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幹部群眾反映問題:歲末寫不完的總結 開不完的會

2021-01-09 新華網客戶端

  端正工作作風 撲下身子實幹(來信綜述)

  ——基層幹部群眾來信反映身邊存在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並就如何整治提出建議

  少數幹部大事小事都開會,頻次越來越多,會議越開越長,好像只要把會開了,工作任務就完成了。

  有些領導幹部不深入基層、沉到一線,而是習慣用文件落實文件,用會議落實會議。

  平日「不重視」,年終「干著急」。為補足工作短板,只能在工作總結和臺帳資料上「做文章」「花心思」。

  要真正貫徹中央精神,轉變工作方式,提高督查考核的統籌性、針對性。

  要多給基層提供幫助,讓基層更好地聚精會神搞建設、抓落實、謀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黨上下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糾正「四風」取得重大成效。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在一些地方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歲末年初,正是各項年終總結、新年規劃、檢查督導、考核評比、大小會議等任務的集中時段,種種不良傾向更需警惕。

  近日,不少基層幹部和群眾來信反映他們身邊存在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並就如何整治這些問題提出了建議。

  事無巨細都開會,會議越開越長

  基層幹部陪會多

  「每到歲末年初,寫不完的總結,開不完的會,基層幹部疲於應付。」有的基層幹部來信訴苦,「上班工作時間是用來開會的,下班後的休息時間才是用來辦公的,加班、熬夜成了常態。」

  四川綿陽市讀者楊雄說,會議本是傳達上級精神,統一思想認識,對重要事項進行研究、決策、部署的重要方式。然而,少數幹部大事小事都開會,頻次越來越多,會議越開越長,好像只要把會開了,工作任務就完成了。

  安徽潁上縣讀者朱波說,有的鄉鎮領導平均一個工作日超過一個會,而鎮裡到縣城有兩小時的車程,來迴路上就得半天,再加上開會半天,一天開一個會,基本上就沒時間幹別的工作了。不僅如此,很多會都要求一把手去開。其實,有的會由分管幹部直接去開就行,而且效率會更高。

  四川北川羌族自治縣讀者夏季偉說,少數地方形式主義會議太多,開會經常讓一些與會議主題沒關係的單位派人參加,既耽誤時間,更耽誤其他更重要的工作。

  事無巨細都開會,不管啥主題都喊基層幹部來陪會,是典型的形式主義。夏季偉認為,莫讓開會變「陪會」,多些實幹風,切實糾正開會必長的現象。「要結合實際情況,哪些部門、哪些人員參會,都應該有個度。」他說。

  周五發通知,周一要結果

  問計流於走過場

  「這哪裡是徵求意見,分明是在搞形式主義嘛!」浙江開化縣讀者井夫有一位在某政府部門工作的朋友向他抱怨。前段時間,上級有關部門就2019年為民辦實事項目向其單位職工問計。廣大職工積極響應,紛紛獻計獻策,單位還專門安排人花了大半天時間把職工計策進行了匯總,交給上級部門。可是,後來公布的項目中,竟然沒有一項是從「問計」中來的,也未就職工意見進行反饋。

  無獨有偶,江蘇宿遷市委組織部的讀者盧山說,一些單位只「問計」不「納計」,走過場、搞噱頭:有的「線上」「線下」齊開工,看似花樣很多,卻沒能「讓有發言權的人說有見地的話」;有的表面態度誠懇,實際「心意已決」,再好的意見也「滴水不進」;還有的「掐點」徵求意見,周五發通知,周一要結果。空有「廣泛徵求」的形式,沒有虛心接受的誠意。

  每天必須在「群」裡說話

  政務APP考核成負累

  「有的地方一邊直呼形式主義害死人,表示要整治『庸、懶、散、浮、拖』;另一邊又在不自覺地做形式主義的事情。」山東威海市讀者石志新一針見血。基層是形式主義的受害者,有時也是參與者。

