎?這輩子我學過很多東西,大部分都沒好好學過,現在也忘完了。我也不覺得生活上有什麼困難,就算有困難也不是微積分能解決的。但是不等於說微積分,高等數學就沒用了。看過有人這麼說過:我們學習高深的科學,最起碼是在培養我們對自然的敬畏之心,只有學習了物理,高數,化學,生物等等,你才不會覺得修水庫就是挖坑,造火車就是焊鐵皮,當醫生就是看病抓藥,考古就是挖死人墓,蓋樓房就是砌磚。最可怕的是無知。
  • 浙大教授用愛情哲學教微積分受學生追捧(圖)
    你們女生不要因此煩惱,既然他把你看成常數,那你也把他看作常數好了,找到對的人互相傾倒才有意義。」  這段愛情哲學,其實是為解釋一個微積分概念——偏導數。  總是被文科生吐槽的高等數學,是不是瞬間有趣起來?  這條近期被瘋轉的微博,出自浙江大學數學系教授蘇德礦。而在他的數學世界裡,許多抽象的概念和公式,都可以找到生動的類比。
  • 你以為你真的懂了市盈率?
    你用哪個都可以,我個人常用後者來計算市盈率。企業的股本基本是持續擴大,那麼它就會稀釋每股收益和股價。為了能夠在同一標尺上分析企業的市盈率,用第二個公式最方便,不用考慮除權因素。  市盈率的倒數就是當前的股票投資報酬率,市盈率估值法本質是永續零增長的貼現模型,p=eps/r,PE=p/eps=1/r。(p=股價,eps=每股利潤,r=貼現率,貼現率往往可以理解為回報率)。
  • 科學網—找到微積分中的「主角」
    講臺上鬚髮皆白的老人已經年過八十。他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數學家林群。 近日,林群給人大學子帶來了一場由淺入深又通俗易懂的報告,題為《什麼是最基礎、最重要的數學》。中國人民大學信息學院、理學院、文學院等學院的老師以及兩百餘名來自校內外不同專業的學生令臺下座無虛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