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船舶的效益收入,來源於船舶的營運經營所得的運費,從而我們才有工資發放的保證。航運越來越趨於低迷的現在,如何避免各方面問題產生,不影響運費全額收取或是產生索賠,就更為重要和小心翼翼了,就更需要我們在一線工作努力勤奮的同時,更要去學會善於學習思考。
大副是負責貨運安全的,現在拉散貨的航次也越來越多了,水尺計量保證不少貨就是其中一個環節。去的些港口也有很多是新開發或是臨時的,港口的條件也不是很好,更有很多是湧浪比較大的,比如泰國的RAYONG,比如印尼的PEUNAGA,屬於沒有防波堤或是開曠的印度洋島邊,正常狀態下波峰波谷落差有2-3米之多,而印度洋西南季風起來的時候,根本沒有辦法讀出水尺的。而正確讀出實際船舶吃水,是保證散貨不產生貨差的前提,特別是船舯水尺就更關鍵和重要。
我最近結合之前的觀摩,製作的船制水尺觀測用具,用了幾天效果還挺好,分享來供以參考借鑑,希望能給同行工作中帶來便利。
材料:Ø50MM外徑的普通鋼管2米,Ø50MM內徑的鋼化熟膠軟管(外徑Ø60MM)10米,(個人覺得夏季吃水的2/3長度合適),Ø75MM喉箍3隻,舊料綁紮地令環一個,綁紮卡蘭姆兩個,卸扣一個,螺絲兩對,玻璃膠一支,10MM的虎斑繩10米。
製作方法:
1.鋼管底部用甲板舊地令環焊牢,空檔部分堆焊補平,使用時,這頭朝下;
2.焊接地令端鋼管向上20公分對開兩小眼,焊牢兩對螺絲的螺帽,是調節海水和管路裡水的連通,可調節大小靈敏度;
3.卡蘭姆對稱在鋼管另一端30CM處焊牢,扣環作為鋼管與軟管的加固保險綁紮生根點。
4.鋼管油漆晾乾,我用的是割換下來的空氣管,需要這樣做;
5.卡蘭姆一端鋼管,圖抹玻璃膠或是密封膠(鋁合金門窗用的這種膠,火腿腸式的),套上橡膠軟管,卡上卡箍3枚,靜等24小時膠水乾燥,擔心管子卡不緊,就在卡蘭姆環上再繫上繩子做保險。
6.管子一頭放入一隻橙色桌球,並幫上繩子做個眼環,安裝綁紮卸扣。
7. 10米的虎斑繩連接於卸扣上,當安放船舯水尺時,可系在欄杆上。
隨著海水滲入管路,橙色的桌球在管子裡慢慢浮上來,根據連通原理,比對著船舯馬克看水尺刻度,並安安靜靜的保持一動不動,水尺很容易讀出來。船制水尺觀測工具,讓在湧浪大一點的港口裝卸散貨,進行水尺計量時,不必再擔心湧浪過大而看不清,輕輕鬆鬆精確到釐米級的水尺變得容易。低成本製作,建議一試。
凱旋11 王國權
2020-2-26
圖為凱旋11舊料自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