  近年來,一些地方為了提升工作效率,推出各類政務APP,然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反而成了基層幹部的負累。

  「在某個APP裡,每個科室都設有一個交流群,單位對群的活躍度有考核,每個人每天必須要在群裡『說話』。」四川成都市讀者杜遲提起一位基層公務員的經歷。為了提高活躍度,大家「沒話找話說」,甚至開始在群裡相互問好,有時甚至連打字都懶得打,發個表情包「意思一下」也算是「點過卯」了。

  對此,山東菏澤市讀者李偉有切身感受。李偉調研發現,為了推廣政務類APP和公眾號,一些部門一哄而上、競相比拼,甚至攤派任務,針對個人完成量進行排名。「恨不得把手機給砸了!完成自己的任務已經很不錯了,還給村裡下了指標,村裡有知識、有文化的都在外務工,在家的都是老人和小孩,怎麼完成?」某鄉的包村幹部一肚子苦水。

  平日不重視,年終干著急

  迎接「年終大考」忙臺帳

  臨近歲末,脫貧攻堅、基層黨建、綜治維穩等各項年終檢查、專項考核紛至沓來。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委組織部的讀者孔德柱在調研時發現,面對上級部門的「年終大考」,一些單位和幹部的主要精力都在「理臺帳」,迎接檢查。

  孔德柱說,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越到基層,承擔多少職能,就有多少上級部門要總結。上面通知下來,就得按時按要求交卷。基層幹部不僅要承擔事務性工作,還得完成這些年終任務,壓力的確不小。

  他認為,其實,形式主義也有基層幹部自身的原因,平日「不重視」,年終「干著急」,為補足工作短板,只能在工作總結和臺帳資料上「做文章」「花心思」。不管平日裡開展沒開展、落實沒落實的事項,但凡列入上級部門考核清單中的項目,都想方設法「照單上菜」。

  「最近,朋友年終報送信息所需要的照片找不到了。無奈之下,他找了幾名工作人員充當臨時演員,按照當時的場景擺拍了幾張照片,把信息給報送上去。」上海崇明區讀者姚鼎來信反映,少數單位為了應付上級督查,居然想出了直接從網上下載照片的歪招來。

  部門扎堆而來,鄉鎮疲於接待

  慰問活動變了味兒

  春節將至,各地各部門給困難群眾「送溫暖」的慰問活動掀起高潮。給貧困戶送錢送物,送去了黨和政府的關懷,深受百姓讚譽。

  貴州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讀者姚啟超來信說,但有的慰問卻變了「味」。比如,有的「送溫暖」隊伍浩浩蕩蕩講排場,不考慮困難群眾感受;有的「送溫暖」扎堆而來,鄉鎮部門疲於接待應酬,加重了基層負擔;有的時候基層幹部提前篩選對象,排練好臺詞,讓被「送溫暖」對象苦等幾個小時後,才能領取一些慰問品,和領導說不上兩句話。

  姚啟超認為,領導幹部在深入困難群眾家中送溫暖的時候,應當認真了解民情、問計問需,幫助困難群眾樹立生活信心,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

  上級不指導只問責

  基層應付督查分身乏術

  在實際工作中,經常遇到很多督查工作組,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委組織部讀者劉彥林來信說,在各級下發的督查文件中,「層層壓實責任」「嚴格督查考核」「層層傳導壓力」成了高頻詞彙。

  劉彥林說,督查考核的初衷是為了推動上級黨委政府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是為了改進作風,激發乾部擔當作為。然而,一些部門但凡遇到工作任務,就通過清單、方案、細則等方式全部分解給下級,把工作任務細化到「有會議記錄」「有工作照片」等等,而上級部門對工作不過問、不解釋、不指導,甚至有的更是「今天完婚,明天生娃」,下級部門工作推進稍有不力就問責懲處。

