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玉川堂銅器

2021-01-19 漆息

玉川堂位於日本新瀉縣燕市,作為世界上有名的錘起銅器老字號,由玉川覺兵衛創立於江戶時代後期的1816年,歷經近200年歷史,是一種靠手工工藝來傳承的古老文化,沉澱著代代相傳的技術和意匠。


【漆息】金繕,珠寶,日本茶道具。

微信號:qixitang33



玉川堂技術特點是用錘敲打銅片或(銀片),使整塊銅片捲曲而成型,因而被稱為「錘起銅器」。「錘起銅器」用於敲打銅片的工具很多,有金錘200多種,錘墊300多種。作為傳統的古老文化,傳承的不單只技藝,而且這些各類型的工具也是代代相傳。



匠人們心靈手巧,製作時沒有設計圖紙,器物的尺寸全在腦中,銅片如何捲縮,全憑感覺。因為是整塊銅片造型,渾然天然,既呈現出一種古樸美,又經久耐用。如果是一隻壺,那壺嘴不是拼接,而是長在壺身上,其密封性和熱均衡性當然優於其他方法製作的壺。



之所以能被稱為世界上的獨一無二,除了對長年累月所磨礪出來的製作技藝的代代相傳並使其發展,它還具備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獨特的顏色鑲嵌法和經長年獨自研發出的銅的著色技術:在銅器的表面烙上錫,再將烙印上錫的銅器浸入硫化鉀等液體中,這樣銅器表面就能浮現多種多樣的色彩。色彩流暢的宣德色、孤高嚴肅的紫金色、優雅華麗的複合金、單純樸素的素銅色以及猶如新瀉美人高貴而不張揚、低調而不失華麗的銀色,是玉川堂多年來研發出的標誌性絢爛色彩。




日本的藝術,不僅繼承了中國的精髓,還經歷千年,不斷的融合演變,揉合成有自己個性風味的藝術。

而中國的藝術,基本在49後,大師湮滅殆盡,老字號及手藝失傳,用陳丹青的話,就是「中國五千文脈,自49後截斷」。

真的很難想像一個老頭子,經過多年敲敲打打,能做出如此精妙的作品。

我想,創作者,心一定很靜很靜,念茲在茲,方能傑作如此。


來源:西風東韻


想了解漆息金繕案例請在公眾平臺下方輸入數字編號





「131」復活的生命第一季


「136」漆息堂 金繕修復宋代建盞集錦


「142」漆息堂 復活的生命金繕修復第二季


「160」漆息 七夕—復活的生命金繕修復第三季


「163」漆息堂 茶盞 金繕


「174」秋之韻---漆息堂中秋金繕小趣


「180」漆息|「盡繕」盡美 (最新一期)


