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內有人骨 真有女媧? 就在牛河梁煉五色石?

2020-12-06 搜狐網

  日前記者到遼河流域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採訪,驚喜地獲知這裡許多重要的發現都與女媧有關

  新華網呼和浩特12月5日專電(記者馬義 丁銘)在華夏子孫中,很多人都聽說過「女媧補天」的故事,但多少年來,是否真有「女媧」其人一直是個謎。

日前記者到遼河流域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採訪,驚喜地獲知這裡許多重要的發現都與女媧有關。

  紅山女神像手臂,有真人骨

  牛河梁遺址位於遼寧省朝陽市凌源、建平兩縣交界處的牛河梁村,是一處原始社會末期的紅山文化遺址。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遼河流域考古工作者在這裡發現了一座女神廟,並在廟中出土了一尊完整的與真人一樣大的泥塑女神頭像。

  記者在牛河梁遺址考古工作站展室看到了複製的女神頭像,她面部為朱紅色,兩顴突起,圓額頭,扁鼻梁,尖下巴,是典型的蒙古利亞人種,與現代華北人的臉型接近。女神的眼珠用兩個晶瑩碧綠的圓玉球鑲嵌而成,顯得雙目炯炯。

  牛河梁遺址考古工作站站長朱達告訴記者,和女神頭像同時出土的還有6個大小不同的殘體泥塑女性裸體群像。牛河梁女神廟出土的這些彩塑女神像,其高度的藝術概括可與西方的維納斯相媲美。但值得注意的是,已出土的女神上臂塑件空腔內帶有肢骨,因遭火焚多成灰渣,專家推測有可能是人骨。

  聯繫中亞曾有在人頭骨塗泥成像的崇拜形式,牛河梁女神像有可能是以現實中的人物為依據塑造出來的。這就不單單是藝術造型了,女神頭像可以作為研究古代中華人種學和民族史的典型標本,它使億萬中華子孫第一次看到用黃土模擬真人塑造的5000年前祖先的形象。

  那麼,牛河梁女神像是否與傳說中的「女媧氏」有關?古籍記載中,女媧的第一大功勞就是「摶黃土做人」。而牛河梁女神帶有肢骨的塑件,與古籍記載有驚人的相似。

  有專家據此推測,遼河流域牛河梁女神廟可能就是當時的原始古國對女媧的一種回憶、崇拜,而古代傳說中最高統治者的祭祀方式——「郊」「燎」「火帝」也可能在此舉行。

  「金字塔」頂,煉「女媧石」的地方?

  在距離牛河梁女神廟一公裡的地方,有一座小土山,經初步發掘證實,這座土山竟全部是人工夯築起來的,地上部分夯土堆直徑近40米,高16米,外包巨石;內石圈直徑為60米,外石圈直徑約為100米。夯土層次分明,估計總土方量在數十萬立方米以上。

  小土山的形狀為圓錐形、小抹頂。上面是用3圈石頭圍砌起來的,每一層石頭伸進去10米,高度為1米,山下面亦有3圈石頭圍砌起來。圍繞小土山周圍的山頭上,還發現有30多座積石冢群址,整個積石冢群都是圓錐形、大抹頂,和古埃及的金字塔相比,布局是一樣的。故考古專家將其稱為中國的「金字塔」。

  在朱達的陪同下,記者爬到了「金字塔」頂上,從這裡向四周望去,女神廟遺址與「金字塔」在一條南北線上,而東西兩側的積石冢群址與「金字塔」等距離地排列在一條線上,這種布局使人明顯地感受到「金字塔」的中心地位。

  據朱達講,當初發現這座「金字塔」時,山上到處散布著帶有紅山文化特徵的「之」字紋彩陶片以及冶銅坩堝片。而「金字塔」頂部是煉銅遺址,有1500個煉紅銅的坩堝,每一坩堝約有1尺多高,鍋口約有30釐米,像現代人用的水桶一般大小。如今,為了保護這個煉銅遺址,朱達等人已將這些冶銅坩堝全部用土封上了。

  那麼,這座「金字塔」式建築物到底是幹什麼用的?目前學者們說法不一,有的認為這可能是遼西原始文明古國用以祭天的壇;也有人認為是王者的陵墓;還有人推測與神話傳說中的女媧有關。

  牛河梁大金字塔頂煉紅銅的遺址,與「女媧補天」神話傳說中女媧煉五色石的情節十分吻合。

  無足玉龜,女媧「斷龜足」的佐證?