  有時候,同一個地方一天內來多個督查組,基層幹部分身乏術、疲於應付。劉彥林認為,這樣的「層層傳導壓力」實際上是一種「層層推卸責任」。希望各級各部門要真正貫徹中央精神,切實擔負起工作責任,轉變工作方式,提高督查考核的統籌性、針對性。

  一樣內容的材料、表格,來回折騰、數次填寫

  方便了自己,麻煩了基層

  一個好的形式可以推動工作開展,但不是所有的工作都千篇一律必須搞個形式。

  什麼是形式?什麼是形式主義?「關鍵是實事求是,有利於實際工作的就是好形式,影響實際工作就是形式主義。」安徽合肥市的一位基層幹部來信說。

  「以開會為例,有些會是研究具體問題如何處置的,這種會議形式就有必要;如果一個會只涉及三個部門的人員,卻把所有部門的人都喊了去,那就是形式主義。」這位基層幹部說,「淺嘗輒止」式的調研、「前呼後擁」式的檢查、「文山會海」式的執行等,是必須破除的形式主義;而該走的程序不走,該開的會議不開,也會影響正常工作的開展。

  「很多事情,表面看是形式主義,其實根子在官僚主義。」北京朝陽區讀者劉女士說,材料文書是反映工作的一種形式,但有些領導幹部不深入基層、不沉到一線,而是習慣用文件落實文件,用會議落實會議。她建議,上級機關能利用現有數據材料的就不要基層反覆提供,不要為了圖自己方便,同樣的材料反覆要、次次要、年年要。

  山東泰安市泰山區總工會副主席陳明來信說,一些單位經常上午發通知,下午就要交,並對字數有明確要求;不同的部門,經常要相同的材料;一樣內容的材料、表格,來回折騰、數次填寫,等等。

  陳明認為,領導部門要多體諒基層、常下基層,儘量少給基層添麻煩、增負擔。要多給基層提供幫助,讓基層更好地聚精會神搞建設、抓落實、謀發展。(金正波)