「184」漆息堂 侘寂之美 金繕篇


「193」《中華手工》雜誌專訪漆息堂主《重拾金繕之美》


「194」金繕來了


「195」金繕需要「牙醫」


「196」王姍:金繕惜物|匠心人


「197」漆息 古物修繕


「198」 漆息 金繕的哲學


「199」給時間鑲上一道美麗金邊|王姍


「200」2014年 漆息 不一樣的金繕



【漆息堂】金繕,珠寶,日本茶道具。

微信號:qixitang33


了解大漆文化,日本蒔繪, 金繕,珠寶,日本竹工藝

加微信公眾平臺:漆息

微信號qixi77ss

關注平臺,回復「目錄」免費調取往期231條藝訊









相關焦點

  • 銅器如何保養如何清洗 銅器之美
    銅器的鑑定:銅器鑑定的傳統方法是對器物的類別、器形、紋飾、銘文、鏽色和鑄造工藝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對比來劃分和斷定該器年代、真偽和價值。 1、器物類別的鑑定:中國古代銅器從新石器時代的末期出現至秦漢時期是不斷發展並形成高潮的時期。隨後,銅器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逐漸被其他質地的器物所取代。即使在銅器興盛的時期,由於歷代王朝的社會情況、禮儀制度不同,時代風尚各異,一種器物產生和存留的時間也有先後短長之分。根據器物的類別及出現的時間,就可以判斷器物的年代和真偽。
  • 蘇先生,一位銅器匠人
    總在網上看到文章說日本手藝人如何有工匠精神,然後說國內現狀如何如何,我內心氣不過(雖然其實沒必要生氣,但無奈還是要抱不平),一直想寫一篇國內傳統手藝人的故事(當然,其實國內這類型的文章還是挺多的,不過是我自己想寫罷了)。找了好久,終於找到了蘇先生的店。蘇先生是一位銅器匠人。
  • 最具升值潛力的,陳設飾品,「傳世」銅器,「工藝銅質」同樣重要
    經常上手把玩銅器也不會受到傷害,還反倒能夠培養銅器的「皮殼」包漿,講究方法的適度盤養,可以使銅器包漿自然生動,具有玉一樣的光澤,包漿內斂而柔和。不具備持久欣賞性的銅器,就會沒有增值前景。這也是大量的日本銅器,不被中國藝術品收藏界認可的原因之一。
  • 宣德爐是明朝銅器的代表作 是古代仿製數量最多的銅器
    ,跟此前的銅器有一個本質的不同,開始使用黃銅,有別於青銅。學者常華安認為,宣德爐是明朝銅器的代表作,是明代技術與智慧的結晶。但經歷了兩次歷史浩劫,已千不存一。 ■收藏周刊記者 梁志欽 宣德皇帝下令鑄造一套新的禮儀用器 並模仿《宣和博古圖》進行鑄造 在永宣時期,皇宮裡,就成立了「御用監」。在明代,御用監就是專門給皇家宮廷,製作器物一個指定的部門。同樣的部門在清朝叫造辦處。
  • 保養銅器有妙招
    【水洗】 清洗銅器須用蒸餾水  清洗銅器必須用蒸餾水,銅器身上存在油脂,可將蒸餾水適當加溫,用清洗劑如肥皂水、洗潔精等將器物浸泡一段時間再清洗。值得注意的是,經過清洗劑處理的器物,要用蒸餾水多次漂洗,以免清潔劑本身的酸、鹼等成分影響器物。  有些銅器上的附著物較為堅硬,不易一次洗掉,切忌在清洗時用金屬或硬物強行除去。
  • 我國古代早期的銅器
    但在古代各種質料還未被掌握的時候,平民百姓使用的唯一器具就是陶器,而帝王及王公將相等上層社會人物為了顯示自己地位的優越和身份的尊貴,都選擇使用銅器古代銅器之所以珍貴,是因為那個時候使用的銅器都是由紅銅製作的。
  • 『吉金延祚——陳聰宋代銅器自選集』
    宋人崇古尚禮,大量使用並仿製商周銅器,並以宋人審美改造器型,器用也由祭祀擴大到日用。文人士大夫階層對銅器的推崇,曾一度達到痴迷。這場由皇室引領的復古崇禮之風,到徽宗時達到極致,但不幸被隨後的數度「禁銅令」所遏制。因為商品經濟發達的宋代遭遇了「錢荒」,無奈之下,皇室被迫銷毀銅器,熔銅鑄錢。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銅器的被強制退出,給了宋瓷發揚光大的歷史契機。
  • 鐵器時代·漢代銅器
    匈奴、東胡、西南夷等少數民族的銅器,在種類、形制和紋飾方面都有其特殊的風格,與一般的漢代銅器不同。 傳世的銅器,在宋代以迄20世紀前期的許多金石學書籍中,頗有著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考古調查發掘工作中又有了大量的新發現,為研究漢代銅器提供了更為豐富、可靠的資料。
  • 商周時期四柱形銅器簡介
    從同出的其它青銅器上的銘文可知,這些器物屬於西周初年一個史官家族,為周康王時期擔任「作冊」一職的周文王之子畢公高的屬吏或其後裔嫡族擁有,下限不晚於周穆王時期,詳細考證參見《文物》雜誌1972年6期發表的《岐山賀家村出土的西周銅器》。這件調色器為了解西周時期史官書寫工具提供了很大幫助。廣州文物商店曾收藏一件獸形四柱形調色銅器,形制與賀家村這件銅器基本相同。
