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銅器要眼明手快,工序大致相同

2020-12-03 對飲江南雨33

過去,一把銅壺會在幾代人手中接力使用。生活中,人們離不開銅器,每連過節結婚,人們喜歡用閃亮的銅器烘託喜氣。那時,阿不力米提的父親和爺爺忙到幾乎沒有休息日說到那段銅匠的美好時光,阿不力米提一臉神往,手中正在敲擊的鐵錘也頓住了。

堅守:從顧客的讚美中獲得欣慰

阿不力米提從父親那裡學會了製作二十多種銅器。製作銅器要眼明手快,工序大致相同,要先將銅片熔化鍛造成粗坯,接著依據所要製作的器具形狀用榔頭敲成生坯,再經過雕花、拋光、鍍錫等輔助工藝,一件光可鑑人的銅器就算完成了

其中,打型是最難的工序,做銅器沒有任何模具,用料多少、弧度大小,全靠匠人的感覺。可阿不力米提做出來的銅器,無論是造型複雜的阿不都壺,還是10多釐米的銅勻都像用模具倒出來似的,令人不可思議。

「現在的娃娃不知怎麼地,腦子裡就是沒有型,也缺乏耐性。」他的4個孩子中,大兒子起初對學習家族手藝很感興趣,後來覺得打型太難了,認為幾平是辦不到的。最後,大兒子成了一名鐵皮匠,這令阿不力米提很是遺憾。

為了更美觀,銅器外表一般要雕刻上精美花紋,如果做工精細,會令一件銅器獲得高貴氣質,既是生活用品,也是藝術作品。阿不力米提說,在過去,雕花工藝是用一種特質鐵筆,做出的活兒比巴基斯坦銅器還漂亮。近10年來,他已很少使用鐵筆雕了,因為太費時、出活少,用微型電鑽一小時雕的花,用鐵筆需雕一整天。

在阿不力米提製作的銅器中,有的按重量賣如大件的銅鍋銅盆,一公斤130元左右有的則按工藝賣,像雕花複雜的阿不都壺和茶壺。阿不力米提說,這種定價方式是前輩流傳下來的。

30多年來,從顧客無數的讚美中,阿不力米提獲得了不少欣慰。阿不力米提透露,真正的好銅器,哪怕歲月令其暗淡無光,但稍一打磨,又會重新鋥亮起來。

優心:第四代御匠無傳人

10年前,阿不力米提有個搭檔,一人敲打雛形,一人精工雕花。時下,搭檔已去世了裡其他的銅匠,大多換了工種,原因是如今人們更喜歡輕巧價麻的不鏽鋼器皿,超市裡售賣的多是工廠流水線裡出來的銅壺。手工銅器的明顯劣勢就是價格高,一個手工銅茶壺要120元左右,而工廠出的銅壺只需20到30元。很多顧客要思前想後,咬咬牙才能買下來。

對於流水線生產的銅製品,阿不力米提有些不屑:「有的根本不是純銅,就是在外面鍍了一層顏色,用不了幾天就掉色了。」儘管如此,在阿不力米提的攤位上,筆者還是見到了工廠銅壺。「沒辦法,要的人多。」筆者拿起工廠銅壺,與手工的對比,手工的銅較厚花紋較深。最大差異在壺底,工廠的是一次成形,而手工的壺身和壺底是分別做的,做好再焊在一起,完全吻合不是易事。阿不力米提在銜接處做出波浪花紋,這樣一來就達到了錦上添花的效果。

「工廠銅器即便是純銅的,也不如手工打制的銅器結實。」阿不力米提拂拭著一把自做銅壺,臉上寫滿自豪。

在許多外地人看來,阿不力米提做的銅器稱得上工藝品,具有收藏價值。這兩年,但凡喀什有大的展銷會,縣裡有關部門都會來阿不力米提的作坊,提前預訂兒件銅器原本僅作為展示,結果因工藝精湛,全被客商買走了。很多遊客慕名而來,將阿不方米提的銅器當工藝品買走,售價在2至60元之間,在我拜不力米提時,正好有人來訂貨,還希望阿不力米提能用鐵筆的傳統工藝雕花。

