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把銅壺會在幾代人手中接力使用。生活中,人們離不開銅器,每連過節結婚,人們喜歡用閃亮的銅器烘託喜氣。那時,阿不力米提的父親和爺爺忙到幾乎沒有休息日說到那段銅匠的美好時光,阿不力米提一臉神往,手中正在敲擊的鐵錘也頓住了。
堅守:從顧客的讚美中獲得欣慰
阿不力米提從父親那裡學會了製作二十多種銅器。製作銅器要眼明手快,工序大致相同,要先將銅片熔化鍛造成粗坯,接著依據所要製作的器具形狀用榔頭敲成生坯,再經過雕花、拋光、鍍錫等輔助工藝,一件光可鑑人的銅器就算完成了
其中,打型是最難的工序,做銅器沒有任何模具,用料多少、弧度大小,全靠匠人的感覺。可阿不力米提做出來的銅器,無論是造型複雜的阿不都壺,還是10多釐米的銅勻都像用模具倒出來似的,令人不可思議。
「現在的娃娃不知怎麼地,腦子裡就是沒有型,也缺乏耐性。」他的4個孩子中,大兒子起初對學習家族手藝很感興趣,後來覺得打型太難了,認為幾平是辦不到的。最後,大兒子成了一名鐵皮匠,這令阿不力米提很是遺憾。
為了更美觀,銅器外表一般要雕刻上精美花紋,如果做工精細,會令一件銅器獲得高貴氣質,既是生活用品,也是藝術作品。阿不力米提說,在過去,雕花工藝是用一種特質鐵筆,做出的活兒比巴基斯坦銅器還漂亮。近10年來,他已很少使用鐵筆雕了,因為太費時、出活少,用微型電鑽一小時雕的花,用鐵筆需雕一整天。
在阿不力米提製作的銅器中,有的按重量賣如大件的銅鍋銅盆,一公斤130元左右有的則按工藝賣,像雕花複雜的阿不都壺和茶壺。阿不力米提說,這種定價方式是前輩流傳下來的。
30多年來,從顧客無數的讚美中,阿不力米提獲得了不少欣慰。阿不力米提透露,真正的好銅器,哪怕歲月令其暗淡無光,但稍一打磨,又會重新鋥亮起來。
優心:第四代御匠無傳人
10年前,阿不力米提有個搭檔,一人敲打雛形,一人精工雕花。時下,搭檔已去世了裡其他的銅匠,大多換了工種,原因是如今人們更喜歡輕巧價麻的不鏽鋼器皿,超市裡售賣的多是工廠流水線裡出來的銅壺。手工銅器的明顯劣勢就是價格高,一個手工銅茶壺要120元左右,而工廠出的銅壺只需20到30元。很多顧客要思前想後,咬咬牙才能買下來。
對於流水線生產的銅製品,阿不力米提有些不屑:「有的根本不是純銅,就是在外面鍍了一層顏色,用不了幾天就掉色了。」儘管如此,在阿不力米提的攤位上,筆者還是見到了工廠銅壺。「沒辦法,要的人多。」筆者拿起工廠銅壺,與手工的對比,手工的銅較厚花紋較深。最大差異在壺底,工廠的是一次成形,而手工的壺身和壺底是分別做的,做好再焊在一起,完全吻合不是易事。阿不力米提在銜接處做出波浪花紋,這樣一來就達到了錦上添花的效果。
「工廠銅器即便是純銅的,也不如手工打制的銅器結實。」阿不力米提拂拭著一把自做銅壺,臉上寫滿自豪。
在許多外地人看來,阿不力米提做的銅器稱得上工藝品,具有收藏價值。這兩年,但凡喀什有大的展銷會,縣裡有關部門都會來阿不力米提的作坊,提前預訂兒件銅器原本僅作為展示,結果因工藝精湛,全被客商買走了。很多遊客慕名而來,將阿不方米提的銅器當工藝品買走,售價在2至60元之間,在我拜不力米提時,正好有人來訂貨,還希望阿不力米提能用鐵筆的傳統工藝雕花。
正當我為阿不力米提高興時,他卻不希望手工銅器成為工藝品。他說:「只有在生活中常用,銅匠手藝才能代代傳下去因此,他也在摸索著創新,想迎合人們的新需求。一天,阿不力米提發現在一些火鍋店裡用一種燒炭的銅火鍋,因導熱快,涮菜味道好,這種銅火鍋很受歡迎。不久他便製作出手工銅火鍋。
成許,追逐現代腳步並不是最好的辦法。我依稀能感覺到,除了30多年的銅匠生涯,家族血液令阿不力米提骨子中存有一份堅守。父親和爺爺的生活軌跡,也是他的生活方式,但家族卻沒有了第四代銅匠,我看得出他眼神中的一絲隱隱哀傷。
古老的維吾爾族生上民居
新疆吐魯番市勝金鄉和部善縣魯克沁鎮吐峪溝鄉的村落民居,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那裡有新疆最古老的維吾爾族村落。幾乎一色的生土建築,古樸、原始,帶有濃鬱的交河高昌時期的民居佛窟建築特色。
吐魯番盆地氣候千旱酷熱,降雨量少,日照長,是典型的內陸沙漠氣候,盆地中粘土層厚,火焰山下吐峪溝、魯克沁和勝金鄉的房屋都是用黃黏士建成的窯洞式建築它們大都是傍山依水而建的土樓,隨高就低,自然天成。維吾爾族老鄉一般住一明兩暗式的生土拱形建築或土木結構的平屋頂房星,人口較多者建四跨以上連排拱,牆體厚實還有一些生士民居建成半地下室式的二層樓房,即底層是生士拱形建築,第二層為木結構平屋頂。
一般人們夏季住底層半地下室房子,在沒有電風扇空調的年代,地下密洞是夏季避暑的好地方,古文獻有「敲蒸擋暑,皆撬地以居,夜出做事」的記載。
過了炎熱的季節,維吾爾老鄉就住在用生土土呸搭建的二樓居室。土臺樓梯間直通樓上,房屋不拘一格,根據需要自成一體,傳達了古代人們的自然生態和天人合一的美學思想。