  考古工作者又對圍繞大金字塔周圍的小金字塔群進行了部分發掘,其中出土大批玉器。

  一座積石冢的中心大墓裡出土一具完整的男性骨架,頭部兩側有兩個大玉環,胸前佩帶著雙龍相交的勾雲形班次佩,頭的上部有玉箍,腕部有鐲。特別令人感興趣的是,死者雙手各握一玉龜,一雌一雄,相配成對。

  我國著名考古專家蘇秉奇先生認為,玉龜可能是當時的氏族部落集團的圖騰崇拜物或保護神。當然,最有身份的人死時手中所握的,很可能是這個氏族的標誌即圖騰神,以返回他們的始祖。

  另據專家考證,遼寧、吉林兩省一帶農村的民俗現在仍很流行龜崇拜,男女青年結婚時,房頂上都要貼一幅四龜相交的大團花式圖案剪紙。

  在另一座積石冢裡,考古人員發現了伴有20餘件玉器的墓葬。死者的胸部也佩置一碧綠色玉龜。

  奇怪的是,這兩座積石冢中出土的玉龜均無頭無尾無足,渾然一體。它到底意味著什麼?聯想到古籍記載中女媧補天時「斷龜足以立四極」的神話傳說,這個無頭無尾無足的玉龜不也與神話傳說相契合嗎?

(責任編輯:buyi)