正當我為阿不力米提高興時,他卻不希望手工銅器成為工藝品。他說:「只有在生活中常用,銅匠手藝才能代代傳下去因此,他也在摸索著創新,想迎合人們的新需求。一天,阿不力米提發現在一些火鍋店裡用一種燒炭的銅火鍋,因導熱快,涮菜味道好,這種銅火鍋很受歡迎。不久他便製作出手工銅火鍋。

成許,追逐現代腳步並不是最好的辦法。我依稀能感覺到,除了30多年的銅匠生涯,家族血液令阿不力米提骨子中存有一份堅守。父親和爺爺的生活軌跡,也是他的生活方式,但家族卻沒有了第四代銅匠,我看得出他眼神中的一絲隱隱哀傷。

古老的維吾爾族生上民居

新疆吐魯番市勝金鄉和部善縣魯克沁鎮吐峪溝鄉的村落民居,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那裡有新疆最古老的維吾爾族村落。幾乎一色的生土建築,古樸、原始,帶有濃鬱的交河高昌時期的民居佛窟建築特色。

吐魯番盆地氣候千旱酷熱,降雨量少,日照長,是典型的內陸沙漠氣候,盆地中粘土層厚,火焰山下吐峪溝、魯克沁和勝金鄉的房屋都是用黃黏士建成的窯洞式建築它們大都是傍山依水而建的土樓,隨高就低,自然天成。維吾爾族老鄉一般住一明兩暗式的生土拱形建築或土木結構的平屋頂房星,人口較多者建四跨以上連排拱,牆體厚實還有一些生士民居建成半地下室式的二層樓房,即底層是生士拱形建築,第二層為木結構平屋頂。

