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制水尺觀測用具介紹

2021-02-21 金建業船務

我們都知道,船舶的效益收入,來源於船舶的營運經營所得的運費,從而我們才有工資發放的保證。航運越來越趨於低迷的現在,如何避免各方面問題產生,不影響運費全額收取或是產生索賠,就更為重要和小心翼翼了,就更需要我們在一線工作努力勤奮的同時,更要去學會善於學習思考。

大副是負責貨運安全的,現在拉散貨的航次也越來越多了,水尺計量保證不少貨就是其中一個環節。去的些港口也有很多是新開發或是臨時的,港口的條件也不是很好,更有很多是湧浪比較大的,比如泰國的RAYONG,比如印尼的PEUNAGA,屬於沒有防波堤或是開曠的印度洋島邊,正常狀態下波峰波谷落差有2-3米之多,而印度洋西南季風起來的時候,根本沒有辦法讀出水尺的。而正確讀出實際船舶吃水,是保證散貨不產生貨差的前提,特別是船舯水尺就更關鍵和重要。

我最近結合之前的觀摩,製作的船制水尺觀測用具,用了幾天效果還挺好,分享來供以參考借鑑,希望能給同行工作中帶來便利。

材料:Ø50MM外徑的普通鋼管2米,Ø50MM內徑的鋼化熟膠軟管(外徑Ø60MM)10米,(個人覺得夏季吃水的2/3長度合適),Ø75MM喉箍3隻,舊料綁紮地令環一個,綁紮卡蘭姆兩個,卸扣一個,螺絲兩對,玻璃膠一支,10MM的虎斑繩10米。

製作方法:

1.鋼管底部用甲板舊地令環焊牢,空檔部分堆焊補平,使用時,這頭朝下;

2.焊接地令端鋼管向上20公分對開兩小眼,焊牢兩對螺絲的螺帽,是調節海水和管路裡水的連通,可調節大小靈敏度;

3.卡蘭姆對稱在鋼管另一端30CM處焊牢,扣環作為鋼管與軟管的加固保險綁紮生根點。

4.鋼管油漆晾乾,我用的是割換下來的空氣管,需要這樣做;

5.卡蘭姆一端鋼管,圖抹玻璃膠或是密封膠(鋁合金門窗用的這種膠,火腿腸式的),套上橡膠軟管,卡上卡箍3枚,靜等24小時膠水乾燥,擔心管子卡不緊,就在卡蘭姆環上再繫上繩子做保險。

6.管子一頭放入一隻橙色桌球,並幫上繩子做個眼環,安裝綁紮卸扣。

7. 10米的虎斑繩連接於卸扣上,當安放船舯水尺時,可系在欄杆上。

隨著海水滲入管路,橙色的桌球在管子裡慢慢浮上來,根據連通原理,比對著船舯馬克看水尺刻度,並安安靜靜的保持一動不動,水尺很容易讀出來。船制水尺觀測工具,讓在湧浪大一點的港口裝卸散貨,進行水尺計量時,不必再擔心湧浪過大而看不清,輕輕鬆鬆精確到釐米級的水尺變得容易。低成本製作,建議一試。

                                                                                                   