相關焦點

  • 真有女媧?「斷龜足」的佐證?
    真有女媧?「斷龜足」的佐證?女媧石」的地方?   在距離牛河梁女神廟一公裡的地方,有一座小土山,經初步發掘證實,這座土山竟全部是人工夯築起來的,地上部分夯土堆直徑近40米,高16米,外包巨石;內石圈直徑為60米,外石圈直徑約為100米。夯土層次分明,估計總土方量在數十萬立方米以上。   小土山的形狀為圓錐形、小抹頂。上面是用3圈石頭圍砌起來的,每一層石頭伸進去10米,高度為1米,山下面亦有3圈石頭圍砌起來。
  • 世間流傳無數女媧伏羲圖,女媧真是人首蛇身嗎?
    女媧是人首蛇身的記載出自這些文獻:山海經:「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慄廣之野,橫道而處。」最早女媧是在戰國《山海經》《楚辭》以及西漢《淮南子》中出現。原文中並沒有說女媧是人首蛇身。是後來東晉的郭璞說的:東晉郭璞註:「女媧,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變,其腹化為此神。」《史記》應該是第一個提到女媧是人首蛇身的。而女媧用繩子甩泥造人的故事,是在東漢《風俗志》出現。《史紀補三皇本紀》:女媧氏亦風姓,蛇身人首,有神聖之德,代宓犧立,號曰女希女。
  • 5000年前的紅山女神真是女媧?容貌復原後,網友:秒殺當紅女星
    女媧是創世女神,大地之母,《山海經·大荒西經》記載: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慄廣之野,橫道而處。《楚辭》《禮記》《漢書》也都有女媧,創造萬物、捏土造人、創造婚嫁、創造音樂、鍊石補天的相關記載。
  • 紅山女神真是傳說中的女媧?容貌復原之後,專家:秒殺當代女星
    有段時間古裝玄幻劇裡非常流行「女媧後人」梗,不管主角的設定如何,都可以往「女媧後人」身份上靠。這也可以看出,女媧的國民度相當高,因此,大家更好奇真正的女媧是什麼樣子,因為根據史書記載,女媧具有雙重身份。
  • 一本正經的的瞎扯淡,女媧煉五色石補天
    @徐佳傑Pierre:女媧煉五色石補天。可是空氣中的主要成分是氮、氧、氬和二氧化碳。這倒是能解釋「四極廢,九州裂」,但「五色石」、「蛟蟲」,「黑龍」依舊搞不清楚是啥。你們有沒有想過:其實女媧補天,補的是地球的磁場。遠古時代,不知道什麼原因,地球磁場遭到了破壞。當地球磁場正常的時候,太陽風吹到地球,會被磁場引導至兩極附近,與大氣中的原子碰撞,產生五彩斑斕的光。
  • 女媧真身在遼寧出土,專家復原泥塑頭像成功,散發著東方美女氣質
    在很多的影視劇等等的描述之中,我們也是能夠看到很多對於女媧的描述,她一直就是代表著善良與沒美麗,而在《山海經》之中也是講到: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變;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慄廣之野,橫道而處。
  • 女媧補天為什麼偏偏煉製36501塊五色石?
    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女媧正神除了造人以外,還曾補天,而且據《紅樓夢》介紹:「女媧補天在天台山煉製五色石共36501塊,每塊都是邊長24丈,高12丈的正方體。」我們姑且不論這一組數字的由來,就當真事一樣分析一下,女媧補天為什麼用煉製這樣的石頭?用了多少?剩下多少?其實,編寫這個故事的作者還是很負責任的,首先女媧娘娘為什麼要煉製五色石呢?
  • 女媧造人之傳說,真的有這樣一回事嗎?還是真實事件神話的
    值得一提的是,伏羲的許多事跡與女媧有關。例如,《錄異記》第八卷中記載說:「 陳州不是太昊遺址。在東關城,有伏羲女媧廟。」根據這一記錄,我們可以知道,唐代末期,伏羲女媧廟的兄弟姐妹的婚姻和繁殖的傳說在中國人民中得到了廣泛傳播。
  • 其或是女媧陵墓,內部藏著人骨
    筆者:三體-小遙 在中國古代傳說中,關於人類起源的故事代代相傳,至今仍然有濃厚的神話色彩。上古女神女媧用泥土捏成一個個人形,並且賦予他們生命,教會他們如何孕育後代……這就是女媧造人的故事。隨著考古工作的不斷進行,人們漸漸發現金字塔並不是埃及所獨有的,瑪雅文明遺址同樣有金字塔,中國也不例外。雖然這完全顛覆了人們的認知,但是在遼寧牛河梁遺址出土後,人們更加清楚的認識到,原來早在5000年前,中國也有了「金字塔」。但是考古專家認為,牛河梁遺址中的金字塔與古埃及金字塔只是形狀類似,二者並不存在某種聯繫。