一般人們夏季住底層半地下室房子,在沒有電風扇空調的年代,地下密洞是夏季避暑的好地方,古文獻有「敲蒸擋暑,皆撬地以居,夜出做事」的記載。

過了炎熱的季節,維吾爾老鄉就住在用生土土呸搭建的二樓居室。土臺樓梯間直通樓上,房屋不拘一格,根據需要自成一體,傳達了古代人們的自然生態和天人合一的美學思想。

相關焦點

  • 我國古代早期的銅器
    但在古代各種質料還未被掌握的時候,平民百姓使用的唯一器具就是陶器,而帝王及王公將相等上層社會人物為了顯示自己地位的優越和身份的尊貴,都選擇使用銅器古代銅器之所以珍貴,是因為那個時候使用的銅器都是由紅銅製作的。
  • 最具升值潛力的,陳設飾品,「傳世」銅器,「工藝銅質」同樣重要
    有些近現代按照傳統工藝製作的銅器,工藝好,數量少銅質精的,近現代銅器,經過細心的盤養,是很值得玩味陳設的飾品,也會有一定的價值增長。圖片來源網絡銅質決定了銅器的包漿狀態,和銅器的製作成本,體現工匠製作時的用心精煉程度。
  • 銅器如何保養如何清洗 銅器之美
    5、滑石粉,細木除鏽法:用160克細木,60克滑石粉,240可麥麩子和在一起,倒入50克左右的醋,拌成成漿糊狀,塗在生鏽的銅器上,風吹乾後,銅鏽即可除去。銅器的鑑定:銅器鑑定的傳統方法是對器物的類別、器形、紋飾、銘文、鏽色和鑄造工藝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對比來劃分和斷定該器年代、真偽和價值。
  • 商周時期四柱形銅器簡介
    從同出的其它青銅器上的銘文可知,這些器物屬於西周初年一個史官家族,為周康王時期擔任「作冊」一職的周文王之子畢公高的屬吏或其後裔嫡族擁有,下限不晚於周穆王時期,詳細考證參見《文物》雜誌1972年6期發表的《岐山賀家村出土的西周銅器》。這件調色器為了解西周時期史官書寫工具提供了很大幫助。廣州文物商店曾收藏一件獸形四柱形調色銅器,形制與賀家村這件銅器基本相同。
  • 日本玉川堂銅器
    【漆息】金繕,珠寶,日本茶道具。微信號:qixitang33「錘起銅器」用於敲打銅片的工具很多,有金錘200多種,錘墊300多種。作為傳統的古老文化,傳承的不單只技藝,而且這些各類型的工具也是代代相傳。
  • 鐵器時代·漢代銅器
    匈奴、東胡、西南夷等少數民族的銅器,在種類、形制和紋飾方面都有其特殊的風格,與一般的漢代銅器不同。 傳世的銅器,在宋代以迄20世紀前期的許多金石學書籍中,頗有著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考古調查發掘工作中又有了大量的新發現,為研究漢代銅器提供了更為豐富、可靠的資料。
  • 假銅器12種鏽色是怎麼作偽的?古銅器收藏你需要了解這幾種情況
    不過,在眾多古玩收藏中銅器卻是個例外,仿製銅器也會被藏家看中。銅器中的仿製精品,其工藝和藝術價值能與真器相媲美。但如果是偽制的,不論製作得如何精美,也不被世人所接受。因為偽制與仿製不同,仿製在於以古人為師求新,偽制在於欺瞞世人,所以造假者應該被鄙視。
  • 宣德爐是明朝銅器的代表作 是古代仿製數量最多的銅器
    ,跟此前的銅器有一個本質的不同,開始使用黃銅,有別於青銅。學者常華安認為,宣德爐是明朝銅器的代表作,是明代技術與智慧的結晶。但經歷了兩次歷史浩劫,已千不存一。 ■收藏周刊記者 梁志欽 宣德皇帝下令鑄造一套新的禮儀用器 並模仿《宣和博古圖》進行鑄造 在永宣時期,皇宮裡,就成立了「御用監」。在明代,御用監就是專門給皇家宮廷,製作器物一個指定的部門。同樣的部門在清朝叫造辦處。
  • 如何鑑別古代銅器的包漿與偽鏽
    古代銅器在藏市中日漸火熱,藏友通常判定銅器依靠銅鏽。那麼,在仿冒技術越來越高的今天,僅憑生鏽就能確定銅器有價值嗎?  銅器上歷史的積澱在業內被稱為「包漿」。多數經歷一定時間的古董都會形成一層「包漿」,而且時間越久「包漿」越明顯。所以選擇銅器看「鏽」並沒有錯,不過這個鏽是指「包漿」,而不是偽鏽。
  • 錯金銀:銅器裡的日月之輝
    錯金銀:銅器裡的日月之輝 如果說, 錯銀螭首帶鉤 戰國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一般來說, 錯金銀的製作,
  • 追溯宣德爐的前世今生,緣何明代宣德爐成為中國銅器鑄造的巔峰?
    他認為當時宮廷祭祀用的銅器太粗糙,傳旨用這批銅重新鑄造一批禮儀用器。工匠戰戰兢兢地稟告皇帝:「要想製造好的香爐,銅至少要精煉六遍。」宣德皇帝財大氣粗,立即說:「就煉十二次吧。」工匠又說:「煉一遍,少一些。煉六次,一斤銅只剩一半,煉十二次,就只剩四兩了。」宣德皇帝金口玉言:「精煉次數不減,就煉十二遍,並加入金銀等貴金屬。」於是工匠們挑選了金、銀等幾十種貴重金屬,經過巨大的努力,極品銅香爐終於製作成功。
