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媧是創世女神,大地之母,《山海經·大荒西經》記載: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慄廣之野,橫道而處。《楚辭》《禮記》《漢書》也都有女媧,創造萬物、捏土造人、創造婚嫁、創造音樂、鍊石補天的相關記載。
《世本·氏姓篇》又載:女氏,天皇封弟於汝水之陽,後為天子,因稱女皇。天皇便是指伏羲,至於女皇應該就是指女媧,女媧一族很有可能是存在的,而距今五六千年前的紅山文化,就十分有可能是女媧一族的遺址。
紅山文化範圍很廣,東北起熱河地區,北起內蒙古中南部地區,南至河北北部,東部達到了遼寧西部,而這個疑似女媧遺址的紅山文化就是位於遼寧省朝陽市凌源、建平兩縣村的牛河梁村。
上世紀8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牛河梁發現了一座女神廟,廟中出土了一尊完整的泥塑女神頭像,和女神頭像同時出土的還有6個大小不同的殘體泥塑女性群像,5000多年前,屬於母系文明,信奉「女神」這點並不奇怪。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出土的的女神上臂塑件空腔內帶有肢骨,專家推測這可能是人骨,這跟女媧用「黃土做人」有著驚人的相似點,自從專家發現女神廟之後,又推測周邊可能還會有相同的文化遺址。
果不其然,在距離牛河梁女神廟一公裡的地方,發現了一座小土山,經過初步判斷,這座土山是人工夯築起來的,地面上的夯土堆直徑近40米,高16米,土堆形狀呈現圓錐形,類似埃及的金字塔。
在土山上四處散落著帶著紅山文化特徵的「之」字紋彩陶片以及冶銅坩堝片,在土堆頂部還發現了1500個煉紅銅的坩堝,每個坩堝大約有一尺多高,這些煉紅銅的坩堝又跟女媧補天煉成五彩石補天相吻合。
而「金字塔」土堆附近有有小金字塔群,又相繼出土了大片玉器,在一座積石冢當中出土了一具完整的男性骨架,他胸前佩戴者雙龍相交的勾雲形班次佩,最令人感興趣的是,屍骨手上還握有兩隻玉龜。
玉器在古代有著非常高的地位,古人認為玉能夠溝通天地,常常用作祭祀之物,能夠帶著玉下葬,屍骨主人的身份應該不簡單,這兩隻玉龜渾然一體,無頭無尾無足,這又跟女媧補天時「斷龜足以立四極」的神話傳說相契合。
正因為這些巧合,專家認為女神廟供奉的可能就是女媧,那么女媧到底長什麼樣子呢?或者說5000多年前的女性長相有什麼特點?出土的女神泥塑非常完整,有著標準的「盾牌型」臉,飛揚眉、吊角目,耳朵也很大,整體看起來典雅又靈動。
在通過現代技術復原之後,「紅山女神」塑像被修復,復原出的女神頭像具有華北人臉的特徵,若是加上頭髮,應該會更加驚豔,自從女媧像被公開之後,不少的網友表示,女媧顏足以秒殺當代女星,而且女媧作為人文始祖,任何一個女星都只能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