  • 女媧到底是真實的人,還是前任杜撰出來的神話人物
    根據古代記載,女媧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全能女神。她是創造人類並在地球上耕種萬物的母親。在遠古時代,天空破裂而大地破裂,「女媧正是提煉五塊彩色的石頭來填滿天空。」由於這個神話和傳說,後世將異常顏色的寶石稱為「女媧石」。遼寧省牛河梁遺址的許多文物出奇地與神話傳說相符 在中國,很多人都聽過「女媧修補天空」的故事,但是多年來,這個故事是否真實一直是個謎。
  • 《我和殭屍有個約會2》女媧五色石使者的下場都是怎樣呢?
    女媧補天用了五色石,分別是紅、黃、藍、白、純青五種顏色的石頭。而在《僵約》中,女媧為了觀察自己創造的人類,於是她從人性中抽取五種劣根性。分別是:迷惘、痴戀、嫉妒、權力和怨恨。而這五種劣根性對應著五色石的五種顏色。
  • 女媧的傳說
    以後,無論什麼猛獸來了,也都望而生畏,再也不敢侵犯女媧的住所了。 女媧捏成的泥人,吸天地之靈氣,久而久之,卻都變成了真人,身上多一塊泥橛的成了男子;其餘的成了女子。男子五十個,女子四十九個,共九十九人。他們都是女媧的兒女,也就是人類的先輩。 因此說,人類始祖是女的,「先有女來後有男」。 二、女媧補天 卻說,女媧的子女們在大地上生活得十分美滿。
  • 【女媧文化】中華人文始祖女媧的主要功績
    女媧是中華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母親。一提及女媧,人們自然而然的會聯想到與她有關的傳說故事,摶土造人、鍊石補天、創製婚嫁、始創笙簧等,這些有關她功績的傳說故事內容豐富,影響深遠。
  • 最古老遺址出土的女神像,專家懷疑是女媧,修復後成為國寶
    經過漫長的探索,終於認定它們是今5、6000年就有人類活動繁衍的痕跡。因為這些特徵明顯的遺存是在內蒙古赤峰市東北郊的英金河畔被發現,當地又有九個山峰組成的「紅山」,所以在建國後被稱為「紅山文化」。「紅山文化」的覆蓋範圍極其廣闊,包括熱河地區、河北北部、遼寧西部、遼河流域。
  • 女媧補天剩的五色石成了誰?第一個是孫悟空,最後一個被打回原形
    在我們看過的大多數神話和玄幻的影視劇中,有一個人物很少出現,但是大家都會提到她,歌頌她的事跡。不管大家喜不喜歡神話故事,大家都很了解她。反正小編聽關於她的故事,從小聽到大,從來也不會厭煩。這個人,不,應該說這個神就是大名鼎鼎的女媧娘娘。
  • 起死回生 《軒轅劍之漢之雲》十大神器之女媧石
    手遊打破以往軒轅劍系列的2D手繪風格,將呈現給玩家一個全景360度3D的漢之雲遊戲世界,傳說女媧鍊石補天后留下的五彩靈石可以擁有起死回生的神力,所以也被列為十大神器之一。手遊打破以往軒轅劍系列的2D手繪風格,將呈現給玩家一個全景360度3D的漢之雲遊戲世界,傳說女媧鍊石補天后留下的五彩靈石可以擁有起死回生的神力,所以也被列為十大神器之一。
  • 為什麼說開天闢地者,是盤古,而創造人類的始祖,則是女媧?
    女媧素來不苟言笑,卻唯獨對人類非常慈愛,昔日祝融共工大戰,將天都打裂了,人間頓時陷入一片水火之中,人類死傷慘重,這時也是女媧將師尊創始元靈賜予自己的寶物「五彩靈石」,熬煉出補天石,將缺口補上。開天闢地者,盤古也,而創造人類的始祖,則是女媧。當時接任這大地之皇的人,便是女媧,沒想到負責鎮守冀方的共工卻對她很不服氣,於是開始肆意妄為,為禍天下。
  • 女媧究竟是誰?人類到底是什麼?
    於是女媧就選取一些五顏六色的石頭作為原料,用超能力燒煉它們,使之氣化成與「天」類似的物質給「天」打了一個「補丁」,補好了它。同時,女媧還砍掉海中一隻巨型鱉的四條腿作為新的支撐天地空間的支柱,從而又一次穩定了天地秩序。又不知過了多少年,女媧終於死去了,她的身體和盤古一樣也化為了山川河流、花草樹木,永遠地留存在了地球上。
  • 上古十大神器之一女媧石的多重身份——歷史中逐漸異化的女媧石
    女媧作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歷來受到後世眾人的景仰膜拜。和女媧本人一樣,她用來補天的五色石,也帶有了傳奇色彩。五色女媧石,在女媧煉製過程中,傾注大量心血,所以它也成為女媧娘娘的象徵物,儼然具有女媧摶土造人和補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