相關焦點

  • 「網絡熱梗」為何會頻現基層幹部朋友圈
    據報導,用網絡流行梗「造句」,成為基層幹部朋友圈的一道「風景」。「如果我有罪,法律會制裁我,而不是迎檢」「如果我有罪,法律會制裁我,而不是材料」……讀懂基層幹部朋友圈的「網絡熱梗」,這對為基層減負工作的落實,大有裨益。  實事求是地說,基層幹部在朋友圈玩「網絡熱梗」,有以此解壓、自嘲的成分,但更多的恐怕還是年底症候群表現。
  • 警惕基層反映問題「有怨無聲」
    眾所周知,基層事務千頭萬緒,日益繁雜,應付始料未及的新情況新變化是基層幹部的工作常態,這也使得他們常常能發現問題,或是對上級的各項任務部署提出可行性意見。但現實中,基層幹部反映問題經常出現「有怨無聲」,其結果,可能是將小事拖大。
  • 兩頭抱怨:"基層幹部說群眾不聽話,群眾說幹部不像話"!末梢治理如何...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近400萬名城鄉社區工作者奮戰在中國大地65萬個城鄉社區的疫情防控一線,為基層治理的穩定運行、基層民生的有序維繫傾注了全部精力。在一次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民政部公開的這組數據直觀反映了疫情防控中社區工作的分量。
  • 嚴肅認真對待群眾反映強烈問題
    原標題:嚴肅認真對待群眾反映強烈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凡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都要嚴肅認真對待,凡是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都要堅決糾正;加大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力度。對此,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明確指出,堅決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以維護群眾切身利益的紮實成效取信於民,把全面從嚴治黨覆蓋到「最後一公裡」。
  • 探作風:有基層單位疲於年終總結 用錯領導照片
    堆砌文字,套用模板,抄襲作假  年終總結 別成材料「秀」(歲末年初探作風)  基層幹部建議創新制度做實考核  本報記者 李家鼎  「現在一看到『報告』兩個字就頭大。」東部某縣政府機關幹部張天最近有些鬱悶,臨近年終,科長因病休假,科裡就剩她一個人了。「加班到晚上九十點鐘是常態。」正因為厭倦了在秘書科每天與材料打交道的日子,張天才申請換了個科室,沒想到現在的工作仍然和文字「過不去」。  歲末年初,正是各單位寫總結、匯材料的集中時段。很多基層工作人員在為此忙碌。總結本應是成績單,盤點成就、分析不足。
  • 基層幹部優勢「混凝土」
    他們用「復工專員」的新身份貼心上崗,給企業送政策「禮包」,幫助企業補齊防疫「短板」,摸排企業困難問題51個,其中協調解決43個。(2020年5月13日,中國組織人事報)混凝土是一種人造石材,它原料豐富,價格低廉,生產工藝簡單,在使用上具有和易性、抗壓強度高,耐久性好等特點,使用範圍十分廣泛。作為基層幹部,需要面多樣複雜的環境,不放多學學「混凝土」的優秀品質。
  • 工作總結到底寫啥不寫啥?
    在寫工作總結之前,必須首先明白工作與工作總結之間的辯證關係。不畏困難,不甩鍋推責,敢於作為,勇於擔當,把問題解決,把工作幹成,這是寫好工作總結的前提和基礎。工作總結不是堆砌辭藻,也不是玩文字遊戲,而是客觀工作的真實反映,絕對不能為了對上欺騙領導、對下糊弄群眾而無中生有、胡編亂造、弄虛作假。沒有做過的工作,沒有幹出的成績,絕對不能寫,這是工作總結的底線和紅線。什麼工作都沒有幹,或幹得不出彩、成績平平,那麼最終寫成的所謂工作總結註定先天不足。
  • 新華網評:基層減負要破除「開會發文檢查」路徑依賴
    關注基層減負系列網評之二:閆 華「嚴格控制層層發文、層層開會,著力解決文山會海反彈回潮的問題」「著力解決督查檢查考核過多過頻、過度留痕的問題」……近日,中辦印發了《關於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
  • 中國紀檢監察雜誌解析:這些幹部為何服務群眾不擔當不作為
    今年1至10月,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在聯繫服務群眾中消極應付、冷硬橫推、效率低下,損害群眾利益,群眾反映強烈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2651起,處理3842人。然而,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陳年痼疾的根治不可能一蹴而就。如今,仍有一些黨員幹部渾渾噩噩,在聯繫服務群眾中不擔當、不作為。問題為何難以根除?有哪些新的表現形式和特徵?又該如何對症下藥?
  • 削減文山會海難在哪裡
    但大家也反映,基於多種因素,這個問題依然暗流湧動、不時反彈回潮,老的未去、新的又生,根治祛除任重道遠。文山改頭換面,照老樣往上壘高某省一幹部訴苦,兩個多月處理了455個文件,沒有一個周末正常休息過。「看不完的文件、寫不完的匯報、填不完的表格。」
  • 暗訪基層減負
    會議減少了,可以騰出時間到基層,我管著徵地拆遷,去年建一個小學,搞徵地拆遷,60個小廠房,挨家挨戶走訪,半個月時間就拆完了,現在學校已經建起來了。如果是以前,天天開會,哪有時間到現場做這個工作。」  「過去,不管是幹部也好,群眾也好,存在誤區,認為你不開個會,這事就不重視,可以先放一放。現在幹部們都知道,包括村支書也知道,事的重要性不是以會議文件多少來定的。
  • 如果單位派你去基層調研,你會怎樣對待這項任務?