   凱旋11  王國權

2020-2-26

圖為凱旋11舊料自製。

相關焦點

  • 紀念我的水尺檢驗師生涯
    相傳敘拉古赫農王讓工匠替他做了一頂純金的王冠。量杯側壁的刻度,可以告知內裝液體的高度和體積。而船舶的水尺刻度則在船體外側,通過讀數可以得知船舶的吃水深度並計算排水量。因此,一位優秀的水尺檢驗師,第一步工作,就是把水尺讀數讀準。讀數需要精確到什麼單位呢?一釐米!
  • 「今年海冰情況比常年同期偏輕」--國家海洋局海冰觀測隨船記
    新華社瀋陽1月18日電 題:「今年海冰情況比常年同期偏輕」——國家海洋局海冰觀測隨船記  新華社記者 白湧泉  北緯40度18分31秒,東經122度4分53秒。  18日9時,「中國海警1411」船在寒冷的大風中從這裡駛出,15分鐘後駛離港池,進入遼東灣,繼續開展為期10天的海冰船舶觀測。  「中國海警1411」船,這艘原海軍「海冰723」破冰船最大航速可達16節,1983年服役,2013年轉為海警船後一直在南海與東海執行巡航任務。「今天的海冰監測是『1411』更名以來第一次在中國北部海域海冰監測任務。」船長李濤告訴記者。
  • 日本海上保安廳採用無人船 實施全天候海洋觀測
    ­  中新網10月31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近日,日本海上保安廳在日本海和東海海域使用8艘長約3米的無人船開始24小時觀測水溫、浪高和風速。­  報導指出,以往日本工作人員必須乘船至現場進行觀測,為確保船隻安全很難持續收集重要數據。採用無人船則不會增加成本和環境負擔,使24小時收集數據成為可能。
  • 老舊太空船的第一手太陽系觀測資料
    1977年,有一對太空船發射升空,朝著太陽系的盡頭飛去。43年後的現在,航海家1號和航海家2號先後進入了太陽系邊界,而且仍在提供新的觀測數據。  航海家號無人太空探測船最初的任務是研究外太陽系中的巨型行星。但43年來,這些小飛船已經做得更多了。從2012年開始,航海家1號跨出了太陽圈(heliosphere),提供了我們對星際空間的首次直接觀察。
  • 28次同步觀測,73個站位調查,首次使用無人船測量…海洋一號D衛星海上同步觀測試驗完成
    圖為試驗隊員開展無人船測量作業。韓 冰 攝  本報訊 近日,6名試驗隊員搭乘的「潤江1」號船在浙江省舟山碼頭靠岸,圓滿完成了為期34天的海洋一號D衛星在軌測試海上現場同步觀測試驗。  據悉,海洋一號D衛星是我國業務化運行的海洋水色衛星,與之前發射的海洋一號C衛星進行組網觀測。
  • 印度海軍監視下,中國科考船傳來捷報,在印度洋成功布放觀測儀器
    據自然資源部海洋一所1月3日公布的消息,正在印度洋進行科學考察的「向陽紅01號」科考船傳來捷報,該船首次成功在印度洋底布放綜合觀測潛標,這將為探索印度洋海嶺提供珍貴的科學觀測資料。需要指出的是,中國科考船隊在印度洋進行的是正常的、非軍事化的科學考察工作。但這還是引起了印度方面的強烈擔憂,中國科考船在印度洋的活動長期受到印度海軍的監視。
  • 附完整觀測時間介紹
    完整觀測時間和地點你要知道!一、7月有5大天象!具體是哪些?1.溫度:平均-110C探測:1973年以來,數艘自動化的太空船拜訪過木星,最引人注目的是先鋒10號。溫度:平均-140C探測:先鋒11號,航海家1號,卡西尼一惠更斯號太空船。
  • 《盜賊之海》幽靈船打法介紹
    在遊戲中玩家將能夠見到傳說中的幽靈船。對付幽靈船的方法不少小夥伴應該還不是太清楚,那麼就來看看「惡魔葉子er」分享的《盜賊之海》幽靈船打法介紹吧。《盜賊之海》幽靈船打法介紹:幽靈船有兩層,炮彈要打到下層位置才會進水;最好備一發吃水線魔法彈,一下就帶走了;開兩個人的小船,一個人開船貼著幽靈船;一個人拿桶把自己船裡的水往幽靈船上潑
  • 家用制氧機怎麼樣 家用制氧機的副作用介紹