  • 保養銅器有妙招
    水洗、除塵、藥洗、塗層要得當  最近幾天,喜愛收藏銅器的鄭州市民陳先生遇到了煩心事兒,一些心愛的藏品因為保養不當生鏽了,他想知道如何進行得當的保養。  本報藏金鑑寶專家認為,新收藏的銅器,大部分都需要進行清潔處理,主要是除掉藏品上的汙垢,如土斑、鏽斑、油垢、汗漬等,因為這些東西不但損害器物,還可能對收藏者身體不好。
  • 歸隱皖南深山,錘鍊匠心銅器
    辭職後赴雲南學習手工銅器製作,師從雲南省金屬工藝大師、雲南省首席技師、江川炊鍋王六代傳人楊攀林大師;雲南省金屬工藝大師、麗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納西族白沙古鎮最後的打銅匠和善均老師;雲南省鏨刻名匠洪藝軒老師。創立禪銅小屋後,融合雲南等地不同工藝技術賦予手工銅器全新的靈魂,擅長百餘種不同器型的製作,主攻銅茶器與花器。
  • 仿真模型製作公司的起源以及工序流程
    自仿真模型開始發展至今,仿真模型製作公司的工序越來越透明化,單是看一個產品,只要上網查一下資料,所有資料都一覽無遺。所以現在部分仿真模型製作公司開始往多元化的路線發展,產品不止局限於仿真恐龍,還延伸出了仿真動物一大類。
  • 『吉金延祚——陳聰宋代銅器自選集』
    宋人崇古尚禮,大量使用並仿製商周銅器,並以宋人審美改造器型,器用也由祭祀擴大到日用。文人士大夫階層對銅器的推崇,曾一度達到痴迷。這場由皇室引領的復古崇禮之風,到徽宗時達到極致,但不幸被隨後的數度「禁銅令」所遏制。因為商品經濟發達的宋代遭遇了「錢荒」,無奈之下,皇室被迫銷毀銅器,熔銅鑄錢。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銅器的被強制退出,給了宋瓷發揚光大的歷史契機。
  • 古代青銅分三種,主要是銅錫合金,明清銅器大都是合金銅冶煉而成
    古代青銅分三種,主要是銅錫合金,明清銅器大都是合金銅冶煉而成大家好,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內容是關於明清銅器合金成分的。明清銅器大都是合金銅冶煉而成,商周青銅器也是合金銅,但其成分未必相同。
  • 銅器收藏 源遠流長(圖)
    中國古代的銅器文化十分發達,並以製作精良,氣魄雄偉、技術高超而著稱於世。由於古銅器以其獨特的器形、精美的紋飾、典雅的銘文向人們揭示了古代時期的鑄造工藝,文化水平和歷史源流,因此被史學家們稱為「一部活生生的史書」。  剛剛收槌的北京保利春拍,一件西周成王·青銅疐簋拍出了632.5萬元;另一件西周夷王·青銅伯家父簋拍出了368萬元。
  • 蘇先生,一位銅器匠人
    我們是《別樣》所以介紹的事情必須要別樣是不是?但是仔細想來,這家店其實是絕大多數人路過都不太會注意的鋪子。一眼望去,其實並不算是太特別。注意,這鋪子是特別,但不是「太」特別。總在網上看到文章說日本手藝人如何有工匠精神,然後說國內現狀如何如何,我內心氣不過(雖然其實沒必要生氣,但無奈還是要抱不平),一直想寫一篇國內傳統手藝人的故事(當然,其實國內這類型的文章還是挺多的,不過是我自己想寫罷了)。找了好久,終於找到了蘇先生的店。蘇先生是一位銅器匠人。
  • 金銅佛像才是銅器收藏的最高境界
    原標題:金銅佛像,銅器收藏的最高境界   走進葉正剛的家,客廳滿眼都是充滿藏式風格的各式銅器,有各種不同年代和款式的合金銅酥油燈、銅蓋罐、銅淨水壺、銅盤子、銅香爐、銅質轉經筒  從銅彈殼,到用過的銅酥油燈、銅碗、銅壺、銅盤等,兒時生活中的銅器無不給葉正剛留下深刻印象。走上工作崗位之後,葉正剛逐漸喜歡收藏這些銅器,也收藏著兒時的記憶。走上金銅佛像的收藏之路,則是近10年的事,「慢慢地就過渡到銅器收藏的頂端——金銅佛像的收藏」。
  • 古董知識:銅器的保養需要遵循的原則!
    銅器的品類較多,大小有別,年代亦有遠近之分,但不論何種,銅器的收藏保養均應以防鏽蝕為主,銅器特別是夏商周三代出土的青銅器,由於長期埋藏在地下,受土壤中的氯化物影響,表面因化學反應會形成一種氯化亞銅,呈灰白色,這是青銅器的主要鏽,這種鏽是由裡往外逐步變化進而達及銅器表面的。此種鏽蝕的去除十分複雜,非一般收藏者所能掌握,應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