    本期話題:如果單位派你去基層調研,你會怎樣對待這項任務? 要想聽真話、實話,就必須摘掉身份標籤,與基層同志坐一條板凳,口問手寫,共同探討。第三步,下真功夫。即使是領導,也最好別帶陪同人員,隨機調查人和事,克服先入為主和刻板成見,虛心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對困擾群眾的問題,耐心說明和解釋,本著求同存異之心,形成解決問題合力。假如有調查問卷,則應分開單獨填寫,讓被調查人自由表達真實意願,杜絕出現「千人一卷」的現象,以便全面掌握情況。
  • 巡察公告,歡迎廣大幹部群眾積極反映情況和問題
    巡察組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樹立「四個意識」,踐行「兩個維護」,緊扣被巡察黨組織的職能責任,按照「三個聚焦」的要求,結合區委「轉提優」工作部署,圍繞「四個落實」強化政治監督:即檢查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以及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情況,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戰略部署情況,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情況,落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檢視問題和巡視、巡察、審計等監督發現問題整改情況
  • 「一走深就害怕」問題出在哪兒——關於幹部群體理論武裝「走深...
    此次調研報告針對的主要是一些黨員幹部反饋的主題教育中存在的個別問題,採取的調查方式主要是實地走訪和抽樣調查。因此,報告剖析的主要是個別地方、個別黨員幹部存在的現象,並未涵蓋問題的全部。在主題教育開展的過程中,我們會繼續深入一線,訪談幹部、聯繫群眾,反映他們的困惑、問題、期待,力求更好地將主題教育引向深入。
  • 中國氣象局領導班子歲末基層慰問紀實
    馳千裡遞真情——中國氣象局領導班子歲末基層慰問紀實  基層興則事業興,基層是氣象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改革創新的試驗田。,不斷積累、不斷總結、不斷評估,提高本地化應用水平,發揮系統的綜合效果;基層氣象部門要重視科技支撐和人才隊伍建設工作,增強觀測、預報人員的科技能力,以人才培養促業務發展。
  • 網上抄襲十九大學習體會,威海兩基層幹部被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其中一起案例中,兩名基層幹部在撰寫十九大精神學習心得體會時,有抄襲問題,受到黨內嚴重警告。通報中說,2017年11月,夏莊鎮黨委委員、副鎮長鄭魯東和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王照宇在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過程中,沒有按照要求結合實際撰寫學習體會,而是從網絡下載文章修改個別語句作為交流材料。鄭魯東、王照宇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 破形式主義之弊 減基層負擔之重
    2019年是黨中央確定的首個「基層減負年」。這一年,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成效十分顯著,基層幹部反響熱烈。  「這項工作做得不錯,但不應該只是一年的事情,已經開了個頭,接下來要一直這樣做下去,不要什麼時候又來個文山會海大回潮,要深化拓展基層減負工作,讓減負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眾。」
  • 基層工作有溫度 為民服務不停步(六)
    近年來,高新區(新市區)社區(村)等基層單位充分發揮聯繫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及時了解群眾所需,及時解決群眾難題,用「真誠」換取群眾的「真心」,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與此同時,基層單位通過組織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豐富了群眾精神生活,讓基層充滿了活力、充滿了溫暖與愛的力量。  為全面反映高新區(新市區)各基層單位群眾工作中的特色和亮點,現特開設專欄,敬請關注。
  • 十一屆省委巡視工作聚焦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 帶著「顯微鏡...
    在45份辣味十足的「體檢報告」中,形式主義問題是重要反饋內容。&nbsp&nbsp&nbsp&nbsp「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必須從當前最突出的問題著手,必須要讓基層幹部群眾有所感。」
  • 寫作並不難,與生活緊密相關,就有寫不完的東西
    ,有寫不完的東西,不僅僅寫,還可能會助力你的事業、家庭等等各方面哦。第二 符合自然界的「共生」效應在自然界有這樣一種現象:當一株植物單獨生長時,會矮小和單調,而與眾多同類植物一起生長時,就會根深葉茂。—梁寧我的思考 1、寫作並不難,與生活緊密相關,就有寫不完的東西我現在對於寫作的看法,與去年12月剛加入007時,已經有了完全不同的認知。之前自詡為不間斷的寫作,其實就是記日記,流水帳,偶爾有感而發,寫一篇自娛自樂的文章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