    家用 制氧機 也在一些大藥房有出售,這些家用制氧機聲稱可以緩解壓力,給皮膚補養,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那麼真的是這樣嗎?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呢,想必我們大家都不是十分清楚,也只是聽別人介紹或朋友說起而已,今天呢,小編就帶大家來真正了解一下家用制氧機,以及它帶給我們的副作用。
  • 《幽靈船編年史》配置要求介紹
    很多玩家好奇《幽靈船編年史》配置要求介紹,那麼幽靈船編年史配置要求怎麼樣?幽靈船編年史的配置要求不高,很多玩家的電腦都能滿足,下面小編就帶來幽靈船編年史配置要求一覽,一起來看看吧。
  • 《仙境傳說RO》幽靈船的拍照地點在哪 幽靈船拍照地點介紹
    導 讀 仙境傳說ro守護永恆的愛幽靈船有哪些隱藏遺蹟?仙境傳說ro手遊幽靈船的拍照地點在哪?
  • 歷代文房用具筆洗知識大全
    文房用具除了筆、墨、紙、硯外,還有筆洗也是文人墨客書房中的必備之品。今天紫色百合香與您分享最全面的歷代筆洗知識,使您品鑑歷代筆洗的同時能感受到我國精粹的書房文化。 一、筆洗概述 筆洗是用來盛水洗筆的器皿。與毛筆相伴而生,是文房用具中重要的品類。
  • 國產海霧觀測儀器首次亮相北極科考:觀測輻射特性
    在白令海公海區域上,中國第九次北極科學考察隊28日成功釋放了裝載著海霧觀測儀器的探空氣球。這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海霧觀測儀器首次亮相北極科考。據介紹,此次北極科考應用的這一海霧觀測儀器名為「海霧能見度剖面儀」,由中國海洋大學自主研發,可對海霧的物理和輻射特性進行觀測。此次北極科考共計劃釋放40個海霧能見度剖面儀。
  • 《紀元1800》幽靈船遠徵攻略 分支獎勵介紹
    導 讀 《紀元1800》幽靈船遠徵分支讓很多玩家頭疼不知道該選擇什麼好,玩家可以根據幽靈船遠徵分支獎勵自己做出選擇
  • 我國測量船開赴太平洋執行嫦娥二號觀測任務
    一位工程師告訴記者,如果說地面的衛星發射場是將「嫦娥二號」送上太空的基座,那麼中國航天遠洋測量船就是系住衛星的一根絲帶,只有測量船發揮作用,衛星才能在茫茫太空中準確完成任務。  根據安排,本報記者跟隨的測量船,是目前我國航天測量船中最年輕也最先進的「遠望六號」測量船,她是2008年才交付使用的,可在南北緯60度以內的任何海域執行任務。
  • 《DNF》火烈鳥叢林小船船怎麼樣 屬性圖鑑介紹
    導 讀 DNF火烈鳥叢林小船船是5月21日維護更新後新增的一個稱號,稱號的屬性是增加61點四維,附加屬性是所有職業的buff技能加1,下面九遊九遊下載小編就帶來了詳細介紹
  • 創造與魔法船能坐幾個人?新版本船製作方法介紹[多圖]
    創造與魔法新版本中增加了「船」這個道具,這個船的設定非常的符合現實生活,不過想要獲得船還需要自己來製作,準備好材料就可以開始製作了,不過大家一定要知道船能做幾個人,這樣大家在使用船的時候才能有個心理準備,下面我們就來對船進行一個全面的分析。
  • 2015燃氣用具 中國十大創新機型出爐
    12月14日,第四屆(2015年度)中國燃氣用具十大創新機型、2015年度中國燃氣具零部件十強企業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召開。其中,艾歐史密斯、海爾、前鋒、萬家樂、美的、萬和、櫻花、方太、迅達、神州、老闆、金美達等12家業內知名企業的19個機型入選創新機型。
  • 「向陽紅01」科考船傳來捷報!首次在印度洋布放洋底綜合觀測潛標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5日訊 近日,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所屬「向陽紅01」科考船傳來捷報:科研人員在印度洋順利投放海底地震儀陣列,並首次成功布放洋底綜合觀測潛標。本航次為印度洋巖石圈構造演化科學考察航次,由海洋一所海洋地球物理團隊組織實施,於2020年12月16日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