  • 如何鑑別古代銅器的包漿與偽鏽
    古代銅器在藏市中日漸火熱,藏友通常判定銅器依靠銅鏽。那麼,在仿冒技術越來越高的今天,僅憑生鏽就能確定銅器有價值嗎?  銅器上歷史的積澱在業內被稱為「包漿」。多數經歷一定時間的古董都會形成一層「包漿」,而且時間越久「包漿」越明顯。所以選擇銅器看「鏽」並沒有錯,不過這個鏽是指「包漿」,而不是偽鏽。
  • 製作銅器要眼明手快,工序大致相同
    生活中,人們離不開銅器,每連過節結婚,人們喜歡用閃亮的銅器烘託喜氣。那時,阿不力米提的父親和爺爺忙到幾乎沒有休息日說到那段銅匠的美好時光,阿不力米提一臉神往,手中正在敲擊的鐵錘也頓住了。製作銅器要眼明手快,工序大致相同,要先將銅片熔化鍛造成粗坯,接著依據所要製作的器具形狀用榔頭敲成生坯,再經過雕花、拋光、鍍錫等輔助工藝,一件光可鑑人的銅器就算完成了其中,打型是最難的工序,做銅器沒有任何模具,用料多少、弧度大小,全靠匠人的感覺。可阿不力米提做出來的銅器,無論是造型複雜的阿不都壺,還是10多釐米的銅勻都像用模具倒出來似的,令人不可思議。
  • 歸隱皖南深山,錘鍊匠心銅器
    辭職後赴雲南學習手工銅器製作,師從雲南省金屬工藝大師、雲南省首席技師、江川炊鍋王六代傳人楊攀林大師;雲南省金屬工藝大師、麗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納西族白沙古鎮最後的打銅匠和善均老師;雲南省鏨刻名匠洪藝軒老師。創立禪銅小屋後,融合雲南等地不同工藝技術賦予手工銅器全新的靈魂,擅長百餘種不同器型的製作,主攻銅茶器與花器。
  • 古董知識:銅器的保養需要遵循的原則!
    #銅器收藏我國銅器製造及使用的年代久遠,以奴隸佔有制生產方式為主導的夏、商、周及春秋都屬於青銅器時代。青銅為銅錫合金,具有熔點低,硬度大,耐磨,抗腐蝕性好的特點。而紅銅為硫化物或氧化物銅礦石冶煉得來的純銅,沒有人工加入錫或鉛使之成合金,硬度較差,但延展性優於青銅。黃銅古代指一種黃色的銅,今多指銅和鋅的合金。明宋應星《天工開物·銅》:「凡銅供世用,出山與出爐,止有赤銅。
  • 談談銅器化學做舊,如何分辨真偽
    再去市場上廉價收購古代的銅錢,熔鑄銅器。也有的按照書上介紹的銅鉛比例配製。銅器制好後用玉雕機打磨內殼,待很薄後手感象真物時才罷。然後用酸拌銅屑糊滿銅器全身,放在能加溫的泥窯裡熱烘,大約七天到半月內即成。做成的銅器鏽色堅固不漏底,連範線範痕都能仿出。這種銅器還要後加工,這後加工技術才是新發明的撒手鐧呢?
  • 明代商人販賣銅器,船家誤以為金銀,圖財害命
    銅器羅四維說:只買了些銅器,比如銅杯銅盤,打算自己用些,其他的回家鄉販賣。林子達和中介陳四,幫著他租了一艘船。三個水賊高高興興地打開了箱子一看,不是金銀,是些銅器,也就值個十幾兩銀子。三人都很喪氣,沒想到殺了兩個人,才得到這麼點財物!於是,幾個人把銅器分了分,一路走一路賣。林子達和羅四維分開後,三個月沒見面。後來林子達去羅家看望羅四維。羅父說:羅四維一去幾個月,到現在還沒回來。
  • 甘肅炳靈寺石窟97件銅器得到保護修復
    新華社蘭州12月1日電(記者範培珅)記者從甘肅炳靈寺文物保護研究所獲悉,世界文化遺產點炳靈寺石窟的97件銅器得到保護修復,並通過專家組驗收。  據介紹,因長期得不到有效保護,這批銅器相繼出現了鏽蝕、殘損、油汙、鎏金層脫落、彩繪層脫落等病害。
  • 銅器收藏 源遠流長(圖)
    中國古代的銅器文化十分發達,並以製作精良,氣魄雄偉、技術高超而著稱於世。由於古銅器以其獨特的器形、精美的紋飾、典雅的銘文向人們揭示了古代時期的鑄造工藝,文化水平和歷史源流,因此被史學家們稱為「一部活生生的史書」。  剛剛收槌的北京保利春拍,一件西周成王·青銅疐簋拍出了632.5萬元;另一件西周夷王·青銅伯家父簋拍出了368萬元。
  • 古玩攤兒銅器像「憤怒的小鳥」,外表很萌
    一提到古玩市場上的銅器,大多數人都會認為贗品太多。地攤上的銅器大多一看就是現代工藝品,甚至都懶得去做舊,也有一些看上去銅鏽滿身,古裡古氣,人們也會認為多數是做舊的仿品。一般來說,仿品大都照貓畫虎,有原型仿造。
  • 錯金銀:銅器裡的日月之輝
    錯金銀:銅器裡的日月之輝 如果說, 錯金銅蟠龍 三國魏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戰國秦漢時期, 人們願意在青銅器上鏨刻銘文, 但是,銘文與銅器的本性沒有區別
  • 假銅器12種鏽色是怎麼作偽的?古銅器收藏你需要了解這幾種情況
    不過,在眾多古玩收藏中銅器卻是個例外,仿製銅器也會被藏家看中。銅器中的仿製精品,其工藝和藝術價值能與真器相媲美。但如果是偽制的,不論製作得如何精美,也不被世人所接受。因為偽制與仿製不同,仿製在於以古人為師求新,偽制在於欺瞞世人,所以造假者應該被鄙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